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单位领导啥也不懂,整天瞎指挥,不干活,遇到事往后躲不担责任,该怎么办?

Rangon


  • 1、领导是傻币,这是你的万幸,也是你的不幸。
  • 万幸的是,因为啥也不懂,好糊弄。
  • 不幸的是,啥也不懂,就会经常性的犯错误,肯定会连带到你也做错事。
  • 对于瞎指挥,好办,一定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当然保证掉沟里,但是是领导的意思,是领导指挥到沟里的。这个要大加宣扬,叫地球人都知道是领导指挥到沟里的,而且还要大加赞赏领导能指挥到沟里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自己的责任,把责任全盘输送到领导那里,当然要有技巧。
  • 领导不干活,那是应当的,领导领的是领导的工资,而不是干活的工资,注意,干活的工资比领导的工资少得多。各负其责。要是全拿着领导的工资干工人的活,公司岂不是亏了吗?
  • 遇事往后躲,这是领导的一贯作风,把干道留给自己,把泥坑留给工人,这个很正常。因为谁也不愿意把狗屎弄到自己的腿上,就是自己腿上蹭到了狗屎,也是想方设法的再蹭到下属的身上,领导都有这个能力和功夫,注意,尽量不要叫领导把狗屎蹭到自己的身上,是自己能力的表现。
  • 知道了这些,自己该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吧!

女娲补天造人


民营企业可没有这样的,这是我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记得我们科室有一名产品工程师,由于他将自己的产品问题进行了隐瞒,导致了该产品在整合机构中出现了大问题,总公司开大会对分公司大领导进行了处罚,当天晚上大领导座飞机来到我们厂,当时是星期五我们准备休息,结果因为这件事情科长紧急召集我们加班挽留损失,大领导在星期六上午与我们厂长商量后,宣布科长撤销,贬为产生工程师,我们科室人员全部被另一个科室合并,当时我好悲催啊,这件事情后我们要么离开,要么自己找接收单位,要么…,总之,在民企里任何领导生怕你不尽力,生怕你隐瞒,它不会不给你平台的,而且,利益永远与付出挂钩,因为,这是厂长直接分配的。


邢军234


切身经历。我刚参加工作时遇到过这样的领导。某年某日,因其瞎指挥造成单位生产严重停滞,可他依然在一把手面前说是我的问题(我负责生产指挥,原料进厂车辆高调度分配)。一把手就带着他到我的指挥室现场调查。现场还说是指挥阶段的问题。一把手让我解释,我只是把这个人最近一周的各种要求(内部文件)一一摆到老大面前,这些文件要求前后矛盾,自己打架。看完文件,老大直接领这个人走了,据同事说,那天老大把他骂了一路。从此,我相安无事。


龙江右岸


你凭啥说:

单位领导啥不懂?

说这话的人啊,

你也不嫌自己的嘴酸。

能当领导,

甭说很多方面啦,

单说这溜须拍马,

就足以让你自愧不如。

不过

说多了,

你也听不懂,

你也会

有一千个不服的理由

来反驳。

其实,

简单一点,

就问你两点:

凭什么

他啥也不懂,

能当上你的领导?

为什么

你啥都懂了,

你还没当上领导?

你就把这两问题,

看穿咯,

看懂咯 ,

你就弄明白。

你也就不会再提

这酸溜溜的茬儿啦。

你就懂他

为啥能当领导

指挥你啦。

接下来

就是回答你

领导为啥

遇事不担责?

就给你举个例子,

你就懂了。

不懂的话,

你连当办事员的资格

都不够。

三国时代

诸葛孔明带兵北伐,

可是

蜀军失了街亭,

却斩了马谡。

谁担的责?

谁背的过?

懂了吧!

不懂的话,

你也就是头

拉磨的驴。


荷锄田夫


这种领导到外都是,如同走了一个鬼孙又来了一个王八蛋,除了会拍马屁,见到他的上级比见亲爹还亲,如同狗一般,对待他的下级脸一丝笑容都没有,好像每个人都欠他钱一样,有功劳都是他的,有过都是别人的,从来没有担当,做为员工只能认,窝气沉默混日子。


強398


对了

你说对了

啥也不懂

才当领导

啥啥都懂

干活滴料

不过

人家懂你啊😯

人家懂他滴领导啊😯

这就够了

瞎指挥

谁说滴

瞎指挥

也是指挥

不干活

就是干活

老子云

无为而治嘛

你懂的

哈哈哈哈😄

你呀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就好

别管那么多

不管用

明白了吗

真二啊😯你

哈哈哈哈😄



鹅鹅曲项天


这样的领导大有人在,有一个就是这样,没事陪领导打打牌,开车出去溜溜,什么表不会做,什么文件看不懂,一有任务,就往下推。上面一问责,人家还是往下推。干活的累死,干的多,出的错就多,不干活的闲死,扇个风,点个火,干活的就得死。大领导小领导,自有领导的艺术,你若不服,离职了还有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单位永远干不好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越是不好的单位,领导也干的长久的原因。


冰雪冷梅


小智观点:估计你遇到了一个靠屁股决定职位的领导。单位领导啥都不懂,整天瞎指挥,不干活,遇到事往后躲不担责,说实话,这样的领导确实很多,我估计你这个单位应该是机关、事业或者国企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里往往会发生有的领导不懂装懂,不懂还瞎指挥,整天悠哉悠哉,工作出现了问题先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都是下属做的不好,没有自己的责任。但即使这样,这样的领导肯定不服众,下属肯定也不怎么支持,领导责任想逃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这样共性的领导不在少数,往往是屁股决定位置的“领导”

几乎每个单位都有靠所谓的“关系”坐上领导职位的,这部分领导的特点都是工作能力一般,有的确实是庸才,而有的情商也不低,但把心思不放在工作上,放在了如何混日子上。所以他们坐上这个位置是靠屁股而不是能力!我一个朋友他直接领导就是这个样子,关系很硬,本来之前他的直属上司调走后职位正好空缺,从工作能力和资历方面看属他最合适,无奈,空降下来一个领导,对他们分管的区域没接触过,业务能力很差,决断力和领导力都是很差,还对下属们指指点点,下属们都很深痛恶绝;所以,每次一块吃饭他领导必成他的吐槽对象!



这样的领导往往工作能力一般,还想啥都干涉,出了事先撇清自己,导致分管的工作一团乱

刚才我朋友的领导那个例子就是如此,工作能力一般般,下属们做啥工作必须经过他审批,其实是真没那个管理的能力,工作出了问题先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说出来的话感觉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让下属们看不到领导的应有担当。



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干活,先要把自己武装起来,努力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任何事都要多想一步

其实,现实就是这样,你遇到了一个这样的领导,无外乎这几个选择,(1)向他学,对工作也不认真;(2)和大家一样,保持沉默,默默接受着这一切,好坏都行;(3)好好努力,把自己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起来,让自己强大起来,应对以后的工作得心应手。我相信只要有上进心的人都会选择第三个,那么好,从现在起,既然改变不了环境,你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想的开,看的开。同时做任何事情都要多想一步,小心这样的领导给你挖的坑!



遇到这样的领导可谓是算你倒霉,相信你现在的工作做起来很让人头疼,因为总是感觉不顺。但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让自己从内心想的开,看的开,把事情看透了可能就会顺其自然了吧!

欢迎关注@小智职谈,或在下方评论、点赞!

智说职场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假如再遇到不敢担责怕死的领导,假如员工的段位也不够高,要么你祈求他的调离,要么脱离他的魔掌,否则早晚你大概率会遭遇不测。

但是如果你是段位高的员工,那就另当别论,是否可以将这样的领导为我所用。坝上牧羊如此讲,可能引起各位客官的耻笑,但是我认为操作性非常强。

人与人之间段位水平高低的区分标准在于,谁可以在逆境中,可以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谁就可以涅槃重生。

坝上牧羊提供一种思路供悟空各位客官们参考。

  1. 领导瞎指挥,不干活,这固然是领导的问题。但是领导也需要业绩,他需要业绩作为加薪的筹码,他需要业绩作为升职的政治资本,这就是“势”,你需要将“势”引导。

  2. 领导瞎指挥,不干活,不要将此作为负面行为,何不将此作为机会。他不懂,但是你懂;他不干活,你可以干活,这就是你的机会,你需要巧妙的利用这个机会。

  3. 领导不担责,怕事,但是工作中总需要人抗事,抗事的人就是背锅吗?不尽然,背锅是坏事,但是如何背锅有技巧。既可以背锅,为领导抗事,是能力,能卸事,更是能力。

通过“势”的引导,实现与领导同欲;对机会的巧妙运用,实现对领导的向上管理控制;有技巧的为领导“背锅”,成为领导的心腹,这方才是逆境中成长的淬炼。

END: 职场风云乱,迷局真相显,关注“坝上牧羊”。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保证答题皆为原创,如果喜欢,"关注","点赞","转发"一下,谢谢。

坝上牧羊


单位领导啥也不懂,整天瞎指挥,不干活,遇到事往后躲不挡责任,该怎么办?

单位领导啥也不懂,整天瞎指挥,不干活,遇到事往后躲不挡责任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单位,通常来说有的民营单位会存在一些领导能力问题。

能做领导通便是几种情况:

1、有能力做领导,这种就不用解释了,通常这种领导能力强,不论性格如何,都能让下属信服。

2、有的领导能力不是太强,但是从公司开业就和公司一起发展,也帮老板挡过不少事情,所以老板会把他们当元老看。他们忠诚度也是比较高的。

3、有的领导是因为有一些裙带关系,这些关系对公司或者老板,也是有用的,所以这些领导也是有他的作用的。

你说的整天瞎指挥,不干活,遇到事往后躲不挡责任。这种就是能力问题、担当问题了,其实做得领导就要有一份责任。否则下面的人也很难信服你。

我们应该怎么办?

能做到领导的位置,他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老板也不是傻子。所以,尽量看领导的长处。

有的领导实在不怎么样,你就做好自己的工作好了,其实公司都是需要做实事的人,你有能力,老板是看得到的。

个人观点

我们工作都希望遇到有能力、肯担当的领导,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的领导,所以,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