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為什麼沒出過1個昏君?

吖-壤


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為什麼沒有出過一個昏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也並不準確,因為秦國的明君並不是從秦孝公開始的,而是從秦獻公開始的。

因為秦國的改革是從秦獻公開始的,正是有了秦獻公改革奠定的基礎,商鞅變法才會既成功又徹底。

尤其是秦獻公廢除了人殉制度,而代之以陶俑陪葬,才保證了秦國人口的快速增長,當然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看到兵馬俑,也是因為秦獻公的功勞。


所以又可以說秦獻公是秦國強大的第一世,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明君。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自秦孝公開始一直到秦莊襄王的六代君主,也是後世所說的奮六世之餘烈中的六世。

那麼這六世中究竟有沒有昏君呢?


這要取決於個人對明君的定義,如果當政期間沒有重大的政治失誤,作為評判標準的話,那麼秦國,這六世中確實沒有昏君。

但是如果以在為政期間的做出超凡功績來定義明君的話,這六世中並不是沒有昏君。

究竟是哪位群主不能算作明君呢?不要著急,我們逐個分析這6個君主。

第1位,秦孝公,關於此人大多數都比較熟悉,他也是當之無愧的明君,因為他任用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可以說是為秦國開了帝業。


第2位,秦惠文王,說到這位君主,很多人認為他殺了商鞅,就不算明君,其實不然,因為商鞅是必死的,只有商鞅死,才能維持變法的繼續,也可以說商鞅是政治的犧牲品。

秦惠文王當政期間,重用張儀等人,多次粉碎了六國和縱進攻秦國的意圖,並且把巴蜀之地納入囊中,為秦國開闢了穩定的大後方,可以說亦是明君。

第3位,秦武王,這是一位喜歡與人比力氣的主,也正是因為此項愛好,在位僅僅三年就被巨鼎砸死,但這並不是說秦武王沒有功績,他打通了三川,為以後秦滅周室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也是明君。


第4位,秦昭襄王,這位在位近半個世紀的英主,自然也是明君,他重用白起,最大削弱了山東六國的有生力量,任用范雎,實施遠交近攻,為秦滅六國指明瞭方向,可以說是明君中的戰鬥機。

第五位,秦孝文王,你是不是對於此人比較陌生,這是當然的,因為此人做了一輩子的太子,等到秦昭襄王死後,他當上秦王之後,沒幾天也死了,可以說他在位期間,沒有任何功績而言,不能算明君。


第6位,秦莊襄王,說他在位期間沒有功績,但他又重用了呂不韋,尤其生了一個秦始皇,至於秦始皇是不是他的兒子,我不敢說,姑且當是吧,所以秦莊襄王算半個明君。

關於秦王政繼位之前的七位君主,飛魚都做了描述,那麼你認為這些人都是明君嗎?


飛魚說史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為什麼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七位君王幾乎都是明君呢?

我認為,秦國後期之所以代代出明君,除了得益於優良的遺傳基因和運氣之外,還有一下幾點不容忽視的原因。

一、商鞅變法

這個首當其衝,要談秦國崛起,商鞅變法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商鞅變法不僅加強了君主集權,削弱了貴族階級的特權,還使得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與日俱增,使秦國一躍成為傲視群雄的大國。

毫不誇張的說,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最為徹底的變法。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國力達到巔峰,制度統一完善,說難聽點,即使出現一兩個昏君,只要不是太過於胡鬧,對秦國來說也無傷大雅。


二、對外擴張

秦國的霸權主義與商鞅的法家思想嚴絲合縫,堪稱黃金搭檔。早在秦獻公時期,秦國就萌生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秦獻公幾度試圖從魏國手中奪取河西地區,無奈實力不濟,屢屢失敗。

此後秦國的每一位國君,都堅持走霸權主義的路線,不斷蠶食鯨吞山東六國的土地。可以說,每一位君主幾乎都很好的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責任感很強,整天謀劃著怎麼稱霸中原,哪有閒工夫不務正業。

三、重視人才

這八位君王,幾乎每一位都求賢若渴,重視人才,他們不問出身,不看國籍,只要是人才,在秦國都有大顯身手的舞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都是身懷經天緯地之才的謀臣能士,而且沒有一個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

山東六國的人才流失,恰恰為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有這些濟世之才輔佐,秦國的君主即使能力平平,只要虛心納諫,何愁大業不成?


總結

綜合以上三點,所以從秦孝公到秦始皇這150年之間,秦國沒有出過一個昏君。


史之鑑


在大秦帝國中,商鞅曾這樣對秦孝公說過。只要大秦堅守法制,代有明君。則大秦絕對可以一統天下。除非同時出現昏君奸臣,那麼大秦法治一定不可動搖。

不幸的是到秦二世胡亥這個昏君與趙高李斯這倆奸臣真湊一塊去,於是把我大秦給禍禍完了。



從秦孝公到秦始皇,歷經七任國君。但並不是每一位國君都是明君,只是有的死得快,死得早。沒有動搖大秦的根基。

1.秦孝公嬴渠梁,大秦帝國奠基人,絕對的明君。

孝公所面臨的環境並不是如何讓秦國強大,而是如何先讓秦國活下來。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從他發佈招賢令,一攬天下文人學子,最終遇到了強臣商鞅,明君強臣,攜手共進。20年變法,一個敢放權,一個敢攬權。最終為大秦帝國的建立奠定了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法治基礎。


2.秦惠文王嬴駟,雖有殺商鞅之舉,但始終堅持商鞅法治,仍不失為一代明君。

惠文王與商鞅,是相互欣賞的一對君臣。本來可以重新寫一段明君強臣的歷史佳話的。

不是惠文王的心胸不夠,也不是商鞅囂張跋扈。只是權力需要重新架構。主少國疑,為了帝王的尊嚴與權力,必殺商鞅。

商鞅死後,秦國老氏族的遺老遺少們原本以為惠文王會恢復原先的無為而治,但他們都沒想到:惠文王成了最堅定的堅持法制的君王之一。他不失為一代明君。



3.秦武王嬴蕩。有做昏君的潛質,但他做了兩件好事:一是死的早,二是選了秦昭襄王作為他的繼承人。

一個國家以武立國不錯。特別是在戰國後期,各國紛爭的時候。但一個國君以武力立身就有問題了。

秦武王,舉鼎而死。中國5000多年曆史唯一一位自己把自己給作死的。如果他活的時間夠長,他肯定會禍禍大秦國。他有做昏君的潛質,但死的早。



4.秦昭襄王嬴稷,有能力能堅忍,有魄力敢殺人。我們絕不能因為他殺了白起,就說他是昏君。

面對後戚專權專政,他能忍30年。

面對趙國強勢崛起,他敢舉國大戰。

面對白起事功而驕,他敢毅然舉刀。

如果我們把秦孝公比作一座青山,巍巍然只能仰視,那秦昭王嬴稷就像一個深潭,我們看到的是他的永遠的平靜,我們永遠不知道他的心有多深。他是大秦七代國君中,最像王的王。




5.秦孝文王與秦莊襄王。這爺倆算不上昏君,更算不得明君。只能算是庸君。他們沒有大功,但也沒犯大錯,但堅守了法治,這其實就是福氣的一種。

6.一代天驕秦始皇,滅6國一統天下。為後世2000年制定了很多到現在我們都在用的東西。



我們不能稱秦始皇為昏君,因為他的功績已超越了一個君王。

我們不能稱秦始皇為明君,因為他沒有做好後事的準備,導致了大秦二世而亡。

他是一代天驕,他目光能看到後世百年千年,但他看不到眼前的危機。

他的驕傲來源於他的自信,而同樣他的自信害了大秦國。


少校柳下惠


這跟秦國培養繼承人的制度有關,秦國對待犯罪了的宗室子弟,採取流放的方式做懲罰手段,這其實隱含一個秘密,那就是秦國的繼承人很多都做過普通老百姓。秦孝公的父親被流放30多年,秦惠文王被流放民間近二十年,秦昭王小時候被流放到燕國做人質,秦始皇曾經在趙國做了十幾年人質,因為有這些經歷,所以秦國不會出現昏君,相比東方六國享盡榮華的宗室子弟,秦國君主更接近百姓。比如說近代的設計師,原來也是強烈反對土地承包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後來下放到了江西,做了幾年老百姓,思想觀念就跟原來高高在上的時候不一樣了,變得真正理解老百姓了。


劉駱賓


從秦孝公到秦始皇,一共是七代,扣除三個短命的秦王,也就剩下四個可以稱為明君的,也就是秦孝公、秦襄王、秦昭王與秦始皇。其實戰國時代昏君本來就不多,其他國家也不多。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秦國的相權特別重

秦國的君王,很多都是屬於無為而治類型的,管管大政方針罷了,具體事務都是宰相負責。你說秦孝公幹過什麼事?無非就是支持商鞅嘛。

從商鞅開始,秦國的相權特別重。在商鞅時還不叫相,叫大良造,相當於宰相。商鞅死後,秦惠王時代,以張儀為相國,開始有“相”之名。秦武王時,設左、右丞相,以樗裡疾為左相,甘茂為右相。秦昭王時,魏冉四度出任秦相,更是權傾朝野四十年,秦昭王就是個傀儡罷了。直到范雎把魏冉整垮了,以范雎為相。後來著名的宰相還有呂不韋、李斯等。

縱觀秦國史,相權特別大,甚至有威逼君權之勢。商鞅被殺,還不是因為威逼君權了;至於魏冉、呂不韋時,可以稱得上是半個秦王了。

所以,歷代秦王多數時間是無所事事的,最關鍵是選對宰相。

第二,在激烈競爭時代,昏君是比較少的

孟子不是說過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又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些話都是真理。

當一個國家有外患時,君主也閒不下來啊。秦孝公時秦國還不強,諸侯卑秦,要奮發圖強;秦襄、秦武、秦昭時,秦國是強大了,但人家五六個要來打你一個,也得疲於招架啊。到了秦始皇,好了,秦國無敵了,荊軻還要來刺你呢,張良還要拿鐵椎砸你呢,你能閒得下來嗎?所以,有敵人,就有憂患意識,有憂患意識,人就比較不會昏了。

秦國在打仗的年代,越戰越強,越戰越勇,可是大家看看,秦國一統天下後,到秦二世就亡了。為什麼呢?就是孟子說的,天下無敵了,“國恆亡”,因為你沒有奮鬥目標了。人一旦沒有奮鬥目標,就只能貪圖享樂,就昏庸了,最後就亡國了。

第三,制度對君主的約束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制度是比較完善的,它能比較有效地約束君王的任性行為。

一個君王要變成昏君,一般是因為太任性,權力不受任何約束。比如是齊國也曾經很強大,齊威王、齊宣王都是明君,但到了齊湣王就不行了,為什麼呢?因為齊國沒有制度約束君主的行為。

比如說秦國的軍功爵制,任何將領都得根據戰功而得到升遷,有一個公正的評判標準。大家看到長平之戰趙孝成王把毫無戰爭經驗的趙括提拔為統帥,這就是趙國制度上的欠缺。在秦國,沒有一個秦王可以這樣做。因為一個將領在軍中什麼級別,都要靠積累戰功才能達到,這種制度就確保避免像趙孝成王那種任性行為。這是秦國得以戰勝趙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君山話史


三點原因,一是制度保障,二是民風使然,三是強臣迭至。

首先,制度保障。

秦國曆史,或者說春秋戰國歷史,和或者說中國的歷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日後統一天下的根本基礎,而且也使得秦國成為當時唯一一個深徹變法,在全國上下統一法度的國家。整個秦國都被囊括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之下。而秦國能夠在孝公之後150餘年未出昏君,與秦國完善的法治制度關係密切。正如歷史小說《大秦帝國》中所言,只要法治制度建立,國家便會自行運轉,即使出現昏君或者奸臣也不會有大的損害,除非同事遇到昏君和姦臣在為。當然,這可以看做是作者的“馬後炮”,但是一個制度完善的國家確實更能產生好的君王,起碼他是在這個制度下成長起來的,對制度的重要性有親身的認識。



其次,民風使然。


這裡的民風有兩點,首先是戰國時期“大爭之世”所造成的強大的競爭壓力,這使得每個國家都在謀求自強,只要是個智商合格的君主就不會無視國家的未來。其次,就是秦國的民風,“豈曰無衣,王於興師”,秦國起於西部邊疆,長期與周邊戎狄共處,民風彪悍,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私鬥成風,尚武精神渾厚,並且秦人由於地理原因長期處於中原文化圈的外圍,所謂“諸侯鄙秦”,受關東虛華之風較少,商鞅變法以後更是杜絕秦人學習詩書,因此親人骨子裡的風氣並沒有變。先人畢露襤褸,打下的國土,作為君王,是要守護到底的。

最後,強臣迭起


秦國代有明君,離不開賢臣的輔佐,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正式這些強臣,保證了秦王的賢明,才有了後來的“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小小司馬遷


縱觀商鞅變法至秦始皇最終統一全國,在這一百多年裡,秦國是奮六世之餘烈,得萬里之疆土,成功開創了一個留名萬代,在史書上佔據了絕對且極其重要地位的一大王朝。

那麼 問題來了,秦國是憑什麼做到,歷時一百多年,六七代政權的交替還不出什麼大問題的,堅定不移的走完了既定目標道路,實現了大一統預期。

商鞅劇照


法治代替人治,更具有穩定持久效應

在古代,政權的交替,朝代國家的興衰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取決於統治者的,良而賢明的君主往往可以勵精圖治開創盛世大治,或可開疆擴土揚萬載之名,而昏庸殘暴的君主往往落得敗盡家財,引民怨叢生,或王朝衰弱,或身死國滅。

這就是人治所帶來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將國家榮辱興亡大部分都繫於統治者一人身上,造成了很多統治者賢明則國家強盛,統治者昏庸則國家衰弱的情況,除了一些人力不可及的情況之外,基本上都是如此。

那麼秦國為什麼就很有這種情況呢?難道是說秦國國君人人都是明君霸主,有道賢明,那這概率也太小了,自然是不可能的,秦國之所以歷經一百餘年,六七任秦王,基本上都不出亂子,主要依賴的還是堅持依法治國的理念,以穩固的法治代替不穩定的人治,最大程度上降低由於統治者的問題而帶來的對國家的損害,雖然說法治不可能完全制約秦王,但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對秦王的行為造成了約束,所以說即便中間出現幾個平庸的甚至是昏君,只要法治在,那大秦的根基就在,所以法治是大秦維持穩定,和高速發展的重大保證,相對於人治,它更具有持久性和確定性。

商鞅劇照


秦國上下具有統一堅定地目標國策目標

有夢想的人自然是有希望的人,而對於秦國而言也是如此,別的國家同時期只想著怎麼保證自己的家業,然後怎麼享樂,而秦國很早就將統一大業提上了日程,畢竟堅定不移的朝著此方向努力著,但畢竟統一大業耗時良久漫長,不可能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對於這種既定目標所產生的的向心力,這種國內積極的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改變著每一個秦國人,尤其是站在統一大業前沿帶頭人這個位置的人,這就我們常說的輿論推動人,氛圍感染人,壓力激勵人。

所以一旦站到了那個位子之後,即便你在平庸無能,也始終有股子力量在推著你前進,而且都是沿著既定路線在走,也不至於說走錯路,所以說這也是秦國政權穩固,鮮有昏君的原因所在,畢竟大家都是有夢想的人,又不是一條鹹魚。

秦惠文王劇照

所以說,擁有完善的法治制度,加上堅定不移的戰略國策目標,使得秦國國君沒有什麼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積攢昏聵的養成因素,也缺乏那種條件,他們更像是秦國戰車上的那個輪子,不斷地被激發著,推動著滾滾向前,直至達成目標,所以說不是秦國沒有昏君,而是秦國不需要昏君,即便是昏君他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所表現出來的也至少是一個合格者。


歷史微探索


為什麼?真的無法解釋,只能說是天意吧。

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一共經歷七任國君,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和秦始皇,這七人無一昏君,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關鍵是,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國實力碾壓六國的時期,是在秦昭襄王時期,他在位56年,期間打垮了趙國,蠶食了韓國,打怕了魏國,大大的削弱了楚國,利用五國伐齊,讓齊國一蹶不振,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不可思議的是,秦昭王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他的繼位居然是一個意外。當年,秦武王英年早逝後(這本事就是一個意外),秦國的大臣們為平衡局面,才選擇遠在燕國當質子的18歲的嬴稷繼位,當時誰也沒想到他會如此地有作為、對秦國的壯大貢獻如此大。

大家說說看,這不是天意又是什麼?而到了秦始皇之後,秦國的運氣在此前的七位國君中似乎用盡了,以致出了秦二世這樣的昏君,導致秦朝15年而亡。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孤舟釣江雪


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一共經歷七任國君,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和秦始皇,這七人無一昏君,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關鍵是,這七人中,真正奠定秦國實力碾壓六國的時期,是在秦昭襄王時期,他在位56年,期間打垮了趙國,蠶食了韓國,打怕了魏國,大大的削弱了楚國,利用五國伐齊,讓齊國一蹶不振,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國曆史,或者說春秋戰國歷史,和或者說中國的歷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日後統一天下的根本基礎,而且也使得秦國成為當時唯一一個深徹變法,在全國上下統一法度的國家。
整個秦國都被囊括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之下。而秦國能夠在孝公之後150餘年未出昏君,與秦國完善的法治制度關係密切。正如歷史小說《大秦帝國》中所言,只要法治制度建立,國家便會自行運轉,即使出現昏君或者奸臣也不會有大的損害,除非同事遇到昏君和姦臣在為。
秦國的霸權主義與商鞅的法家思想嚴絲合縫,堪稱黃金搭檔。早在秦獻公時期,秦國就萌生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秦獻公幾度試圖從魏國手中奪取河西地區,無奈實力不濟,屢屢失敗。
此後秦國的每一位國君,都堅持走霸權主義的路線,不斷蠶食鯨吞山東六國的土地。可以說,每一位君主幾乎都很好的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責任感很強,整天謀劃著怎麼稱霸中原,哪有閒工夫不務正業。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正式這些強臣,保證了秦王的賢明,才有了後來的“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探秘故事


昏君就是那種荒政、不分忠奸、為一己之私不顧民望的君主。要說昏君,我們都不會陌生,我國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出現過,且許多朝代的滅亡就是因為出現昏君所導致的,例如我們常聽到的商紂王、周幽王等。昏君,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各朝各代也只能想辦法避免昏君的出現而不能杜絕昏君的出現。說起防止昏君,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就做的很好,從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起到後面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創秦朝,期間一百五十多年,歷經七代君主,在位最長56年,最短一年,雖說這幾位君主不能說都是明君,但其與昏君也搭不上邊。那秦國到底是怎麼做到這樣連續多代不出昏君的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其一,就是與秦國所處的位置有關,秦國的封地最初是由周朝時分封而來。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那時候秦國的位置大致位於陝西甘肅一帶,哪裡的環境我們都知道的,窮山僻水,再加上那時候周圍還有許多遊牧民族的人對其虎視眈眈,所以若是君主不賢,估計早就被外族及他國攻佔了。



其二,對手太強所以為求自保不敢懈怠。秦國雖強,其他國也不會弱,不然怎麼叫戰國七雄。秦國的敵人幾乎都是周朝分封后發展了幾百年的強國,擁有極其深厚的根基,與其他七雄相比,秦國除了年輕沒有任何優勢。除了國力,在領導者方面各國也不弱,隨不至於明君輩出,但也不會代代昏君。各國明君比如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創造了當時力量最強的騎兵部隊。魏國魏文侯,魏武侯兩代雄主。燕國燕昭王啟用樂毅,連下齊國72城,差點滅了齊國。齊國齊威王時代可以說是戰國七雄最強的一支,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韓國韓昭侯拜申不害為相,也成當時一方豪強。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周圍這麼強大的敵人面前,秦國君主怕是也不敢昏庸吧。



其三,與秦朝制度有關,我們都知道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變法,使得秦國煥然一新,國力更加強盛。而商鞅又是法家支持者,所以秦國那時候就是用法家治國的。法家比較著名的就是那一句“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為要用法家思想。故上位者自己本身就要遵紀守法,給底下的人做模範作用,這樣才能加強統治。


其四,與秦國的謀臣將士有關。我們都知道秦國那個地方窮鄉僻壤,文化氛圍又不是很好,所以很少人才。從秦孝公起各位君主不斷推出納賢令,從其他各國引進人才發展本國。例如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等。而外面進來的人才為了秦國也為了自己,就會不斷提出建議。有了這些人才,即使君主的能力平平,國家照樣可以很好的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