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关于正岩茶和非正岩茶,只是单纯地通过感官审评,没有点功力的人是很难区分的。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100%地判别正岩茶和非正岩茶,就是近红外技术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这个方法听起来怎么比感官审评还不靠谱……

当然,小懂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将岩茶去送检。而是想告诉大家,这种技术用科学说明了不同岩区的岩茶确实有差异!正岩、非正岩的高低之分也不是随便说说滴~

那么造成不同岩区岩茶品质差异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土壤条件的影响

正岩产区以著名的“三坑两涧”为代表,还有慧苑岩、天心岩、马头岩、三仰峰、水帘洞等。

它属丹霞地貌,土壤以轻壤、黄红壤为主,土层厚且疏松,含砂砾量较高,高达24.83%~29.47%。

所以矿物质和腐殖质受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高,并且透气性、排水性高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牛栏坑

半岩区介于丹霞地貌和河谷地貌的过渡区,主要产区有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等地。土壤为红色硅铝质土,土层较薄,铝含量较多,钾含量少,酸度高。

洲茶则大多属于河谷地貌洲,茶产地主要是黄土壤及河洲、溪畔冲积土等,范围比较广泛,土壤中含钙量高,并且粘粒较多,这种土壤保肥能力较强,但透气、透水性差。

由于pH值、铝、钙等微量元素以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明显,直接导致茶叶生化成分的差异。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正岩茶鲜叶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洲茶地区鲜叶;

在制成茶后,正岩茶除了主要的呈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洲茶地区外,水浸出物含量(茶汤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轻重)明显高于洲茶地区。

光照时间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表明,过强的光照及过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茶树氨基酸、咖啡碱的合成,使茶叶品质下降。

所以茶园所处的森林覆盖率是决定该处茶树接受光照强度的主要因素。正岩产区位于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具有良好的植被覆盖。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在昨天的文章中,小懂也提到了,制作红茶需要酚氨比较高的鲜叶原料,制作绿茶需要低酚氨比的鲜叶原料,而乌龙茶的制作则居于两者之间。

所以恰当的日照时间平衡着茶树的碳氮代谢,使鲜叶得以有适宜加工乌龙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

名岩产区的茶叶品质优于其它岩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名岩产区的茶树鲜叶有着更加适宜乌龙茶加工的酚氨比。

至于适制乌龙茶的具体光照参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研究结果。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折射光和漫射光

徐桂妹和陈泉宾曾研究表明,折射光和漫射光有利于岩茶茶树内含物的积累,尤其促进芳香物质含量和种类的增多。

正岩区多在岩崖间,阳光在岩石间发生折射;森林覆盖带来合适的光照强度的同时增大了环境湿度,阳光在水雾中发生漫射。

过多折射光和漫射光使正岩产区的茶叶香气馥郁,内含物丰厚。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半岩产区因森林茂密,产生的漫射光也多,但折射光少,所以该产区岩茶香气仍较为馥郁。

而洲茶产区则直射光过多,香气就不如上两个产区。

所以香气物质总量呈正岩茶>半岩茶>洲茶的趋势。

降雨量影响

茶树生长要求年降雨量在600~6000 mm之间,且茶树为叶用作物,不停被采摘,所以需要极大的供水量。

持续高温和缺乏降水会导致茶树生长缓慢甚至叶片红变、枯黄、脱落。

而正岩产区降雨量较大,半岩产区的降雨量次于正岩区,洲茶产区降雨量最小。

不同岩茶的价格,凭什么相差那么多?!

正所谓“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土壤对茶品质的影响确实很重要,当然光照、湿度等气候条件也不可忽略。

近红外技术虽然能百分之百判断正岩和非正岩,但自己能喝出来才最有意义,毕竟我们享受的是喝茶过程!

1、《武夷岩茶不同岩区品质形成研究进展》,陈华葵、杨江帆著,《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01期;

2、《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李远华 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107年6月第二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