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一勺言|每天都有四種關係在影響你

一勺言|每天都有四種關係在影響你

世界上有一種人,可以拿出心意對待別人,但是不願意花心思對待自己。

為孩子操持飲食搭配營養計算的媽媽,如果獨自在家就外賣打發。

為了約會才洗頭的美少女,宅在家裡常常一頭亂髮加運動褲。

哥幾個喝酒喝大,夜短情長,談論過去崢嶸歲月。一定要發朋友圈,照片要麼紅臉迷離,要麼空酒瓶疊在PUB的暗黑背景裡。

一個人喝酒?那一定是悶酒無疑。

這種偏見和偏見形成的習慣,慢慢把我們變成一個個不會獨自生活的人,不懂怎麼討好自己,甚至覺得毫無必要。

一個人的時候,躲過了外人的眼光,總容易過得倉促潦倒,順坡出溜。

抗爭無用,這是本性。人類本就是群體動物,需要眼光口水羨慕嫉妒恨,明槍暗箭,鮮花彩帶,一應俱全,少一樣都不痛快。

兩種極端需要警惕。一種是過度追求活在別人的印象裡。朋友圈痴迷患者,討好型人格骨灰級,只知打造人設,演戲演久了,反倒丟了自己。

另一種是刻意標榜出世,嚮往純白無瑕理想國,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一路上失意是常態。

本性牽扯出另一個問題,陪伴的分量比我們自以為的還要多。

是你身邊人塑造了你,在你頭頂提一條線,不管這條線是身份、角色,還是他們對你的期待,都讓你忍不住要保有一種精氣神。

有專家做過測試,結果表明,過去,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得抑鬱症的幾率要遠遠低於城市人群。

在農村,體力勞動強度更大,人際交往密度更大。田埂門前大樹下,一天的勞累之後,涼風啤酒花生米,扯閒天通曉古今,家長裡短,內心有幾多溝渠幾多憤懣,都付笑談中。

城市中人活得精細,一雙腳主要功能是穿鞋,目所能及都是代步工具。有奢侈品牌出一款白鞋,取名難得清洗。美其名曰,買這種鞋的人都不必踏入灰塵中,以示階層差異。

腦力勞動大量取代體力勞動,電腦手機iPad和狗並列為人類最佳好友。

於是抑鬱像一陣風,開始在城市侵襲。不知道怎麼了,反正你就是不爽了。月黑風高,失眠難捱。

不妨想想,當初怎麼踏上今天的路。

如果有一本反不開心指南的話,以下這幾項一定記錄在冊:湖邊野餐,公路旅行,全家宴席,老友相會;小區裡和鄰居點頭微笑,聊聊天氣與飲食;與孩子玩耍,看他們最天然的笑臉;去追愛豆的演唱會或球賽,和夥伴們一起為之打call;

春風沉醉的晚上,樓下散步,站在小區廣玉蘭樹邊,數月光,握著你愛的人的手,或者聞著心愛姑娘的頭髮香。

我們是誰,要看我們遇見誰,想要為誰改變。在相互陪伴的日日夜夜裡,知道人世這條路上,自己永遠不會是一個人。

有四種關係會影響你內心的溫度。

第一,和城市的關係。

它取決於,你出生的城市是否留給你無盡的故鄉風情與依戀,給你最初愛的滋養。

而你工作與居住的城市,又是否對你敞開懷抱,它對你慷慨還是苛刻,你在其中有怎樣的位置。

你是來城市追夢,還是夢反噬了你。

第二,和建築的關係。

你每天往返於什麼樣的場所。在摩天大樓間,人如螻蟻。窗外燈紅酒綠,華燈初上,你熄滅辦公室的燈,或者重啟格子間的電腦,那電腦笨重如老牛氣喘。有時候你加班加到以為公司就是家。

你每天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你的臥房有沒有曬得到太陽的窗戶。你是在逼仄的空間裡到處翻找一雙襪子,還是身心俱疲時躺在床上閉眼聽一曲古典樂,地面反著光,你隨時可以在家裡跳一支舞。紅酒和香薰讓你的房間有獨屬於你自己的味道。

第三,和他人的關係。

你有沒有默契十足的工作夥伴,他們不用你打雞血就奮勇向前;你有沒有對你模稜兩可的領導,既欣賞你的完美主義又怕你取代自己的位置;你有沒有總愛背後講你壞話、打小報告的同事,為你編造莫須有的謠言,撼動軍心;你有沒有最難搞定的客戶,你喝得兩眼昏花軟硬兼施對方就是不鬆口不表態。

你還沒有?你總會有的。

你是不是偶爾想起高中時期的班花,她曾經對你笑而不語。

兄弟們好久不聚,那幫總是替你收拾殘局的人現在不知道在哪裡。

一轉眼,你就成了油膩的中年大叔,無趣的職場大姐。姐妹聚會除了八卦孩子與老公,不知道還有什麼話題。

你和伴侶有多久沒有對坐聊天,談談內心新感悟。孩子的家長會你因為出差總也去不了,買個玩具足以打發嗎?視頻聊天可以取代身邊的陪伴嗎?

你想再幹完這一票,就休假帶家人環遊世界,只是想想而已。

同住一個小區,你卻不認識任何鄰居。

第四,和自己的關係。

四十不惑。

在人生的前四十年,你一路高歌,要登頂。早忘記怎樣看風景,你以為自己披荊斬棘,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

後四十年,你要以什麼樣的姿態慢慢下山。

你變成唯心主義。相信我存在,世界便存在,我消失,世界便消失。

那麼,你擁有的票子房子車子,會不會是宇宙間物質凝結的一種幻象?

連孩子也是幻象,終有一天是與你不相干的獨立個體。你自此不敢多想,人生意義。

這四種關係,不僅直接決定了你內心的溫度,也在每時每刻衡量你的幸福。

加拿大心理學家蘇珊·平克寫過一本書叫《村落效應》。

他提到,面對面的人際關係與接觸,能讓人感受到如村落生活般的歸屬感,它是一個人免疫力、復原力和影響力的真正來源。

楊瀾在「中國金茂首席品牌體驗官計劃」的演講中說,一個完整的生態,一個和諧的居住環境,包括環境當中你的鄰居。你們共同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所帶給你的安全感和認同感,都對人的幸福產生持久的影響。

一勺言|每天都有四种关系在影响你

從家庭氛圍到社區氛圍,從家人到鄰居,再輻射到遠處的朋友、同事。這個能量場由我們自己塑造,也由開發商塑造。

以北京金茂府為例。

在室內,最牛的住宅產品設計,只需要遵循一條原則,那就是,家要有家的樣子。在室內環境上,北京金茂府的產品更重視你與家人交流空間的設計。

客廳、餐廳、社交廚房、第二起居室,構成了一個四維社交空間設計。這種「多重起居」的空間安排,尊重的是每晚你與家人在一起的“黃金兩小時”,也照顧到了朋友到訪時的溝通便捷,更走心也更實用。

在室外,北京金茂府打造了一平方公里城市街區,參照的是紐約曼哈頓國際BLOCK街區生活方式。

在項目周邊步行一千米範圍內,有別墅區、醫療、養老、學府、商業、城市公園、地鐵、街坊空間等等。

街區的靈魂在於一種熱鬧,一種被城市遺忘的野性,它容納著無論對錯的思維碰撞,人與人在這裡相遇,溝通。

街區裡總有好點子,善於消除誤解,更是家人與親朋之間的關係粘合器。

你永遠不會在一個街區裡感到孤獨。

你買下一套房子,便是買下一個街區的氣氛。

在開放空間裡,你才會更明白此時此刻自己和城市、建築、他人乃至自己的關係。2018年,北京金茂府會逐步推動學校、醫療、養老資源的相繼落地,步行街區就快要面世了。

如果有一天,開發商的競賽升級成,在室內與室外空間,如何讓人更自然愉悅,你一定不要感到意外。

誰能捕捉到這一點,誰就能抓住城市消費者的心。

中國金茂的首次品牌體驗之旅之後,有幾個關鍵詞留了下來:關於家庭、陪伴、成長、健康,以及一切關於美好生活的探索。

打造一個場合,讓陪伴發生,讓面對面交流成為習慣,這是比單純呼籲多留下時間給家人朋友,更切實際的事。

中國金茂從城市中「四種關係」裡找到了商機,一個街區的氣息會因此而改變麼?

讓一座城市變得更溫情,更近而不是更遠,更多歡聲笑語,而非社交軟件裡的笑臉表情,已經登上了頭號議題。

既然那些關係我們無從逃避,何不讓它更酷更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