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壬辰倭乱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壬辰倭乱又称万历朝鲜战争,是明朝的万历三大征之一,也是中国与日本的第一次正面军事交锋,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这次战争中明朝、日本、朝鲜三国的海军力量对比。

日本海军

先说日军,这时的日本刚刚在丰臣秀吉的手中得到了统一,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也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中国的野心,他几乎倾尽了全日本之力,组建海陆军共十余万人侵略朝鲜。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老年的丰臣秀吉

此时的日本刚刚从军阀林立的时代结束,军队以陆军为主,海军的发展较为落后,而对日本海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正是此时的海军主帅——九鬼嘉隆。

九鬼嘉隆本是战国时期的小豪族,依附于伊势北畠家,之后又效力于织田信长,屡立战功,被称为“水贼大名”。然而正是这个海盗,极大的推动了日本海军的建设,在织田信长的海军被毛利的海军用火攻击败之后,这位靠海吃饭的大名创造性的设计出了船身覆盖铁板的铁甲舰,因此大败敌军,九鬼嘉隆也凭借此船声名鹊起。

到了丰臣秀吉时代,为了侵略朝鲜,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迫在眉睫,早在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就令各地大名开始了疯狂造船,到战争开始时已经拥有海军8750人,各种船只共700多艘,并任命九鬼嘉隆做主帅。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铁甲舰模型

九鬼嘉隆为了这次出征也是尽心尽力,他打造了当时日本最大的战船“日本丸”,这艘船的造型目前已不可考,据推测此船应当是其铁甲舰的升级版,然而这时日本的造船能力实在有限,像“日本丸”这种巨舰只能有个位数,而铁甲舰又没有远洋作战的能力,因此这700艘船虽然多,但战斗力非常有限。

朝鲜海军

相比于朝鲜陆军的一败涂地,朝鲜海军确实算是不可多得的闪光点,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朝鲜名将——李舜臣。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韩国人力捧的“亚洲第一战神(自称)”李舜臣

李舜臣虽然很有才华,但由于朝鲜黑暗的政治斗争,直到战争爆发的前一年,47岁的他才被破格提拔为全罗左道水师节度使,而这时日本集结军队,修建战船的消息也传到了朝鲜,李舜臣也着手建设海军,建造“龟船”御敌。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龟船模型

龟船因为其造型类似乌龟而得名,其长35米,宽11.8米,高5.2米,船身覆盖铁锥,只开有70多个空洞进行战斗,船头是乌龟状,从龟嘴上释放毒气烟雾来进行杀伤。这种船结构坚固,速度快,在与日军交锋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板屋船

然而这种高科技武器同样也是数量稀少,仅有3到6艘参与了此次战争,朝鲜海军大多数战船还是由中看不中用的板屋船来充当。

明朝海军

与之后的清朝不同,明朝一直都很重视海军的发展,无论是击退西班牙、荷兰殖民者,还是剿灭倭寇都离不开强大的海军。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福船

此时明朝最先进的战船名曰福船,据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描述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惟利大洋,不然多胶于浅”、“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是一种典型的风帆战列舰,其中配备千斤弗朗机炮等各种火器。

福船虽然在大小、火力上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风帆战舰有所差距,但相比于日本、朝鲜的海军还是要先进许多,这种福船在万历年间有三四十艘服役,之后由于财政吃紧,不得不减少了这种船只的数量。

壬辰海战:被口嗨至“亚洲第一名将”的李舜臣,实为大明海军下属

海军主帅陈璘居功至伟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明朝军队以陆战为主,在和谈失败后,丰臣秀吉再度增兵朝鲜,明朝也调集陆军七万余人,海军一万三千人,并命陈璘作为海军统帅,一同指挥朝鲜海军,并在鸣梁、露梁两次海战中大败日本海军。

结语

总的来说,明朝海军虽然人数与敌人差的不多,但战船、火器都要比日本海军先进,因此在数次海战中都能大败敌人,相比之下朝鲜海军在战争开始之际就丢失了制海权,之后虽然之后在李舜臣的指挥下有所起色,但终究还是败多胜少,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