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这是危机四伏的丛林,黑暗中隐藏着怀有恶意的捕食者。

咚咚,这是捕食者低沉咆哮所发出的丧钟,你知道,它正在靠近。

震动,这是捕食者沉重脚步所带来的颤栗,你知道,它就在身旁。

与头发粗细相当的微细光纤,经由缆皮、芳纶丝、缓冲层包裹,使捕食者畅通快速的靠近。

铃声、震动,与适时亮起的屏幕,构成了未知的恐惧,即使是敢于直面一切的勇士,此刻也不免要缩紧身体。

“亲,在吗?”

残忍的捕食开始前,总是伴随着温柔的怜悯,在残酷撕扯来临前,又有着那深情的爱抚。

“帮我砍一刀呗”

猛烈的攻势开始降临,你无法抵抗,因为你曾经多次以沉默、以反抗对抵挡。

“这么多年感情,帮忙砍一刀怎么了?”“就占用你几分钟时间,这点忙都不帮吗?”

你多次满怀烦躁、愧疚、羞愤,与深深的厌恶,败下阵来。

这就是,索取型人格。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这就是

索取型人格

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蒋方舟

许多人,都想成为温和、有礼的绅士,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但是世界、物种、性格都是多样性的,我们很难确保在自己彬彬有礼的同时,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是这一个样子。

总会有长时间不联系的人,让你帮他砍一刀,也总会有人通过群发的方式让你帮他集赞,总有一些人,只要联系你,你便知道他有事需要你帮助。

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不免会产生不同的性格与行为,但不论是积极阳光、卑微怯懦,都是自身的选择,不会对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

索取型人格则不同,这种人格经常会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并且由于人格的限制,很难发现自身处于索取状态,甚至会经常感觉自身所获的回报不足。


01 心安理得的索取

人没有牺牲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爱德华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通过实验,得出了登门槛效应,发现了人们当面临索取时,如果索取一开始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便会轻易地同意。

但当索取开始变得过分时,许多人并没有产生反抗与拒绝,反而为了避免认知上的失调,出现了无压力的屈从。

这种无压力的屈从,使索取型人格,在索取时并不会受到激烈的反抗,反而产生了一种轻而易举地感知。

在这种感知之下,索取型人格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困扰,从而产生了心安理得的感受。

“帮我砍一刀”“帮我点个赞”“帮我设计个图片”“帮我看看怎么办”

伸手党、巨婴,都是索取型人格的展开方式,明明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解决的问题,却非要去不断的打扰被人,明明可以自己请人解决的问题,非要占用朋友的资源去免费获取。

仿佛别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不断的占用他人资源、占用他人时间,而不自知。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02 难以接受的付出

如果说心安理得的索取,同样也心安理得的付出,只能说是不注重人际界限,不能说是索取型人格。

但一些人,每天不断的请求你去帮助他,而当你需要他的帮助时,他却以“没时间”“没办法”的方式回绝你。

似乎你之前的付出,都是毫无价值的,似乎他从来没有要求过你帮忙,似乎你也从来没有帮助过他。

这种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便是索取型人格,他们出现于网络中的各个社交媒体,即使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他们也会心安理得的要求帮助。

在要求帮助时,经常以请吃饭作为辅助手段,但无论说出多少次请吃饭,无论说出多少感谢的话,最终均不会兑现。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索取

并非来自选择

索取型人格,通常很难发现自己的索取行为,因为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影响下,其仅能依靠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而无法意识到他人的视角与观点。

也就出现了对自身索取的忽略性,与对自身付出的放大性,最终导致了自身的一点点付出,便成为了舍已为人;要求别人做出巨大的付出,则成为了帮点小忙。

这种索取型人格,并不会导致自己没有朋友,相反的是由于索取行为的出现,增加了他人的沉没成本,反而会有更多的普通朋友。

但这种持续性的索取,阻碍了真正友谊的建立,于是便出现了拥有许多普通朋友,但不会有任何一个知心朋友的局面。


01 去自我中心化缺失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索取型人格大量的充斥在我们身边,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自私自利的原因导致的,而是由于自我中心意识,无法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索取行为。

“职场中的那些邀功精、老龄化小白,并无法意识到自身索取行为”

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儿童出生18月左右,会发生一次“去自我中心”的心理变化,使得儿童可以走出自我中心世界。

如果在学龄期前没有完成这一变化,则在成年后也无法走出自我中心世界,使得自身无法感知到他人的观点与角度。

由于未“去自我中心化”,从而使自己无法意识到对别人造成的困扰、别人帮助自己需要付出的资源,自然会无意识地索取。


02 义务与权力的缺失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与索取型人格相反的,显而易见是付出型人格,与索取型人格不同的是,付出的人不断的付出,不求回报。

德国的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表示,在我们付出时,就会觉得有权力,我们在接受时,便会感受到义务。

索取型人格的成因,除了未“去自我中心化”之外,还存在着无法感知义务,因此产生了心安理得的索取。

由于在接受时没有感知到义务,于是心安理得的要求别人帮助、占用团队资源、争夺团队功劳。

同样,对义务认知的缺失,也意味着无法感知到权力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索取型人格不断的索取却无法付出的原因。

“今天他帮我解决了一个工作问题(付出),那么当他要求我帮助他的时候(权力),我也需要帮助他(义务)”。

正常的、普遍的思维来说,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也意味着我们承担了以后也需要帮助他的义务,这种义务的产生,来源于他们帮助我们时的付出,带来的权利。

于是,索取型人格由于无法感知到付出与权力,因此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并不会给予对方帮助,或者是需要有偿的给予。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03 宠爱与控制的失衡

对于家庭来说,对子女的教育,是要在宠爱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过度的宠爱与过度的控制,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索取型人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孩童时期父母过于宠爱或过于控制,致使孩子形成了固化模型,失去了独立观察的能力。

父母不管是宠爱还是控制,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抵抗的,这种地位不平等导致的思想灌输,使得孩子在成年后,相应的地成了特有的行为。

可怕的是,不论父母是宠爱或控制,孩子由于自我中心化的影响,只能汲取到其中极端的行为。

过度的宠爱,加深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无法顾忌他人感受。

过度的控制,使孩子出现了权力缺失,成年后产生控制欲。

索取型人格,通常有一个不得伸展的童年,时刻处于父母的过度溺爱或控制之中,并不是一种真正由个人选择的产物。

许多人说索取型人格是由于自私所导致的,但自私是一种个人选择的产物,是一种意识导向的行为选择。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进行选择,也没有意识到选择的存在。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我们都有可能是

索取型人格

正如前文所说,索取型人格的形成,并不是由于自私、自利而形成的自主选择,因此他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身的索取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索取型人格而不自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信任缺乏。

每个日常思考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理解他人正如理解自己一般,不去修改自己的思维适应别人,都可能是索取型人格。

我们可能在一边伤害别人,一边高呼受伤。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在现如今的文明社会之中,我们对道德的要求远超以往,一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在这个世界之中可谓是寸步难行。

那些不断索取的人,并不是抛弃了文明与道德的观念,而是由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而使别人认为其抛弃了文明与道德。

如果你拥有许多普通的朋友,而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如果你经常性的寻求别人小小的帮助。

由于我们过的太过粗糙,所以我们很难去精细的认识到,自身的每一个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我们在伤害别人而不自知。

许多索取型人格的存在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不认为、不觉得,自己在不断索取,而只是在“寻求一个小小的帮助”。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索取型人格:心安理得的索取与难以接受的付出

我是一名受害者,每天不断的帮助别人,不断的付出。

那些砍一刀、那些帮个小忙、那些下次请你吃饭。

都是我付出后所获得的疤痕。

后来我才发现,我也是一名加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