09.12 在外蒼南人訪談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風雲人——易會場

2018-09-13 00:0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方耀星

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充分展示改革開放以來在外蒼南人的精英風采,進一步發揚蒼南人敢為天下先,勇於創大業的改革創新精神,營造高質量共同建設新時代“浙江美麗南大門”的良好氛圍,今日起,陸續推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外蒼南人訪談”,以饗讀者。

在外苍南人访谈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风云人——易会场

人物名片

易會場,易得利集團董事長,中國非洲人民友好協會常務理事,中非友協安哥拉友好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哥拉中國人民友好協會會長,安哥拉中國總商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溫州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蒼南縣第二輪優秀人才,蒼南縣改革開放30週年十大風雲人物。

從1999年第一次進入非洲市場,到2002年安哥拉內戰結束後的高速發展,1964年出生的蒼南人易會場至今已在安哥拉創辦企業12家。小到太陽傘、鋁合金門窗、木製櫥櫃、家居用品,大到住宅別墅、首都火車站、國家銀行,“易得利”早已成為安哥拉全國聞名的著名品牌。作為第一批進入安哥拉的中國人,在戰火紛飛、險象環生的嚴峻形勢下,靠著堅強的鬥志和堅韌的毅力,易會場團結帶領華人華僑,創建安哥拉中國商會,讓華商在安哥拉落地生根、不斷壯大。2002年至今,在安的中國人,從包括中國駐安大使館在內的不到30人,發展到近26萬人,商會現有會員單位約100家,幾乎涵蓋了在安中國人開設的所有知名企業。

北京峰會 喜逢創業新春天

為推動“八大行動”順利實施,中國願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方式,再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援,推動中國企業未來3年對非洲投資不少於100億美元。“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讓我聽到中非關係發展的最強音,看到了中非貿易的廣闊空間和美好前景,也增強了我立足非洲,持續做大做強企業,做成行業排頭兵的信心和決心。”近日,遠在北京參加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易得利集團董事長易會場開心地接受了記者採訪。

“趕在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9月3日至4日在我國舉辦了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53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代表團團長和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雲集北京,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共體’主題,致力推進中非合作論壇建設,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一致通過《關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這將進一步增進中非傳統友誼,深化務實合作,造福於中非人民,當然企業從中也有很大受益。”易會場笑逐顏開。他介紹說,“一帶一路”倡議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堅持公開透明,謀求互利共贏。非洲是“一帶一路”歷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參與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將為非洲發展提供更多資源和手段,拓展更加廣泛的市場和空間,提供更多元化的前景。

憑藉這次峰會進一步推動中非“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加強雙方在非洲基礎設施和工業化發展領域的規劃合作,為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的這一浩蕩東風,作為第一個走出國門赴非洲創辦企業的蒼南人,易會場深有感觸,他說:“非洲二次創業的春天來了。”

安營安哥拉 戰火洗禮換成功

商場如戰場,早在上世紀末,久經商戰的易會場把戰略的眼光盯準了非洲大陸西海岸的戰亂國安哥拉,2000年他勇敢闖蕩到這個異國他鄉,在一片荊棘中殺出一條血路,他先後成功投資創辦貿易公司、鋁合金加工廠、裝潢超市、建築裝潢公司等,成為溫州民營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排頭兵”,並被授予“省傑出青年民營企業家”稱號。

“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你也許很難找到中國大使館,但你絕對很容易找到‘易得利’”。易會場自豪地說。講起安哥拉,易會場便如數家珍地介紹開來。早在1999年,隨著他創辦的縣易得利工業公司產品更新換代退出市場後,公司便把發展方面轉向貿易,轉戰安哥拉。當年他與在安哥拉的中國商人合作,向安哥拉發了幾個貨櫃的商品,由於銷售環節控制在別人手中,170多萬的貨款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這對尚未走出“玉米重創”陰霾的易會場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2000年底,易會場終於來到了因為長期內戰而淪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看到滿街的垃圾、擁堵的街道、破敗的建築、混亂的治安、橫行的瘧疾和紛飛的戰火,生性好鬥的易會場並不感到恐懼,遍地的商機讓初來乍到的他興奮不已。2001年初,易會場憑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個人信用,重新集資在安哥拉設立了易得利公司海外貿易部,在首都羅安達隆重開張。安哥拉內戰結束,百廢待興,風險和商機並存。善於捕捉商機的易會場全線出擊,獲得了省外經貿廳批准,註冊設立“中國溫州易得利進出口有限公司安哥拉辦事處”,把蒼南的編織袋、毛毯等傳統產品飄洋過海,源源不斷地運銷往非洲大陸。特別是印著“易得利”商標的太陽傘,佈滿安哥拉首都羅安達這個400多萬人口的熱帶海濱城市。2004年公司出口超過300萬美元,獲“溫州市外經先進企業”和“縣重點出口企業”稱號。

貿易市場的巨大利潤引發了中國人在非洲大地上的價格大戰。不忍心看到同胞兄弟在他國“手足相殘”的場面,易會場於是考慮轉型在境外投資興辦企業。為了安全,他與安哥拉軍隊總參謀部合作,2004年5月在部隊營房裡創辦的鋁合金加工廠開始營業至今,9月經中國商務部批准設立“中國易得利(安哥拉)有限責任公司”,2006年5月,中鐵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工程指揮部招標,易會場又代表公司簽訂了羅安達鐵路火車站建設裝潢合同。成為溫州民營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領航者”。

當易會場踏上安哥拉時,中國在安只有30多個的商人,易會場是浙江省唯一的“探險者”。他的第一個戰場是羅安達最有名的聖保羅批發市場。該市場長期由西非人和越南人壟斷經營,外人慾想分杯羹,不是被打得頭破血流,就是弄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不信邪的易會場憑藉一身浩氣,硬是在市場上以年租800美元的價格租下了一間小店面,開始演繹他的國外創業故事。善於衝鋒陷陣,率團作戰的易會場在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的批發市場,帶領中國商人,苦心打拼,團結作戰,聖保羅批發市場也便“城頭變幻大王旗”,100多家店鋪裡經營業主已經全部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人。批發市場的生意在抱團發展中異常紅火,每天交易額達70~80多萬美元,僅註冊的“易得利”太陽傘銷量就在13萬把以上,成為安哥拉各大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無論在內戰時,還是在內戰後,安哥拉治安都令人擔心,人們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易會場告訴記者,有一次,他正在羅安達郊外的房間休息,突然一陣機關槍猛掃,把他從睡夢中驚醒,頃刻間牆壁被打得千瘡萬孔,窗戶玻璃打得支離玻碎。還有一次早上,突然來了一群大漢,用手槍頂住他的腦袋,強令他雙手貼在衛生間牆壁上,橫掃了11萬多美金和手錶、手機、相機等貴重物品後,歹徒揚長而去。經歷3次被入室和攔路搶劫共搶38萬美金小搶4次就不說了。易會場學會了從容應對。“我的每一分財富真的是靠血汗和生命拼換來的”。

闖蕩大漠 亮劍新疆露鋒芒

“能在安哥拉天不怕地不怕,不顧死活地辦廠創業,首先是得益於新疆跑業務五年時間裡的艱苦磨鍊。”易會場對記者談及新疆跑銷售的經歷時,這位渾身是膽、滿臉堅毅的“商海硬漢”語氣變得十分平和。

1983年,剛剛建縣不久的蒼南家庭工業遍地開花,應運而生的供銷大軍開始走遍全國各地,推銷各種產品,做活市場生意。在縣自動化儀器廠當供銷員的易會場也成為了浩蕩供銷大軍中的光榮一員。上崗伊始他就主動請命,把目標鎖定別人都敬而遠之的新疆大漠。為了早日開拓最偏僻的產品市場,不管是風霜雪劍,還是炎日酷暑,在新疆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堅持“披星”出門,“戴月”而歸。讓他心有餘悸的是,1990年坐車從烏魯木齊到伊利途經一個叫果子溝的地方時,突然遇上了暴風雪,三天三夜封鎖在與世隔絕的大山中,嚴寒和飢餓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易會場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天無絕人之路,贏得又一次生機。

汗水和血淚澆灌出成功的花果,5年多的艱辛打拼,終於讓易會場嚐到了勝利的甜頭,他負責推銷的電機多功能保護器等新產品在新疆成為知名品牌。肯吃苦,重情義,守信用,使易會場在市場和客戶中有口皆碑,他的銷售業績也直線飈升,在全公司70多個銷售員中名列第三,這為他進一步在北京、甘肅、寧夏、雲南、貴州及東北地區拉開戰線、擴大戰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7年底,在安哥拉立穩腳跟的易會場,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把創業的目光又投向了新疆伊犁,投資建設新疆通利硅業有限公司,計劃建成四條工業硅生產線及高純硅粉深加工,年產工業硅15000噸,納米級微硅粉6400噸,超細高純硅粉10000噸。

掌握了方向,看準了市場,易會場牢牢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從首赴伊犁考察到企業奠基不到一個月時間,從奠基開工到第一期萬噸工業硅生產線的建成投產也只有半年多,易會場在新疆大漠再次創造了一個“溫州速度”的傳奇。

商海沉浮 反哺家鄉見真情

全國天南地北的供銷員生涯,大漠戈壁的艱難歲月,磨鍊了易會場堅強的鬥志和堅韌的毅力,也為他先後創辦“蒼南縣自動化儀器二廠”、“蒼南縣自動控制設備廠”等企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1996年6月,易會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第二輪優秀青年專業人才”。

正當易會場創業之路一帆風順、蒸蒸日上時,一場人為設計“陷阱”的滅頂之災正悄無聲息地向他襲來。1997至1998年,他聽信朋友的誘導,傾盡所有把東北盛產的玉米運到溫州,準備轉賣給各大飼料加工廠。但由於當時市場競相惡性壓價,更可怕的是玉米摻水變質,易會場100多萬的投資血本無歸,十年的艱辛積累轉眼間打了水漂。苦苦思索幾天幾夜後,決不言敗的易會場把戰略的目光盯準了非洲戰亂國安哥拉。

漂洋過海、勇立潮頭也好,商海沉浮、商海掙扎也罷。“我在蒼南海邊出生,海邊長大,大海是我的故鄉,蒼南是我的故土我的根。”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後,易會場積極響應省政府“浙商迴歸”的號召,毅然回鄉投資,反哺家鄉。

2012年,抓住老家霞關鎮被商務部、海關總署批准為“對臺小額貿易更加開放口岸”的大好契機,易得利集團與臺商共同投資創辦了“浙南海西臺灣商品交易中心”,成為當時浙南閩東北地區體量最大的臺灣商品集散地。僅2013年上半年,他就8次赴臺,積極拓展臺灣市場,洽淡兩岸合作項目;2013年11月易得利集團又與素有臺灣地區“品質標杆”之稱的臺灣中山醫院簽約合作,準備引入先進醫療資源與團隊,建設“小綜合、大專科”特色的蒼南海西醫院項目。

“在外創業20多個,我深感蒼南醫療基礎的薄弱,讓我有了回鄉創辦醫院,回報家鄉的決心。”在8月3日舉行的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屬蒼南海西中山醫院奠基儀式上,作為醫院董事長的易會場深情地介紹說,投資5.6億元蒼南海西中山醫院是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引進的重點臺資項目,預計在兩年內竣工使用。蒼南海西中山醫院還將聯合北京協和醫院等世界名牌醫院打造多個國家級重點專科,讓蒼南及周邊居民享受國家級一流的醫療服務。

在外苍南人访谈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风云人——易会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