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说起集装箱,人们自然而然便会想到遥观镇。从上世纪90年代起,集装箱就成了遥观镇的代名词。而从集装箱的起步,到铸造辉煌,再到跌入低谷,新华昌集团沉沉浮浮,却始终屹立不倒,而且跻身世界三甲。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作为遥观集装箱的缔造者之一,单兴海既是见证人,更是实践者,他的经营理念和卓越智慧是新华昌集团这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稳步前行的重要保证。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A艰难曲折中引来新生儿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单总,集装箱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宠儿,而是一种“舶来品”。您和同事们是如何让它落户遥观的?

确实,31年前,我还不知道集装箱是什么东西。那时,我还在遥观电配厂当主办会计。说是会计,但除了算账、出点子,还要跑业务。1987年,当时电配厂发展遇到了瓶颈,订单越来越少,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替代产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集装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现代集装箱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创造之一。1955年,美国麦克莱恩公司把油轮改造成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即现代集装箱的雏形。这种运输方式的问世,让世界储运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海陆联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不到半个世纪,全世界90%的货物都是通过集装箱运输。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创业伙伴潘传荣、周全法都觉得,转型做集装箱大有前途。而且,上海船厂集装箱分厂也有意与我们进行合作,并由我担任武进集装箱制造厂的筹建办主任一职。

说起创办集装箱厂,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当时,投入了2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拿出了样品,并计划承接2000只10吨集装箱的生产任务。但是,经过仔细核算,发现这笔生意不能做,因为仅仅耗用原材料一项,每只箱子就要亏1000多元。这样,工厂不得不重新上20英尺的国际标准集装箱生产线。样品出来了,开拓市场却成了一道难题。经人介绍,我们决定去广州会见一位美国客商。但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等我们赶到广州时,已经过了约定时间,美国客商也回国了。

我们想,既然来到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就顺便转一转吧。在深圳蛇口,我们遇到了当时全国四大集装箱厂之一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这家公司,我们竟然接到了1000只集装箱的来料加工业务,这笔业务让我们这个初创企业“吃”了整整一年。

B荆棘丛生中开创大场面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新华昌的第一个辉煌期是在什么时候?是怎么到来的?

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的合作,让我们掘到了第一桶金。但是,按照当时的生产能力,我们显然满足不了中集公司的供货需要。为此,我们又四处筹措资金,投资960万元,进行扩能改造。同时,与港资企业进行了合资合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90年代,集装箱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期,全国各地一下子兴办了数十家集装箱企业。2001年,武进集装箱制造厂进行企业转制,新华昌集团应运而生,集装箱也成了遥观的代名词。说到遥观,以前人们会想到烧窑制砖,而这时,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集装箱。

能说说新华昌走出遥观的具体过程吗?

全国集装箱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整个行业陷入了困境。新华昌集团也面临着严重亏损的局面,甚至资不抵债。这时,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标准集装箱从常州拉到上海港,运输成本就要500元。能不能把工厂办到沿海港口城市去?这成为我们思索的热点话题。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我们决定把扩张的第一站放在宁波。当时,我们投资1.7亿元,在宁波办起了集装箱分厂。这一举措彻底扭转了新华昌的命运,宁波工厂从2003年3月底投产,就迎来了市场复苏,产品价格一路上扬。到2004年底,已收回了宁波工厂的全部投资,并且带动了遥观本部的产品销售。

这时,一些同行一方面艳羡我们的投资回报,一方面仍然举棋不定。然而,尝到了甜头的我们更加坚定了加快实施港口战略的步伐,几年内,相继在万隆、青岛、天津、嘉善等地布局建立分厂。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当时集团每年生产的集装箱首尾相连,长度已可绕地球一圈。目前,新华昌集团已拥有了5大生产基地,形成了年产80万只集装箱的能力,产品也从标准集装箱拓展到特种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

事实证明,在集装箱这个规格通用、赢者通吃的领域,布局和规模至关重要。目前,新华昌集团与通过兼并做大的中集、胜狮,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占据了国际集装箱制造95%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外绝大多数集装箱企业则在重新洗牌中纷纷偃旗息鼓。

C自我突破中铸就新优势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建厂30多年,时间已然不短。如果说,创业时凭借的是灵感、勇猛和运气,那么,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坚忍、格局和理性。新华昌又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

确实如此。全球三甲,并不意味着稳坐钓鱼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集装箱行业陡然调头下滑。2009年,新华昌的产量不到2007年的5%,当年亏损了几个亿,工厂几近停产。2010年,局面依旧反复跌宕,利润薄如刀片。那段日子,我们咬碎牙根,在困顿中坚守,尽最大努力不裁人,管理人员降薪降职,骨干队伍基本保全了下来,熟练工人也并没有大量流失。2011年,行业开始逐渐回暖。我们着力推标准化、自动化、精益化的现代生产方式,提升产品质量,挖掘服务价值,使企业由量的扩张转向了质的提升。

在对标、跟跑行业发展的同时,新华昌又是如何寻求自我突破的?

在新华昌,品质是核心、创新是灵魂,我们组建了技术研究、装备保障和工艺研究的百人团队,并在集装箱智能化上持续投入。在这里,高强度的箱壁,厚度仅1.6毫米;风吹浪打多年,箱体也不生锈;特种集装箱,能变身发电储电箱、野战医院……同时,我们加快推进海关堆场建设,打造数据联网、便捷高效的特殊监管区域。去年,我们还主动对标环保新要求,将油性漆全面改为水性漆,实现了绿色生产。同时,投入1.5亿元大幅改造生产线,提升了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我们还善待每一位员工,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从而形成了一个忠诚度高、执行力强、管理严密的优秀团队,增强了在惊涛骇浪中抗击风险的团队合力。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评论留言,小开会尽力帮您▼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 大家都在看▽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在风吹浪打中闲庭信步——对话新华昌集团副董事长、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兴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