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能夠入駐中原,最後統一天下,是僥倖,還是歷史必然?

武小六dream


清朝能夠入駐中原,最後一統天下, 僥倖還是歷史的必然?

 

“歷史的必然”是政治學術語,非歷史學術語。歷史是什麼?所謂的“歷史”,是“過去人類的所有活動(包括心智活動)”。所謂的“歷史學”,是“從史料(包括文獻、考古等等)中所能復原的過去人類所有活動”。從各種史料中,不斷進行研究和比較,逐步地接近真實,這就是歷史學的本色。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最大分別,在於人文科學沒有“再現性”,因為缺少確定性,所以也無所謂必然性。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是主觀和客觀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歷史研究,我們會發現其中隱含有某種規律,但不能據此認為這是“歷史的必然”。可見,影響歷史進程的因素,既有偶然性(僥倖),也有必然性(規律性)。

 

具體到清朝入駐中原最後一統天下,體現為規律性的是:

一、清朝作為新興的政治軍事集團,展示出勃勃生機。

在政治上,厚待功臣,唯才是舉,清太祖努爾哈赤制定了六項用人原則:一是必須任用賢人;二為不論親疏門第,公正舉人;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長;四乃舉賢貶奸;五是獎懲分明,功必賞,過必罰,不論親疏;六為對功臣賞賜豐厚;

 

在軍事上。創建八旗,女真民俗壯者皆兵,素無其他徭役,平時多以漁獵為生。每次作戰或行獵,女真人依家族城寨出師,以十人以一人為牛錄額真總領其餘九人。努爾哈赤以女真人這種傳統的狩獵組織為基礎創建了八旗,除軍事外,八旗制度還兼有行政、生產、司法、宗族諸職能。努爾哈赤創制八旗使來自不同地區、凝聚力渙散的女真部民整合為一組織紀律性很強的社會整體,增強了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成為了努爾哈赤成就霸業的一把利刃。

 

在軍事指揮上,努爾哈赤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逐步形成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圍城攻堅、裡應外合、鐵騎馳突、速戰速決等軍事指揮藝術;

 

二、明朝作用為腐朽沒落的王朝,顯示出沉沉暮氣。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逃不脫“歷史週期律”,明王朝亦然。易代之際,明朝在政治上,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朝廷上黨爭激烈,社會上貧富懸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軍事上,明朝採取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明軍兵制的特點是實行分權管理,有指揮權的平時不和軍隊在一起也無固定下屬,軍權牢牢控制在國家機器手裡,所謂“將不專兵,兵不私將”。分權制度的好處是最大限度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反叛中央,壞處是軍事威力大大降低,尤其是抵禦外患時必然力不從心。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有:

 

一、遭遇“小冰河”時期。明末17世紀40年代左右,整個世界都處於動盪之中,有些歷史學家稱為"路易十四的小冰河時代",其間地球表面的氣溫降到了公元1000年以來的最低點,太陽的活動異常直接導致地球上氣溫下降,作物生長週期變長等一些列異常變化,引發了大範圍的自然災害,例如在這一時期長江中游和淮水流域的河流在冬季全部封凍,華北數省旱災越來越頻繁,對於農業中國這種變化是致命的,而崇禎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時期之中段,整個氣溫回暖是在明朝滅亡以後的1650年左右。 

二、遭遇瘟疫。明代中期以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曆、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於崇禎六年(1633年)首先在山西爆發,崇禎十四年傳到河北,並隨著李自成和清朝的軍隊傳到更多的地區。崇禎十四年(1641年),鼠疫傳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秋間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天,腺鼠疫轉化為肺鼠疫,傳染更強,《明通鑑》記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染病死亡之多,無法計數。《崇禎實錄》又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李自成攻進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時,他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二、遭遇瘟疫。明代中期以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曆、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於崇禎六年(1633年)首先在山西爆發,崇禎十四年傳到河北,並隨著李自成和清朝的軍隊傳到更多的地區。崇禎十四年(1641年),鼠疫傳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崇禎十六年(1643年)夏秋間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天,腺鼠疫轉化為肺鼠疫,傳染更強,《明通鑑》記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染病死亡之多,無法計數。《崇禎實錄》又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李自成攻進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時,他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異常寒冷的氣候頻繁引發水災、旱災、蝗災、鼠疫等,成為波及全國範圍的大瘟疫,形成“水旱災——饑荒——瘟疫”的惡性循環,,成為明王朝崩潰的根本原因。

 

1644年9月19日,清世祖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進入北京,清朝建立。令人驚奇的是,席捲肆虐全國的乾旱和鼠疫在清順治元年後就消散得無影無蹤。華北各地風調雨順,社會經濟開始復甦。不得不讓人感嘆,真是幸運的清朝,苦逼的明朝。


漢上痴生


到了崇禎末年,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亡國是必然的事情,從秦始皇之後還沒有哪個封建王朝能夠打破三百年國祚的魔咒怪圈,兩漢加一起雖然過了四百年,但其實兩漢是獨立的兩個王朝,與晉、宋、以及朱棣之後的大明截然不同,後漢是不承認前漢遺留的宗室地位的,而唐朝296年已經是做到了封建王朝的極致了,明朝也還可以,延續了十一世十六帝,一共276年。

關鍵是歷史是由許多個偶然組成的,在崇禎末年明朝、蒙古、女真再加上明朝農民起義的首領李自成、張獻忠五人來看的話,依然還是皇太極的政治水平最高,其餘幾人水平參差不齊,李自成略微比其他人高,崇禎略微比其他人低。

雖然崇禎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精神我很佩服他,但是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應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崇禎剛登基的時候其實局勢並沒有那麼糟糕,楞是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歷史上有許多兄終弟及的皇帝,但是其中的兩極分化特別嚴重,做的比較好的有比如宋太宗趙炅、宋高宗趙構、明代宗朱祁鈺、明世宗朱厚熜等等,姑且不論他們在位時是昏君還是明君,他們起碼能夠把握住朝政,知道駕御群臣。

但是做的比較差的也有不少,實話實說,宋朝、明朝、清朝都是亡於兄終弟及的皇帝之手,也有人說清朝應該怪慈禧,呵呵,不是光緒能力太弱還殺心滿滿,慈禧並不會架空光緒的,畢竟是她的親外甥,可惜這個外甥能力不咋地,還想要她的命,拖到臨死才殺他已經很不錯了。

古代帝王為皇子選老師時其實是有講究的,太子會選幹練之臣授課,如楊廷和之於正德皇帝朱厚燳、高拱之於隆慶皇帝朱載垕、張居正之於萬曆皇帝朱翊鈞,都是一時名相,他們也會教授未來的皇帝一些帝王心術。

相反對於其他皇子,皇帝都會選擇忠厚老實的大臣去給他們上課,告訴他們非白即黑,宣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的三綱五常,所以像崇禎這樣的以為東林黨會眾正盈朝的皇帝就明顯吃虧上當。

崇禎能力不行,自然有能力強的逐鹿中原,於是李自成率大軍進京,本來李自成沒想過那麼快的,結果一路上望風而降,李自成不勝而勝到了京城,到了北京城李自成其實還是不想進城的,畢竟他還沒有做好坐江山的準備,他的根基還太薄弱,只是他的那些部下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迫不及待的要進京“栲餉”了,最後他們在京城搜刮了八千萬兩銀子而去,而之前崇禎哭爺爺告奶奶也沒求來幾千兩銀子。

李自成的所作所為嚇壞了準備投靠他的吳三桂,於是吳三桂倒向清國,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雖然帶兵打仗不行,但是政治水平不錯,要不然也不會被封為“睿”親王,於是他以吳三桂兵馬為前驅,一路向南,替他打下了大片疆土,最後封吳三桂等“三藩”多爾袞也不過是慨他人之慷,反正之前也不是他的土地。

要知道滿清剛入關時全族老少加起來才二十萬人,而當時漢人有將近兩億,雖然有“女真滿萬不可敵之”說,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怎麼拼也能拼過了。

不過入關後女真人聰明瞭,他們只在後面押陣,在前面衝鋒陷陣的都是漢軍,也就是所謂的綠營軍,而原明朝的將領紛紛降清,也為清朝統一中原增加實力,連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都降了清,不過讓人解恨的是漢奸多沒有好下場,後來也得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待遇。


飛凡看歷史


我認為任何問題都應該辯證的看,沒有絕對的必然也沒有絕對的偶然。如果單論結果那可以說是必然, 但是在其過程中卻有著許多的偶然。

滿清八旗軍隊的實力在當時來說毋庸置疑,無論是單兵還是集團作戰都極為強悍,正所謂滿人不上萬,上萬則無敵。但是僅僅依靠武力這一點還不足以另其一統天下。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據史料記載在明朝末年崇禎年間出現了極為罕見的小冰河期,全國平均氣溫急劇降低,夏天大澇大旱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各地狂降暴雪。由此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加劇社會動盪,人口銳減,此為天時。

滿清未入主中原前的所佔據的大本營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在那個年代屬於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山險水惡,不如中原和江南富裕宜居,所以朝廷對之重視程度不夠,軍力也相對薄弱,基本採取羈縻策略,只是利用當地的幾個女真部落互相制衡,當平衡失衡之時偶爾出兵來實施有限的干預,所以滿清有足夠的客觀條件發展壯大自身。山高皇帝遠,當真正引起朝廷注意的時候,其實力卻早已今非昔比。此為地利。

人和更是重中之重,每個朝代的末年都是官場腐敗,民生凋敝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起義反抗之星火也是漸成燎原之勢,而明朝尤甚。大概統計朱元璋的後人到了明末已經達到百萬之巨,這些人都要享用朝廷俸祿,依靠百姓供養,可想而知當時百姓身上的負擔有多重。這時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便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一路過關斬將,攻城拔寨,開倉濟民,招兵買馬,最後竟一舉攻克京城,逼得崇禎上吊自縊,建立了大順。此為人和。此外袁崇煥擅斬毛文龍,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等偶然事件皆可算為人和。

正是有了以上這些因素才為滿清創造了各種有利的因素,使其最終入主中原,一統天下。所以說必然是自身因素使然,偶然是外在條件輔助,單憑一點不是不對,也不盡全對。





飛哥帶你品


滿清入關,統治華夏,得國確實是太過容易,統一天下與其說是歷史必然,不如說是僥倖偏得。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曆1867年7月21日晚,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與趙烈文聊天。趙烈文預言滿清50年內滅亡其後中華大地上將是軍閥割據。

曾說:“京城中來人說,都城裡氣象甚惡,明火執仗之案經常發生,而市肆裡乞丐成群,甚至於婦女也裸身無褲可穿,民窮財盡,恐怕會有異變。為之奈何?”

趙說:“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分剖離析。然而主德隸重,風氣未開,若無抽心一爛, 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國藩蹙額良久,說:“會否南遷呢?”趙說:“恐怕是直接完蛋,未必能像東晉、南宋一樣偏安江南。” 曾說:“本朝君德比較正,或者不至於到這種程度吧。”趙說:“君德正,然而國勢隆盛之時,士大夫食君之祿報君之恩已經很多。本朝創業太易,誅戮又太重,奪取天下太過機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

為什麼說滿清入關,統治華夏,得國確實是太過容易、僥倖?

首先,得天時,乘亂而入,抓住好機遇。

明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打土豪、鬥官吏,最終以李自成進北京,崇禎皇帝煤山上吊,宣告了大明王朝的滅亡。大明對關外滿清的名義束縛不復存在。李自成農民軍進北京後,軍紀敗壞,腐化嚴重,尤其遭遇大瘟疫流行,軍隊非戰鬥減員嚴重,戰鬥力持續下降。就在這時,滿清鐵騎入山海關,農民軍不敵。滿清一路向南攆殺農民軍,打敗李自成即告奪得天下,因為中原故主已不復存在。


其次,得地利,經年累月經營富庶的關外,由北向南進攻佔盡地理優勢。

東北地廣人稀,滿清崛起之處,興業之地,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為南下戰爭儲備了必要的戰略物資,創造了穩固的根據地。滿清佔據的遼東距離北京實在是太近了,以至於北京防禦滿清,都沒有戰略縱深。山海關至北京一路平原,沒有天然屏障,沒有給大明反撲的餘地。


再次,得人和,滿清巧妙地利用了大明故屬的民心。

滿清一直宣傳大明亡於李自成,滿清入關是替大明君王復仇,收買人心。李自成農民軍腐化墮落,侵害百姓利益,民心盡失,滿清的懷柔政策,讓初期的百姓感念滿清的恩厚。滿清對於順從的漢民,還是注意統治策略的,沒有過度壓榨百姓。以至於到民國時,仍有人認為,大清朝待老百姓恩厚。尤其是以吳三桂為代表的一眾明朝叛將,助滿清入主中原,成為滿清進一步征伐、屠戮的工具。


我們說滿清統治華夏,得國太過容易,但是不否認滿清對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有舉起重大的歷史貢獻的,當然那也是後話,是得國之後的事情了。


就像有的人在路上撿到上好的木料,回家後費勁巴力打成一套好傢俱,不能因為打傢俱付出很大心血,就說得到木料很艱難。


今天,無論滿清得國是否容易,我們都不能忘記明末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人間疾苦;我們都不能忘記連年戰亂、群雄逐鹿、民生凋敝、生靈塗炭的亂世蒼生;我們都不能忘記民心思定、國運待轉、民族振興的期望。因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安定的社會、大融合的民族,是百姓的福祉、民族的希望。


水木快快刀


其實現在 很多人都認為,清朝能夠入主中原,都是吳三桂那混球放清軍進來的。這才導致清軍能這麼迅速的佔領中原。這其實是我們的認知錯誤,山海關似乎成為了擋住清軍的有力保障。


事實卻不是如此,絕對不是僥倖。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四月七日,清朝調滿、蒙、漢兵,幾乎傾巢出動,由多爾袞率領南下。此次清軍的行軍路線,計劃仍採用過去入關南下的路線,即繞過山海關,由突入。四月十五日,清軍進至翁後接到鎮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的“乞師”書,立刻改道向山海關進軍。

可以說之前清軍就已經繞過山海關來攻打,這次遇到了吳三桂求他們來攻打李自成,這也是意外之舉,就算不入關他們也能進中原,只是慢了些。

四次繞過山海關,經驗豐富

而且從1629年開始到1642年,這之間13年時間,清軍四次繞過山海關劫掠,攻克88城,掠走數以萬計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各種物資,擄走幾十萬人口,為清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順便還讓崇禎帝殺了袁崇煥,除去了勁敵。

尤其是第四次繞過山海關,

皇太極再次派阿巴泰、圖爾格等統兵叩關。這次也是兵分兩路,左路軍從界嶺口毀邊牆而入,右路軍自黃崖口(北京密雲東北大黃崖口)攻破長城入關,攻克薊州城。清軍一路南下,如無人之境,攻克曹、濮,山東等諸州縣,滋陽王、安丘郡王、陽信郡王以及樂陵郡王等數位藩王被俘,魯王自殺。清軍所向披靡,但是仍然沒有留在關內,而是劫掠一番從懷柔出關,返回遼東。

可以說清軍直接跑到山東來搶劫了,為什麼不攻佔城池呢,就是怕被關門打狗,所以才搶一下就跑。

至於清軍入關也是歷史的必然,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吳三桂就成了兩邊爭奪的肥肉,本來已經打算投降李自成,可不知怎麼回事,吳三桂半路變卦,又跑回去佔領了山海關,引清軍入關,李自成瞬間處於劣勢,被逼放棄北京。此後,清軍攻佔北京,打仗無往不利,順利佔領了中原大部。

這也是歷史必然啊。


歷史研究課


非常偶然,確實屬於僥倖。

我們先拿遼國、金國和宋國之間關係舉例。

宋朝一直活的很憋屈,因為,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割給了契丹人。農耕政權防守北方的燕山-陰山防線丟了。遊牧民族再要南下是,就是一馬平川了,漢人無險可守。也是因此,北宋一直受到北方遊牧政權的打壓。

但是,就是這樣,北宋變成了南宋,丟掉了整個北方,漢族政權依然像小強一樣活著!這是為什麼?因為,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本族人口都太少!

遼國在北宋建立初期,只有380萬人,能用於作戰的精銳只有十幾萬人,其中騎兵六七萬人。每次出征,契丹也是損失不小。後來,遼國人口增長到900多萬,能上戰場的男丁達到165萬。但是,此時的契丹人,也已經沒有之前能戰了。

而北宋建國時有3210萬人(大部分是北地漢人),全國傭兵120多萬。靖康之前達到頂峰,估計有1.2億人!遼國真沒實力吃掉北宋。

金國更強悍一些,建國初期全國有2000萬人,全盛時有5600萬人。但是,女真人只有300多萬,頂峰時700多萬。而且,這裡面還有契丹人,奚人。純正女真人在建國初期只有幾十萬人,更少。而且,金國內部很亂,各大宗族都再威脅皇權。金國想南征的時候,還要考慮別被自己人背後捅刀子。

所以,金國面對8000萬人口南宋,也是無力吞併!金國能把北方3800萬漢人融合好,就算是很厲害了。

明末時,明朝在面對滿清時的境遇,比宋朝好多了。

明朝起碼還有山海關啊!清軍只要拿不下山海關,就不敢全軍南下。雖然,清軍曾五次繞關南下,但是,每次都要屯兵一部在山海關附近牽制明軍,防止南下部隊被明軍切斷後勤補給線。

我們來看看清軍南下的三條路線的大致方向:

左邊兩條,都是繞遠,在山中沿著河谷前進。路途遠,且難走,補給線容易被切斷。而東邊的山海關一線就好走多了,一馬平川。

乾隆四十三年高宗純皇帝巡狩盛京諭言:

山海關京東天險,明代重守此以防我朝。而大軍每從喜峰,居庸間道入襲,如入無人之境,然終有山海關控扼其間,則內外聲勢不接;即入其他口,而彼得擾我後路。故貝勒阿敏棄灤,永,遵,遷四城而歸,太宗雖怒譴之,而自此遂不親統大軍入口。所克山東,直隸郡邑,輒不守而去,皆因山海阻隔之故。

從乾隆的言論中可知,山海關不丟,清軍斷然不能完成南下滅明大業。其他路線上的南下嘗試,都是一錘子買賣。清軍不能長久,不敢像在東北一樣打“圍城”的持久戰。清軍五次南下,都是搶完就走,遇到挫折就撤退!

而且,清軍當時人口確實太少了。在順治五年,八旗丁冊顯示,才有55330人(兵力)蒙古八旗有28785人;漢八旗45849人!滿、蒙包衣漢人,216967人!以上所有數加起來,共計有346931人!這些人共計能湊出兵力12萬左右,清軍1644年入關時只帶了五六萬人。

以五六萬兵力,34.7萬人口的基數,要統治(明末)6000萬人(有說法是當時人口上億)的中國,真是純屬運氣!

沒有李自成等起義軍霍亂全國,明朝也不至於在北方如此窘迫。沒有李自成幫忙滅掉明朝,讓明朝群龍無首。沒有李自成剝削地主官紳階層,讓他們投靠滿清;沒有吳三桂這樣的漢奸當先鋒;滿清肯定統一不了中國。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絕對是歷史的必然

清軍入駐中原是明清革鼎之際的一個重大的事件,是關係明亡清興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深居東北一隅的滿族的歷史,更是改變了中國隨後兩百多年的歷史進程。

1、入關前大明王朝基本社會情況

明朝自中期以後便開始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閉關鎖國,宦官外戚趁機干政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到明末的時候更是有增無減。另外,崇禎繼位後的幾年到十幾年間,西北地區的多年大旱,無數人流離失所,難以為生,其結果直接導致很多人鋌而走險,選擇以叛亂的形式來獲取生存下去的機會,而崇禎為了鎮壓叛亂卻加徵賦稅,結果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形成了四股主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國大地上進行著角逐。

除此之外,西方殖民者也早已經把侵略的魔爪伸向當時的大明王朝,荷蘭殖民者侵佔了臺灣;沙俄侵略者於清軍入關的前一年也已派出遠征隊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可以說彼時的中華大地早已處於外敵的威脅和內政的混亂的險峻形勢下。

而此時除清朝一方外,另外三方的所建立的政權,由於自身的侷限和弊端都無力承擔統一中國的重任。因此這一重任就歷史地落在了清朝一方。而清朝一方要實現這一歷史任務的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入駐中原。

清軍入駐中原不僅改變了清朝和滿族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命運。它結束了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統一。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說歷史講考古


清朝能夠入主中原,最後一統天下,應該說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其中包含著極大的僥倖成分。

因為明朝政治高度腐敗,軍制糜爛敗壞,再加上明末連年災荒,流民起義烽火四起,關外清軍不斷侵犯,使得明朝政府左支右拙,內外交困,最終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之下,明朝的統治覆亡了。

清朝統治者抓住了這一歷史良機,採取了一系列正確的政治措施,進入山海關,逐鹿中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清朝的勝利,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其中具有極大的僥倖成分。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李自成大順政權政策措施失誤,而李自成本人在勝利面前頭腦膨脹,驕傲輕敵。

李自成軍事上的失誤:

作為當時漢族武裝中力量最大的一支隊伍,李自成擁有百萬大軍,可謂是兵強馬壯;但是,李自成在進軍北京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在消滅了明軍的重兵集團之後,遼東的滿清軍隊已經成為大順政權的主要敵人;他在消滅了孫傳庭的秦兵主力以後,頭腦極其膨脹,盲目地以為中國北方已經可以任由自己馳騁縱橫,再也沒有對手了。在此思想的主導下,李自成進軍北京之時,沒有集結太多的兵馬,僅率老營主力十幾萬人,兵分兩路,開始了征程。

而在西北地區、湖北德安四府、河南等地,李自成留下了大批軍隊,為下一步進軍江南、統一全國作準備。

因此,在山海關大戰之時,由於一路分兵駐守各地,還要分兵保衛北京,李自成帶到山海關的兵力並不多,大概有5、6萬人馬。這些人馬可以打敗吳三桂的關寧軍,卻無法抵擋10幾萬清軍的偷襲。

李自成政治上的失誤:

在進入北京之後,其實明朝的官紳階層已經歸心於李自成了,都在盼望李自成建立新朝、恢復封建統治秩序。可是,李自成大順政權未能完成農民起義向封建統治的轉變,一味延續過去“打富濟貧、追贓助餉”的老政策,對明朝官紳進行了嚴厲地打擊,使明朝官紳階層大失所望,從而在李自成兵敗山海關以後,他們紛紛起來發動叛亂,響應清軍的進攻。

明朝官紳階層發動的叛亂,使李自成措手不及,狼狽不堪,只得一路潰退回陝西。

2.農民起義軍內部傾軋,李自成、張獻忠關係破裂,未能聯合抗清。

由於李自成過早地剷除羅汝才、賀一龍等農民軍領袖,導致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等農民軍對李自成避而遠之。後來,在李自成被清軍一路追擊之時,各路農民軍都持幸災樂禍的觀望態度,無人去援助李自成。

最終,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被清軍各個擊破,李自成、張獻忠先後犧牲了,龐大的農民軍隊伍失去了領袖人物,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大部分投降了清軍。

3.南明朝廷延續了朋黨之爭,內部鬥爭激烈,沒能形成對外抗清的合力。

南明小朝廷自建立之初,就烏煙瘴氣,黨爭激烈。以東林黨人的復社與閹黨的鬥爭繼續進行權力鬥爭。雙方你來我往,互下絆子,鬥得不亦樂乎,完全不顧清軍的耽耽虎視。

4.南明重臣大多昏聵無能,不能擔負起反清復明的歷史重任。

南明朝廷中的重臣史可法、何騰蛟、瞿式耜等人,都不具備力挽狂瀾的政治能力。他們一味沉溺於“借虜平寇”的幻想,一廂情願地企盼著與清廷劃江而治。結果卻是錯失良機,未能乘勢出兵河南、山東等地;而清軍在打敗了李自成、張獻忠之後,轉過頭來就消滅了南明幾個小朝廷。

4.抗清將領在取得勝利、形勢大好之際,往往莫名其妙地驕傲輕敵,招致慘敗。

南明並不是沒有取得過勝利,清軍也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抗清將領們的幾次驕傲自滿,給清軍以可乘之機。

劉文秀保寧慘敗、李定國新會之敗、鄭成功南京城下的大敗,都是在即將大勝之際,因為主帥在一路獲勝的情況下,喪失清醒的頭腦,驕傲輕敵,給了清軍喘息的機會,最後為清軍所乘,大敗而回。

5.孫可望利令智昏,挑起內訌,喪失了反清鬥爭的大好形勢。

孫可望是南明最有才幹的領軍人物。他是真正的軍政全才,尤其擅長政務處理。他一手建立了大西南反清基地,把大西軍餘部訓練成為打擊清軍的骨幹力量;他聯明抗清,對西南地區的明朝軍閥勢力毫不手軟,一律重拳出擊,予以消滅;使得永曆朝廷能夠做到軍令政令的統一。

在孫可望的主持下,以大西軍為主的南明軍隊大舉反擊,一度打得清廷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與永曆朝廷劃江而治。

但是,在勝利面前,孫可望頭腦膨脹起來,再加上南明一些投靠孫可望的無恥文臣的不斷慫恿,孫可望竟然企圖廢掉永曆帝,由自己取而代之。

孫可望的野心遭到李定國、劉文秀的反對,最終釀成了南明軍隊的一場大內訌。孫可望在內訌中失敗,眾叛親離;激怒之下,孫可望為了報仇,竟然投降清軍,作了可恥的帶路黨。

孫可望的內訌以及叛變投敵,給南明抗清鬥爭帶來了最嚴重的惡劣影響,使大西南反清鬥爭從此走向失敗。

6.清廷政治策略得當,使明朝官紳階層盡心竭力地為滿清統治者服務。

由於清朝統治者的政治策略極其得當,洪承疇、吳三桂等明朝降臣對其忠心耿耿,甘願效盡犬馬之勞。而且,明末清初有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明朝軍隊看上去不堪一擊,可是一旦他們投降了清軍,掉過頭來鎮壓反清鬥爭的時候,立馬就變得戰鬥力極強,兇殘無比。他們在清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為滿清統治者立下了汗馬功勞。

結語:清朝得天下,有自己政治措施得當的一面;也有南明朝廷腐敗不堪的一面。應該說,清朝統一天下,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清廷確實是有很大的僥倖成分。


品茗讀史


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煤山,立國276年的明王朝滅亡,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作為勝利者入主北京城。可短短一個多月以後,在明軍、農民軍、清軍三股勢力的角逐中,屬於漢人一方的農民軍竟然被,在勢力達到巔峰後遭遇滑鐵盧,慘遭出局。明清換代,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清朝入主中原,根源在於中原政權腐朽沒落。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王朝代元而立,到1644年已是行將就木,官僚集團內部的極度腐化,使得龐大的帝國變得臃腫不堪。



土木堡之變以後,開國的武將勳貴幾乎一網打盡,自宋代開始的重文輕武重新確立,壟斷了行政、司法、監察、軍事的文官集團,取得了皇權抗衡的優勢,小到皇帝私事,大到國家事務,皇帝都無法自己拍板決定。無奈之下,宦官作為皇帝的代言人,充當了重要的打手,鋤奸徵稅,無所不做,這一頗具明朝特色的文宦對立,到了明朝後期成為黨爭的標誌。可以說,無論閹黨還是東林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只不過東林黨一獨大,這群人佔據高位,卻與東南富商勾結,拒絕朝廷增稅,迫使明末巨大的開支全部轉嫁到貧苦的農民身上,促使農民起義接二連三地爆發。



與此同時,東北的女真部落開始崛起。他們依靠血緣為紐帶,傑出的軍事領袖努爾哈赤恩威並施,基本統一了建州女真。他們仍處於部落、奴隸社會,社會生產力低下,在天災與自身發展需要的帶動下,年年嚮明朝進攻,攫取鉅額的人力物力資源。努爾哈赤去世後,女真貴族在均勢下成功推舉了青出於藍的皇太極為領袖,他更加廣泛地吸收蒙、漢為己所用,同時征服了朝鮮。明朝則在遼東實行了高堡戰術,閉門不出,任由後金發展壯大,並且放棄了蒙古和朝鮮,使自己陷入孤立。在戰略被動下,皇太極採取激進的軍事進攻,繞過寧錦防線,直接攻入直隸、山西等地,破壞了明朝北方社會基礎。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內政不和、外交閉塞,與清(金)國積極開拓的戰略形成鮮明對比。只會捱打防守,再堅固的防線也會有崩潰的一天。吳橋兵變後,清(金)國便取得了軍事裝備上對明朝的均等優勢。



再看明朝國內,農民起義一直困擾明朝君臣,並最終導致明軍深陷兩線作戰的泥沼。在一系列天災的打擊下,無數農民流離失所,而在王朝末期,本就高度集中的土地以及腐朽的地主官紳,進一步放大了這一不穩定的危害。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紛紛揭竿而起,縱使滅了一個闖王,也還會有新的闖王誕生。這和朱元璋起義一樣,元朝的滅亡已成必然,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各路梟雄,誰主沉浮才是最大的偶然。

從這個角度,明朝一大批優秀的將領,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等等,哪一個不是以一當十,但也無法挽救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那麼取得天下的,就只有國內混戰脫穎而出的李自成,以及在關外耕耘幾十年,虎視眈眈的清(金)國。而清(金)國無論從組織程度、軍事戰鬥力、戰略謀劃各方面都遠勝於李自成的大順軍,這一點從招降吳三桂便可以看出,李自成功虧一簣,入主中原必然是清(金)國。


春秋正義


大清入住中原絕對是運氣,崇禎皇帝稍微給力,大明不會亡。

大明雖沒落,但是其人口,佔地面積巨大,女真人雖強,戰地面積小,可戰兵馬就幾十萬,經不住持久戰,和大明不是一個量級的。大清能入住中原的運氣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一、崇禎帝能力問題,崇禎帝喜歡猜忌,不會識人善用,他手下不乏能征善戰之人,袁崇煥、賀人龍、祖大壽、盧象升等皆猛人,崇禎帝關鍵老犯渾,讓大將枉死,自費武功。其他聰明人,不敢跟著崇禎混了,崇禎啟用你的時候,就是離死不遠的時候,破北京時,沒人勤王,左玉良手握八十萬大軍竟然按兵不動。

二、自然災害,崇禎帝也是夠背的,在位幾年,連年乾旱,顆粒無收,農民揭竿而起,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拖垮朝廷,李自成更是攻破北京,滅了大明,其實李自成本意不是滅大明,只是想讓崇禎封他西北王,可朱家皇帝骨頭硬,不封異姓王,李自成一衝動,給我攻北京,沒想到竟然給破城了,順便霸佔陳圓圓,吳三桂倒戈,假如崇禎帝封李自成為西北王讓李出山海關,火併女真人,崇禎坐收漁翁之利,豈不美哉。

三、李成梁擁兵自重,養虎為患。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是李一手調教,八旗騎兵更是仿製李的軍隊建成,李成梁一己之私,為大明買下了禍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