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莽為何殺了自己的三個兒子?

ASUKA_TSOU


一切源自於王莽內心始終是一個完美主義士大夫,做官時對名聲的苛求,以及做皇帝時對害怕皇位得而復失的恐懼,是他對親兒子下狠手的根本原因。



因殺奴逼死王獲

這位老哥殺了個家奴。在漢朝,還是存在奴隸的,這些家奴比常人的身份低,主人殺死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承擔責任的。

但王獲殺奴正好趕上王莽被皇帝罷免了官職,此時的他,希望用名節讓自己捲土重來。而此時王獲正好殺了個奴僕,於是王莽勒令王獲自殺謝罪,為奴償命。

王獲死了,王莽卻得到了一個鐵面無私的好名聲,果然,在漢哀帝死後,王莽復出,重新坐上了高位,可憐王獲,成了父親追求“名節”的墊腳石。

一盆黑狗血殺死長子王宇

這位兒子死的更“悲壯”。

王莽在哀帝死後扶植八歲的漢平帝登上了皇位,但怕平帝的母親掣肘,就禁止太后來長安。



兒子王宇覺得父親的做法很不厚道,擔心將來漢平帝懂事了對王家不利。

老師吳章出了個餿主意,讓王宇的大舅子呂寬半夜往王莽的大門口灑一盆黑狗血嚇唬一下王莽,然後再讓王宇登門勸說。

結果呂寬這傢伙不給力,狗血剛潑到門上,就讓王莽家丁抓了個現形。

結果不僅是吳章和呂寬被殺,連王宇和妻子呂氏都沒能逃過一劫。

呂氏還懷著身孕,是等生下孩子後被王莽殺死的。

王莽的兩個嫡子就這麼被他殺掉了,讓人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和宮女私通的王臨

此時的王莽已經篡漢稱帝,王臨是其立的太子。



王臨是個好色之徒,打起了宮裡女人的主意,要知道,王莽這個皇帝雖然是篡的,但此時的宮中女人都應該屬於他的。

可是王臨還是勾搭上了一個叫原碧的宮中女人。

王莽抓了個現行,怒斥王臨。

王臨鑑於哥哥的前車之鑑,決定先下手為強,準備發動政變,提前登基。

然而事情敗露,王莽再次逼王臨自殺。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見王莽比老虎還要狠毒。

他是一個表面上追求完美的幾乎苛刻的人,用一生去踐行儒家的道德觀,但自己卻做著齷齪之事,對待他人,他總是比對待自己嚴格,甚至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

最後丟掉江山,也在情理之中。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又是穿越?請問,穿越是整個人穿越過去呀?還是肉身死了,靈魂穿越過去呢?如果是前者,那麼,從他冒出來的那一刻,他是怎麼騙過官府和周圍人的。最起碼他要騙過王莽的姑姑,皇太后王正君。這才是最關鍵的一環。看來這一條應該排除。那麼就只剩下第二條了。肉身死了,靈魂穿越到了古代,進入到原本生病或剛死不久的原本屬於王莽的身體。穿越劇,唐朝好男人就屬於後者。如此也說得通。如果真是這個原因,那麼王莽殺死自己的三個親兒子就能解釋通了。因為穿越後的王莽就跟電影畫皮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穿越的靈魂到了古代,鑽進了一件叫王莽的皮肉衣服。除了他自己,外人自然是還當他是王莽,但實際上他是叫某某某。這樣一來,原本是王莽生的兒子。對於現在的王莽來說,誰知道他是誰的兒子,反正不是我某某某的。即是如此,那就找個時間宰了他們,免得將來跟自己真正的兒子爭奪江山。要說王莽是個穿越者。我雖然不想相信。但看見證據卻又不得不強迫自己相信。相信從王莽時代的大墓裡出土的文物卡尺。跟現代的卡尺幾乎一模一樣。還有王莽的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國土公有制。想想,跟什麼年代有些相似之處?


風雨中的梅雲


王莽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外戚,原本王莽也是老老實實的,對內贍養母親、嫂子和各位叔叔,對外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當時外戚那麼爛的名聲裡,王莽就如同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在朝中素有威名,被譽為周公再世。

然而王莽自己在漢哀帝早死的情況下,自己趁機竊取了皇權,建立了新朝,並且發佈新政。王莽的新政就是:土地革命,王田不可私人買賣、奴婢變成私屬,不能隨意買賣、改革幣制,對外開放貸款業務、將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而王莽這一系列動作讓人看起來更像一個八十年代穿越過去的人,王莽乾的最驚人的還是自己親手弄死自己的親生兒子,而且還不止一個,我們來看看王莽為什麼要弄死自己的兒子。

首先王莽出身於外戚世家,外戚世家唯一的優勢就是皇帝,儘管當時的王家是如何的昌盛,但是在漢成帝死後,因為漢成帝沒有兒子,所以就選漢成帝的侄子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繼位之後,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此時的王莽就被卸除職務,回家養老去了。

但是漢朝有一種制度,那就是看你的名聲來決定你是否能做官,也就是察舉制。當時的王莽可是名人級別的人物,他自己可以說是一直在為自己臉上貼金。但是敗家的事情出現了,王莽的二兒子王獲竟然給王莽臉上抹黑。而且當時的王獲做的事情還是殺人之罪,儘管當時殺的是家奴,只要賠點錢就好的小事。但是對王莽的影響可是巨大的,很多人會因此來判斷王莽管教無方。

王莽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於是就勒令二公子自殺謝罪,為家奴償命。這一舉動就讓原來的管教無方變成了愛民如子的守法公民,畢竟當時崇尚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莽做這件事可以用沽名釣譽來解釋,畢竟凡是謀朝篡位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骨肉是博得好名聲最好的手段。之後王莽也因此平步青雲,自己再度任大司馬,並且兼管軍事。

當漢哀帝死後,王太后就趕緊趁漢哀帝駕崩,立了漢平帝為帝。漢平帝當時才9歲,所以很容易控制。不過此時的王莽為了避免再次被罷免,於是就開始對新外戚主動出擊。王莽先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成帝,鞏固了王家的外戚地位,並且開始狙擊漢成帝的母家衛氏。

王莽的思想超群不代表王家人的思想都超群,於是此時的王莽的長子王宇站出來了。王宇深怕以後皇帝長大之後對王家的報復,於是就勸王莽不要太過剋制衛氏,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王莽的佈局豈是一般人可以看得懂的,控制住皇帝不比什麼都重要,然而自己的長子來反對自己,並且還和衛氏的人私通,這就讓王莽生氣了。

王宇沒有看出王莽的佈局,於是自己就想借鬼神之說來勸王莽回心轉意,並且自準備裝神弄鬼來糊弄王莽,不幸的是被王莽看穿,並且將他送進大牢,硬是逼他喝毒藥而死。就這樣王莽的長子也被王莽弄死了,這是能怪王莽無情?還是怪長子的無知?王莽都已經開始專權了,自己竟然還想著讓王莽好好的。

王莽弄死自己的長子,那畢竟就要見見血,於是王莽就趁機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並且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在這種情況下漢平帝又崩天了,那王莽就立孺子嬰做皇帝,自己做了攝皇帝,代替天子管理朝政。之後的王莽就廢掉了皇帝,自己當了皇帝,並且建立新朝。

但是此時王莽的兒子-太子王臨幹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趁自己母親病重的時候和一個侍女發生了姦情。當時太子深恐王莽刀口對準他,於是就打算謀殺王莽,弒父躲位。姜到底還是老的辣,太子事情洩露出去之後,王莽就賜太子毒藥自盡了。但是王莽也沒當多久,自己也死於叛軍中了。王莽的二兒子是王莽為了權力的犧牲品,長子則是因為忤逆了王莽所以才被殺的,太子則是自己慢慢的作死的。


江郎說史


都說最毒婦人心,其實男人狠起來,比女人更毒辣,所謂的無毒不丈夫,說的就是這類男人,王莽算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了,嫡生的四個兒子,被他殺死了三個。


至於他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兒子痛下殺手,有人說他是公正理性的大義滅親,有人說他是沽名釣譽,有書君則認為他是為了一己私慾。


為了能滿足自己的權利慾望,兒子們都不幸地成為了他踏上皇權的奠基石,可以說他是用兒子們的鮮血鋪就了一條成功之道,這在歷史上也算是沒誰了。

我們來看看,他的兒子們都是怎麼被他殺死的。

大兒子王宇之死。

漢平帝時期,王莽極其風光,仗著自己是皇帝老丈人的身份,皇帝年齡又小,他在朝廷中獨攬大權。

為了防止小皇帝母家衛氏外戚干政,削弱他在朝廷中的勢力,他不擇手段極力壓制衛氏一族。不僅如此,還不許漢平帝與自己的親生母親見面,殘忍地讓皇帝母子骨肉相離。

此舉引起了大兒子王宇的不滿,為了勸父親,王宇同自己的親信想了條“妙計”:利用王莽迷信鬼神的方式,製造了一起“撒狗血事件”,以此來讓父親醒悟。可惜薑還是老的辣,比狐狸還精明三分的王莽識別了兒子的計謀。

這事擱一般父親身上,也就是大發雷霆將兒子訓一頓,或者關個禁閉,但王莽不,直接殺掉。

大兒子的鮮血,讓他榮獲了“宰相”的稱號,得到了“九錫”的竺遇。而且他還藉此機會,剷除了衛氏一族,也將與自己不和的人殺了個乾乾淨淨,為他登上權利的巔峰掃清了障礙。

二兒子王獲之死。

王獲其實是死於王宇之前的,他的死更是不可思議。僅僅就因為意外失手殺了個奴才,王莽就要了他的命。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奴才是沒有獨立人格的,他們就是主人家的私有財產,主子殺個奴才根本不算是個事兒。但王莽卻是上綱上線,逼兒子自殺償命。

二兒子的鮮血,為他取悅世人,贏得了“大義滅親”的美譽,他也由此恢復了官職,重新登上大司馬一位。



三兒子王安之死。

王安是病死的,雖然不是被王莽直接殺死的,但是兩個哥哥之死必然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

四兒子王臨。

王臨是因為跟王莽的侍妾發生了私情,害怕東窗事發後被王莽殺死,於是與侍妾密謀殺掉王莽,可悲的是還未行動,就被王莽知道了。


王莽為了遮掩家醜,保持自己的名聲,賜兒子毒藥自盡,王臨沒有喝下毒藥,而是選擇了引劍自殺。


其實,他的兒子們並沒有威脅到他的權利,也遠沒有達到罪及致死的程度,他殺死兒子的背後暗藏著他極大的野心以及對權利的慾望。


他所殺的每一個兒子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利和聲名,在他心中,權利比兒子們重要得多,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利,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犧牲掉的,人性的冷漠無情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王莽是一位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支持他的人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社會改革家,反對者說他是謀權篡位的奸臣。



關於他的是非功過有書君不作任何評價,但就他殺兒子這件事來說,其行為是極其殘忍的,虎毒還不食子呢,何況是自己親生的兒子。


也由此可見,王莽是一位缺乏仁愛的父親。缺乏仁愛之人,即便是坐上了皇位,也坐不穩。公元前23年,王莽死於亂軍之中,隨之新朝滅亡。而他篡權之後所創立的“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王莽是個演技不錯的皇帝,表演能力很強,善於作秀。這主要是因為他對權力的慾望導致的。豈不知這些表現都是表面現象。到了觸及自己底線的那一刻,管他是兒子、表哥,還是叔叔大爺的,統統幹掉,為自己的權力道路掃清障礙。


王莽的姑姑是漢元帝的皇后,作為外戚的他得以入朝為仕。作為外戚裡比較弱的一枝,王莽深知自己的地位,堅持勵志逆襲,在他入朝之後,處處表現的那麼完美優秀,勤勉孝道,不貪財,不戀權,處處以德服人,成為朝中青年新銳才俊之傑出代表。

元帝死,哀帝即位後,王氏家族後來失勢,王莽退隱,但還是低調行事,並不張揚,為了保全自己,隱忍能力可想而知。直到有一天,他的兒子王獲因為殺了一個奴婢,被王莽逼令自殺,但此"義舉"讓王莽在士人中的口碑地位是與日俱增,粉絲激增,如此"尊重人權,懂得大義滅親"的人,朝廷豈能不重用,朝中眾多莽粉開始為其鼓與呼。

風水輪流轉,哀帝死後,平帝即位,王莽掌握了大權,開始清算舊賬,將上任的兩家外戚清除出去。期間,王莽也不忘繼續表現自己的主持公道,恩施他人,為天下人著想的義舉。其實這也是為自己進一步篡位鋪路,雖然不明著說,但是也在四處為自己的野心活動做局。為了自己女兒能做平帝皇后,他也是不遺餘力。

在清算前朝兩家外戚時,王莽為了防止像此前外戚做大那樣威脅自己,就禁止平帝母親和舅舅到京城,沒想到自己的大兒子王宇認為這樣太不人道,就寫信給平帝母親,教他們入京策略,還和妻舅呂寬裝神弄鬼嚇唬王莽,結果被發現,王宇就被王莽逼殺,牽連了數百人,王莽卻四處公關,美化宣傳,為其造勢,因此贏得了大義滅親,公而忘私的美名。



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事件炒作營銷,利用不徇私情的公關,讓王莽的聖人牌坊是越樹越高。到了後來,甚至出現了只知王莽不知平帝的局面,直到他後來一步步毒死平帝,逼迫姑姑交出玉璽,篡位成功。

再後來,有一天,未央宮前殿發生意外損毀,多疑的王莽認為這是天意,認為自己此前策立四子王臨為太子不對(老大、老二早被幹掉了,三兒子王安體弱,就沒立其為太子),找了跟侍者私通的藉口,接著把四子王臨給廢了,王臨擔心自己會被加害就給母親寫信,沒曾想落入王莽手中,又逼死了自己的四兒子王臨。不久,本來身體就不好的三兒子也死了。就這樣,這位自稱周公在世的王莽,四個兒子全部死掉了。


史說新傳


王莽是新朝開國皇帝,由於他以西漢外戚的身份代漢建新,一直被古代史學家所不齒,再加上“王莽改制”的失敗,最終遭到反新勢力的撲殺。但在悅史君看來,王莽也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作為,比很多古代名人要漂亮得多,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王莽與長子隱太子王宇、次子戾太子王獲、四子統義陽繆王王臨等三個親生兒子的愛恨情仇。

西漢初元四年(公園前45年),王莽出生,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所在的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

然而,由於王莽的父親王曼和長兄王永去世得早,王莽不得不寄人籬下,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經歷,王莽與自己的那些享樂奢靡的親戚們不同,謙恭好學,孝順嚴謹,得到很多人的交口稱讚。

西漢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王莽因家族影響進入中樞為官,他辦事認真,對伯父大司馬王鳳非常恭敬,以至王鳳臨死前囑咐王太后照顧王莽。

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他的叔父王商和許多知名人士都為他說話,漢成帝也認為他很賢能。

西漢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但他還是禮賢下士,名聲更加擴散。

西漢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王根病重,舉薦王莽代替大司馬之位,執政後的王莽還是兢兢業業,沒有一絲懈怠。

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他的祖母定陶傅太后與丁皇后的家族開始得勢,王莽只得卸職隱居新都封國,等待機會。

這期間,王莽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地責罰他,逼令王獲自殺,使得這場可能導致危險的事件逆轉成為美德。

西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王太皇太后收回傳國玉璽,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

王莽擁立9歲的漢平帝劉衎登基,掌握朝政大權,趕走叔父王立,主動拉攏大司徒孔光,罷免中太僕史立、南郡太守毋將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內太守趙昌等人,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1年),在大臣們的極力舉薦下,王莽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並升任太傅,領四輔之事。

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發生嚴重的旱災、蝗災,在王莽帶頭下,數百名官民獻出土地、住宅救濟災民,災區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卹。

王莽擔心漢平帝的外戚衛氏家族會瓜分他的權力,就將漢平帝的母親衛氏及其族人封到中山國,禁止他們回到京師。

王莽的長子王宇擔心漢平帝日後會報復,極力反對此事,後又命他的妻舅呂寬把血酒撒在王府大門上,事發后王莽把兒子王宇逮捕入獄並毒殺,還藉機誣陷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

西漢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的長女王嬿被立為漢平帝的皇后。

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加九錫。

西漢元始五年(公元5年),漢平帝病死,沒有留下子嗣,王莽立兩歲的孺子嬰(即劉嬰)為皇太子,王太皇太后跟據群臣的意見,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改年號為“居攝”。

西漢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太皇太后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新朝建立。

王莽登基後,因三子王安不成器,立四子王臨為皇太子,追諡長子王宇為隱太子,次子王獲為戾太子。

為了解決漢末以來的種種積弊,王莽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稱“王莽改制”。

但由於新政措施不得力,再加上王莽劉氏宗族及擁漢貴族官僚不斷起兵反抗,且常常有旱、蝗、瘟疫、黃河決口改道等災害出現,釀成赤眉軍、綠林軍等大規模的反新勢力出現。

新朝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降封皇太子王臨為統義陽王。

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0年),王莽的第一任皇后王氏去世,統義陽王王臨在母親病重期間與侍女原碧有姦情,擔心被王莽發現,與原碧密謀殺死王莽,事洩后王莽賜王臨毒藥自盡,王臨最後引劍自殺,諡號“繆”,故稱統義陽繆王。

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王莽為什麼要忍痛殺死長子隱太子王宇、次子戾太子王獲、四子統義陽繆王王臨等三個親生兒子了吧,悅史君再單獨拎出來,給大家剖析一下吧:

第一,戾太子王獲

西漢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的外戚傅氏與丁氏家族得勢,王莽卸職隱居新都封國。

這時候應該是全家保持低調,不給對手把柄,但王獲卻因瑣事殺死家奴,王莽不得不逼令王獲自殺,化解這場危機。

悅史君認為,王獲的死實在是咎由自取,“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莽的做法沒什麼挑剔的。

第二,隱太子王宇

西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再次掌權的王莽擁立9歲的漢平帝劉衎登基,為了獨掌大權,他將漢平帝的母親衛氏及其族人封到中山國,禁止他們回到京師。

王宇擔心漢平帝日後報復,勸諫父親王莽無果後,他先是幫助衛氏上疏皇帝挑事,接著又命他的妻舅呂寬把血酒撒在王府大門上,最終王莽將王宇逮捕入獄並毒殺。

悅史君認為,王宇雖然出發點是為了父親王莽和王氏家族好,但他這種吃裡扒外的勁頭,實在無法諒解。畢竟,王莽與衛氏家族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內部出了問題肯定不得了。

第三,統義陽繆王王臨

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0年),王莽的第一任皇后王氏去世,統義陽王王臨在母親病重期間與侍女原碧有姦情,擔心被王莽發現,與原碧密謀殺死王莽,事洩后王莽賜王臨毒藥自盡,王臨最後引劍自殺。

悅史君認為,王臨為了私情而企圖謀殺父親王莽,這在任何王朝都是死罪,沒有什麼理由。

因此,王莽也是痛苦的,畢竟不成器的兒子們令自己“白髮人送黑髮人”,也是一種悲哀啊!

(寫有趣的歷史,說不盡的傳奇,我是悅史君,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