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驻村帮扶队 圆了几代人的梦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徐记评 李 飞

有人曾说:“扶贫干部如同一片绿叶,为了盛开脱贫的花朵,为了结出小康的硕果,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自己的阴凉。”这句话送给汝南县常兴镇王集村的五人驻村帮扶队再合适不过。

小张庄是汝南县常兴镇王集村委最小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王集村委最西面,和确山县交界,村西面是一条河,进村只有村东面一条泥巴路。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饱受着交通不便带来的诸多困扰。

去年1月,该村通过组建微信群,联系所有在家及外地的村民自发捐款5200元修建了小张庄的第一条砂石路,虽然道路只有三米宽,但小张庄的村民都很满足,因为过年的时候,在外务工的人员终于可以把车开到自己家门口了。那一年,全村人度过一个幸福年。可是,砂石路很快被雨雪破坏了,小张庄何时能修建成水泥路?这不仅是小张庄160名老少爷们儿心中的梦,同样也是压在王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学伟心中一块“大石头”。

今年年初,汝南县政府调整了扶贫措施,在全县200多个村中,每村都派驻了3~5人的驻村帮扶队,以县人武部部长张启宏和政委李桂涛等五人组成的驻村帮扶队来到了常兴镇王集村。帮扶队通过走村入户、查看档案资料,了解到小张庄修路的迫切需求,开始制订针对性帮扶计划。

今年5月初,小张庄村的微信群里突然传来了这样一句话:“听说县里给咱派了扶贫干部,咱村要开始修水泥路了。” 随后村里不断有人往群里发些修路的照片和视频,看着视频,听着工程机器的搅拌声,小张庄在外务工人员心里特别激动,都盼着路赶紧修好。端午节前夕,一条宽4米、长约1000米的水泥路正式投入使用,这条不长的路,圆了村里160名老少爷们儿几代人的梦。

如今,这条建成的路不但解决了该村村民的出行问题,还改变了村民们的卫生习惯,现在村民再也不随便在路边扔垃圾了,而是扔到路旁的垃圾箱里。现在村里人都在说:“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是政府时刻都没忘了我们老百姓,现在路修好了,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还准备向示范村学习,改善一下村容村貌,说不定能建个美丽乡村呢,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喽!“

王学伟说:“小张庄这条路只是我们修的其中一条扶贫水泥路,相信未来几年,整个王集村将全部修建为水泥路,连通各个自然村,连通每家每户,让每个孩子上学、每个村民外出再也不走泥巴路。”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帮扶工作既要“帮”更要“扶”,有好干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一起脱贫攻坚才是长久之计。我们一定和乡亲们一起,为王集村的脱贫致富继续努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县人武部部长张启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