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熬過了2018年下半年的低谷期,2019年京東集團進入“U型圖”的後半段,重回增長軌道。

3月2日,京東(JD.US)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集團全年實現淨收入為5769億元,同比增長24.9%;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122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增長211%至10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單就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業績而言,京東集團實現淨收入1707億元,超過此前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分別對京東營收預期的上限1689億元、1680億元。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京東集團2019年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從2018年的3.053億增長18.6%至3.620億。這也是京東集團自2018年第四季度年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速跌落到個位數後,首次重回雙位數增長,同時也是其近6個季度來所實現的最快增速。

財報發佈後,京東盤前一度漲超8%,截至《每日經濟新聞》北京時間3月3日0:22發稿,京東開盤股價漲幅11.30%,達42.86美元,京東集團總市值達625.82億美元。

核心業績數據向好京東“熬過”低谷期?

根據京東集團發佈的財報,2019年第四季度,該集團實現淨收入1707億元,同比增長26.6%;實現經營利潤5億元,較2018年同期9億元的經營虧損實現扭虧。同時,在淨利潤表現上,2019年第四季度,京東集團實現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6億元,而2018年同期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8億元。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不只是淨收入和淨利潤實現了明顯增長,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年收入5769億元,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3.620億,環比三季度末增長2760萬,創下過去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從同比增速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京東集團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增速為18.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此前京東集團披露的財報數據注意到,這也是京東集團自2018年第四季度年度活躍購買用戶增速下滑至個位數後,首次重回雙位數增長。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對於2019年的業績增長表現,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用“京東歷史上新的里程碑”來形容。同時他還在財報中表示,京東所實現的創紀錄的年度盈利和優秀的現金流指標,主要得益於其在基礎設施和技術領域的持續投資開始獲得穩健的財務回報。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實際上,於京東集團而言,2019年是“爬坡”的一年。

2019年初,彼時的京東集團先後遭遇了裁員降薪的人事風波、增速放緩的業績質疑,可以說是迎來了“至暗時刻”。而根據其股價表現也可以看到,2018年12月31日,京東集團股價為20.93美元,較2018年1月2日的開盤價42.14美元下跌了50.33%。

但從此次公佈的2019年財報數據來看,京東集團重回增長軌道。

在資本市場方面,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2月31日,京東在納斯達克的收盤價為35.23美元/股,股價較2019年年初1月2日開盤價的20.31美元/股漲幅超過73%。而自2020年1月2日開盤價35.96美元,至2月28日收盤價38.51美元/股,京東股價漲幅為7.2%。

另外,對於去年的裁員風波,京東集團此次發佈的財報中也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共有超過22萬名員工,一年新增了超過4萬個就業崗位,遠超京東集團在2019年初作出的新增1.5萬個崗位的承諾。同時,京東還帶動了周邊和生態鏈上下游企業超過1500萬人就業。

下沉和“供應鏈基礎戰略”成效初顯

實際上,資本市場對於京東集團的2019年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已有預期。中金公司此前在研報中指出,預計京東集團第四季度收入增長將超出預期,主要由於主要優勢品類銷售強勁。

談及2019年京東集團的核心戰略,被提及最多的一個是“下沉”一詞,另一個則是打造“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以下簡稱“供應鏈基礎戰略”)的戰略定位。

以“下沉”而言,2019年9月,京東集團推出的新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正式上線。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曾表示,京喜是京東集團重新打造的專門針對低線市場消費者的渠道。而在此次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中,徐雷還表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京喜的日均單量已經突破100萬單。

不止於此,京東集團在財報中還提及,就在2019年“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期間,京東旗下合資公司、同城速遞信息服務平臺和零售賦能開放平臺——達達集團也實現強勁增長。期間,京東到家的銷售額較上一年同期幾近翻番,且三四線城市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7倍,顯示出“一小時購物”服務模式受到了低線城市消費者的歡迎。

正因如此,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財報中表示,京東新穎的營銷方式、出色的產品選擇以及更好的消費者服務,推動了用戶數的強勁增長,尤其是中國低線城市的用戶增長。

此外,京東集團在財報中也表示,2019年第四季度,集團的單季新增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創下過去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戶中超過七成來自三至六線城市。

另外,就“供應鏈基礎戰略”而言,這也是推動京東集團2019年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前舉辦的2019年度京東零售表彰大會上,徐雷曾表示,圍繞集團“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的定位,京東零售開展了技術驅動下的服務轉型。

而從成果來看,京東零售的服務轉型對京東集團整體收入結構的影響尤為明顯。

全年收入5769億元、活躍用戶重回雙位數增長 京東2019如何從至暗時刻走向超預期?

在收入結構方面,2019年第四季度,京東集團實現淨收入1707億元。其中,淨產品收入1497億元,同比增長24.5%,在整體淨收入中佔比為87.7%;淨服務收入為210億元,同比增長43.6%,在整體淨收入中佔比為12.3%。由此可以看到,淨服務收入在京東整體淨收入中的佔比在逐步提升,技術與服務成為京東集團增長的新引擎。

而從全年表現來看,京東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淨服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44.1%,首次突破600億元,而當年的前三個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44%、42%、47%。同時,在2019年全年淨服務收入中,來自於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佔比也從2017年、2018年的16.8%、27.0%,大幅增長至2019年的35.5%。

對此,中金公司也在分析中提出,京東2019年年初作出的戰略調整頗有成效,公司轉向關注更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更重視利潤率持續提升,同時實現GMV溫和增長。分析認為,京東成立21年以來建立的品牌形象有著重要且獨特的戰略價值,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用戶群中,只要京東不再投身於電商價格戰之中,這樣的品牌價值有望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疫情之下,有挑戰也有機遇

對於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預期,京東預計,較2019年同期增長至少10%以上。此預期體現了京東當前的初步預期,可能會因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而發生改變。

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對商業企業的影響尤為明顯。如同為互聯網零售巨頭的阿里巴巴,其就在此前披露2020財年四季度業績後的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疫情將會對財務有直接影響,收入增長將會放緩,甚至淘寶、天貓和本地生活服務也可能出現負增長。另外,阿里巴巴方面還提出,疫情對供應鏈、物流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菜鳥,雖然財務上基數小,影響不會很明顯,但受人員返工影響,嚴重影響物流效率。

而對於京東集團而言,徐雷在此次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電商市場確實會帶來一些挑戰,尤其是一些消費需求會被抑制。

但徐雷也表示,在面對挑戰的同時,也有一些利好的現象,說老用戶迴流加速,被喚醒的沉睡用戶增速都非常高。

徐雷進一步表示,從疫情期間的經營表現來看,京東老用戶的迴流表現較為明顯,從流量結構可以看到,京東新用戶的主動訪問和主動購物在提升。也因此,京東將會通過對迴流老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繼續去提升、改善用戶體驗,讓他們成為京東的長期用戶。

此外,徐雷還表示,疫情期間,京東的商業模式讓供應商更加認識到與京東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京東在全渠道的建設將比以往更快,而且得到了供應商的積極參與。從品類的角度來說,消費品、生鮮和健康品類確實是在這次疫情之中的增長表現較好,尤其是生鮮業務和健康品類。相信通過此次疫情讓整個的中國消費者、行業、甚至政府部門,都會非常重視這些品類未來在通過互聯網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創造的社會價值。

“相信疫情結束之後,更多的消費者會對京東物流提供的服務非常認可,而我們也要保障後續能持續提升體驗。”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也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據瞭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京東利用自建物流的優勢,憑藉在供應鏈、物流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方面的實力,已多舉措投入到關鍵醫療和民生物資的運輸和供給工作中。

其中包括1月24日向湖北省慈善總會及武漢醫院捐贈超過100萬隻口罩及大量醫療物資;作為國家郵政局推薦的向武漢發送郵件快件的三家物流企業之一,京東物流為湖北當地藥企提供緊急藥品運送服務;京東健康開通免費醫生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平臺,超過3萬名醫生、24小時不間斷在線提供服務;向平臺上的商家推出了多項補貼扶持措施等。

此外,根據京東集團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京東物流已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約5000萬件、超1.5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