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最美“继母”朱兰红:24年守护3个娃,不是亲生胜亲生

在市开发区朝阳街道张庄村,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放弃生育,用24年的青春守护丈夫前妻留下的3个年幼的孩子,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老母亲,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将孩子抚养长大。一家三代人情比血浓,和睦关爱。她的爱心举动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获评2015年度“孝老爱亲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1995年,23岁的朱兰红从遥远的甘肃赶来,没有彩礼、没有嫁妆,更没有穿现代青年结婚时的时尚婚纱,只是在一串鞭炮声中完成了一场不起眼的简单婚礼,从此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朱兰红的丈夫孙流中的前妻在1993年一场意外中去世,留下了3个幼小的孩子,再加上体弱多病的老母亲,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噩梦般的困境。当时的朱兰红,一位只有23岁的姑娘,突破世俗顶住压力毅然走进了这个破碎的家庭,当起了孩子的后娘。

  一开始,孩子们躲避的眼神、邻里的议论,让年轻的朱兰红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因生活所迫,丈夫还得外出打工,不能替朱兰红分担家务,家庭重担全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丈夫对此既内疚又无奈,朱兰红看出丈夫的心思,就安慰他说:“放心吧,我会做好的。”

  朱兰红用24年对孩子、婆婆的真爱守护,来兑现对丈夫许下了承诺。其实,朱兰红本来有机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嫁入孙家后不久,她突然发现自己有身孕了,但是,过重的家庭负担让朱兰红做出了放弃的决定。“只要自己对孩子好,不是亲生的也会孝顺自己的。”抱着这样的信念,朱兰红将培养3个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为了孩子的营养能跟得上,朱兰红把最可口的饭菜留给了孩子,无论春夏秋冬,她都顶风冒雨按时送孩子们上学。多年的艰辛付出有了收获,孩子们渐渐对她有了感情,在她身上得到了母爱,孩子们视她为亲生母亲,人前人后都喊她妈妈。

  在这个家里,朱兰红不但是个好母亲,敬老孝老也成为人们的美谈,她的孝心在婆婆的心坎上打下了抹不去的烙印。婆婆杨玉春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多年的哮喘病将老人折磨得骨瘦如柴,生活起居要靠人照顾。每天,朱兰红先为上学的孩子们安排好早餐,然后为婆婆做可口的早饭,婆婆喜欢清淡不能吃咸,为了保证她的营养,朱兰红总是变着花样满足老人的口味。为了保证老人的清洁,她定期为婆婆洗头、洗澡擦背、洗晒被褥,尽量使老人穿得干净整洁,生活得舒心。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婆婆突患重病,生命危在旦夕。朱兰红没有一丝犹豫,迅速找来平车铺上了被褥,在大女儿的帮助下,吃力地将婆婆抱上平车,硬是将婆婆拉到三四公里外的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婆婆最终化险为夷,清醒后的婆婆激动地拉着儿媳妇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孩子,苦了你了。”

  朱兰红因操持这个家,多年未回一次娘家,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因思女心切经常打电话催她回家看看,她思念亲人的心情难以言表,可她总是因婆婆身体不好、孩子幼小而多次放弃回家的念头,向远方的父母及亲人说明情况,求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一天,朱兰红突然接到了远在家乡的紧急电话,她拿起话筒后得知,疼爱她的哥哥遭遇意外触电身亡,母亲高烧不退,要她火速赶回见母亲最后一面,此时的婆婆也因病重卧床不起。

  在众人的催促下,她把婆婆托付给亲友,和丈夫火速赶回娘家。但到家时,疼爱她的母亲已经离世,母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在家人的安慰下,他们安葬了亲人,在家只待了3天的朱兰红又急忙赶回连云港的家中。看着孝顺的朱兰红,婆婆杨玉春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好儿媳妇,“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整整24年,朱兰红始终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农家妇女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来源:连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