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作為中國人最注重的節日,春節悄然而至。

而近幾年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春節假期期間除了一家人團圓之外,共同的娛樂活動也成為了大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家人圍著火爐一遍遍刷春晚聊天吃飯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如今更為流行娛樂活動則改為了一家人開開心心地旅個遊,或者去看場電影。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春節作為假期中的戰鬥機,逐漸開始成為了影視發行公司最為看重的一個集中檔期。

從2010年以來,國內春節檔的票房如同乘坐了神州火箭一樣噌噌噌往上瘋漲。

2018年大年初一單日票房率先突破10億人民幣;

而2019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則創造了14.58億人民幣的新紀錄。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由於走入影院的影迷越來越多,春節檔檔期的電影票房也逐漸開始呈現出了質優者勝的局面。

尤其去年,《流浪地球》憑藉高質量的口碑發酵,不少影迷攜帶朋友進入影院甚至三刷四刷,硬生生刷出了46.84億的票房。

不過這並不能完全算是春節檔的功勞,因為縱觀近幾年的國內影市,其實總體趨勢也是如此。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而隨著電影質量一起提升的,還有春節檔一年比一年高的電影票價。

去年國內影迷就因為春節檔檔期的高票價產生了激烈的討論。

即使是現在,當我們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高票價”這個關鍵詞的時候還能看到一大批去年的新聞。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確實,高票價並非是部分地區影迷的專屬。

根據國家電影局發佈的數據,2018年單張電影的票價為35.5元,部分三四線城市或者預售的電影經常可以買到19.9元的特價電影票;

而2019年單張電影的票價則上漲到了44.9元,相對的,19.9元的電影票已經很難買到了。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到了今年,根據目前預售的數據,大年初一當天的電影票平均售價達到了53.3元。

再加上今年電影票的預售期較短,19.9元的電影票更是幾乎絕跡。

我的老家是一個北方的四線城市,當我提前3天購買《唐人街探案3》預售票的時候就已經找不到60元以下的電影票了,新建成的萬達影城普通2D電影票更是高達105元,與IMAX影廳的價格持平。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我所在的不少微信影迷群也都紛紛曬出自己老家城市的電影票價,最低的也要40多。

今年春節檔的電影票預售期確實較短,但是影院和發行方不惜以提高票價的方式來提升預售票房成績的行為總的來說還是很令影迷寒心。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關鍵問題在於,與高票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院提供的放映服務卻並沒有相應的提升。

以如今常見的普通3D電影舉例,為了降低成本,國內的大部分影廳依然存在著通過降低放映機燈泡亮度來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情況。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這導致了不少影迷在觀看3D電影的時候發現竟然只有字幕是3D的。

一到夜戲更是眼前一片漆黑,彷彿被人關了禁閉一樣.

這裡必須提名《鐵血戰士2018》,幾乎全是夜戲,不少影迷看完表示不知所云。

雖然該片的劇情確實不怎麼樣,但特效方面肯定是下了血本的,如果是正常的3D放映,口碑和票房絕不會這麼差。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我曾經與朋友甚至還在京城某影院看過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3D電影,

該場電影即使是佩戴了影院分發的3D眼鏡也仍然重影,看了不到一半眼睛都要瞎了。

而且從2018年的暑期檔開始,不少影院甚至拒絕免費提供3D眼鏡,美其名曰“乾淨衛生”。

但問題在於,誰逛個商場還專門帶著3D眼鏡?

如果現場買一副又幾乎成為了一次性用品。

下次出門如果忘了隨身攜帶,到了電影院還要再買一副。

無形之中增加了看電影的成本,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今年春節檔期,令所有人擔心的還有正在全國肆虐的冠狀病毒肺炎。

春運和電影院這樣的封閉式人群聚集空間為病毒的傳染提供了條件。

畢竟看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方式,與自身的健康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再加上史無前例的高票價,人們可能會迅速放棄這個剛剛養成的娛樂習慣,就如同拋棄春晚一樣。

電影票價上漲,冠狀病毒肆虐|今年春節檔國內票房恐不如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