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20年前任正非下決心花20億購買諮詢服務,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二十年前,全球管理諮詢業的年收入大約是500億美元,而現在,早已經超過了4000億美元。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50%左右的公司擁有自己長期合作的管理諮詢公司。

諮詢公司到底憑什麼掙這麼多錢?諮詢公司賣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我們以全球諮詢公司翹楚麥肯錫來分析解答。

20年前任正非下決心花20億購買諮詢服務,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諮詢公司是幹嘛的?

戰略諮詢公司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和很多專業服務公司不同:廣告公司賣給我們的是廣告的設計、製作和投放;投資銀行賣給我們的是協助完成交易;審計師賣給我們的是經過審計的財務報告;律師賣給我們的是法律服務,幫我們處理合同或打官司。

那麼,戰略諮詢公司麥肯錫賣給我們的是什麼?

關於諮詢顧問,有一個笑話說:

諮詢顧問做的事,就是看了你的手錶,然後告訴你現在幾點。這部分是事實,但為什麼我們需要諮詢顧問,需要麥肯錫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手錶可能不那麼容易看懂,需要掌握專門方法的專家來協助,教我們怎麼看。也可能是,我們雖然看懂了,但希望有人來幫忙從專業角度再次確認。

諮詢公司賣的是“方法論”

諮詢公司售賣的並不是“建議”,也不是“治療”或“信任”,諮詢公司售賣的是“方法論”在中國企業史上,華為可能是在一個諮詢項目上付給諮詢顧問最高金額的公司。從1998年開始,華為就請IBM做諮詢顧問,協助公司導入所謂集成產品開發(IPD),這個項目推進了10年,華為付給IBM的諮詢費、IT工具費用加起來近20億元。

我們來看看當年華為20億買諮詢的項目決策過程

1997年,任正非認識到,華為的管理是個大問題,於是該年12月,任正非專門考察了休斯、朗訊和惠普、IBM。IBM的CEO郭士納親自接待了任正非,並介紹了他們的管理內涵。於是,任正非決定向IBM購買諮詢服務。

鑑於華為是IBM在中國的第一個管理諮詢項目,IBM異常重視華為,當時的IBM中國區總裁周偉焜也擔心華為砍價,於是,周偉焜提出:根據IBM方面的推算,70位顧問按級別分為3類,每小時收取的費用分別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為期5年。也就是說,要完成這次管理變革,華為要投入20億元人民幣。

20年前任正非下決心花20億購買諮詢服務,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話音剛落,會場瞬間響起噓聲。有媒體報道稱,當時一位副總裁心痛地對任正非悄聲說,這相當於華為一年多的利潤了,我們砍砍價吧。任正非反問道:“你砍了價,你能對項目的風險負責嗎?”所以對於周偉焜的報價,任正非只認真地問了一句:“你們有信心把項目做好嗎?”周偉焜沉思片刻後,回答了一個字:“能!”於是任正非當場拍板。

顯然,歷時五年,這種胸懷、格局與意志力,改變了華為,既然管理是制約華為從中國小作坊向跨國公司演變的瓶頸問題,那就要虔誠地拜師學藝,那就要果斷決策。

事後,當郭士納知道任正非不還價的態度後,郭士納也肅然起敬。他的回覆是三個字:“好好教。”

1998年8月10日,他召集了由上百位副總裁和總監級幹部參加的管理會議,宣佈華為與IBM合作的“IT策略與規劃”項目正式啟動,內容包括華為未來3~5年向世界級企業轉型所需開展的IPD(集成產品開發)、ISC(集成供應鏈)、IT系統重整、財務四統一等8個管理變革項目。

華為新的騰飛由此開始起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