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小餐飲店常見的兩個問題,卻被很多老闆忽略,做好了顧客自然來

2019年10月22日

小餐飲店常見的兩個問題,卻被很多老闆忽略,做好了顧客自然來


問題都是相似的

--張大寬


很多問題都是類似的

昨天的文章,說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小店搞成小吃城的例子。

這樣的問題,印象中之前有幾篇文章都有提到。

今天又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也看到了類似的問題。

除了這個“滿足不同顧客”的問題外,還有一個起名的問題,今天再說道說道。

小餐飲店常見的兩個問題,卻被很多老闆忽略,做好了顧客自然來

會的太多也不好

只是微信簡單的溝通,對讀者的背景情況瞭解的不夠清楚。

大致情況如下

他是在一家寫字樓內的職工食堂工作。附近還有一座寫字樓,但樓內沒有食堂及餐飲。上班族們去附近吃飯大約要步行10分鐘左右。

於是他在距寫字樓步行5分鐘的地方找到了一間鋪子,大約30平米。首先距離佔了優勢。

鋪面確定了,接下來就是賣啥。

他是這麼打算的:

快餐:解決週一到週五,寫字樓客人的工作日的午餐快餐,晚餐時段估計寫字樓的人不多。

外賣:電爐烤雞、酸菜魚、毛血旺的外賣。

外賣主要目的是解決晚上人少以及週六日的空閒時段。

售賣品種,有主打的烤雞蓋飯、同時搭配五種蓋澆飯。兩種麵條,一種米線。這些主攻堂食。

針對外賣再推酸菜魚、毛血旺、電烤雞等菜品。

針對讀者之前有職工食堂的工作經驗,能夠把這些品類做出來,並做到及各,應該是有把握的。會的多,這是優勢。

但從另一個方向來看,會的多也許並不是開這家小店的優勢。

為啥呢?

因為新店也不過30個平米。刨去後廚,堂食也座不了多少人。

那麼想要多賺錢,就要提高翻檯率。

想提高翻檯率,就要做到“快上,快吃,快走”。

想做到“快上,快吃,快走”,就要把菜品標準化,並批量預製,做到快速出餐。

那麼,過多的品類,以及較為複雜的製作工藝,就阻礙了“快速出餐”。

可會的多,能選的就多,覺得都挺好的,就難以取捨。

所以說,會的多,有時候返到成了問題。當然,藝多不壓身這是真理,只不過需要在合適的時候選擇恰當的技能來打怪升級才是最好。

小餐飲店常見的兩個問題,卻被很多老闆忽略,做好了顧客自然來

關於店名

品類的問題,大概就是這些,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招牌店名的問題。

讀者的店名,起了三個,也拿不準,想讓我看看。

關於這部分,我再《餐飲引流36招》的專欄裡,有一篇《門頭引流》有專門的介紹。

在這簡單說一下。

對於陌生顧客,瞭解你門店的第一觸點,就是門頭。

我們來模擬一下陌生顧客消費的流程。

走鍋路過,看到了門頭,王大膽火鍋店。

恩,這是一家火鍋店,再往後看,寫著“老成都市井火鍋”。

恩?市井火鍋是啥意思呢?

再看橫幅,鍋底38元,葷素菜品3-12元,經濟實惠,正宗美味。

哦,那倆人吃一頓,也就一百多塊,能接受,嚐嚐鮮好了。

你看,這裡面,門頭裡包含的信息,有品牌名(王大膽),有品類名(火鍋店),還有後綴說明“老成都市井火鍋”。

這就介紹清楚了“我是誰,我是賣啥的,你要花多錢”。

顧客最關心的問題都說清楚了,自然也就敢進店了。

如果這個店名叫做“川府老味”呢?是不是就不知道賣啥了?是川菜,還是啥?

其實,看完上面舉得那個例子,你應該就清楚了,門頭名字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

那就是門頭上要包含有“品牌名+品類名+進店裡有”。

其中,品類名一定要清晰。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顧客的理解成本。

我知道,你一定能舉出很多個反例,說別人沒這麼叫,生意也挺好的。

是的,這個的確沒有絕對,也沒有標準答案。但當你還沒做到婦孺皆知,沒有在當地成為第一的時候,儘量站在顧客的角度,把顧客當“傻子”,讓他們一眼看到你就能清楚要不要來,一定是對你有好處的。

小餐飲店常見的兩個問題,卻被很多老闆忽略,做好了顧客自然來

基礎做好,人自然就來了

其實,類似今天說的這兩個問題,很多店都有,無論是品類繁雜,沒有重點,還是門頭模糊,讓顧客看不懂。這些問題,在街上很多店都有。

很多老闆都在想盡辦法去引流,卻忽略了這些最最基礎引流和留存的問題。

把這些基礎問題解決好,不用你費勁費力的去搞什麼亂七八糟的動作,人自然就來了。

我是大寬,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解決一個餐飲問題。

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與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你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他,或許你能幫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