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何小米生態鏈企業都努力去小米化?

五分音


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的北京石頭科技股份提交的業績報告顯示,自有品牌佔整體營收的比例已超過五成,該公司屬於小米生態鏈企業,回顧起此前已上市的華米也可以看出一直都在努力推動自有品牌的發展,為何這些小米生態鏈企業在依託小米迅速成長後卻試圖去小米化?

生態鏈企業努力去小米化

從華米和石頭科技的發展可以看出,小米確實為生態鏈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小米一直強調的硬件業務低利潤卻不利於這些生態鏈企業的發展,畢竟小米方面雖然為它們貢獻了大量營收,帶來的利潤卻相對有限。

對於一家硬件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利潤很難維持良性的發展,業界都知道對於硬件企業來說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競爭力,而要實現持續的創新就要不斷的進行研發投入,可是沒有利潤的話又如何有資金投入研發?沒有自己的競爭優勢,企業就只能陷於價格戰當中,最終可能導致企業經營不善。

小米生態鏈企業顯然明白這個道理,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它們在依靠小米成長後,都極力推動自有品牌的發展,以提升利潤,而華米和石頭科技的業績也顯示出它們在推動自有品牌發展後都迅速提升了利潤,擺脫了此前依賴小米導致利潤低微的局面。

小米自身的手機業務也顯示出類似的問題,其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一再強調自己的硬件業務不賺錢,導致其創新乏力,在近幾年來華為在手機芯片和拍攝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OPPO和vivo也擁有自己的獨有創新技術,這讓它們均在國內市場取得了持續增長,而小米手機則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在國內市場取得增長後,到去年下半年再次陷入衰退,這凸顯出一家企業依靠價格戰是很難長久的。

小米對生態鏈企業並不擁有控制權,這些生態鏈企業的創始人得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企業,最終它們取得較為豐厚的利潤回報而小米自身手機業務利潤低微,柏穎科技認為或許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小米生態鏈企業通過發展自有品牌業務,堅持獲得合理的利潤方式值得小米手機思考,硬件業務不賺錢並非長久之道,小米手機或許也應該改變自己的經營理念,否則繼續目前這種手機業務經營一遇阻滯就進行企業經營架構調整的方式未必能真正挽救小米手機。

網友 : 你們別看太簡單了,去小米化的意思不是跟小米分道揚鑣,小米依然是這些公司的主要控制人,只是會努力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實現自主品牌銷售,實現提高利潤的目的

:主打自己的品牌,並不能提高利潤。而想提高利潤,必須拿產品說話

:你們今天看到小米滲透多少產業?那就真不能玩低價性價比了,市值最怕行業跟進打價格戰亂市場,利潤剝光沒好處。支持小米漲價

:小米生態鏈的產品還不錯,現在使用的行李箱和插排很好用設計也很人性化。小米的主營手機沒用過,不知道,據同事說還可以~

:沒有小米誰知道你們是幹什麼的。忘恩負義


梁溪舊巷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拿一款最簡單的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小米白酒:谷小酒。這款品牌從發佈之初就和小米有了說不清的關係,比如它的創始人就是前小米高級品牌公關總監劉飛。後來,成立了谷小酒,依託於小米有品銷售,其實就是小米生態鏈中的一款產品。


確實,這款產品如果沒有小米的話,可能我們很難知道它,它應該算是小米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就拿江小白,這款不知名的酒廠,一個好的營銷,一個好的名字,成了網紅白酒。

其實,小米生態鏈的很多產品,可能是不知名的企業,進入小米生態鏈,它們可能有著好的質量,但是沒有好的名聲,如今進入小米生態鏈中,反而有了名氣,成了生態鏈的一環。

那麼,有企業想擺脫小米生態鏈嗎?我覺得有。2013年底,小米開啟生態鏈計劃,它的計劃是“五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更為主要的是,依託了小米生態鏈的企業發展也不差,比如華米科技,成為了小米生態鏈企業中第一家上市企業;截至2018年8月22日,小米已經投資了220家公司,其中100家是生態鏈企業。

實際上,有些企業想擺脫是正常的,因為它們依據小米生態鏈能夠快速發展,可是也侷限於在此,比如說小米生態鏈制約著它們的發展,它們想大規模擴張難;而且,它們必須依據小米的銷售路徑銷售,這也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制約!

不過,短期內企業想擺脫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在後期小米估計也會改變合作方式。


LeoGo科技


準確的說小米生態鏈,是去雷化而並非去小米化,去小米化是因為雷軍作為小米的董事長,所以不得不不遠離。

雷軍一向給大家的印象是,金山董事長,著名投資人,小米創始人等等光環。我經常說光環背後不是心酸即是骯髒。通過對雷軍最近一些年分析,無論是創立還是投資都比較骯髒,不肯固守本位。投資似乎成了一場掠奪。

從金山開始與求伯君穴裂,到求伯君引咎辭職。到投資YY直接進入YY管理層,對YY的一系列改制。似乎處處充滿了資本的掠奪。

從創立小米到到內募資金。處處彰顯了雷軍的超強財商與談判能力。但是可以說雷軍投資過的很多公司成也雷軍敗也雷軍。

一個創業者做自己的產品,與自己的孩子一般無二。但是雷軍加入之後很難再說該公司到底誰說了算。以YY為例,創始團隊最大的錯誤就是引入了雷軍的資金,並且讓雷軍成為管理層。從而對公司產品以及發展方向,做出了很大的調整。這種調整可以很大程度刺激企業發展,但是從戰略層面來講又無異於把企業推向深淵。

小米生態鏈的公司,與小米結緣。因為資金與資源的緊缺,不得已才委身於小米,這種寄人籬下,雖然可以一時間讓自己衣食無憂,但是卻成了公司的發展瓶頸。本來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卻因為套上了小米的枷鎖,從而成為小米的犧牲品。

創始團隊意識到了這一點,小米榮與自己無關,小米死自己只能跟著做炮灰。自己的公司命運卻在雷軍手裡死死的掐著。這是很危險的。對於企業發展是致命的。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創業助力


首先,這個問題出的有點問題。小米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大的物聯網企業。很多人把小米當手機廠商看,是絕對的誤判。小米模式應該是發展越來越好。很多企業都想加入小米生態鏈,小米生態鏈目前發展到第一階段,通過手機,操作系統(MIUI),米家APP,把家用電器全部聯到手機的米家APP裡。

任何客戶通過手機都可以遠程控制米家上的電子產品。從入戶的門鈴,門鎖,攝像頭,報警器,以及家裡面的各種電器:電視,音響,投影,空調,冰箱,洗衣機,電水壺,電磁爐,熱水器,淨水器,空氣淨化器,電加熱,加溼器,電飯煲,檯燈,開關,燈泡,電動車,電動滑板車,平衡車,……吃穿住行的各種日用品應有盡有,小米商城的東西比京東更有保證,比淘寶強得更多。品牌的統一設計,整體規劃,統一的連接APP,省了很多事。

第二階段,應該是工業4.0,對生態鏈企業的改造。

第三階段是開放物聯網API接口,讓更多的非小米生態鏈企業產品融入到米家APP中。

第四階段,數據運營。(數據價值的真正變現)

第五階段……


老貝2019


我倒覺得小米生態鏈的企業沒有都努力去小米化啊,背靠大樹好乘涼,小米就是這樣的大樹。目前就生態鏈而言,小米雖然做的有些雜,但是國內我覺得的確沒有比小米生態鏈做的更好的。華為現在也不行,遠不如小米,不知道以後怎麼樣

所以我也不知道這個結論怎麼來的,我猜測一下,是不是小米生態鏈的企業都在努力上市的原因,才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知道小米生態鏈的企業華米科技和雲米科技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了,對此,雷軍也表示非常的開心,小米持有云米科技的16.3%的股權,這比生意小米還是賺大發的。所以我覺得小米不會對小米生態鏈的企業上市有任何的看法,因為這些生態鏈的企業都是小米投資的企業,上市對小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做企業最終目的除了“為人民服務”,就是賺錢,小米生態鏈的企業也是一樣。小米生態鏈我覺得是目前中國最成功的生態體系也是投資體系。小米實際上通過生態鏈可以選擇並投資很多有潛力的企業,這是雙贏。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們國家IT企業,除了騰訊系、阿里系還有小米系


對於生態鏈的企業而言,小米具有很好的品牌效應,同時小米也有自己的高端銷售平臺“小米有品”,小米的粉絲又都是死忠粉。因此能加入小米生態鏈,一方面是能夠通過小米的投資緩解自己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對自己的銷售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尤其是在小米有品眾籌的企業,這點的優勢對企業開創初期非常重要

所以基於這些原因,小米生態鏈的企業說要去小米化,這個是企業做大的必然過程,但是不代表能夠拋棄小米。一旦企業的銷售到了足以上創業板或者納斯達克的地步,肯定就會獨立上市,生態鏈企業有了自己的品牌價值。而此時的小米更多的是投資股東的概念,這些是小米和生態鏈企業都期待的雙贏,並不存在去小米化,孩子長大總是要放手的,但是不意味著孩子沒了娘


IT老菜鳥


大實話:形成生態的目的在於各方共同合作維護好共有品牌,但是,不是成為某個品牌。

其實一直以來我對於自建生態系統這個事就不大看好,因為對於任何一家企業或者公司來說,你可能在某個領域比較厲害,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很厲害。比如說,你是手機廠商,那麼你在空調的生產和製造方面就肯定不如那些專業做空調的。而如果你非得把自家那種質量不怎麼好的空調納入自己的生態系統,那麼必然就是對自由品牌的一個形象破壞。所以,這也就決定了自建生態是一件不大靠譜兒的事情,或者說是很難的事情。


而對於某個生態鏈當中的某個企業來說,那其關鍵是要凸顯自身的品牌價值,而不是成為某個品牌的依附品,這裡我可以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來說一下這個事。

其實,超市就相當於是一個生態系統,在超市裡我麼可以買到各種各樣品牌的商品,但是,對於不同品牌的商品來說,它是去凸顯自己所在的超市好呢,還是凸顯自己的品牌價值好呢?我想肯定都知道還是要突出自己的品牌價值吧。

因為,如果某個品牌的商品如果是過於依賴超市的品牌,那麼它和超市之間就形成了一種不對等的關係,超市不賣你的產品了,你的銷量就要減少。但是,如果自己的品牌價值有了,比如說可口可樂,那麼不管是放在大超市還是門口小賣鋪,都是三塊錢一瓶。同理,對於某個生態鏈下面的企業來說也是如此,人家的關鍵是在於離開了這個生態鏈自己還能夠活得很好,而不是說只有在這個生態鏈裡才能活的很好。

所以,如果你的商品在某個生態鏈裡,你一直都用著這個生態的品牌去對外,那麼無論你的質量再好,對於用戶來說這都是另一個品牌的產品,一旦人家不讓你用了,你換個其他名字,用戶就不一定認了。比如說,現在的可口可樂,突然不讓用這個名字了,改成了一款叫123名字的同質量飲料,那麼銷量一定會驟降,甚至被市場淘汰。因為,在當前這個市場競爭環境下,同質量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只要你不是什麼祖傳秘方,基本上分分鐘出現同類同質產品。

因此,總的來說,不是那些企業要去小米化,而是大家是合作關係,本來就不是一個品牌。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小米和這些企業都想去小米化,這對於他們來說非常有必要性

小米生態鏈

小米生態鏈是一系列的企業給小米生產周邊的產品,其中包括耳機、移動電源、檯燈等等產品。

小米的生態鏈企業得益於小米的品牌和小米品牌,以相當低的價格大規模的出貨,佔領了市場。

這讓小米的生態圈豐富起來,同時也使得這些企業得意快速的成長。

這些企業都不是小米的,只不過是小米有投資,還加入了小米的生態圈而已。

正是這些企業加入了小米的生態圈讓這些企業成長起來了。

去小米化

如果只是給小米生產產品的話,會有相當大的風險。

因為小米的產品溢價不高,只能降低產品成本,賺的錢真的不多,無法發展壯大;

如果小米的品牌出現什麼問題,那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同時,小米是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如果這些公司通過去小米化,發展自己的品牌賺錢,它也會獲得分成。

所以,這些企業去小米化也是正常的事情。


太平洋電腦網


    小米生態鏈企業發展起來之後,努力去小米化,更多是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能夠以自身獨立的品牌去發展,而不是“靠著大樹好乘涼”,我覺得這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走的路。比如北京石頭科技股份公司(石頭掃地機器人),自由品牌整體營收已經超過了五成。


    何為小米生態鏈企業?

    早在2014年,小米當時成為國產第一、全球第三手機企業之後,開始將小米手機取得成功模式進行復制,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裡,小米投在了數百家企業,這些企業就是“小米生態鏈企業”。


    藉助小米品牌影響力和互聯網渠道的優勢,多家小米生態鏈企業迅速發展,比如我們熟知的華米、紫米、綠米等等,有些企業的年營收超過了十億元,進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名聲,我家現在就有很多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

    生態鏈企業去小米化

    從石頭科技、華米科技等這些企業的發展來看,小米生態鏈企業為其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小米的“低利潤,薄利多銷”的策略,可能並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只有不斷的靠研發提升創新能力,才能形成競爭力。單單靠“小米”的品牌形象,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很可能會遇到瓶頸,導致“舉步不前”。


    小米生態鏈的企業顯然明白上述道理,所以就不難理解,小米生態鏈企業去小米化的行為,均是為了自身品牌的發展。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因為小米是半個互聯網公司,而小米生態鏈不是。

互聯網公司,賣硬件完全可以不賺錢,只要能靠“良心”硬件吸引流量,再用廣告或者P2P割韭菜就行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把小米和小米生態鏈當成一體的了。但事實上,雙方只不過是相互利用的獨立關係。

一體和相互獨立的區別在哪裡,就在於軟件願不願意反哺硬件。

事實上,你可以把小米的硬件部門想象成獨立的“生態鏈”公司。那麼他們和真正的生態鏈公司的差別就在於,小米實際上在不斷給他們輸血,但是沒有給生態鏈輸血,相反,小米還要從生態鏈身上抽血。

這這場合作中,小米是主體,生態鏈需要小米的聲譽背書,好賣出產品。所以他們的產品和售價都必須配合小米自家產品的定位。

前面說了,小米自家硬件產品可以不賺錢,可以靠整個集團反哺,生態鏈行嗎?


好大一隻鯤


去小米化不是找死嗎?很多人並不理解小米生態鏈的模式,小米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小米自己的子品牌就不用多說了,不可能去小米化,其他小米投資或者合作的都是相對小的公司,小米生態的理念就是創造更多的小米,所以性價比都很高,華為生態的模式就是與行業巨頭合作!小米公司對於進入小米有品的產品有嚴格的把控,雖然不一定都好用,但是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部分和小米合作的公司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小米只是與他們合作,他們的產品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渠道進行出售,很多小米有品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線下店,小米有品只是他們多一個渠道而已,小米和小米生態的大多數公司都不是控股關係,而且雖然小米手機的口碑褒貶不一,但是小米生態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進入小米生態,誰會去小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