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代的孝庄皇太后和西汉的王政君,在政治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陈建德88888888


西汉王政君是一位没有政治野心,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的人,是她重用外戚,最后使王莽篡汉。而清孝庄皇太后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开启康乾盛世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

王政君(前71--13),魏郡元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皇太后、侄孙汉哀帝刘欣的太皇太后,在后位掌权达61年(前49--13)。王政君在汉元帝时倍遭冷遇,为人小心谨慎、遵法循礼。

西汉竟宁元年(前33)五月,汉成帝即位后,王政君的艰难处境立即改变。她乘汉成帝沉湎酒色,操纵了朝政。

政治上,在王政君裙带的提携下,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等外戚势力把持朝政。外戚们兼并土地、盘剥百姓、人口流亡,弄得朝政腐败、民怨载道,西汉政治危机日益加剧。

西汉元寿二年(前1),汉哀帝死。由于没有儿子承继国统,王政君立即入宫掌握权力,立9岁的汉平帝刘衎即位,委以王莽军政大权。造成了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

王莽篡汉时,王政君曾大怒将玉玺砸到地上,致崩碎一角。不久,王政君忧愤而亡。

清孝庄文皇后(1613--1688),博尔济吉特氏,名清孝庄文皇后,蒙古科尔沁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清顺治帝的圣母皇太后、清康熙帝的太皇太后,谥号孝庄文皇后。清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皇帝。

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后宫地位不显赫,受封庄妃,曾亲自劝降原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在皇太极去世后,庄妃笼络多尔衮,帮助福临即位。清顺治帝即位后,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与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

清顺治十八年( 1661),清顺治帝去世。圣母皇太后立皇三子玄烨即位,被清康熙帝尊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昭圣太皇太后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平定三藩之乱时把节省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总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百姓。全力辅佐、配合清康熙帝的事业。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去世,临终嘱咐清康熙帝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汉水白石言


王政君和布木布泰相差不大,没有什么不同,在政治上都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寿,熬死了所有的对手,笑到最后。

两人的不同点就是,王政君命不如布木布泰的好,出身不能比,儿子不能比,孙子,哦,王政君没有孙子长大,更比不了。布木布泰不但出身显贵,运气逆天,还有一个好孙子,给她营销一个兴国太后的名头,这是王政君无法比拟的。

前生坎坷后生平淡的王政君

王政君虽然不是出自显贵世家,但也是官宦之家,父亲王禁嗜酒好色,是个大种马,王政君的的母亲李氏因为嫉妒而被王禁休弃离婚,另嫁苟宾。


王政君一共姊妹十二个,四女八男。王政君十几岁就被父亲许嫁出去,但是还没过门,未婚夫就病死了。后来又许嫁给某王子,又是没过门的就死了未婚夫。

连着两次没有嫁出去,王政君就应选入宫,可巧遇到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良娣去世正伤心呢,汉宣帝心疼儿子就让儿子从新入宫的宫女中选一个可心的。

刘奭伤心爱妃之死,皇帝皇后催着他立继妃,这货就顺手一指指住王政君,得了,王政君的运气来了,就成了太子妃,随后生了儿子刘骜,一举奠定在皇室中的地位。

刘奭继位后,王政君顺理成章成了皇后,儿子刘骜成了太子。虽然皇帝对她没兴趣,后宫获宠的是傅昭仪和冯昭仪,不过王政君也没有争风吃醋的好胜之心啊!就算是刘奭想换心爱的儿子刘康做太子,也碍于刘奭是长子而未实行,这也足够让王政君心惊胆战的了,终于熬死了丈夫刘奭,等到了儿子刘骜继位,总算迎来了顺遂生活。

成为皇太后的王政君和儿子关系一般,汉成帝刘骜对母亲还不如对姑妈亲近,主要是王政君其人太平庸,除了给娘家谋私利外没有任何作为。但是汉代对舅家多尊荣优待,成帝也不例外,因此,王家在成帝朝昌盛起来。

王政君做为后宫最大的一个,却毫无威仪,看着赵飞燕姐妹祸乱后宫,残害她孙子,她连明朝的周太后都不如,周太后还知道保护孙子,王政君却眼看着赵合德害死一个皇子又害死一个而无动于衷,直到他儿子死了情敌的孙子刘欣继位。

王政君的最大运气就是能活,太能活了,熬死所有的对手,连汉哀帝都熬死了,做为皇室辈分地位最高的一个,终于为娘家人在政治上迎来第二春,直到王莽篡国,葬送大汉,这个愚蠢老妇才知道哭啼啼,不是什么都晚了?

先苦后甜的运气王布木布泰

清太宗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即昭圣皇太后,出身显贵,科尔沁蒙古的贵女,13岁嫁给姑父为妾,生育三女一子。

在太宗朝,皇太极的后宫中,布木布泰并不受宠,五宫居老末次西宫永福宫庄妃,远没有姐姐宸妃海兰珠受宠爱。

但是,架不住布木布泰的运气逆天,她的亲姑妈备受皇太极敬重身为中宫皇后哲哲只生了三个闺女,深受皇太极挚爱的海兰珠倒是生了一个儿子,但是,那孩子夭折了,海兰珠也伤心而死,皇太极都因为海兰珠之死再也振作不起来很快也死了。

就像是老天为布木布泰扫清障碍一样,挡在她面前的都被搬开,而布木布泰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坐享其成。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豪格竞争,剑拔弩张的,聪明的多尔衮就抓住两黄旗大臣的支持皇子的语病,抛弃豪格选择后宫势力最弱的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为帝。

虽然儿子成为新君,布木布泰并没提高多少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不过就是帝母而已,连个太后名分都没有,多尔衮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更没有什么太后下嫁的乌龙。

多尔衮大权在握,天下美女异国佳丽任由选择,已经徐娘半老的庄妃布木布泰怎么能入得了摄政王的眼啊!多尔衮和布木布泰毫无私情,更没有和她商量国家大事,那是电视剧瞎编的。

还是那句话,布木布泰运气逆天啊!做为大青国真正奠基人的多尔衮为了大青兢兢业业劳心劳力,定鼎北京城,消灭各路起义军,重用汉官,建立制度,剃发易服圈地逃人的恶政也都是多尔衮干的,可以说多尔衮为了大青国的长远呕心沥血,贡献是最大的。这些不论善政恶政都是多尔衮做的,从来没有和布木布泰商议过,更没有和福临商议过。

然而,多尔衮他也猝死了,多尔衮打下的江山创造的成果就被布木布泰母子接收了,大权在握的福临母子开始清算功臣,多尔衮被刨棺戮尸追夺一切封号,把多尔衮打入十八层地狱,直到乾小四为多尔衮平反追复睿亲王。

福临亲政时才尊生母庄妃为昭圣慈寿皇太后,并为了避免尴尬丢脸,修改国史,把之前有庄妃字样的全改为太后,还好朝鲜史料以及有些史料他们改不完,才让后人知道,福临继位后在多尔衮死之前,庄妃只是庄妃,太后都没混上,连儿子都不能经常见,因此母子感情不好。

福临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对汉文化非常热爱,布木布泰这次站在了满洲亲贵一方,并不支持儿子,福临性格中有勇往直前的劲头,所以,并不在乎亲贵的腐朽思维。但是,这娃很快也死了。布木布泰联合满洲亲贵把亲儿子全盘否定,更改儿子的罪己诏,讨好满洲亲贵,维护满洲弊政。

继续接受上天眷顾的布木布泰,指定的继承人孙子玄烨争气啊!虽然布木布泰在辅臣面前唯唯诺诺毫无作为,但架不住孙子厉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喜欢吹牛的玄烨给自己添加很多神迹,自然少不了美化亲祖母,给布木布泰大唱赞歌,玄烨在位还超长待机,终于把祖母吹捧包装成辅佐三代帝王的兴国太后,看看,布木布泰这逆天的运气像不像开挂一般?

小结

王政君和布木布泰在政治上毫无作为,没有自己的主见,更没有自己的班底,从来没有对某个政策有建设性的建议,更没有权术,所以,在外臣面前,丧失了皇室最高代表的身份应该带来的作用。

她们最大的运气就是活的太久了,把对手都熬死掉,让她们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王政君的不幸在于子孙不肖,布木布泰的幸运在于有一个能干的孙子,因此,王政君成了葬送夫家王朝的罪人,布木布泰被粉饰成兴盛夫家的功臣。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理性交流!谢谢!

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


猴格大人


清代的孝庄皇太后和西汉的王政君,在政治上最大的不同便是背后倚仗的人不同、用人思路不同以及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不同等。



孝庄皇太后原为清朝皇太极的庄妃,她的一生没有得到多少皇帝夫君的爱,但是幸运在生育皇子福临。后来皇太极去世,孝庄皇太后用自己的冷静,联合皇后、多尔衮等人共同拥立福临为帝,即顺治皇帝。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之间的绯闻也不少,野史还有孝庄委身下嫁多尔衮的记载,野史不会空穴来风,最起码孝庄和多尔衮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顺治死后,她又当机立断扶持自己的孙儿玄烨为帝,即康熙皇帝。康熙继位后,很多政治主张都与孝庄有关。换句话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盛世。孝庄皇太后,先后选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为帝,用自己独具慧眼的政治角度,让大清王朝迎来建国后的第一个盛世,孝庄皇太后是有野心的女政治家,也敢于将心中所想化为现实。



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她的一生也同样没有得到多少皇帝夫君的爱,据史料记载,王政君是一夕之幸有了儿子刘骜,并且母以子贵,丈夫汉元帝继位后,成为皇后。汉元帝晚年有易太子的打算,但因史丹等臣的坚决反对,废太子之事便不了了之。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尊生母王政君为皇太后,并大力扶持自己的舅家人。后来成帝无嗣驾崩,因王政君没有恰当阻止,皇位落到元帝庶孙定陶王刘欣手上,是为汉哀帝。汉哀帝继位后,扶持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氏的娘家人,王氏外戚的政治机遇看起来没有了生机。但汉哀帝喜好男风,英年早逝,王政君于哀帝驾崩当日前往未央宫收回所有皇权,迅速召回娘家侄子王莽为大司马,立汉元帝庶孙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可是西汉至此颓废,皇权尽数落入王莽手中,直至王莽篡汉。其实王政君一味放任王氏家人,也恰恰反映了她没有政治野心。



孝庄太后倚仗男人和朝臣,王政君依赖娘家人,一个让大清步步高升迎来盛世,一个让大汉迎来噩梦式的结束,都是女人在无奈选择下的归途。


翻出历史那一页


王政君和孝庄都是当朝的太皇太后,都曾干预过朝廷政权,这两个人对两个王朝的影响实在太深,可是结局和后世的评价却大为不同。

王政君一生的面实在是坎坷无比,祖上到她父亲那一代已经是日薄西山,所以王政君一得势,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对抗元帝时期的宦官势力,不断提拔娘家人,而自己兄弟姐妹又多,又是突然富贵,所以骄奢淫逸,铺张浪费,就是穷人乍富似的作。



这与孝庄太后是完全不同的,孝庄原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草原部落的格格,还被喇嘛预言日后可以“母仪天下”,而王政君命硬,接连克死阻挡自己成为太皇太后的人,还有一直不成器的亲戚,和有个太成器的侄子王莽,篡夺了王位。

孝庄太后并没有过分抬高自己娘家的势力,处处为大清王朝着想,在大清王朝的几次危机中,她都力挽狂澜,比如顺治皇帝早年驾崩,也有说是出家为僧的(但是却不似汉朝末年那几个皇帝昏庸),还有就是自己的丈夫不是很宠爱自己,对自己的姐姐海兰珠宠爱有加,可以说是追随海兰珠而去,老公不疼儿子不爱,好不容易有康熙这个孙子吧,清王朝的统治还屡屡受到挑战,朝中大臣想要把持朝政,比如多尔衮和之后的鳌拜一党,当年明王朝留下的祸患吴三桂耿精忠等藩王,后来还有准噶尔的叛乱,时不时的反清复明动乱,但孝庄太后都没我趁机扶植娘家人,帮助爱新觉罗家族度过了一次有一次难关。



王政君熬死了三代帝王,历经五朝,她的公公,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儿子死后新继任的皇帝,新皇帝死了又有自己扶植的傀儡皇帝,这个皇帝又死了,一直到她的侄子篡位,她活着的时候,皇帝如走马观花似的,死了一个又一个,换了一个又一个。

王政君的命要比孝庄差太多了,在王政君还没有出嫁之前就接连克死了两个未婚夫,成了没人敢娶的姑娘,后来宫中选家人子,王家赶紧送了进去,也巧了,没多久太子宠爱的女人一命呜呼,太子悲痛无比,对其他女人毫无兴趣,把皇帝急坏了,赶紧为自己儿子挑几个女人,开枝散叶,太子应付公事,头也没抬的指了王政君,王政君一下子成了太子妃。



成为太子妃的王政君一次就怀了孕,还是个男孩,就是刘骜,结果大家都知道刘敖纵情声色,十分宠信赵合德赵飞燕姐妹,结果两人一无所出,还害死了刘骜的几个孩子,刘骜无子,后来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赵合德畏罪自杀。此后几任的皇帝和王政君没有直接血缘关系,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新帝的母亲和祖母,还有新成为太后的赵飞燕,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都想成为那个真正的掌权者,朝纲大乱。



孝庄太后在清朝开国初期,政治清明,孝庄太后能真正辅佐帝王成就霸业,而王政君所在的汉朝已经是汉朝末期,各种矛盾突出,加上掌权者管理不当,几代折腾下来,灭亡是自然的。


风云一点通


清朝的孝庄太后和西汉的王政君,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后。但这两个人的差距确实非常明显的。孝庄太后使得清朝度过了入关早期的动荡,而王政君则是见证了西汉王朝的灭亡!

清军入关以后,局势并不稳定。一方面,天下尚且动荡不安,人民的反清情绪高涨。另一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清世祖福临即位的时候也只有五六岁而已,其地位是非常不稳定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孝庄太后依靠摄政王多尔衮,打下了大清的江山,之后又在多尔衮的帮助下使得福临的地位逐渐稳定下来。最后使得福临成功亲政。清世祖福临在英年去世后,其第三个儿子玄烨即位,年仅八岁。四个辅政大臣控制朝政,而玄烨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巩固自己地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孝庄太后再次运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使得玄烨站稳了根基。当孝庄太后去世的时候,大清朝已经呈现出盛世的景象。可以说,孝庄太后去世的时候,内心是十分安静而且自豪的。她在地下见到皇太极的时候,绝对是无愧于心的。

相反我们来看王政君,王政君成为太后的时候,西汉王朝虽然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衰败景象,但其国力还是十分雄厚的。当时的西汉王朝,既没有内忧,也没有外患。相对来说,还算是太平。王政君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后,其娘家人始终担任大司马一直,牢牢地控制着朝政。王政君的儿子汉成帝,则是放心地把政权交给自己的舅舅,自己则可以从政务之中解放出来去享受人生。王政君对此并不能有效地匡正儿子的过失。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即位。王氏外戚的势力暂时受挫。不过,汉哀帝身体不好。在位六年后,汉哀帝去世。汉哀帝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就在汉哀帝去世当天,太后王政君就跑到皇帝的宫中夺取了象征着政权的玺绶。之后,王政君则是放心地将政权交给了自己的侄子王莽,汉平帝在位的五年之中,王莽彻底控制了西汉政权。之后,王莽毒死了年少的汉成帝,立子婴为太子。提出由自己来担任摄皇帝。太后一开始不同意,但并没有坚持。王莽在担任了三年的摄皇帝之后,决定彻底抛开汉朝这块招牌,把皇帝前面的“摄”字去掉,建立新朝。王政君则是抱着传国玉玺不丢,以此来表示对王莽的不满。最终太后还是将玉玺扔掉地上。王莽称帝后,尊王政君为新室文母皇太后。五年后,八十多岁的王政君去世。在她去世的时候,其内心又会是怎样的波澜呢?她要是在地下见到汉元帝,又会如何交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