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江苏拥有11所211大学,数量上超过广东,湖南,福建之和,江苏教育为什么会全国领先?

活跃废话


这里有个很明显的误区,高校多只能说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他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些高校都是国家人为设置的,比如江苏高校比浙江多但事实上浙江也是数一数二的教育强省而且浙江明显更出人才,古代浙江出的进士人数就远超江苏,按2017年底两院院士籍贯统计和各省人口数据浙江是每百万人口出6.98个院士、江苏只有区区5.77个(截止2017年底数据,江苏籍贯的两院院士数量为463名、浙江是395名,而江苏常住人口是8029万、浙江只有5657万)。

像西安、武汉高校众多,但陕西、湖北两省本地出的人才也很少而且经济也不够发达。南京虽然高校很多,好像本地也没出过什么有影响的人才,而且南京经济也是靠大型国企和外资,民营经济不够活跃也缺少创新力和创造力。这一切都源于以往国家在高校布局方面的不合理、不科学。有的地方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好的高校却奇缺,比如浙江;有的是人口大省却没有一所好大学,比如河南;有的地方经济欠发达、本省也很少出人才高校数量却多得离谱,比如湖北、陕西;有的地方经济还行、也出了不少人才但高校数量严重超出合理范围,比如江苏。

所以从长远发展考虑,国家有必要科学谋划,重新调整全国高等教育的布局。


飞云过尽


江苏拥有11所211大学,不只是和经济有关,比如同样是经济大省,浙江只有一所985&211工程高校——浙江大学;不只是和基础教育发达有关,因为基础教育同样发达的湖北、湖南、山东、河南等省份,985&211大学的数量也远远不及江苏。单纯从211大学的数量判断江苏教育领先全国并不准确。

江苏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1所985&211工程高校,高居全国第二位,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原因!

说到历史原因,不得不提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要的调整和211大学的遴选条件:

一是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这次调整主要是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式、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这次调整中,民国时期位居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当时已更名为南京大学),被拆分或参与组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高校。

二是2000年左右的第二次调整:2000年左右,高等院系出现了合并潮。众多高校进行了强强联合和强弱兼并,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山东大学等众多高校都通过合并增加了实力,变得“一枝独秀”。而江苏的大学,除了东南大学之外,并没有进行合并,所以还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211大学的遴选条件:“水平是基础,投资是条件,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公平竞争,择优遴选”。在这次遴选211大学的过程中,南京的众多高校依托南京的区位优势,纷纷被确定为211大学。

所以,仅从211大学的数量上得出江苏教育全国领先的结论,显然不太合适。另外在最新的“双一流”院校的评选中,众多的211大学纷纷落选,江苏也只有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入选,也许很快,211大学就成了一个历史概念了。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江苏教育水平确实领先全国,基础教育发达,高等院校也仅次于北上。原因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南宋之后江浙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文教的昌盛,江苏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京更是天下文殊,南风北韵在此交汇,这样的省份教育想落后都难。

其次,高等教育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南京作为前朝故都,曾经亚洲第一的中央大学被肢解虽然可惜,但也造就了更多的一流高校,虽然部分院系去了外省,但中央大学主体基本在江苏。因此江苏11所211,2所985也不奇怪。

再次,江苏残酷的教育方式,以及自认为国内教育最强而自觉担负起教育改革的重担,江苏学子应该都知道我们是怎样一路到大学的。农村地区能考上普高的已经是天子娇子了,普通乡镇初中一个班不会出现几个高中生。中考的高淘汰率使江苏高考生源质量远远高于全国,这些经历50%淘汰率中考的学子,能够适应那变态难的高考题目,能够支持江苏优质生源的输出。

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为江苏强大的教育水平骄傲,却也为如今的制度深深悲哀。我是08年考生,改革第一年,语文128+38附加分,数学150,历史政治都是A+,其他四门小高考为A,但是英语比较呵呵,一本无缘,因为单一学科不得不及格,我那28分的英语彻底堵死重点大学之门,我想这样偏科的例子很多,无数优秀人才失去进入优秀学府的机会,仅仅因为偏科。讲这么多不是怀念过去,而是希望这样的制度能够有所改变,所谓教育第一,不要仅仅通过高校数量去比,那是祖宗留下的,更不要通过各种改变高考制度去显示,那样对江苏学子不公平,更加不要来个降低本省一本录取比例来博人眼球。公认的教育大省,一本录取率全国倒数,谁的错,学子十年寒窗苦,父母望子成龙心,待到教育公平日,民族兴盛国家幸


自漂自流


在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不只是初高中教育,江苏省的高等教育更是强悍,共有211工程11所,位列全国第二。其中,北京26所211大学,上海10所211大学。

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省形成了众多的高等学府,也培育了众多的科技人才。江苏的教育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全省拥有高校110所,其中列为“211工程”的大学达到11所,数量仅次于北京。

江苏作为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地域政治文化中心,文化遗产极为丰厚。中国古琴艺术和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

—明孝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徐州汉王墓、明故宫、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山陵等都是重要的历史遗产。

(上图为苏州大学)

要知道,全国13个省份只有一所211大学,这时候江苏省的高等教育就显得尤为发达。

以下是江苏高校名单(部分)

近些年,除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老牌名校之外,苏州大学作为新秀,表现非常抢眼,一度位列非985的211大学的首位。除了这些211名校以外,江苏省的省属高校实力不容小觑。

(上图为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在人才引进,三大奖方面,更是恐怖。

南京工业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

南京工业大学在三大奖方面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以上的数据即使放在211大学,也是不弱的。

南京邮电大学同样表现不俗 ,其中通信,计算机都是热门专业,就业很好。

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一些排行榜都能进入100强,也说明,两校都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同样是全国有名。

江苏省经济发达,教育改革也走到全国前列,江苏考生也承受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不管如何,江苏高等教育实力强悍,确实值得学习。


新阅科技


对于非江苏省的同学来说,江苏省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当数那堪称地狱模式的江苏高考卷吧,每年都会有新闻去披露江苏高三学子的辛酸史,这里不免心疼和佩服那些在江苏高考中奋战的同学,在这里给你们带一个赞!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从这高考难度里面得到一个反馈:“江苏南京真的不愧是全国五大科教基地,江苏省的教育质量能够在全国首屈一指真的不是大风刮来的”,可以这样说江苏省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教实力都是走在全国前排的,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我觉得是全国所有省级单位中做得最好的。


那么江苏省的教育质量为什么能够排在全国前面,以至于GDP总量最高的广东省都难以追及呢,在我看来江苏的教育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可能是下面几点背景促就的。

NO.1 高度发达的基础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主要以小学和中学为代表而江苏的基础教育以南通为代表,在全国排名前列的中学里面,南通市所属的中学在里面是占据比较高的比例的,比如说通高,启东中学、海安中学、海门中学和白蒲中学等,这些都是江苏省一等一的中学,即便是放眼全国也是很具有实力的学校,每年都有很多的毕业生走进清华北大,复旦上交这些名校。而且江苏省的职业高中入学率能够达到50%以上,它的中职教育也是全国做最好的。

从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来看,江苏省的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可以达到97.5%,义务教育巩固率更是100%的全覆盖,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也是可以达到99%。从这些数据来看,江苏全省的主要教育指标已经可以和中等发达国家抗衡。

NO.2 雄厚的高教实力 -- 众多名校扎根江苏

江苏省位于长三角地带,而且是整个华东地区除上海外发展最好的省级单位,其省会南京更是全国五大科教城市之一,高等教育实力非常强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江苏省共有167所高等院校,平均每个城市就有12.8所大学,要知道其他省份的地级市一般就是2-3所大学,而在江苏平摊在每个地级市可以接近13所大学,真的可以说是:“大学遍地开花了”。而且江苏有2所985工程大学(东南和南大),211工程大学更是有11所,全国排名第二(像南京理工、南京航天航空、河海大学等这些都是热门高校)

NO.3 江苏人民重教的人文传统

江苏能够持续保持着教育强省,与江苏民众重视教育的理念是离不开关系的。同样以江苏南通为例子,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进行早教,2岁就报了英语辅导班学习,孩子3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跳舞和乐高等,这样一种意识真的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在这里不管你的家庭条件如何优越,如果孩子的学习欠佳都会被大家看不起,所以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多孩子即便是在周末放假的时候都是需要去课外辅导机构学习的。

再者就是不管自身家庭经济条件是什么样的状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都是毫不吝啬的,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可以达到整个家庭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可以说江苏家长是在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可能江苏其他城市没有达到南通家长这个程度,但是整个大环境下都是很重视教育的。

NO.4 历史沉淀因素

江苏目前的教育水平和盛产学霸真的不是一蹴而就,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早在明清时期,江苏省就诞生了35名状元(总共才202名),占比17.3%,这个成绩在当时放眼全国都是第一的存在。而且江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繁荣、人文环境深厚、各学派学说的汇聚之地,其中心学的泰州学派、东林书院和常州学派的变法思想在当时都是非常出名。这样一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学风,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早已经在后辈中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还有就是在近代的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可是作为首都的(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教育资源在当时是绝对的第一,而且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的水平是全亚洲第一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江苏在教育这方面是多么的强

NO.5 江苏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大家要知道教育其实和经济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空有情怀和决心是不可能取得教育强省这个成就的。首先在经济上,江苏的民营产业非常的发达,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这个环节,江苏大部分的乡镇企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也就为当地的政府增加很多的税收,让很多的县级政府能够有足够的财力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目前江苏基本在所有学制的教育经费和生均拨款标准上完成全覆盖,这个成就江苏在全国是率先拿下的,而且在2012年江苏就已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已经完成全免学费的政策。


所以说,江苏之所以能够让本省的教育质量达到这么高的水平,真的不是说一蹴而就的,而且一种环境和政府支持两者共同营造的。其中我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江苏民众的重教观念,可以说是一种基石吧。既有来自历史的文化沉淀、又有重教的环境,再加上政府的支持。试问能够同时拥有这些优势,江苏教育怎能不强?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分析,现在大学的建设主要还是要看地方经济,江苏因为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地方比较富裕,历史上较为重视教育,自然而然好大学就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广东GDP比江苏高,为什么好大学那么少?其实这也非常好回答,广东的真正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之前广东的教育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培养出了地方的好大学,同时由于广东地方有富裕起来了,地方联合办学成为了一种趋势,好多一流的大学都在广东设立了校区,所以广东的高等教育不能光看本土培育的几所大学。

至于湖南,因为身处内陆,经济发展较之沿海地区较慢,所以好的大学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会长沙,3所985,1所211均在长沙,所以教育资源相对分布不均。同时,整个省的高等教育资源也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较少,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湖南地区自古就比较重视教育,所以湖南的中学教育还是非常出色的,可以从奥赛,清华北大自招等看出。

关于福建,因为不太熟悉就不做评论了。



YOUKOWM


做为湖南人,都知道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说法。可以说湖南绝对也是一个教育强省,但是面对江苏省,确实是自叹不如。江苏单挑广东、湖南和福建之和就有点自大了。

一、江苏教育全国领先是公认的。江苏高考试卷之难是众所周知的,说明江苏省的基础教育相当好。同时江苏的高校也稳居全国前五之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大学,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211大学,更有其他众多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除北京、上海外高教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二、江苏教育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历史沿革造成的。自古以来江南多出人才,并且南京曾做为民国时期首都,教育资源集中也非常正常,所以形成了高校众多的局面。

2、江苏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江苏省人才辈出,自古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江南才子的后代当然会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江苏省经济发达。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全国领先,GDP全国第二,这为发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进行教育的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引进更多人才,提高教科研基金。

三、湖南、广东和福建三省的教育也不差。光985大学就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而基础教育三省也不弱的,比如全国高中二十强湖南就有三所,五大学科国际竞赛实力超强。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看法,你们怎么看?请留言评论、转发。


良心老师


没办法,谁让南京曾经是首都呢?江苏11所211除了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是解放后建的之外,其它的大学民国时期就有了。

另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九校又是同出自民国的国立中央大学!这就是首都的优势!你说南京211多,北京更多!

还有一点就是江苏政府到民间都很重视教育,舍得投入,会去争取资源。比如江南大学、苏州大学这种二三流大学,江苏政府争取搞进211得到扶持这些学校就崛起了。

江苏的反例是广东,广东虽然贵为经济大省,教育发展一塌糊涂!一亿多人口,仅仅4所211!你说基础薄弱就算了,实际上广州以前作为中南局驻地,很多名校,不过得不到重视都进不了211!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竟然被淘汰在211之外!唯一一所没有进211的大区农业大学!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虽然办学晚,可是应该争取倾斜政策照顾进211的。可是都没有。


武大东湖


江苏省拥有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海河大学等11所211大学,其高等教育的水平与实力是相当雄厚的,仅次于拥有26所211大学的北京,位列全国第二。究其原因应该是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发达的经济支柱,完善的教育系统,使得江苏省的教育在全国领先。


一、全国教育看江苏


教育质量要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江苏省注重引进教育教学人才,推崇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把学生作为主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重注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


江苏省作为众多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人才辈出古有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四大名著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江南四大才子、书画家扬州八怪,现代的伟大的周总理、画家徐悲鸿、文学巨匠朱自清叶圣陶、二泉映月的阿炳等等。其文化遗产相当丰厚,文化底蕴随之雄厚。

三、风景名胜美不胜收


江苏省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风景如画,向来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苏州园林精巧别致,古琴昆曲独领风骚!


四、经济发达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达,相反经济的发达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江苏是长江三角洲城市之一是全国最发达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均GDP还是综合竞争力均居全国各省第一 ,对教育的投入也相对丰富。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的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决胜网


211大学是1993年定下的,学校很多,后来到了1998年起,又分批定下不少985大学,学校水平的高低,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1998年算起,也有快20年了,离1993年就更遥远了,大学的水平早已经千变万化。

最近国家在推动双一流大学,如果能进这个名单,那水平就不一般了。

在深圳,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名气不错吧,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也发展的挺好。

所以,大学在精不在多,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比如浙江,集中力量办浙江大学,这就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