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2019"雙11"爆炸式增長!各家快遞期末成績單及未來趨勢報告

第11個雙“11”如期而至,物流行業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期末大考”。本期,頭等倉將通過分析

“雙11”物流訂單增長、快遞物流的提速以及快遞物流行業三大趨勢,以求拋磚引玉,為大家帶來更多行業思考。

01物流訂單量“爆炸式”增長

11月11日24時整,“雙11”全天的物流訂單量達到創紀錄的12.92億件,物流訂單量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雙11”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快件,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28.6%,再創歷史新高。而根據中國郵政、順豐、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公佈的“雙11”當天的戰績顯示,各家快遞公司均已刷新了各自紀錄。

2019

  • 中國郵政訂單量超過1億件,包裹快遞收寄量達6668萬件,同比增長91.5%。
  • 順豐速運全網收件量環比平日增長145.6%,其中阿里平臺訂單量同比增長118%,攬收率高達80.8%,排名全行業第一。
  • 京東雙11累計(11月1日0時起至11日24時)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
  • 蘇寧雙11家電3C,1分鐘成交額破10億。
  • 天貓全天產生物流訂單12.92億單,較去年增加24.0%。
  • 圓通宣佈今年雙十一訂單量破億較去年同期提早了4小時8分鐘;
  • 申通15:25全網訂單量超去年同期;
  • 中通11:01單量突破1億,較去年提前3小時40分,15:53超過去年同期訂單,21:16:20,中通快運貨量突破2萬噸;22:36:25,中通雲倉科技訂單量突破1000萬。23:31訂單量破2億;
  • 德邦18:42大件快遞單品收入破億。

02快遞物流派件持續提速

而在這一場龐大的物流訂單的重壓之下,派送速度卻較往年有很大提升。

  • 11月11日8時01分,天貓“雙11”發出了第1億個包裹,相比去年發出第1億個包裹的時間縮短了59分鐘;
  • “通達系”,在這一個雙十一也首次面向社會承諾長三角地區72小時內送達;
  • 京東物流今年實現網購下單10分鐘極速達;
  • 蘇寧打造的“隨時”產品,最快僅用時5分鐘就將商品送達,而蘇寧易購平臺最快也僅用時12分鐘就將商品送達。
  • 日日順物流11月11日凌晨僅用時12分鐘就完成了一單送裝服務;
  • 德邦快遞雙十一首件大單則用時13分鐘,就被派送到客戶樓下。

03快遞物流三大趨勢

1數智化技術:降本增效是關鍵

事實上,隨著不少快遞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後,同時在快遞價格戰頻發、業務增長放緩、運營成本攀高的壓力下,快遞行業也在面臨轉型:必須從過去粗放式管理發展模式向精細化運營方向發展。數智化技術自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天賦屬性,這也就為了快遞企業精細化運營提供了現實的途徑和切實的手段。

在本次“雙11”,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已成為現實。全國建成200多個智能化分撥中心,順豐、京東、菜鳥、蘇寧等在全國建立多個無人倉。百世快遞風暴分揀系統實現了全智能分揀,自動化設備數量同比增長55%。圓通僅僅是2019年上半年上馬的自動化設備就增加了一倍。中通則將自己位於全國各地的單層自動化分揀線升級為雙層。目前,中國快遞業自動化流水線已經超過5000公里;在今年“雙11”期間,我國快遞公司投入的自動化設備數量普遍同比增加50%以上。

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牽引下,中國快遞業的效率在此基礎之上也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業整體時效對比去年同期就加快將近5個小時。這也是今年可以提前4個小時送達“雙11”第1億個包裹的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物流基礎設施面向數智化的轉型升級已經是中國快遞業乃至物流業的一大趨勢。

2綠色環保化:關注行業可持續發展

為了推廣綠色環保,國家郵政局於今年年初便開始大力推動實施“9571工程”,即到2019年底,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70%、在1萬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2019

而今年“雙11”在物流上的一大創舉,就是菜鳥聯合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在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很多城市的共計4萬個菜鳥驛站、3.5萬個快遞公司網點,發起了中國物流行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綠色“回箱計劃”,獲得了生態環境部、共青團中央等多個國家部委官微支持和全社會響應。“回箱計劃”在“雙11”後將延續:“回箱計劃”已經成為“四通一達”的董事長工程,由幾家公司總部聯合採購,並在全國展開推廣。

隨著政策加持以及頭部企業大力推廣電子面單與“回箱計劃”行動的落實,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發展的快遞物流發展勢必會成為一個長期態勢。

3物流佈局細分化:城市配送、下沉市場、物流網絡

當電商市場份額流量幾乎固化、快遞價格戰頻發,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也開始意識到要去開拓更多的場景,以挖掘新的獲利渠道。

順豐從高價高質服務向低價、同城等單價相對較低的服務延伸,致力於解決物流“老大難”的末端配送問題。在“雙十一”期間,順豐通過同城急送業務全面助力末端配送,為順豐速運承接的部分運單補充了運力,既拓展了業務,又進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物流供應鏈。

2019

京東物流則把重心放到了下沉市場以及下沉市場的“最先一公里”佈局。過去,京東物流更多圍繞著社會供給能力與核心倉進行“銷地供應鏈”佈局。在過去的半年中,京東物流開始對應下沉市場,圍繞著“最先一公里”佈局。尤其在本次“雙11”期間,京東物流的佈局已經初見成效:通過“4624”計劃(注:“4624”計劃就是除了在一二線城市做到訂單24小時送達之外,京東物流希望在全國範圍內做到“千縣萬鎮”四到六線城市從下單到收貨24小時內送達。),京東物流直接打通一些鄉鎮的政府管理者、農戶、頭部企業,將貨物直接對應到銷地供應鏈中。用最快的短鏈,讓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菜鳥則致力於物流網絡的架構。阿里通過入股“四通”(圓通、中通、百世、申通)快遞公司,打造物流網絡平臺模式。該模式不僅做到了下沉市場的大面積覆蓋,還可以共享倉配資源。例如,在“雙11”期間,菜鳥通過共享倉配資源,共計調動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49個倉庫、15個分撥中心、3127個菜鳥站點參與其中,最終實現了“預售極速達”84%商品的當日達。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不止一次對外表示,未來5年將繼續投入1000億元,夯實物流基礎實施,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物流網絡,完成阿里巴巴物流體系“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送達的願望。

04小結

1、今年"雙11"物流訂單量迎來了“爆炸式”增長;而在“雙11”龐大的交易額背後,是中國快遞物流作為網購基礎設施發揮出的作用。

2、而在這數字逐年攀升之下,中國快遞物流基礎設施面向數智化轉型升級的腳步也逐漸加快,這也正是快遞物流持續提速的破題關鍵。

3、與此同時,快遞物流企業們不遺餘力地通過推行電子面單、回收箱子等方式踐行綠色環保的社會責任。

4、隨著快遞“百億時代”的到來,同質、低廉快遞行業正在走出低價拼量的惡性競爭,積極拓展不同的物流模式,以尋求新的獲利途徑。

5、最後,頭等倉要向每一位奮戰在中國物流基層的工作人員致敬!感謝你們,感謝每一個物流人,是你們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支撐起了中國龐大物流體系的運作!向各位致敬!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