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千年!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意境奇妙,語言奇妙,立意清晰,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氣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他所作的一首邊塞詩——《關山月》。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千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一輪明月從天山間升了起來,穿行在蒼茫的遠海之間,浩蕩的長風掠過萬里,來到了將士戍守的邊關。“明月”、“雲海”、“長風”、“玉門關”詩人將四種在邊塞常見的景色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不僅緊扣詩題,更是為我們展現出了蒼茫壯闊的邊塞之景。明月藏於天山雲海,長風呼嘯,正是一幅氣勢磅礴、雄偉壯闊的壯麗景色,奠定了全詩蒼涼的基調。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如今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此句詩人用典,當年漢高祖劉邦在白登山與匈奴血戰,被困多日,如今吐蕃與大唐也在青海灣頻頻交兵。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他沒有繼續寫兵家必爭之地,亦或是破敵等,他只是感嘆,這些歷來征戰之地,很多戰士都是有去無回,揭露了戰爭的殘酷以及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千年!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戍守的士卒眼望著邊城,那盼望歸家的面容多麼悽苦悲哀!當此家中高樓上的將士妻子,哀愁嘆息,大概也沒停歇。一個“望”字,簡單直白,但是卻最直接地表現出了戰士們思鄉之情,望而不得歸,自是愁容莫展。不僅如此,詩人更是從戍邊戰士,聯想到了他們的妻子與家人,想必是更加的哀愁。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千年!

詩人從對古時以及今日的戰爭描寫,揭露了戰爭給無數的家庭帶來的痛苦,他沒有譴責或是歌頌戰爭,也沒有表達“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願望。在詩人的眼裡,戰爭帶來了只有無數的妻離子散,此時的李白不再借酒消愁、不再舉杯邀月,而是關心民生,悲天憫人。

縱觀此詩,前兩句為我們展現出了蒼茫的邊塞之景,雄偉壯闊;中間兩句對古今戰事的描寫,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後兩句寫戍邊戰士思鄉及思婦的嘆息,哀婉淒涼。一般人寫思婦之情,往往過於狹隘,太多愁怨。而也只有李白廣闊的胸襟,才會用雄偉壯闊之景,抒發離人思婦之情。只是在邊塞之景的襯托之下,這哀婉淒涼的思鄉中卻又帶著幾分悲壯與雄渾!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邊塞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千年!

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