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斯克號為啥不能改裝為我們的航母?

裝備空間


明斯克號不適合進行改裝工作,效費比不好,因此一直在我國作為遊樂場使用。

明斯克號屬於基輔級航母,但基輔級航母本身不是作為真正的航母設計的,其正式稱呼為載機巡洋艦,本身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可以作為巡洋艦使用,也能搭載艦載機作為航母使用。但是因為設計問題、雅克38艦載機自身性能不足等因素,基輔級航母作為航母的戰鬥力並不強,所以沒有多大的必要進行改裝。

明斯克號航母是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屬於不折不扣的老艦,退役之後維護保障工作嚴重不到位,還是被作為廢鋼鐵賣到了韓國,後來輾轉才到了中國,因此艦體壽命已經不足。而且當時我國沒有足夠的技術來對其進行改裝,等有足夠的技術了,我國已經有了更好的瓦良格號,改裝工作自然輪不到明斯克號。

明斯克號到達中國時,中國軍費嚴重不足,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對其進行改裝工作。而在後來設計水平上更強大的瓦良格號來到了中國,其起點更高,相對於明斯克號有著更大的優勢,而且此時我國也有了足夠的資金,自然不會選擇性能不怎麼夠看的明斯克號。


戰爭之王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購買瓦良格號航母之前,已經從韓國手裡買來了蘇聯退役的明斯克號航母,但是明斯克號卻被打造成了一個軍事主題樂園,沒有進行改裝,這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明斯克號唯一的一點優勢就是比瓦良格號早一點來到中國,但是明斯克號是一艘服役了多年的老艦,艦況非常差,已經到了非報廢不可的地步了,改裝成本過大。

第二、明斯克號之前是被賣給了韓國,韓國後來又賣給我們,這樣一艘輾轉了好幾手被拆解過無數次的老舊航母,對於我們來說改裝的意義並不大,已經沒有了價值,有改裝它的精力都可以自己造一艘新的了。

第三、明斯克號航母除了起降垂直起降戰鬥機外,最主要是起降直升機的,改裝起來非常困難。

第四、和明斯克號相比瓦良格號航母潛在的價值就特別大了。瓦良格號是和庫茲涅佐夫號同級別的航母,重要的一點是瓦良格號的設計圖紙比較齊全,這點對於我們進行改裝是有很大幫助的。

鑑於以上幾個原因,當時放棄了對明斯克號航母的改裝,而是選擇了綜合性能和性價比更好的瓦良格號航母。明斯克號成為航母主題樂園也是一個很好的歸宿。








Hello妳好


如果你沒有建造房子的經驗,你會選擇將一座房子的牆拆了推倒再從新設計建造呢?還是先找一座半成品的房子然後在再裝修一下呢?很顯然第一種的技術的難度更大。而明斯克號就是屬於第一種情況。當時中國並沒有建造航母的技術和經驗,根本不會建造,而改裝的難度甚至要高於建造的難度。而瓦良格號已經完工70-80%,連動力系統都安裝上去了,所以瓦良格就是翻修一下而已。


所以不是中國不想改,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一沒技術、二沒經驗、三沒資金。所以對於翻修瓦良格號的難度不大,所以這就成了中國的首選之路。像俄羅斯在將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賣給印度並進行改造時自己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光是艦艇內的鋪設電線時需求比預期高出1-2倍,而建造資金也更是水漲船高。所以這種方法顯然不合適中國。
當年劉華清將軍翹首在看外軍的先進武器,而今天中國的國產航母
也能慰藉老將軍的在天之靈

而且中國在買瓦良格號時還買下差不多近20噸的建造圖紙,而中國光是吃透這些建造圖紙都需要花十幾年的時間,所以下一型航母的建造速度才會那麼快。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累的技術經驗和培養人才、建立相應的配套工業設施。而這樣一舉三得的事情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明斯克號作為前蘇聯研發建造的一款重型載機巡洋艦, 是前蘇聯在航母發展的過程中率先建造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2號艦,其和現在位於天津同樣作為軍事主題航母的"基輔"號以及印度前兩年在俄羅斯手裡花千價買的"維克拉馬蒂亞"號的原型"戈爾什科夫"號屬於同一級艦艇。嚴格意義上來說,單純的以蘇聯當時建造該型艦時的設計思路就可以看出其本質上還是一艘主要搭載具備垂直起降的雅克38艦載機的載機巡洋艦,和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航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真的將基輔級判定為航母的話,那美國一直以來建造的搭載有AV-8B海鷂艦載垂直起降攻擊機的兩棲攻擊艦也可以稱之為航母了。之所以我們現在將基輔級現有的二艘艦艇稱之為航母只不過是美曰其名罷了。

雖然明斯克號歸屬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從艦體結構上來說是具備改裝為正式航母的潛質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同級的戈爾什科夫號經過俄羅斯之手成為印度現役的“維克拉馬蒂亞”號中型航母就可以看出。的確現在基輔級所建造的4艘艦艇中在蘇聯解體後出售的3艘中有2艘成為了我國的軍事主題艦艇,沒能和同樣一開始就打著消費娛樂為目的,但是最終卻經過大規模改建後成為我國第一艘航母的瓦良格號那麼好運,其實這是是有原因的,首先相比於還沒完全建造完就進入我國的瓦良格號這種蘇聯正式建造的第一款中大型航母2號艦而言,基輔級本身就是蘇聯在航母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試驗品,並不是正規意義上的航母,在明斯克號基礎上改造成正規航母的工程量太大,其次本來就不是正規航母,所以在艦體結構上肯定和正規航母是有本質區別的,也就不值得深挖學習,相比於同一年進入我國的瓦良格號而言劣勢很大,所以並沒有在明斯克號的基礎上改建成正規航母這是其一。
其二是明斯克號在我國買入之時已經算是三手貨了,可能是顧及到我國購買到明斯克號後對俄羅斯的威脅吧,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因為軍費嚴重不支的情況下,首先是將明斯克號這一退役艦艇賣給了韓國的大宇集團(韓國著名的軍民造船廠,在民用LNG船領域屬於世界頂尖水平),雖然俄羅斯在將明斯克號和同屬於基輔級的新羅西斯克賣給韓國的時候明確表示只能作為廢鐵拆除,不能作為軍事用途,但是大宇集團在拿到手後夥同美國對兩艘艦艇裡裡外外都進行了技術分析,並且大宇集團還準備將其改裝為航母,但是受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最後明斯克號被低價賣給我國的中信集團,而新羅西斯克號則被拆成廢鐵。雖然從韓國拿到兩艘基輔級的3年時間裡,韓國方面並沒有得到什麼明面上的好處,唯一想要改裝航母的想法也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付之東流,但是韓國在21世紀初就開始建造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顯然是得到了同為載機巡洋艦的明斯克號在艦體結構等方面的參考,因為從韓國當時的軍艦製造技術水平來說顯然是不具備建造這種上萬噸級全通甲板的大型軍艦的,再一個如果獨島號真的是韓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那為什麼獨島號的2號艦直到15年後才開始建造,所以我們從獨島號的建造時間上還是可以看出其在建造設計方面有很多基輔級的身影存在。
同樣在明斯克號進入我國的時候,噸位更大、艦體結構更新、更正規的瓦良格號航母同期進入我國,所以在一艘試驗品和一艘正規航母之間選擇的話,肯定是瓦良格號更適合改建成為航母了,不管是從最初的改裝條件上來說還是從後期的改裝後的航母的戰鬥力上來說,我們當初選擇瓦良格號都是最佳選擇。雖然印度在俄羅斯的忽悠下利用基輔級的3號艦改裝了一艘中型航母,但是受限於艦體結構的影響,改裝後的維克拉馬蒂亞號光是在甲板可利用面積上(艦島太靠中間)就遠遠不如從一開始更正規的瓦良格號。


魑魅涅磐


退役後的明斯克號


首先我們來看看明斯克號航母是一艘什麼樣的航母,其實他並不叫航母,而是叫載機巡洋艦,屬於蘇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其艦體左側的前半部分被安裝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含了艦載主炮、反潛深彈、巨大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大量防空導彈,單艦攻擊能力在當時屬於世界第一。其次才是艦載機作戰系統,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進入服役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艦隊防禦,防禦對象是美國的A系列攻擊機。

基輔級最後一艘戈爾什科夫號


實際上早在70年代中國就已經開始了航母的研發工作,這個時候基輔級還沒有正式服役呢。中國研發航母的技術一直是參照美國,也就是以航母為中心的海上攻防體系,而不是像蘇聯那樣航母僅僅被用來幹髒活和累活。其實並不是明斯克號不能被改裝成常規航母,而是改裝起來極為繁瑣。

改造後的航母被賣給了印度


俄羅斯最後一艘服役的基輔級戈爾什科夫號就被改裝成了常規航母,跟隨米格29K一起捆綁銷售賣給了印度。當年即使中國想要改造也沒有能力改造,畢竟中國並沒有製造過航母,更不要提航母的改裝了,即便是俄羅斯改裝戈爾什科夫號也花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整個過程還磕磕絆絆,更不要提當時的中國了。


後來引進了瓦良格號後,中國以瓦良格號為開端,開啟了中國國產航母的發展之路,而滿載排水量僅有4萬噸多一點的明斯克號就有點雞肋了,失去了改裝價值。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號,戈爾什科夫號都是屬於基輔級航空母艦,在蘇聯時代是沒有航空母艦這個稱呼的,其實當時都是被叫做載機巡洋艦。載機巡洋艦是蘇聯發展航空母艦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現象,蘇聯時代建成的航空母艦是目前俄羅斯海軍裝備的庫茲尼佐夫號航空母艦,另外還有一艘未完工的就是後來成為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的瓦良格號。

我國當時是以廢舊船舶的名義購買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空母艦,購買回來之後把把這兩艘大型水面艦艇改造成了主題公園。實際上我國沒有把這兩艘艦船高造成航空母艦是因為其本身的問題太多,不僅僅使用的年代久遠,而且改造難度和最終的作戰能力有問題。

印度海軍裝備的是一艘在戈爾什科夫號基礎上改造的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從整個艦島在艦船甲板上的比例就看得出這款航空母艦的實際能力了。基輔級航空母艦不僅僅噸位小,而且是在過於久遠,就算改造之後能夠勉強使用也無法獲得很強的作戰能力。

基輔級航空母艦是沒有滑躍起飛的甲板的,印度購買的戈爾什科夫號航空母艦後為了獲得固定翼艦載機的使用能力就不得不加裝了滑躍起飛甲板。由於基輔級航空母艦設計的時候是用來搭載垂直起降的戰鬥機和直升機的,所以飛行甲板面積不是很大,而且當時這款航空母艦還搭載了眾多反艦導彈等武器,本質上就是一個具備戰鬥機和直升機起降平臺的大型巡洋艦。


航空視界


明斯克號為什麼不能像瓦良格號一樣改裝為我國航母

在近幾年,咱們的人民海軍發展可謂迅猛。 052D下餃子,就新的055萬噸大驅和國產航母001A已經過多次海試,服役就在眼前。屆時中國海軍的作戰力量將大幅提高。做為中華炎黃子孫,我們倍感驕傲。
▲國產001A型航母

軍迷們都知道,我國海軍的首艘服役的航母遼寧艦是改裝自前蘇聯的瓦良格號。不過我國購進的航母不止我瓦良格號一艘。在不同的時期裡購進的還有墨爾本號、基輔號還有明斯克號,為什麼這些航母不能改裝在我國海軍服役呢。咱們今天就拿明斯克號來說說。

明斯克號:

明斯克號不能改裝服役,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一是“明斯克號”服役時間太久了,在前蘇聯時期就已經在紅海軍服役太久的年頭。艦體老化嚴重,壽命已經快走到盡頭了,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改裝明斯克號並不划算
▲老舊的明斯克號

二是“明斯克號”不符合中國海軍的作戰理念,它的武器佈局類似於巡洋艦,甲板只有60%,機庫面積狹小,能夠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實在有限,並且艦載機必須垂直起降,如果要對“明斯克號”進行改造,必須投入鉅額資金,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不明智的

第三,“明斯克號”當時賣給我國時連圖紙都沒有,而“瓦良格號”的圖紙齊全,改造起來難度更小,我們當然會選擇“瓦良格號”。綜合這些因素,最後“明斯克號”改造成了一座主題樂園,也算是物盡其用。


▲成為航母公園

不管如何,我國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國產航母了,還有055大驅等先進艦艇。小編衷心祝願人民解放軍越來越強大,這樣我們才能遠離戰爭,安居樂業。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二戰前日本的實力有多強?] 私信回覆:二戰 ~領取二戰秘聞

(軍器戰位 : 每天為你講解軍事秘聞)

聲明 : 本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軍器戰位


如果我們沒有得到瓦良格號艦體的話,那麼可能會考慮這個明斯克號,實際卻沒有這個必要了,瓦良格與明斯克之間,我們只能選擇前者。

瓦良格號屬於沒完成的半成品,明斯克號屬於退役艦艇,狀態最糟的,已經是到壽退役,在交付中國之前,又在韓國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韓國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認為不可能被修復到使用價值才出售給我們的,到達我們手上時,它已經是一艘報廢艦艇,實際上已不值得修復。

明斯克號也缺少進行大修維護的價值,噸位還是太小,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我們那還是沒有必要為了修復而修復,要考慮價值條件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之後,我們放棄了明斯克號,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不是一個遺憾。


浴火


玩航母很費錢。而且我們有了瓦良格。就不必要明斯克了吧。


5156788707


中國買回“瓦良格”號不可謂不艱辛,從開始談判到試航,中間經歷了十三年。蘇聯解體之後,沒有足夠的資金將“瓦良格”號中斷的建造工程繼續進行下去。一開始俄羅斯是想將這艘航母買回去繼續改造的,但是最後沒有談攏。

1999年,我國從烏克蘭將瓦良格號買回,直到2011年將其改建。“遼寧號”是我國成功服役的第一艘航母,這艘航母的服役也讓很多人開始關注起“瓦良格”號,為什麼中國可以把原蘇聯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改造成自己的航空母艦,而明斯克號不改造成自己的呢?

首先是斯克號是一艘4萬噸級的半航母半巡洋艦式的過度艦艇而且被棒子國啃食的已經不成樣子加上服役較早船體已經難以修復。瓦良格號則不一樣,而且當時買回來的時候還附帶之前的設計圖紙的!

從軍艦艦齡方面,對比這三艘原蘇聯航母:”明斯克號“航母1972年底開工建造,1978年建成下水服役。而”瓦良格號“航母1985年開工建造,1988年建成下水服役。

“瓦良格號”的艦齡明顯比“明斯克號”要年輕10年甚至更多,這樣船體就不會太過陳舊折損,有利於改裝。“明斯克號”因為船體過於老化,如果不被購買改成軍事主題公園的話,最後的命運只是被拆解。

還有就是軍方決策者們有遠見有眼光。對比明斯克號無論噸位艦艇的代差,還是老舊程度和未來我國海軍的定位來說肯定要去向世界的主流配置靠攏,當然毋容置疑瓦良格號更適合成我國海軍的航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