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遼寧18年入學的高中生,新的高考制度來了

遼寧18年入學的高中生,新的高考制度來了

遼寧今年入學的高中生,是第一批接受新高考改革的學生。這一輪的高考改革已經在浙江等省市進行了一輪以上的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遼寧的學生和家長也非常擔心,自己是改革的受益者呢?還是會吃虧呢?當小白鼠的結果是喜是憂啊?

上一週參加了省裡的培訓,聽了專家的解讀。遼寧的改革在借鑑兄弟省市改革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個人感覺還是很好的一個方案。與原來高考有過渡,與新高考有接軌,規避了一些兄弟省市遇到的問題。下面就針對幾個重點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高考形式。這個肯定是大家最關心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追求高考升學的,日常教學和學習也是依高考指揮棒進行的。所以我首先說一下高考形式。

實際上,遼寧的新高考與原高考非常的相近。同樣是六月七號開始,同樣是考語數外三大“主科”加三科“副科”,同樣是750滿分,填報志願和錄取形式現在還不清楚,估計差別也不太大。

那麼不同的是什麼呢?

第一,英語一年“兩考”。這個兩考為什麼打引號呢?因為我個人覺得他和以前沒本質區別,只是加個點兒“形式主義”。高考前有一次英語聽力考試,高考中英語是聽力和筆答同時進行(和以前的舊高考一樣)。這個“兩考”指的其實就是有兩次聽力考試,但是聽力考試並不計入高考分數,英語成績是用筆試成績換算成150分的。

除了英語之外,其它學科高考只提供一次考試機會。

第二,三個“副科”變化極大。

首先是不再文理分科,考生可以任選三科。這三科考查的就是學業水平測試中將要提到的“等級性測試”。考試內容包括必修和選擇性必修。難度為高考難度。

只有一次考試機會,而不是考兩次,選分數高的一次計入高考成績。

其次是每科都是100分滿分,不再有110分和90分的了。每科考試時間都是一個半小時。

第三,每科獨立命題,獨立考試,不再有綜合試卷和考試。所以考試日期有了變化,由原來兩天四科,變成了四天九科。

第四,計分形式。這一個要重點說一下。相比浙江等省市原來的計分方式,遼寧的新高考計分要合理的多。

首先同樣是按照比例分等級,保證了你無論考試分數是多少,每一科同層次的學生分數是相同的。其次同一等級按照實際分數與等級最高分和最低分距離差進行計算,得出來個準確到小數點以後的分數,保證了就算是同一等級,不同分數的學生也會有分差。最終將這個分數計入高考總分。從而使得高考總分滿分仍然是450+300=750.

高考的變化就說到這兒,其實還有很多內容與高考相關,下面一一講解。

第一、學業水平測試。高中生學業水平測試在高中教學評價中非常重要的地位。遼寧省仍然會執行。

學業水平測試分成兩部分——水平性測試和等級測試。

水平性測試面向所有高中生,是高中生學業完成的檢測,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必修內容。成績以ABC等級表示。和以前的學業水平測試很相近。

沒有通過合格性考試的學生,不能參加高考。這一政策的制定,就避免了七大姑八大姨、爺爺奶奶都報考,以加大分母的問題。

同時,水平性測試對於學生獲得高中畢業證,以及職高生進入高職教,具有很大的作用。對於像南方科技大學這樣的實行“三六一”錄取模式的學校,水平性測試獲得的等級也有重要作用,不應輕視。

水平性測試只有一次報考機會,沒有通過的,可以繼續報考。

等級測試放在高考期間進行。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另外,水平性測試一共有十四門課,其中體育藝術、實驗技能等(包括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為考查科目,考試科目為物化生史地政六科,而高一學習結束後(即下學期期末)才可以報考,高一最多隻可以報考四門,其它的要在高二學習結束後(應該是在高二上學期期末)才可以報考。

水平性測度考試時間,語數外為90分鐘,其它學科為60分鐘。時間加長了,內容也要相應增加,提高了對學生學習廣度的要求。

通用技術、實驗、英語聽力口語等考查,在高二下學期(四月份)進行。

第二、授課方式。語數外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變化最大的就是其它學科了。首先不再文理分科,但實際上是分的更細了。根據學生選擇等級性考試科目的不同,就要把學生分成很多類,理論上有二三十種,但我分析實際上要少的多。因為高考報考專業限制了選擇的學科,所以組合數量就大大減少了。這個後面還要細講。

由於學生選課的不同,就很難按照以前的行政班級進行授課了。也許某些學校會有幾個不同的班級,比如都選物生政的一個班,都選政史生的一個班,等等,但絕對不排除很多學校至少是學校中的一些學生,要進行走班上課。這為學校教學管理和安排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挑戰。

最後說一下選課問題。

吸取浙江17屆高考選考物理人數過少的教訓。首先,國家制定了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指導,理工科等對學生物理基礎有要求的專業,都必需要選考物理。同理,化學化工醫藥等必須選考化學,其它學科也類似。

所以學生應該在進入高中,就清楚自己高考要學什麼專業,從而安排哪些學科只參加水平性測試,哪些學科要參加等級性測試,當然,我建議最好多做一手準備,比如不能確實最終是學物理還是學化學,那就兩個都選,到了高二或者高三,再進一步抉擇。

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和家庭應該儘早地進行生涯規劃教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志向和職業嚮往。以便在高中甚至進入高中之前就有學科傾向。

其次,在等級賦分時,每一學科都有保底人數,以避免報考人數過少導致的高等級人數過少使得一些好學生得不到高分。報考人數過少時,按照保底人數計算各等級人數,報考人數超過保底人數時,按照實際人數計算各等級人數。

其它內容不是和學生及家長切實相關,或者暫時影響不大,就不贅述了。

以上內容來自於培訓公開信息,歡迎轉發,如有其它問題,歡迎留言,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