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王永利:美元“穩定幣”不過就是一種美元代幣

2018年9月10日,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同時批准了兩種基於以太坊ERC20發行的“穩定幣”,分別是Gemini公司發行的穩定幣“Gemini Dollar”(GUSD)和Paxos公司發行的穩定幣“Paxos Standard”,這兩種穩定幣都需要保證其所發行的每一個幣必須保持一美元的儲備。

這一消息一出來,就在中國引發很大震動,至今仍在持續發酵。有人發文稱:“穩定幣GUSD可能是世界級金融災難的開始”,認為這將成為“數字美元”並可能摧毀多國金融系統。有人發文:“美國加密數字貨幣批准發行,新興國家恐遭降維打擊”,認為這種掛鉤美元的穩定幣,“首先是錨定美元,而且接受紐約金融服務部的監管,信用背書大幅提升;其次是發行技術基於區塊鏈應用以太坊(ETH)合約系統。也就是說,一旦發行,就會受到雙層保護,一個是法律層面的紐約金融服務部的保護,同時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法律監管;另一個是受到以太坊區塊鏈合約之下的保護,即透明、不可篡改,而且完全去中心化。”“是無法被追蹤和監管的”。“假設你持有的是美元,你需要面臨非常繁瑣的轉賬體系,也要受到非常嚴格的包括各國資金出入境等管理。但如果你持有的是基於以太坊等區塊鏈加密技術的美元穩定幣,你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進行無障礙轉賬和交易,而且不經過任何國家的傳統金融體系,這確實會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較大沖擊。”“一旦美國開始使用‘數字貨幣本位’的戰略,可能會對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掀起一輪降維打擊,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國家。”

這些說法確實是令人震驚、駭人聽聞!

那麼,與美元1:1掛鉤的“穩定幣”真有那麼神奇或可怕嗎?

這至少需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一、網絡加密數字幣能否成為真正的貨幣

在比特幣出來之後,讓很多人認為,這種非國家主控的,完全由網絡規則嚴密控制投放數量的“加密數字幣”,能夠避免人為控制造成的貨幣濫發和嚴重貶值,並嚴密保護相關信息隱私和安全,嚴防政府監管和掠奪個人財富,將顛覆和取代現有的法定貨幣體系,實現“去中心、去中介、點對點的交易”和“分佈式記賬與存儲”。

但之後人們逐步發現,比特幣體系實際上是完全封閉的網絡體系,其體系上運行的唯一的資產就是比特幣,而比特幣完全是一種網絡內生資產(區塊鏈“鏈生資產”),從其產生到每一筆轉移,都會受到網絡節點全面和連續的監控,能夠保證所有賬戶記錄的準確性和所有交易記錄的連續性,形成難以篡改、可以溯源、公開透明的分佈式賬本體系,這種完全封閉的網絡體系,可以做到去中心、保安全,但卻與現實世界產生隔離,難以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資源進行共識運算和分佈式存儲,所謂“信任的機器、價值互聯網,將再造生產關係、社會組織和運行模式”等,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實際上卻很難實現。

於是有人開始加以改進,包括改變共識運算規則和方法以提高效率,加入智能合約以解決實際問題等等,並通過新的網絡加密數字幣首次發行募集既有的數字幣(ICO)以及促進與法定貨幣進行兌換等,擴大加密數字幣的應用和需求,從而推高其價格,增強社會影響力。於是以太坊、萊特幣、EOS等越來越多的技術模式和數字幣得以產生。據統計,現在已經出現了超過1900種的網絡數字幣。

但在這一過程中,一個問題也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出來:網絡加密數字幣所應用的區塊鏈技術,實際上存在“去中心、高效能、安全性”三者難以兼得的“不可能三角關係”。

同時,類似比特幣一類需要網絡共識運算產生的加密數字幣,實際上違背了貨幣發展的邏輯和規律,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也難以顛覆和取代法定貨幣體系。

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已經有數千年曆史,從最初的實物貨幣,發展到國家規制化的金屬貨幣,再到金屬本位制下的紙幣,再到去金屬本位制後的信用貨幣,甚至從有形的紙幣進一步發展為無形的數字貨幣(“存款數字”),其發展變化的邏輯和規律是什麼呢?

其實,貨幣發展到紙幣之後,人們越來越發現,貨幣的重要性越來越強,功能不斷增多,但貨幣最基礎、最重要的功能是“價值尺度”,最根本、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保證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如果貨幣幣值大幅波動,其價值尺度的功能就會失效,社會交換交易就會陷入混亂。而要保持貨幣幣值的基本穩定,最重要的就是必須使一國貨幣總量要與該國主權範圍內,可以用法律保護,需要貨幣化的財富規模相對應。這就要求貨幣必須從社會財富中脫離出來,成為社會財富的價值表徵物或對應物。由於社會財富千差萬別,種類繁多,難以一一定價並保持其基本穩定,人們進而設計出“社會物價總指數”,並將物價總指數的波動(通貨膨脹率)作為貨幣總量調控的中介目標。只要通貨膨脹率控制在預期目標內並基本穩定,就認為是貨幣幣值基本穩定。

這裡強調的是貨幣幣值基本穩定,而不是絕對穩定,不僅是因為貨幣幣值受到社會財富變化與貨幣總量變化兩方面多種因素影響,要保持貨幣幣值絕對穩定本身就極具挑戰,而且還因為,人們發現,貨幣保持適度貶值壓力或預期,有利於刺激社會減少儲蓄、擴大投資和消費,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是貨幣調控可以發揮的重要功能(當然,推動貨幣幣值必須保持在可控範圍之內,一旦失控,造成貨幣劇烈貶值,並造成很多人難以承受,就可能引發劇烈社會動盪、政府或朝代更替)。基於維持貨幣幣值基本穩定與充分發揮貨幣功效的需要,貨幣當局要靈活調控貨幣供應和貨幣總量,從而形成了貨幣政策,並與財政政策一道,成為當今社會兩大宏觀調控政策之一。

由此,原來作為貨幣使用的貴金屬(黃金、白銀等)必然要退出貨幣舞臺,迴歸其社會財富的本源。否則,就難以保持貨幣總量與財富規模的對應,而且這種自然屬性很強的貴金屬,其實際供應經常會與社會財富的變化嚴重脫離,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即造成貨幣幣值的大幅波動。

由此,也使貨幣上升為國家“主權貨幣”或“法定貨幣”。因為與貨幣對應的社會財富都是有法律屬性的,一國貨幣總量不能與其難以控制的他國社會財富相對應;貨幣的投放不再主要依靠購買價值儲備物進行,轉而更多地依靠發放貸款、購買債券等信用方式投放,也使貨幣成為信用內生的貨幣,即成為“信用貨幣”。

貨幣由金屬貨幣或金屬本位制紙幣,轉化為信用貨幣,大大增強了貨幣總量調控的可能和靈活性,有利於保持物價和幣值的基本穩定,是貨幣發展史上的重大裂變和巨大進步,但其內在邏輯和基本原理至今仍沒有得到清楚認知和廣泛共識。

當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受種種原因影響和誘惑,貨幣總量很容易超發並引發貨幣大幅貶值,進而產生更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信用貨幣體系,努力做到趨利避害。但是,不能因為信用貨幣體系也會出現問題,就試圖迴歸金屬貨幣或金屬本位制紙幣體系。倒退是沒有出路的,只能產生更為嚴重的問題!

因此,類似比特幣這樣,嚴格模仿黃金,其實際供應量的控制比黃金更嚴格(每十分鐘的產量都嚴格限定),沒有任何法定財富相對應,沒有任何總量調控餘地的加密數字幣,難以保持其幣值的基本穩定,也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難以顛覆和取代法定貨幣。

實際上,近年來比特幣等加密數字幣的價格已經出現大幅度波動,也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它們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所以才有人開始探索以黃金或美元等法定貨幣作為價值儲備或支撐,發行所謂的“穩定幣”。可以肯定,以法定貨幣作為儲備的穩定幣的出現,更加證實網絡數字幣是難以取代法定貨幣的,實際上只能是法定貨幣的“代幣”!這些網絡數字幣,只能是一定網絡社區內的“社區幣”或“商圈幣”,同樣是要受到約束和監管,不能流到社區或商圈之外隨意使用或交易。

二、美元穩定幣的運行原理與相應監管

根據GUSD技術白皮書,GUSD是由Gemini公司註冊成立在紐約的一家信託公司“Gemini Trust Company,LLC(Gemini)”發行,擁有必要的許可牌照,在紐約州金融服務部直接監督和監管下運營,並接受紐約州銀行法和其他適用的美國法律法規的約束;與美元1:1嚴格錨定,並自覺聘請獨立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與披露;是在以太坊網絡上遵循ERC20標準構建和流通的網絡代幣或通證;GUSD可以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收付轉賬。

客戶要獲得GUSD,需要在Gemini平臺上註冊,然後用美元(銀行轉賬)1:1兌換,平臺將發送到其指定的任何以太坊賬戶或地址;客戶退回GUSD時,Gemini平臺將註銷其GUSD,並按照1:1退還其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類似GUSD的美元穩定幣,其發行平臺並不是像香港發鈔行一樣真正的發行貨幣,而僅僅是一種信託行為。

比如,港幣就實施與國際主要貨幣掛鉤的發行制度。1972年以前,香港是英鎊區成員,港元與英鎊掛鉤,故發鈔銀行須按規定比例向金融管理局繳存英鎊或合格抵押品後才能發鈔,並換取無息的負債證明書。1983年10月17日,香港實施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發鈔行在發行港幣時,須按1美元兌7. 8港元的匯價繳存百分之百的美元準備,並換取金管局在外匯基金賬目下發出的無息負債證明,才能發行等值港鈔。現在香港金管局統一管理貨幣政策,但授權匯豐、渣打和中國銀行作為發鈔行,發鈔行將等值美元繳存金管局,儘管沒有利息收入,但其現鈔主要兌現給自己銀行的客戶,並且由此可以提升聲譽和派生出更多的金融業務,特別是提供貸款等派生出更多的港幣,獲得較好收益。

但GUSD並不是平臺用自己的美元作為儲備發行的,而是由客戶用美元兌換而來的,是用法定貨幣予以增信的。GUSD實際上類似以前中國以黃金或白銀兌換的“匯票”,可以用以支付,也可以兌回黃金或白銀。相應的,GUSD發行機構實際上是穩定幣的兌換和支付清算機構,因此,平臺機構必須確保美元儲備的安全和完整,平臺機構本身也必須獲得金融機構牌照和許可並接受嚴格監管,包括KYC與AML等方面的監管,美元穩定幣的流通使用不能削弱美國對美元的國際監控(如流入美國製裁國家)。

三、美元穩定幣的前景和影響力

這種與美元等值掛鉤的穩定幣是不是就成為“數字美元”了?是不是“持有基於以太坊等區塊鏈加密技術的美元穩定幣,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進行無障礙轉賬和交易,而且不經過任何國家的傳統金融體系,就會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較大沖擊”了?

首先,“基於以太坊等區塊鏈加密技術的美元穩定幣,可以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進行無障礙轉賬和交易”的說法,實際上忽略了其極其嚴格的適用條件:穩定幣轉賬交易的各方必須都加入同一個穩定幣區塊鏈體系,而區塊鏈體系上只能運行唯一的穩定幣,這就使其成為一種很大程度上脫離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或網絡社區)。穩定幣在其特定的網絡世界中可以暢通無阻地轉賬流通,但其應用到現實世界的場景和空間極其有限,一般只能應用於與通過銀行轉賬而來的法定貨幣的兌換(前提是銀行轉賬難以造假,增強信任),以及熟人之間實物交換的貨幣清算。

其實,就像比特幣、以太幣等網絡加密數字幣一樣,實際上應用場景非常有限,不兌換成法定貨幣,其價值就難以實現,穩定幣即使有法定貨幣作為儲備和支撐,由於其本質上仍是網絡數字幣,而不是“數字美元”;穩定幣主要是在特定網絡空間中運行的,確實“不需要經過任何國家的傳統金融體系”,但也因此難以對全球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帶來較大沖擊!

其次,在穩定幣應用場景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其持有者還要用自己的美元去換取,那還將增加持有者的成本和風險,這就需要考慮其對社會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既然已經持有美元,人們為什麼還要將美元兌換成美元代幣(穩定幣)哪?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美元體系尚不能適用區塊鏈網絡世界的需要,需要轉換成為網絡代幣才能在區塊鏈網絡世界使用。

但需要看到的是,2013年以來,已有不少國家中央銀行都在研究推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或“法定數字貨幣”。如果央行能推出適用於網絡世界的數字貨幣,還需要穩定幣這種網絡代幣嗎?

再次,在美國推出美元穩定幣後,是不是世界各國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和自由的獲得和使用這種美元穩定幣,並放棄本國法定貨幣,因而就“可能對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掀起一輪降維打擊,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國家”哪?

實際上,美元穩定幣並不像比特幣、以太幣等,可以通過共識運算(挖礦)直接產生,而是需要用美元兌換而來,如果沒有美元,那就難以獲得美元穩定幣。因此,其他國家的人,如果難以獲得美元,實際上也就同樣難以非常方便和自由的獲得和使用美元穩定幣,因而也就不可能對其本國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產生降維打擊!

在紐約金融服務部批准美元穩定幣之後,美國其他州也有不少有同樣的想法和舉措。同時,不少國家也在考慮推出本國法定貨幣支撐的穩定幣,如日元穩定幣、歐元穩定幣等,甚至致力於早日推出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很多都寄希望由此增強自己的網絡世界影響力。實際上,網絡加密幣、網絡穩定幣以及各國法定貨幣、法定數字貨幣都要為地球上的人們所使用,也必然存在競爭關係,誰能成為世界中心貨幣,是由各自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決定的,而不是由推出的先後順序決定的!

可見,美元穩定幣的推出,只不過是美元在特定網絡空間的一種代幣,其應用前景和影響力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大可不必因此就膽戰心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