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资阳区:西接常德汉寿县,北抵洞庭湖

资阳区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以北,东临长株潭城市群,西接常德汉寿县,北抵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三大经济圈内,是湘中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长张高速、319国道、益阳南线绕城高速穿境而过。资江内联湘、沅、澧三水,水运沿资江达洞庭湖,外通长江各口岸至上海。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43万,辖5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长春经开区)。

资阳区既是历史悠久的古邑,又是蓬勃发展的新区。自秦置益阳县,辖区长期为益阳县县治所在地。1950年益阳市成立,区境为益阳市市治所在地。1994年,益阳地区实施地改市,以原益阳市为基础,资水以北设立资阳区。

资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秦置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区曾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留下了“关羽单刀赴会”等许多至今仍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历史传说。玉陵坡巷、魏公庙巷、灯笼馆巷三条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巷,被称为江南最美的巷子。清代益阳籍诗人汤鹏作诗三千余首,华侨教育家张国基桃李满天下。民俗文化多种多样,“益阳弹词”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刘海砍樵》、《讨学钱》等传统剧目脍炙人口,“戏窝子之乡”由此得名。资阳城因水起,大码头、将军庙、东门口等临江地方曾经是益阳最繁华之处,有“小南京”之称,为益阳赢得了“银城”的美誉。

资阳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花卉苗木之乡”美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蔬菜区域基地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区)”。

资阳厚积薄发,来势喜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资阳大力实施“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一园(以长春经开区为重点的特色园区建设)、一城(以资江风貌带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湖(以黄家湖地区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一路(以交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主战场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打造了以省级长春经开区为龙头,以电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食品加工园为依托的“一区三园”园区发展新格局,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4大主导产业,电子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的PCB产业基地,口味王槟榔、皇爷食品成为全国槟榔产业排名前一、二的产业龙头企业,“中国槟榔之都”初具雏形;资阳被定为全省唯一的棚改工作示范点,“群众自治、协议征收”的棚改模式在全省推广,国务院发展中心、住建部及20多个县市区先后到我区调研或考察交流,中国建设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典型报道;大力推进黄家湖地区发展,精心打造了皇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云梦方舟国际旅游度假区、紫薇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特色旅游景点,三大特色景区实现了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为推动资阳全域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沙头大桥、资北干线、环湖公路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完工,“外打通道,内联网络”的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