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猫”全地形车,现在自媒体或杂志对其写的已经比较多了,本文主要是对未提及到的内容做一个梳理和补充,让军迷们对其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正是因为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重庆嘉陵公司感受到了军方对轻型高机动代步车辆的迫切需求,于是在2004年,该公司借鉴外军轻型全地形车的设计思路,基于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技术提出了“轻型全域机动系统”。经过研制,于2005年向成都军区某部交付了8台概念样车进行小范围的试用。该部队把山地步兵的轻武器、通信电台等一些武器装备装载上车,进行了实战的演练,结果表明作战效能得到了成倍的增加,虽然仍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但也为全地形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根据试用的结果,在同年军方总装备部车船论证试验研究所在充分论证后,军方向嘉陵公司下达了《8×8轻型全地形车研制任务书》,明确了该车的功能定位和战术技术需求,即:作为特种战术平台,要能适应多种特殊复杂地域;以基型车为平台,形成系列化产品;以运送人员及装备为主,物资运输为辅;可满足重机枪、榴弹发射器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承载要求;严格限制尺寸和重量,以适应全域机动、立体攻防的战法需求。嘉陵公司在详细分析任务书和前期概念车研制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地形车的基本特征:8×8轮式全轮驱动;有克服低海况水障的浮渡能力;以6人步兵班为载运对象;整备质量≤1700kg,装载质量1100kg,牵引质量400kg,满足现役直升机承载能力,强度高;车体长宽高尺寸范围≤3900×1800×1500mm。此后的研制完全遵循了这一系列的要求。
最初嘉陵公司的“轻型全域机动系统”原理样车是参考了英国6×6轻型机动平台“超级猫”的总体结构,采用了动力中置、货舱后置、驾驶舱前置和“T”型转向车把的方案。技术样车阶段虽对车体和部件进行了优化,但仍沿用这一总体方案。但由于中置动力方案,不利于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和空间利用率,并且发动机冷却系统在车体中间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同时也为了保证整车浮渡入水阶段的重心稳定,因此嘉陵公司技术人员对布局做了较大的调整,将动力系统全部移到车体后部,增大了中部的乘员舱空间。
经过嘉陵公司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历时5年的研制,完成了满足军方战术技术需求的8×8轻型全地形车样车的设计制造,在2012年完成了设计定型,嘉陵公司将该车取名为“山猫”。在2014年,该车在通过军方测试后完成了定型验收,正式列入军方装备序列,之后陆续装备于我军的山地部队、空中突击部队、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边防哨所和武警部队,可以说用途是非常广泛的,适应性、通用性皆非常强。该车以其卓越的全地域机动、较强的武器搭载和优异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赢得了军方的认可。
定型后的“山猫”采用了YC4W85-20型1.4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高压共轨柴油机,其最大功率为64kw。驱动和传动为8×8全时驱动,5档变速箱、“H”型链条传动和液压机械双流转向,低压无内胎轮胎。最高时速为6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则达到了400公里。为保证伞降时对车体冲击以及搭载大威力武器时对结构强度的要求,又必须严控整备质量,“山猫”的车体设计为承载式车身,车体材料选用了宝钢公司的BP 900FD高强度防弹钢板焊接结构。车体为主要的承载构件,其他零部件通过轴承、螺栓等连接装配到了车体结构上。为了严控整车重量,定型后的“山猫”车体仅为敞开状态,无法加装防护构件,仅能覆盖轻质的“雨蓬”,也取消了技术样车阶段的水上推进系统,水上机动能力有所下降。作为一款轻型特种战术平台,也只能有所取舍了。
1.发动机;2.离合器;3.变速箱;4.前传动轴;5.转向传动箱;6.后传动轴;7.右主动轴;8.左主动轴;9、10、11、12.链条;13.轮边减速箱。
在“山猫”8×8轻型全地形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兵器装备集团考虑到军方的实际需求和着眼于空中突击部队未来装备的发展,在2013年正式将现役团属机炮营的八种武器装备列入到研制开发项目,提出对团属机炮营进行自行化改造,将重型装备,如82毫米速射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107毫米火箭炮和高射炮等装备,加装于8×8轻型全地形车上,增加弹药携带量,提高其作战效能。嘉陵公司随即开展了一系列项目的研制工作。为进一步整合技术资源,提高科研能力,在2015年12月,嘉陵公司和南方摩托、长安公司等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基于轻型全地形车业务,共同创立了重庆嘉陵全地形机动系统公司,这一举措也促成了“山猫”朝着模块化、系列化方向的大发展。
如前所述,军方正式定型并装备的“山猫”全地形车为动力后置布局,在大威力、高后坐力武器装备上车改装后就面临车体后部空间无法利用、离地距离高等的问题。鉴于此,嘉陵公司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力系统前置、驾驶舱中置的总体布局方案,将散热器、发动机、综合传动箱和转向液压马达等整合为一个整体,全部安装到了车体前端,电瓶和燃油箱则布置到后部货舱底部,这样的话就为车体后部的货舱挪出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极大改善了全地产车的武器承载能力。此后,嘉陵公司在动力前置改进型全地形车的基础上又研制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82毫米自行快迫炮、防护型与非防护型运兵车等的装备,丰富了“山猫”的系列化型谱。
近年来,随着军方“飞行陆军”构想的提出,空中突击部队的重点发展,直-20通用直升机和直8G大型直升机开始装备部队,为了与这两种机型紧密配套形成更为完善的空地一体机动作战体系,军方又提出对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的全地形车的需求。嘉陵公司于2016年5月开始立项,在8×8全地形车的技术基础上于2017年又研制成功了新型的6×6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它了包括防护型和平台型两种基本车型。在2018年8月,6×6混合动力全地形车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再次中标军方的新一代战术全地形突击车项目。
在今年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特战装备方队亮相的就是新型的6×6混合动力战术全地形突击车防护型。该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非常紧凑的混合动力包并增强了防护能力。动力包布置在车体中部,形成了从前至后驾驶舱、动力舱、载员舱的结构布局。根据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小型越野车动力技术分析,这种混合动力应该包括了小型柴油发动机、变速变档系统、驱动/发电综合电机和动力电池等总成部件。
采用混合动力包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恶劣复杂地形机动时的低速大扭矩工况时,突击车的发动机和驱动/发电综合电机能够混合驱动,提高通过能力;在静默隐蔽机动时,可关闭发动机,由驱动/发电综合电机独立纯电驱动,明显降低突击车行驶噪音和可探测“热源”,使该车在近乎“无声”的状态下行进;在路况较好的环境行驶或在制动、减速、下坡时,驱动/发电综合电机会自动发电为动力电池充电。
混合动力的采用也明显提高了轻型全地形突击车的续航能力和可靠性,在远程机动过程中,燃机和电机动力均可独立完成驱动,大大延长了行驶里程。燃机和电机动力也可作为动力驱动的“双备份”,其中的任何一套系统出现故障,另一套系统均可继续在短时间内完成突击车的作战或撤离而不至于“趴窝”在战场。
6×6混合动力全地形突击车仍然采用了承载式车身和高强度防弹钢板焊接结构,但车身上围却加高了很多,驾驶舱的挡风玻璃采用了防弹玻璃,能够为乘员的肩部以下提供较好的防护并仍保持开阔的视野(稍微俯身,配合防弹头盔会得到更好的防护)。车身上围加高后,为便于人员上下车,还在驾驶舱左右两侧设置了铰链连接的车门和蹬车梯,在乘员舱尾部增设了一个可拆式活动门。为解决该车无减震悬挂系统带来的乘员乘坐时颠簸的问题,嘉陵公司还专门为其安装了带油气减震系统的乘员软靠背座椅和安全带,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与8×8轻型全地形车相比,6×6混合动力战术全地形突击车一方面是它更轻、体积更小,它适合于使用未来大量装备的直-20通用直升机吊运,也能够直接驶入直8G大型直升机机舱内运载,具有更加优异的战略战役战术机动能力。另一方面是它优化了驾驶舱、动力舱和载员舱(货舱)的空间布局结构,兼顾了人员运输、物资运输和大型武器装备的上装,提高了平台的通用性(不需要再考虑动力前置和后置方案)。还有一方面是,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电池不但能够为特种队员的信息化作战系统提供充沛的充电“电源”,也能够为车载信息系统和上装大威力火力支援武器的电气化执行机构提供动力源。可以说,新一代的6×6混合全地形突击车是陆军实现“提高特种作战、拔点夺要、战略破袭能力”的不二选择。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目前嘉陵公司出品由军方定型并投入现役的仅有“山猫”8×8后置动力轻型全地形车和6×6混合动力战术全地形突击车防护型,我们通过各类航展也已了解到,在兵器装备集团的主导下,又开发了基于8×8前置动力型和6×6混合动力平台型全地形车的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系列化型号,等于是为军方准备了一份饕餮盛宴,但军方究竟会如何选择,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也许外贸也是个很好的路子。
閱讀更多 喜之狼的札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