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如果要問上海有哪裡又好吃又便宜,恐怕誰也比不上那群忙活了半輩子,如今功成身退的退休阿姨爺叔更瞭解了吧。

這不,局座家的頭號旅遊積極份子——舅媽,去前剛結束自己35年的工作生涯,現在每週不是和廣場舞友們去這裡一日遊,就是和小姐妹去那裡農家樂。每回家庭聚會在飯桌上碰到局座,都會興奮的拉著局座把她去哪兒哪兒玩的照片一張張仔細介紹並翻給我看。

最近的一次碰面,她去了趟召稼樓,除了給全家人帶給不少手信,還繪聲繪色地給局座介紹召稼樓裡的風土人情和好吃的。本來覺得“古鎮不都一樣嘛”的局座,居然被超有語言天分的舅媽給“噱”進了。

局座我是幹什麼的?不就是找美食的嘛……美食在那裡召喚,又怎麼能不去?趁著工作日人少,就去那裡逛逛吧(此處要立一個flag)。於是,局座打發阿花先撐住局裡的場面,打著“外出取材找靈感”的幌子,風塵僕僕的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召稼樓。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你以為局座來這裡就光顧著走胃嗎,局座也是走心的好不,前腳剛走到召稼樓門口,後腳就從兜裡掏出了之前做了一番功課的“美食清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裡面既有舅媽的重點推薦,又有網上的好評,可能你要說逛個古鎮看到好吃的直接買不就行了,還要做啥攻略啊。嗯哼哼,你們還是太年輕了啊…...因為整個召稼樓,都是這樣的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喏喏喏,就不繼續浪費你們的流量了。

各種乾貨、炒貨、熟食、點心樣樣都有,相機裡隨便翻翻就有那麼幾十張街頭小吃的照片,縱使局座有十個胃也吃不過來啊。肚量有限,可不得吃的穩、準、狠,做好充足的功課嗎?就不賣關子了,馬上開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還沒踏進“戰場”,與招牌並排的位置便發現了局座此次美食清單上頭號選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如果對上海湯包小籠之類有過小研究的童鞋,應該聽說過這家名氣響噹噹的湯包店吧。局座來之前也做了一番功課,據說小店老闆是出身綠波廊的國家一級點心師----陳麗娜老師,不認識沒關係,反正就是很厲害的一個人物就是了,曾經被派到日本大阪做過南翔饅頭店的中方技術指導,感覺郎平去美國當女排教練差不多的性質。

回國後的她,潛心在浦江鎮上開起了這家湯包館。據說她家小籠包賣完即止,一般只在白天和中午營業,人氣最旺的時候中午11點就賣完了,想吃就得擇日再來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為了吃上這一口,局座踩著點趕過來,生怕晚到一點就吃不上了。雖說是玻璃店門,但是完全看不見裡面,玻璃門上各種警示貼紙貼的滿滿當當,差點以為已經關門了。

突然抬頭看看門口右上角的“本店店休:星期四”,看了看手機上的日期,呀,今天不就是星期四嘛。完蛋了,千算萬算……還是沒算到有店休這個套路,難道真的就吃不到了嘛?

不死心的局座透過門口的玻璃往裡看,誒?屋內亮著燈,這不是開著嗎,推開門,裡面的人還真不少。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一進店門,左手邊的工作臺堆滿了一盆盆拆解中的大閘蟹,沒錯,這裡主打的就是蟹粉湯包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屋內右手邊的工作臺上,阿姨們正嫻熟的包著每隻都帶有32個褶子的湯包,不信你可以數數看,反正局座是信了。

阿姨見局座便招呼了起來,“你們不是週四店休嗎,怎麼今天還開著?”局座疑惑的問。“哦~最近生意太好,蟹粉供不應求,老闆娘喊我們加班拆蟹粉呢,順便就開張了,平時週四還是休息的。”

局座真是被神寵幸的男人啊,運氣頭一次那麼好。也是,現在正是吃大閘蟹最好的時節,上個禮拜剛去吃了蟹宴,套餐內的蟹粉小籠都只有1只,根本沒有吃夠,今天可逮著機會大吃特吃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店內的牆頭也有不少美食節目和明星到訪的照片,老闆也不止一次強調了:

“屋有鮮僅此一家”

“原樂添興湯包,被人冒用,所以我們改為屋有鮮湯包”

“平西街樂添興湯包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從字面的意思上看就是,屋有鮮以前叫樂添興,後來搬遷並改名了,而現在召稼樓街內樂添興是大興冒牌貨。(後來局座把山寨貨也試吃了一下,味道嘛……別急,請往下慢慢看。)

提前做了功課,局座叫來了阿姨就速速下了單。

Ξ 局座點單

蟹粉湯包 33元

上海蟹謝 72元

蝦仔小餛飩 8元

杏仁豆腐 12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還沒等湯包上桌,阿姨先送來了三碟調味料。在這裡,不但湯包講究,連蘸料的醋也講究的很。不同品種的湯包被指定要蘸不同的醋搭配著吃才最完美。他們家甚至還在菜單上把小籠給編了號,阿姨上醋的時候嫻熟的說道,粉色的蘸8號,白色的蘸11號,最小的碟子是檸檬露,用來最後吃完解膩的。

蟹粉湯包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正研究著醋,局座的8號湯包先上了桌,對照著菜單看,8號就是蟹粉湯包啦。一籠六個,每隻都白白胖胖的。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吃之前,阿姨會先詢問局座是不是第一次來,在確認是局座是初體驗的時候,拿起局座面前的調羹和筷子便演示起了湯包的正確吃法。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阿姨的演示,是把醋用湯勺舀一小口灌進湯包頂部的小口內,如果這真的是正確的姿勢,那局座打從出生以來,吃湯包的方法都是錯誤的……(捂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像這樣把醋灌進整隻湯包之後,接下來就應該把湯包整個含進嘴裡,讓蟹粉的湯汁和特調醋汁完全在口中爆開才最爽,但為了讓你們能看清蟹粉湯包的內部構造,局座還是把第二個湯包肢解開來了。蟹粉肉緊實有勁,腥味什麼的在這裡完全都沒有,滿滿濃郁飽滿的蟹鮮味。

上海蟹謝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上海蟹謝是囊獲了蟹黃肉、蟹蓋肉、蟹膏肉三種式樣的湯包組合。頂部分別有一小撮蟹黃、蟹蓋、蟹膏用來區別不同品種,雖然6只價格比普通蟹粉湯包的價格翻了一番,但用料都是紮紮實實的,能以最小的代價,嚐遍各種滋味已經算是很厚道了。

蟹黃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蟹黃湯包內,是滿滿橙黃誘人蟹黃肉,整塊都是蟹黃,幾乎都看不到肉的蹤影了,這個下去真是無比的滿足啊。

蟹膏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局座在這三者中最喜歡蟹膏肉的湯包了,咬開薄皮流出整包的湯汁不說,內餡展露到眼前的是滿滿整湯匙大小的蟹膏,配上醇香的特調醋,那滿口粘稠的溼潤感,現在回憶起來,都想讓局座垂涎三尺啊。

蟹蓋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在蟹黃和蟹膏湯包的光環下,蟹蓋肉湯包就顯得普通了不少,吃口還有些偏腥味,必須蘸醋吃才能緩解一些,局座還吃到了沒拆乾淨的蟹殼,在口感上就越加打折扣了。

蝦籽小餛飩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裡除了蟹粉湯包外,最有特色要屬這個蝦籽小餛飩了。講真,上海還能吃到一碗像模像樣的蝦子小餛飩的地方,真的是太少了。這個蝦籽可不是包在肉餡裡的,而是在這裡——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看到沒有?這家小餛飩的湯頭之所以偏褐色的,並不是因為多加了醬油,而是因為用蝦籽熬成的。舀一勺湯,湯底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蝦籽,也正是因為有了蝦籽的加入,湯頭變得更為鮮美。為了對得起蝦的子子孫孫為這碗湯所做的犧牲,局座把湯都喝得一乾二淨。

杏仁豆腐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杏仁豆腐就感覺一般般了,反正局座就是受不了杏仁那股子藥味兒,倒是同去的負責攝影的探員,把它吃了個精光。

吃完屋有鮮,趁著味覺的記憶還新鮮,便決定先進古鎮內尋找那家所謂的“冒牌貨”的湯包店,來個“真假美猴王”大PK好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你還別說,這家“冒牌貨”做的還挺像模像樣的,木質的牌匾上還寫著舌尖上的美食,看上去牛逼哄哄的樣子,如果不是做過功課,知道召稼樓門口有家正宗的湯包館,肚子餓的時候沒準就會摸到這家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店內看上去幹乾淨淨的,主打的也是蟹粉湯包,也有不少不同種類湯包的組合,和屋有鮮的模式神似,拷貝不走樣溜溜的。店內菜單上也印著電視臺採訪的圖,看起來好像很厲害是吧?局座後來一查,發現這是當年採訪屋有鮮的前身——還叫“樂添興”時候的節目的截圖……哎,說什麼好呢?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除了雷同的菜單外,在點完單後,老闆還拿來了一大桶他家加了檸檬的特調醋,雖然沒有屋有鮮針對不同品種的小籠還需要用相對應的醋那麼清細,但確實也比街頭巷尾的普通湯包館更費了點心思。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正當局座仔細端詳店內擺設的時候,瞥了眼檯面上的醋,然後便看到了辣眼睛的一幕……透明的醋瓶內密密麻麻有5、6只不明小飛蟲貼在瓶壁內飛來飛去……局座倒吸一口涼氣,赤豆大的眼睛瞪得比桂圓還大,差點沒把剛才吃的蟹粉小籠給吐出來,這小蟲在這滿是濃厚醋味的密封罐子裡還能存活那麼久,生命力也是十分頑強的……

不知道其他顧客看到這瓶東西會作何反應,要不是已經下了單為了給你們做測評,局座絕對會扭頭直接走的……

Ξ 局座點單

招牌蟹粉湯包 30元

吃吃看湯包組合 22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等單的過程是煎熬的……小飛蟲的畫面在局座心頭揮之不去。雖然店裡客人不多,但可能是現蒸的關係,等了足有20多分鐘小籠才被端上了桌,往裡探頭一看,只見湯包個個的都軟趴趴的躺在蒸籠裡,看上去有氣無力一點精神都沒有,不知道是否蒸過了頭,這讓本來就沒食慾的局座越加沒了胃口。

招牌蟹粉湯包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從湯包外咬了一個小口,金黃色的汁水便順流至湯勺內,湯汁看起來尚可,但是湊近聞一聞隱約中帶著一點腥氣,這原本可以蘸醋來解決的問題,如今局座連看都不敢看這檯面上的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想挖一挖蟹粉,但發現內餡完全鬆散成了一堆糊狀,局座此時真的想放棄,但是為了你們,拼了!慢悠悠的夾了一點肉出來放到嘴裡,爛噗噗的感覺令人難以咀嚼,還沒兩秒就吐了出來……對不起,已經盡力了……

吃吃看湯包組合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仍舊是三種混合湯包的組合,但這裡和屋有鮮的蟹黃、蟹粉、蟹膏換成了乾貝、鹹蛋黃和蝦肉的組合。除了能完整的吃到這三樣完整的標誌性食材,不知道店家的餡料到底是有什麼技術問題,肉餡和蟹粉湯包同樣爛爛散散的。

至此,這家“山寨”湯包館試毒完畢,反正局座是不會再來了,想來這吃湯包的各位也請轉戰門口的屋有鮮吧。那句老話怎麼說來著,貨比貨得扔

……

出了樂添興,局座重新抖擻精神。看著長長的清單,趕緊去攻克下一個。此時想起,剛從召稼樓大門口進來,就被人群重重包圍的那個小鋪子。於是倒著往回走,不遠處就能看到了。喏,就是這家。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一進召稼樓最主要通道的弄堂口就被隊伍塞滿,還以為是買什麼呢,走進一瞧,原來大家為了一個油墩子而爭先恐後。

這個江阿姨油墩子在召稼樓可不只有一點名氣,局座曾經在電視臺的節目中看到過。因為離市區有點遠,所以很遺憾上次沒把它加入到 (戳可以回顧)中。這次來,沒想到現場比電視上生意還要火爆,這可是工作日的白天啊……

排隊的年齡層涵蓋了男女老少,有像局座一樣衝著她家名號而來排隊的,也有不少“噶鬧猛”的阿姨,比如排在局座身後的那幾位,從她們交流中得知,她們甚至不知道隊伍前在賣什麼,而是看到很多人排隊自然而然就加入隊伍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窗口內,裝著一身白大褂,帶著帽子和口罩的人想必就是江阿姨本人了吧,這樣全副武裝、神情專注的樣子,若不是手中操作的油墩子,局座還以為走錯哪個手術室現場了呢……

隊伍之所以排那麼長,最主要的原因是所有的油墩子製作都有江阿姨獨自一人操辦,當場一個個淋上面粉炸出來的,出鍋慢,如果前頭有人一下要買七八個的,那後面的人等待的時間就可想而知啦。

局座掐表看了一下,排了整整48分鐘啊,已經超過現在去買喜茶要等待的時間啦。

Ξ 局座點單

油墩子 4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本想排那麼久,不買10個8個的真對不起自己花的這點時間啊,但為了後面排隊的人考慮,也為了給胃騰出點空間,就買一個嚐嚐。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因為是從油鍋裡現炸出來熱騰騰的,所以即有紙墊著還是擋不住油墩子本身的熱度,十分燙手,必須再墊一張紙巾才能緩解。

吃下來嘛……局座覺得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神乎其神,可能是排隊人多著急了的關係,表面的麵粉炸得不夠金黃香脆,裡面的蘿蔔絲倒是晶瑩剔透挺脆口,不喜歡偏生的蘿蔔口感的人,大概不太會喜歡吧。另外,這家油墩子也沒有什麼蘸料,總感覺缺點什麼似的。

如果你路過發現人不多,買一個嚐嚐味道懷舊下倒是可以,但像這樣要排將近一個小時的隊,局座是認為不值得的——哎,辛苦局座我一人,節省了你們很多時間啊。

吃完鹹的再找個甜的吃,穿過江阿姨油墩子來到這條主街。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印象裡,叫老街湯圓、古鎮湯圓什麼的店也不少,不知道是不是什麼連鎖。召稼樓這家老街湯糰即使到工作日下午的非午餐時間,也被坐得滿滿當當,基本都是老年人居多,可能因為這家店算是整個召稼樓規模最大的湯糰店了吧。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除了湯圓,店內還有餛飩和麵,但“當家花旦”肯定是要數這白白胖胖的各種湯圓了。每種味道都是3.5元/顆的價格不算貴,這麼大的個頭,吃上兩三個絕對能填飽肚子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在收營臺買好單,自己憑著票子拿著碗去窗口排隊領湯圓,看著這大鐵鍋內的湯圓在水裡自由翻騰,局座已經迫不及待了。

Ξ 局座點單

薺菜鮮肉湯圓 3.5元(個)

芝麻湯圓 3.5元(個)

棗泥湯圓 3.5元(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因為店內客滿,找個位置不容易,本來局座就想將就站著端著碗嚐嚐味道,身旁的老大爺可能看我長得帥(拉倒吧你)好心得還空了個座給局座。

店內所有味道的湯圓都在一個鍋裡大鍋裡煮著,不同味道的湯圓會包成各個形狀再下到滾燙的開水裡,有的湯圓被揉搓成長柱形,有的湯圓肚子上長了角,這五花八門的形狀,估計也只有掌勺的阿姨才分辨得清誰是誰吧。

薺菜鮮肉湯圓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薺菜湯圓一咬就有湯汁留出,內餡的薺菜被切得很細膩,只是現在這個季節,薺菜的香氣稍有不足。想必應季的時候,他家薺菜餛飩的味道肯定也是不錯的。

芝麻湯圓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芝麻湯圓就顯得皮厚了不少,要咬一大口麵粉才能見到中間黑亮的芝麻餡。味道就是小時候芝麻湯圓的味道,芝麻味香濃不會偏甜。

棗泥湯圓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被搓成長柱形狀的就是這棗泥湯圓了,和芝麻湯圓的一樣,皮太厚,內餡少。雖然皮厚,但這湯圓皮的吃口尚可,軟糯不粘牙。

召稼樓裡逛得累了,來店裡點上幾個湯圓解解饞,喝口熱湯暖暖胃,只需十來塊錢,就能坐著歇歇腳,真是再好不過了,難怪顧客盈門。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吃了半飽走出老街湯圓店門,正對著街對門的地上擺滿了一袋袋綠色的東西,成功引起了局座的注意。

哦~原來一袋袋的都是草頭啊,坐在屋門口的阿姨正在往大桶裡揀菜,草頭看上去很新鮮的樣子,一問價格5元一包。不怎麼懂菜場行情的局座,不知道這算不算便宜,猜想如果是局座姆媽舅媽什麼的來逛,估計此刻要掏錢了。

局座看著美食清單,下一個解決的就是下沙特色燒麥啦,說來也巧,賣草頭的阿姨右邊往前走,不遠處就發現了要找的目標。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店門口一字排開,當場現包燒麥的阿姨們陣仗很大,總能吸引不少遊客的目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最為吸睛的就要數海報上老闆和“上海阿婆”的合影了吧。上海灘不知道有多少阿姨媽媽,是“上海阿婆”的扮演者舒悅的“迷姐”哦,每天晚上閒來無事都要守在電視機前看他“噶三湖”的,對著屏幕嗝嗝嗝傻笑的,估計不止局座姆媽一個人吧。

舒悅都吃過的,大概來頭不小吧。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阿姨包燒麥的手法嫻熟,那叫一個上下翻飛,局座還沒怎麼看清呢,一個燒麥就包好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堂吃的人不算多,買生的打包回家的人倒不少,燒麥的價格和街對面湯圓一樣,都是3.5元一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趕巧一籠剛蒸完出鍋冒著熱氣,白白胖胖煞是誘人,局座趕緊要了一個,走進店內速速找位就坐。

Ξ 局座點單

下沙燒麥 3.5元/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下沙燒麥雖是浦東地區(原南匯)的知名點心,這幾年在市區也開出來不少,局座之前在南京路後面山東中路與福州路的十字路口吃過。那裡曾開過一個門面不大的下沙燒麥專賣店,因為旁邊就是仁濟醫院,有時中午去還能看到身著護士服的姑娘一起跟著附近居民排隊,生意好得不得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沒過多久就拆掉了,局座逛福州路的保留節目之一也隨之落幕,然而那滋味哦,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言歸正傳,下沙燒麥最令局座回味的是什麼呢?一個字,“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不像常吃的糯米燒麥,下沙燒麥是肉餡的,像小籠湯包一樣,包的時候會放肉皮凍,所以咬開會有湯汁。這不,剛開了個小口,金黃冒油的湯汁便按耐不住往外湧了出來,隨湯汁而出的是,那瀰漫開來的誘人香氣。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下沙燒麥的肉餡裡混著新鮮的筍丁,所以以往都是春筍冬筍上市的時候才有的應季食品。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局座的這一顆筍丁個頭大,肉質紮實,如果能再蘸點醋那就更加完美了,要不是局座還要留著肚子往下吃,一頓吃4、5個肯定不在話下。

吃下來味道很不錯,於是就想好了走之前打包一盒回家孝敬姆媽的,結果愣是忘買了,可能是黃魚面吃太多(戳粗體字可以回顧)的原因吧……(黃魚:怪我咯?)

接下來局座的經歷就有點魔幻了(可能也是大多數古鎮的通病吧),在召稼樓閒逛的時候,又發現兩家下沙燒麥專賣店,門口的大海報均貼有笑星舒悅的照片,看店門口外賣生燒麥的盒子包裝三家也是出奇的相似,不知是不是同一個老闆經營的——在經歷過“山寨湯包”事件後,感覺有點人間不信了。

呼,召稼樓的上半場就是這樣了,下半場的頭炮,就是傳說中的海棠糕了。這也算是童年回憶之一,在市區真的千年難得一見了。為了找這款海棠糕,局座把古鎮兜了整整兩遍,一來是街上人多,二來賣海棠糕的只有那麼一家(反正局座就只看到這家),三來他們家的海棠糕很低調,被放在小型玻璃展示箱內保溫,玻璃上還有反光,稍不留意就會走過。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之所以叫海棠糕,據說是因為形狀酷似海棠花,在局座眼裡,它和海棠花簡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更像是一塊半焦的煤餅。

Ξ 局座點單

海棠膏 4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別看它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是“吃藕”,味道確絕對能把人的魂兒給勾走。咬上一口,表皮起先是脆脆的焦糖,而後是鬆軟的麵餅,內裡的豆沙餡細膩而且量超多,趁熱的時候還有種流沙的微妙口感,不時伴有陣陣豬油香,不知不覺一個就下了肚,哎,好開心。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逛,在召稼樓,局座發現,最常見到竟然是這一麻袋一麻袋裝的……肉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每穿過一條巷子,就能看到不少賣肉皮的攤子,每個攤子上都有一大張一大張豬皮的身影。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都知道,浦東三林盛產上好的肉皮,而三林離召稼樓很近。據說這裡的肉皮都是選用200斤以上的散養豬,取大腿上的厚皮,經過煎炸而成,色澤光亮。街上也確實常能看到專門來買肉皮的叔叔阿姨,一買一大包,可惜的是局座對肉皮無感,只有觀賞的份了,如果你喜歡,也買點回家“篤篤湯”什麼的,估計是不錯的。

來召稼樓可不能忘了三寶之一----召樓羊肉了。在街上看到不少賣羊肉的鋪子,但都打著“崇明羊肉”的旗號,直到局座看到下面這家店,直接以召稼羊肉命名,恐怕味道不會差吧,那就試一試。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家店其實主要做的是炒菜生意,下午兩三點進去,店內不免有些冷清。

Ξ 局座點單

白切羊肉 30元

紅燒羊肉 58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白切羊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來這之前瞭解過,這家店的招牌號稱是像熱氣羊肉一般的白切羊肉,和普通白切羊肉不同,那種羊肉不是凍起來的,看上去甚至有點“爛汙汙的”,但味道出奇的鮮美。

不知道是不是店家被過譽了,還是局座點錯了,上來的還是一碟普通的白切羊肉。既然上了,那就試試吧。賣相看上去就不太靈,肥花太多看上去很油。特地挑了一塊瘦的,羶味很重,羊肉皮厚難嚼,肉質不嫩偏柴,吃完一塊還塞牙縫。哎,完全比不上北新涇三合一菜場裡的那家白切羊肉嘛

紅燒羊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紅燒羊肉看上去的色面就要比白切羊肉好多了,結果第一塊咬下去,差點把局座牙齒都要崩了,原來是塊羊骨頭。看著不對勁再挑挑揀揀,發現一共11塊的羊肉裡,只有3、4塊是帶皮連肉可以吃的部位,剩下的都是用來充數的羊骨了……選了一塊賣相最好的進行第二次試吃,肉是燒酥了,但羊騷味極重,就算局座再重口味,也接受不了這味兒。

局座草草的吃完付了賬就走了,出店門口猛喝幾大口水,嘴內還充斥著一股散不掉的羊騷味。別的炒菜沒吃不知道,反正

羊肉嘛,這家不行

吃了那麼多油膩膩的肉啊糕啊,局座發現街上還有不少賣“葡萄”的攤位。隨即想買點水果清清嗓,解解膩。

“老闆這葡萄怎麼賣?”

“這不是‘葡萄’,這是‘烏梅’啦。”

好吧,分辨水果這個局座真的不擅長,你們說是烏梅,那就當它是烏梅吧……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Ξ 局座點單

烏梅 35元/斤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裡的“烏梅”分兩種,一種是20元一斤的普通貨色,一種是貴了15元的“高級烏梅”。兩者的差異在於個頭的大小和甜度,在還沒掏錢之前,局座嚐了嚐,35元一斤的烏梅個頭更大,味道更甜,裡面沒有核,可以連皮一起食用,說是“烏梅”,但還是更像提子的味道,但表皮又比提子光亮,口感更好,跟進口的黑提味道差不多吧……

局座讓老闆稱了一斤35元的,而站在局座旁邊的阿姨倒有些苦惱,嘗完這邊嘗那邊,可能是糾結於買哪一種,還沒買,就試吃了不少,老闆見狀,立馬制止:“哎哎哎,嘗一顆夠了啊,這一粒要八毛錢呢!”

反正這八毛錢的梗,局座記到現在。後來查了查,什麼烏梅嘛,果然就是小顆並且無籽的提子而已,光亮是因為抹了菜油,35塊錢一斤,貴了貴了……

翻著清單,吃的也七七八八了,靠近底下還有一項草頭餅任務沒完成嘛,還好這個不難,許多攤子都有。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Ξ 局座點單

草頭餅 5元/2個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可能是老闆要收攤了,原本賣3元一個的草頭餅,以5元2個的價格便宜賣給局座了,為我局節省了1元的經費。

草頭餅顧名思義就是用草頭做的餅嘛,外形有點像蔥油餅,但是比蔥油餅更薄,餅皮看上去焦黃,局座猜想是否會太過油膩,沒想到輕輕咬一口,完全沒有膩口的感覺,滿口都是草頭的清香

真想打包10個草頭餅回去,可惜冷掉估計就沒有熱的那麼好吃了。之後回到公司,凡是來問我召稼樓什麼最好吃的,局座一律毫不猶豫地回答:草頭餅!

下午4點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中午12點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下午四點,中午街上攢動擁擠的人群慢慢退去,道路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只有在這個點的召稼樓,才是局座“以為”的召稼樓平日的樣子。

召稼樓和其他知名古鎮不一樣,沒有酒吧也沒有夜生活。可能因為來玩的遊客百分之八十都是中老年人,到了晚飯點,他們便手提大包小包各種戰利品滿意歸去。隨著遊客的減少,不少商鋪也紛紛整理貨物準備打烊,而局座也來到了此行的最後一站。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Ξ 局座點單

召樓拆蹄 48元

扣三絲 36元

農家螺絲魚頭 68元

海鮮麵疙瘩 48元

棗泥年糕 12元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召樓拆蹄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召稼樓老八樣裡,人氣最高的就是召稼拆蹄了,色澤紅亮,炸過之後起皺的肉皮上面還有綠色蔥花作為點綴,看起來有點像走油肉。實際上,它是把整隻蹄髈燒熟後,再去骨撕成的條狀而成。上菜時扣於碗內,皮糯肉香,湯汁濃醇甜膩,像是冰糖煮出來的一般,但似乎有點過甜了。夾一筷子吃還好,多吃幾塊就膩了,適合大家一起分享。

扣三絲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扣三絲雖說是三絲,但是局座數了數,其實有四種絲。和淮揚菜的做法不同,沒有豆腐絲,而是筍絲、火腿絲、蛋皮絲還有香菇絲四種,刀工算不上細緻,有粗有細,切得不均勻。筍絲後味有些發苦,其他幾樣屬於一般般的水平,總體來說還算鮮美,勝在性價比高。

農家螺螄魚頭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道農家螺螄魚頭是所有的菜中,面積最大的一道了。做法在市區不多見,用了整隻花鰱魚頭一劈兩半入菜,醬香味濃,魚肉一點土腥味都沒有。螺螄也是點睛之筆,內裡吸飽了醬汁。猛嘬一口,螺肉伴著汁水進入口中,口內瀰漫著的不僅有螺肉的鮮美還有魚肉的香氣。現在不是吃螺螄的最佳季節,但還好這盤沒有吃到臭螺絲,選材還是挺新鮮的。

海鮮麵疙瘩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海鮮麵疙瘩也是農家菜裡不可缺少的一道了,潔白的湯頭裡貨色不少,有蝦、蛤蜊、蟹、筍、木耳、青菜等食材,這麼多海鮮在這一鍋內,味道不鮮就說不過去了,難得的是湯頭裡只有海鮮河鮮本身的鮮味,沒有吃出味精感,乘上一碗湯混著麵疙瘩吃,絕配了。

棗泥年糕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棗泥年糕是專門為了同行攝影師B探員而點的,她喜歡年糕又喜歡甜食,這道菜正符合了她的口味,也算犒勞一下她拍攝一天的辛苦。沒想到,和局座吃喝了一天的B探員,不僅把整盤年糕光盤了,還讓店家又做了一份打包帶回家……據她說,這年糕是近幾年她在上海吃到過最好吃的年糕了……局座於甜食研究不深,怎麼個好吃法,你自己來嚐嚐就知道了。

逛吃逛吃一天,局座發現召稼樓更像是一個

超大型的美食採購市集,人們帶著希望迎著朝陽而來,滿懷戰利品隨著夕陽歸去,比起其它“景點”氣息濃郁的古鎮,這裡的氣氛更淳樸實誠,難怪阿姨媽媽們來了一次又一次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在召稼樓走了2W多步的局座肯定不會空手而歸咯,來看看我都帶回了哪些好東西,如何靠召稼樓的手信吃過了一個幸福的週末吧。

早餐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老李醬菜店

召稼樓興東街53號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在召稼樓某個醬菜攤位買的黑色小醬瓜,用來配泡飯當早餐。小黃瓜就算空口吃也不會鹹,酸中帶甜,口味爽脆,局座不自覺地吃了兩大碗泡飯……還被姆媽說買少了。不是局座買少了,是你們吃得快吧,哪怕有別的菜,也要吃兩條小醬瓜是怎麼回事……

午餐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日月年糕

召稼樓興東街東4-5號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午飯的肉絲炒年糕,厲害了,用的是在召稼樓年糕攤位購入的彩色五穀雜糧年糕。這家年糕用的是晚梗米,當場現做現賣,切配炒制後仍有嚼勁,潤滑可口,最重要不會粘牙。另外五顏六色的年糕嘛,還真不是一般菜場可以買到的~

晚餐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元亨閣

召稼樓古鎮興東街3號(近蘇召路)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去召稼樓怎麼可以不捎上個鹹蹄膀回來呢?買蹄膀的時候,老闆關照蹄膀燒湯一定要放大白菜最好,局座把話原封不動告訴了姆媽,沒想到她自由發揮了,除了蹄膀白菜,還加了崇明親戚給的“洋扁豆”。

經過一下午的小火微燉,熱騰騰的蹄膀湯總算上桌了。味道不用談,極鮮,蹄膀不需要用力,肉就能鬆散開來,白菜吸收了肉湯變得格外鮮美,吃得一家子滿足得不得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如果你還想問局座,召稼樓那麼遠,值得跑一趟嗎?局座的答案是,值得,畢竟你都被看餓了啊,不是嗎?

最後,附上集召稼樓精華攻略,吃什麼買什麼帶什麼,都在這裡了——

這個古鎮有點囂張,吃的比玩得還過癮

局座已經幫你探過了,召稼樓哪天人都一樣多,明天就是週末啦,要不要走一個

?還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兒,趕緊到評論區安利給局座啊,講不定哪天就幫你們去探一探了。

本文系我局綜合探員個人觀點形成,不能代表廣大消費者自身對產品的理解和個人意見,請看官老爺們理性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