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8死5傷,一次本該被載入史冊的救援行動,卻成為美軍血的教訓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有時候最好的部署安排也抵不過一場壞天氣。1980年4月裡的一天夜裡,美國人就遭遇了一場這樣的大災難,雖然美軍計劃周密、行動隱蔽,但依然敗給了惡劣的天氣,成為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疼。

事件發生在,1980年4月,為了救回被扣為人質的駐伊朗德黑蘭使館人員,美國派出92名特種部隊成員、6架C-130和8架直升機組成聯合特遣隊,發起武裝營救行動,營救被扣押作為人質的66名美國人。

8死5傷,一次本該被載入史冊的救援行動,卻成為美軍血的教訓

在外交努力失敗後,美國人決心正式展開武力營救。營救方案代號“藍光行動”,計劃先派遣情報人員潛入伊朗,偵察有關情況,準備物資器材,待突擊隊到達時配合行動;同時組建一支聯合特遣隊,負責實施營救行動。

聯合特遣隊主要由營救分隊(92人,來自布拉格堡反恐怖特種部隊,指揮官查理·貝克韋斯上校)、直升機分隊(8架RH-53D,指揮官查理·皮特曼上校)和C-130分隊(3架運輸機和3架加油機,指揮官詹姆斯·凱爾空軍上校)組成。

8死5傷,一次本該被載入史冊的救援行動,卻成為美軍血的教訓

按照計劃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6架C-130運送突擊隊員和燃料進入伊朗境內的沙漠機場1號地點,第二階段直升機中隊與營救分隊匯合,並前進至德黑蘭東北部丘陵地帶,到晚間,突擊隊乘坐事先準備的車輛潛入德黑蘭,然後兵分兩路營救人質。 第三階段,搭乘直升機撤離至德黑蘭南方80千米處的3號地點,坐C-130撤退。

4月23日,行動正式開始,美國人的“噩夢”也隨之拉開了序幕,先是24日8架直升機中,6號直升機突發狀況,必須棄機,然後8號直升機收留了6號機組,隨後而來的沙塵暴,讓編隊中多架直升機出現狀況,5號直升機羅盤失靈,撤出行動。

8死5傷,一次本該被載入史冊的救援行動,卻成為美軍血的教訓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直升機分隊於25日0時50分至1時40分,陸續抵達1號地點,但“噩夢”才剛剛開始,在給直升機加油時,美軍發現2號直升機液壓系統失靈,無法執行下一階段任務,這樣一來,能繼續任務的直升機僅餘5架,但第二階段任務至少需要6架直升機。

美國人只能選擇放棄營救任務,開始撤離。在撤離中,美國人自亂正腳,一架直升機的螺旋槳劃破為其提供燃料的C-130的機身,2架飛機頓時被大火吞沒,直升機上3人、加油機上5人被燒死,另有5人被燒傷。為避免更多的傷亡,美國人放棄了將剩餘直升機,全部乘坐C-130返回。

8死5傷,一次本該被載入史冊的救援行動,卻成為美軍血的教訓

25日,3時30分,5架C-130陸續從1號地點起飛,沙漠之中的美軍留下了8具屍體、5架直升機和2架飛機殘骸。此事,對美軍影響極大,特別是對裝備、氣象等方面準備不足,最終導致行動失敗,讓美軍高度重視直升機防塵措施,為日後海灣戰爭中,沙漠中直升機的保養、使用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