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袁崇焕?

小小嬴政


01袁督师登场

提起袁崇焕,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恐怕都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像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尤其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中更是将袁崇焕塑造成了一个忠臣良将的典型。

我们中学的历史课中给袁崇焕的定义大概是这样的:袁崇焕是明朝抗金英雄,被奸臣构陷弹劾,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通敌叛国罪将他凌迟处死。这样悲惨的下场在历史上都算是排的上号了······

当然,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实袁崇焕本人包括他的死本身都是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的,网上的“袁粉”和“袁黑”为此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在这里也无意于判定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只是想分享一个有趣的发现:袁崇焕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吹了一牛导致的。

首先我们必须的承认,袁崇焕这个人确实有能力,有功绩,尤其是在明朝抗金的战争中,相较于其他明朝将领确实更出众。尤其是他人生的前半段(43岁之前)非常受明熹宗朱由校的重用,在镇守辽东的过程中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重要战役的胜利,虽然都是属于战略防守的胜利,但也足以让明朝廷面儿上有光啊。但此时,明朝正是那个历史上最有名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袁督师袁大人受到排挤,于是愤而辞官回乡(1627年)。如果从这个角度说袁崇焕是个忠臣,好像也有点道理,暂且不论······

02牛吹大了

有趣(好像有点不尊重,袁粉勿喷)的故事其实发生在袁督师的人生下半段(其实只有三年······1630年就被凌迟了)。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除掉了魏忠贤并决定重新启用袁崇焕,于是便在平台召见袁崇焕,史称“平台召对”。袁督师的那致命的“一牛”就是在这里吹下的。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崇祯皇帝)于平台召见袁崇焕,袁督师向领导汇报工作并称自己可以五年之内复辽,领导很开心。后来兵部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复辽的策略,袁崇焕却说是用这种话安慰皇上。给事中告诫他万一皇上认真起来不就麻烦了,袁崇焕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但是牛已经吹出去了啊,只好硬着头皮也得干啊。俗话说“撒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来圆”,袁督师这牛一吹可就收不住咯,可谓是“吹一牛成千古恨啊”。

袁崇焕一想确实如此啊,之前自己尽管对抗后金有过胜利,但那也仅仅限于防守的胜利。而自己这次吹的牛是五年之内收复辽东啊,况且,现在的后金实力自然更胜以往啊,谈何容易啊。他于是上奏说:“五年复辽的计划不容易完成,陛下既然委托给臣,臣怎么敢推辞这艰难的任务。但是五年内,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必须朝廷内外事事配合,才能有所成功。”朱由检于是让四部的臣按照袁崇焕的话办。袁崇焕害怕自己去往边关以后,朝廷中难免有人会再次诽谤自己,于是将此事告诉朱由检,朱由检在大学士刘鸿训等人的建议下,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将其赐给袁崇焕。后来袁崇焕又上书崇祯皇帝说自己在辽东做官不容易,容易得罪人,请皇帝不要相信一些说他的坏话,并趁机向皇帝索要了辽东的人事任用权,崇祯皇帝一一准允。

其实袁崇焕的算盘很简单,自己也知道五年内复辽是很难完成的,既然牛都吹出去了。那索性狮子大开口,把所有自己想要的有利条件都开出来,如果皇帝没能满足,那对不起,是你没能给我提供有利条件,如果我五年之内没能复辽可不怪我。但是他真的低估了崇祯皇帝复辽的决心,没想到皇帝居然不打折扣的答应了他全部的条件。

03自己吹的牛硬着头皮也得干啊

眼看着这牛是越吹越大啊,袁崇焕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于是他提出了自己复辽的三条策略:防守是正规策略,攻战是变通策略,和议是辅助策略。但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明白,防守根本没办法复辽啊,进攻显然又打不过金兵啊。于是议和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径,而且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一方面后金得到了官方认可,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另一方面,明朝廷可以避免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暂时避免了被推翻的风险,又可以避免劳民伤财,同时也可以对外宣称后金臣服,保住了颜面,真是双赢。只是朝廷碍于颜面不好主动求和,况且是你袁督师夸口五年复辽的,我且看你到底能不能真的干成。

尽管对双方来讲议和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交战状态下的双方相互信任度实在有限。双方都在相互的试探和不断接触,互派使节,互通书信,相互贸易这都有史料记载。在此过程中的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又做了一件为自己埋下隐患的事,那就是杀掉了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

其实毛文龙率领的这支部队位于后金的后方,在牵制后金力量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连袁崇焕自己都承认这一点,比如令袁崇焕青史留名的“宁锦大捷”就是靠毛文龙的这支部队的牵制才取得的胜利。那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掉毛文龙呢?首先,毛袁二人本身就不和,袁认为毛拥兵自重,不听号令,而且极度傲慢。毛又居功自傲不喜欢文官节制,不服袁的管制。其次,袁知道毛肯定不会同意自己的议和政策,因为一旦议和,毛就失去了其战略意义。另外,据说皇太极在给袁崇焕的书信中提到,只要杀掉毛文龙就同意议和。其实,小编并不相信袁督师会单纯的相信杀掉毛文龙,皇太极会真的答应议和,事实确实如此,议和并没有成功。

04牛皮吹破杀身之祸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后金主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兵破长城而入,直逼京师。袁崇焕闻讯帅众将回援,与金军鏖战,后金撤退,京城之危暂解。袁崇焕请求带兵入城休整,被崇祯皇帝拒绝。金兵退后,袁崇焕被下狱问罪,理由是和后金勾结,私自放清兵入关。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朝廷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有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被杀是因为崇祯皇帝中了后金的离间计和魏忠贤余党的诬陷,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两点都不充分。首先,注意一下时间,从袁崇焕被下狱到处死经历了大半年时间,而且史料明确记载是经过三司会审明正典刑的,不太可能是因为皇帝一时误信离间之计;再者,魏忠贤余党又假公济私、借题发挥之嫌不假,但是与后金议和和擅杀毛文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此类的事件,有些事情不好明面上说,朝廷默许你去做,成功了朝廷会承认你的功劳,失败了呢,朝廷也不会替你背锅,甚至会拿你问罪。

05崇祯为什么一定要杀袁崇焕?

在笔者看来,崇祯处死袁崇焕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你袁崇焕是不是真的勾结后金,私自放清兵入关,确实值得怀疑,退一步讲,即使不是你放进来的,你堂堂蓟辽总督前面还夸口五年复辽,回头就差点让人端了老窝,难得一点责任没有?

第二、你说你五年复辽,好,全天下的人、钱、粮,兵、官,甚至皇帝,愿意的不愿意的都听你的,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你了,该做的不该做也都让你做了,杀掉毛文龙laozi一声都没吭,反过来老窝差点让人给端了,你就给我看这个?不砍了你怎么向全天下交代?

第三、我许你五年复辽,本就是背水一战,后金不平我大明就要亡,我可是把宝都压你身上了,现在可好,被你这么一祸祸,大明这次真的要玩完了,你是国家的罪人啊,不杀你行吗?

第四、我也不再相信你什么五年复辽的鬼话了,你现在这样也不能再用你了,难得还养着你?

当然,小编始终不认为袁崇焕会叛国,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错误的预判了形势,在非主观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给了皇帝一个不得不杀他的理由。

小编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官场有风险,吹牛需谨慎”啊!


通信刀客


袁崇焕的罪名不是“通敌卖国”,转述袁崇焕的判决书: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试想袁作为蓟辽督师(还有一大串名号),主要就是监控鞑子、收复失地、保卫国门国都,他上任即有鞑子入寇,北京周边都是朝廷显贵的财产,鞑子劫掠损失惨重也是这些人,能不弹劾他?老百姓看着他尾随鞑子而不战,不管什么原因,不痛恨他?要求带兵入城,皇帝不怀疑他?这样还不死?

事实上,自鞑子入寇,袁的生死已经不是崇祯能决定的了,崇祯曾说过“袁崇焕询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

至于反间计,三国演义里的桥段,也许鞑子实施过,但袁案与此无关。

个人认同袁是个英雄,他一个文官,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就这一点就不愧于英雄的称号,但也仅此而已,袁的悲剧是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崇祯把一个性格、能力不足的人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的必然结果。

为袁喊冤的,都是以清修明史为依托,一再提及其中许多尚存争议的事件鼓噪氛围,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最后再抒发悲凉之情以博取同情,实则是鞭笞崇祯甚至整个大明,最终达到吹捧鞑子朝代的目的。 个人认为,袁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还有近8个月的冷静期,怎么说都谈不上冤!


过河杀贼杀鞑子


四百年前,在岌岌可危的辽东前线,明军在后金的进攻下节节败退,长城以北几尽全陷,直到有一个人率军在宁远挡住了后金的八旗铁骑,取得了宁远保卫战的胜利。这个人在此之后又指挥了著名的宁锦大捷,他就是袁崇焕。这可以说是明朝对后金(清)开战以来仅有的两次胜利,而这样的胜利在袁崇焕之后便再也没有发生过。


近四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一直参差有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欺世盗名、通敌卖国的汉奸小人。有人觉得他有岳飞一般的军事才干,也有人觉得他武功平平、难堪大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最终被皇帝处以极刑,死于非命,不禁引人唏嘘。有的人说他死得冤,也有人说他该杀。而他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一直以来也被议论纷纷。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相信各人都有各自的角度和观点。在下斗胆从他的死因这个角度入手,看看能不能更接近那个当时当下最真实的袁崇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切勿见怪。

说到死因,我们来看一下袁崇焕当时是怎么死的。我引用一段明末的文学家、曾担任过锦衣卫指挥使的张岱在其《石匮书后集》中所记录的情景: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当时,收押袁崇焕和最终行刑的是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张岱担任过锦衣卫的亲军指挥使,因此,他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一个情景在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中也有记录:

“是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对于当时所发生的真实情况,这两段记载也可互为佐证。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两段描述,心中作何感想?

血淋林的场面入目三分,令人不寒而栗。无论是第几次看到这段文字都会让身心受到震撼,忿忿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无论他死得冤不冤,至少他死得很惨,惨不忍睹。

依大明律,最高级别的死刑就是斩首。而这种磔刑,俗称“千刀万剐”,也叫凌迟,是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罕见极刑。行刑的刽子手不能在三千六百刀内让犯人死亡,否则自己也要担负刑责。对受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地狱般的苦难。

不明真相的北京市民,争相抢食“汉奸”的血肉。在这段无比漫长的行刑过程中,无论是他的肉体还是精神,都彻底的被摧残致死。

我们不禁要问,袁崇焕纵然是罪大恶极那也罪不至此吧?可是,这确确实实是崇祯皇帝钦定的罪罚。一般来讲,即便皇帝要处死一个大臣,也应该要通过三法司的既定程序,也就是由督察院审议,刑部侦讯,再由大理寺复核方可定罪。而袁崇焕进了锦衣卫的诏狱,等于直接绕过了所有的司法程序,生死罪罚全凭皇帝一言,如此重的罪状就是由崇祯在没有经过任何司法机构论证的前提下钦定的。处死大臣,可鸩,可绞,可斩,而崇祯却偏偏选择了磔刑,可见他对袁崇焕的恨是有多么的深,简直是恨之入骨,要把他一寸一寸的折磨死,不让他善终。

崇祯对袁崇焕的恨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崇祯对袁崇焕没有“七大恨”,至少也有“五大恨”。也正是崇祯的这“五大恨”成为了袁崇焕最终惨死的原因。这“五大恨”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其爆发点都是同一件事——己巳之变。最终所有的恨拧成了一股夺命绳,勒向了袁崇焕的脖子。

我们从崇祯的这“五大恨”出发,一一进行剖析,或许就能窥见历史的玄机。

第一恨,擅权自重。

袁崇焕被逮捕时,崇祯提到的第一条罪状就是“擅杀毛文龙”。这个大家都知道。擅权也确实是擅权。因为,崇祯赐予袁崇焕的尚方剑是无权斩杀同样持有尚方剑的毛文龙的。并且,袁崇焕先斩后奏,事先完全没有跟崇祯打任何招呼。最重要的是,崇祯认为这件事酿成了严重的后果,他认为己巳之变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毛文龙被杀。这种逻辑怎么理解呢?毛文龙所占据的皮岛靠近中朝边境的出海口,位于辽东半岛的东面,正好可以与辽东半岛西面的关宁锦防线在战略上相互策应,对后金可以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虽说“夹击后金”有些牵强,毕竟当时的明军并没有主动进攻的力量,但皮岛多少可以在皇太极后方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使皇太极不敢轻易率军南下。当然,至于毛文龙是不是养敌自重,是不是不受节制,是不是可恶该杀,对于崇祯来说都已经是旁枝末节,至少当皇太极的十万铁骑出现在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心里就断定了皇太极之所以能毫无顾忌的长途奔袭以至兵临京师就是因为没有了皮岛的后顾之忧。至此,崇祯就已经把袁崇焕恨得咬牙切齿了。

站在崇祯的角度想,袁崇焕的确可恨。然而,对于“擅杀毛文龙”这件事,袁崇焕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呢?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毛文龙这个人。毛文龙,皮岛总兵,在辽南确有战功,“然毛文龙部贪功,冒饷、不受节制,难以调遣”,这些问题都让新到任的蓟辽总督袁崇焕颇感头疼。别说袁崇焕对他头疼,朝堂上下对他也十分无奈。皮岛实际上就是毛文龙个人的海上独立王国,对于是否配合中央的军事行动,完全取决于是否对他自己有利。有利的时候,他就上岸骚扰一下女真人的后方,打一打游击,掳掠一些钱粮辎重。无利的时候,即便有朝廷的旨令,他也按兵不动。而无论动还是没动,他都会向朝廷呈报,夸大战果乃至谎报战功,以此向朝廷索取军饷。更甚者,大规模虚报兵员、冒领军饷也是毛文龙的惯用伎俩。而隔着山隔着海的北京对皮岛的具体情况几乎无从知晓,皮岛上也没有朝廷派驻的官员,所有的事情就凭毛文龙一张嘴,说什么是什么。当时的北京早就穷得叮当响,养皮岛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毛文龙还经常到京师拜访各级官员,上下打典。其实皮岛这桩生意,朝中大臣很多人都有份。说到这里,事情已然很清楚,毛文龙若要论罪,确实当诛。然而,非常时期就应有非常的手段和计量。大敌当前,不能因为诛杀毛文龙而散失皮岛这个战略支点。而且,即便要诛,也必须由皇帝下决心,不应该由袁崇焕擅自做主。在这一点上,袁崇焕确实失察,他与毛文龙并无个人恩怨,杀他也非为己,实为国家,但他高估了崇祯对他的信任,从而为自己今后的不幸埋下了一个伏笔。根据记载,崇祯二年六月初一,袁崇焕与毛文龙在皮岛会见,并商议军事。名为商议军事,实则是袁崇焕想通过谈判迫使毛文龙部接受中央的整编与调配。经过连续三日的谈判,毛文龙始终不接受袁崇焕主张的在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等建议,谈判失败。无奈之下,袁崇焕劝其归乡,而毛文龙则称自己了解辽东局势,能解决满洲,并顺势攻占朝鲜。其言语之间颇为傲慢,这显然是对中央的搪塞与敷衍,并无合作的诚意。此后,袁崇焕传副将汪翥上船密议,通宵部署诛杀毛文龙,而于第二日展开了行动。可见,袁崇焕先礼后兵,确实是为和平解决皮岛问题做出了应做的努力,而最终实属无奈才下了“诛杀”的决心。袁崇焕擅权之后,无疑给朝中的一些阉党余孽留下了把柄,立刻就遭到了弹劾。当然,弹劾他的不止有阉党的余孽,还有很多是皮岛这桩生意的股东,因为袁崇焕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弹劾虽然都被崇祯一一压了下去,但袁崇焕毕竟是皇帝亲自提拔起来的人,这些弹劾就如同一个个的巴掌打在皇帝的脸上。失了颜面还不得不力挺,这让皇帝十分为难,心中自然恼怒。相信这些都是袁崇焕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吧,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为官太单纯了。大明朝的官场上因为单纯而死得莫名其妙的人太多了,他也不过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第二恨,纵敌怯战。

这一恨,也是始于己巳之变。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皇太极进兵的路线和袁崇焕回防的整个过程以及各自的一系列动作就会发现崇祯心理变化的一些玄机。

当时,皇太极亲率十万兵马绕道蒙古,突破长城的喜峰口入关并攻陷遵化、迁安,兵峰直指永平、抚宁。这次突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袁崇焕闻讯也大惊失色,他立即率领两万关宁铁骑入关驰援。皇太极想要从喜峰口去北京,沿途必须要克服的三个重镇从东到西分别是遵化、蓟州和通州。从这里开始,我们试着用崇祯的眼睛来看待事态是如何发展的。十月三十日,皇太极兵临遵化。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迁安失守,皇太极兵临永平和抚宁。此时,已入关的袁崇焕率军从左侧路过,看都没看永平和抚宁一眼,直接取道昌黎、滦州,奔宝、香河而去。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蓟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队进入蓟州城内。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之间,皇太极率军抵达蓟州附近,没有与袁崇焕交战便绕过了蓟州,奔通州而去。袁崇焕闻讯后又率军出蓟州,但并没有追击皇太极,而是于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极之前赶到了通州附近的河西务。此时,皇太极的军队也已经到达通州附近,在与袁崇焕的部队短暂的遥相对望之后,他又选择绕过通州,直取北京。袁崇焕发现以后便立即回师北京。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和皇太极在同一天先后抵达北京城下。此时,袁崇焕向崇祯申请让兵马入城休整,遭到拒绝。

通过崇祯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袁崇焕和皇太极他们两个一路上从遵化到蓟州、从蓟州到通州、再从通州到北京,两军一再碰面,却只是相互观望,既不交战,也不撤退,就如同两只暧昧的蝴蝶一般,你绕着我,我绕着你,一来二去、三下两下就把作为首都屏障的三大重镇全部绕了过去,还几乎在同一时间一起出现在了北京城下。看到这种情况,如果你是崇祯,你不会觉得有些诡异吗?你所器重和提拔的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本当平定辽东,拒敌于千里之外,然而,辽东未平不说,敌人都从辽东打到北京了,他却率军姗姗来迟,来迟不说,一路上跟敌人打了那么多次照面都不敢交战,怯战也不说了,还跟敌人眉来眼去,一路把敌人引到了北京城下,到了城下也不说了,还要皇帝你开门,让他带兵进来休息。此情此景,站在崇祯的角度,你会作何感想?说到这里,崇祯对袁崇焕就不仅仅是失望了,而是已经愤怒到了极致。

真相和崇祯眼睛里看到的会不会有些差距呢?愤怒与困惑的崇祯皇帝在当时的境况下其实也顾不得去想那么多了。让我们再回到袁崇焕和皇太极这两个主角的立场上来看看整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十月三十日,皇太极十万兵马兵临遵化。十一月初二,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四千骑兵一路赶来驰援遵化,在遵化和三屯营之间遇伏,四千骑兵全军覆灭,赵率教战死。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迁安失守,皇太极兵临永平和抚宁。此时,已入关的袁崇焕率两万兵马从左侧路过,看都没看永平和抚宁一眼,直接取道昌黎、滦州,奔宝、香河而去。仔细想来,袁崇焕的这一举动是不是很蹊跷呢?崇祯没有看到的玄机就在这里!在袁崇焕的思绪中,就在两天前,皇太极围了遵化,并在遵化和三屯营之间设伏,静候赵率教来救遵化,赵率教带兵匆匆赶来,正中埋伏,被全部歼灭。这叫什么?围城打援!现在皇太极又围住了永平和抚宁,袁崇焕带兵匆匆赶来,这和之前赵率教的情况如出一辙。别说袁崇焕深谙兵法,即便再傻也不至于看不到两天前的前车之鉴吧?他当然不会重蹈赵率教的覆辙,傻乎乎的去救永平和抚宁,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尽快绕到前面,在蓟州驻防阻截皇太极。一来,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显然是蓟州;二来,袁崇焕只有两万兵马,原野上又没有依托,难以对抗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因此,抢先赶到蓟州依城布防是个不二的选择。于是,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达蓟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队进入蓟州城内。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一月十四日之间,皇太极果然率军到达了蓟州附近。所有人都以为一场蓟州攻防战在所难免,却万万没想到皇太极没有进攻就趁夜绕过了蓟州,奔通州而去。皇太极为什么要绕过蓟州?大家知道,袁崇焕打守城战可是出了名的。当年的宁远保卫战和宁锦大捷都是袁崇焕指挥并获得重大胜利的守城战,而皇太极当时随他父亲努尔哈赤在这两场战役中没少吃亏,努尔哈赤惨败之余还受了伤。皇太极记忆犹新,他会不知道袁崇焕守城的厉害吗?他当然知道。他此次入关侵扰是长途奔袭,没有补给,没有依托,每一战都要速战速决,不能拖延,否则自身就会陷入危机,而且他知道,全国各地的勤王之兵都已经朝北京赶来,他没有太多时间消耗在一座小小的城池上,况且,被袁崇焕守住的城池,别说速战,打一两个月也未必能打下来。皇太极也不傻,吃亏的事当然不会干,因此他趁夜绕过蓟州,往通州方向而去。他想引袁崇焕去追他,如果袁崇焕来追,他就杀个回马枪,一举歼灭袁崇焕,如果袁崇焕不来追,他就直取通州。袁崇焕也不傻啊,他闻讯之后虽然感到惊讶,但却并没有去追击皇太极,而是率军出了蓟州,于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极之前赶到了通州,并在通州附近的河西务厉兵秣马、严阵以待,想在这里引皇太极来攻。奇怪的是,袁崇焕这一次为什么不守通州城呢?他的想法大概是这样的:一来,之前守蓟州,皇太极就绕着走,不敢来攻,若再守通州,皇太极必然也不敢攻并设法绕行,而通州已经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要在这里截住皇太极,不能再让他往前去,因此,想要引他来攻,就必须驻军城外;二来,河西务的地势比较有利,既然要打野战,就要首先抢占地利;三来,实在打不过,还可以退守通州。而此刻,皇太极的军队也已经达到通州附近。他见袁崇焕不上他的当,居然又绕到了他前面,心下也不敢怠慢。他奇怪这次袁崇焕有城不守,反而摆出阵势,一副要跟自己决战的姿态,他不明虚实,怀疑其中有诈,于是便不接招。狡猾的皇太极在和袁崇焕短暂对峙之后又再次选择绕过通州,直逼北京。此时的袁崇焕显然已经身心疲惫,没有一天不在奔走,看到皇太极和崇祯马上就要老将会面,心急如焚,他来不及多想便领兵往北京方向死命狂奔。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和皇太极几乎在同一时间先后抵达北京城下。此时的袁崇焕和他手下的兵将们已然跑得快断气了。皇太极的女真骑兵本就进军神速,而袁崇焕在数日之间连续三次赶超皇太极,在如此高强度的奔走下,关宁军的体力早已不支,若此时与皇太极在城下交战,显然不利。因此,袁崇焕便不知好歹的向崇祯提出了让兵马入城休整的要求。他哪曾想到,崇祯看着他一路跟皇太极玩两只蝴蝶一直玩到了北京城下,早已龙颜大怒。

袁崇焕并非纵敌,他与皇太极一路上斗智斗勇,实为不易,但皇太极的行动和他配合得实在太好,这跟谁都难以解释清楚。袁崇焕也并非怯战,但种种迹象在崇祯的眼睛里那就是怯战。

大敌当前,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崇祯自然也明白,他也只能姑且压制住胸中的怒气,待北京解围,再拿袁崇焕问罪。

第三恨,戏言欺君。

这要从崇祯皇帝登基之时说起。崇祯刚登基不久便剿灭阉党,意气风发,并立志要重整河山、中兴大明,而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启用袁崇焕,主政辽东,抵御后金。崇祯在宫中召见袁崇焕,并设宴款待,拜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并总督天津、登莱军务。袁崇焕向崇祯阐述了自己的平辽方略,并发愿称辽东五年可平。崇祯闻之大喜过望,赐袁崇焕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袁崇焕出宫之时被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截住,问起五年平辽之事是否胸有成竹,袁崇焕坦言,五年之期乃寥慰圣心,实无把握。王承恩闻之讶异,谓袁崇焕不该出此大言,日后必难收场。此事即为袁崇焕最终的命运埋下了第一个伏笔。这个伏笔自然也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时发酵了。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八旗兵,崇祯站在北京城头的平台之上,心中作何感想?皇太极之所以可以长途奔袭来到北京,为什么?因为没有了皮岛的后顾之忧!这是拜谁所赐?袁崇焕!京师危急,朕最寄希望于谁?当然是朕的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袁崇焕!可他率军姗姗来迟不说,还一路纵敌怯战,从遵化、蓟州、通州到北京,十数日间未曾与敌交一战,以致敌人兵临城下!是谁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袁崇焕!是谁拿走了朝廷绝大部分的军饷?袁崇焕!可他到任两年,辽东的局势究竟如何?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城楼之下漫山遍野的八旗兵难道还说明不了问题吗!所谓五年平辽岂不就是一句搪塞朕的空话!?此时此刻,崇祯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他是那么的相信袁崇焕并对他寄予厚望,可眼前骨感的现实却让他有一种受到了蒙骗的感觉。一颗水晶般的心就这样掉了下来,碎了一地。

袁崇焕当年在崇祯面前发愿说五年平辽,实际上是一种愿望,而非承诺,虽然这个愿望听上去仍然不切实际,但如袁崇焕自己所说的,他只是想安慰一下皇帝焦躁不安的心情,但年幼且对形式缺乏判断的崇祯在当时居然深信不疑。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此时的崇祯面对如此糟糕的局势已经开始怀疑袁崇焕的才干是否真的能堪当重任,想起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大话,自然失望透顶,越想越觉得袁崇焕欺君罔上,可恨至极。

第四恨,通敌卖国。

中国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国家,一个皇帝的个性往往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个性。用一个词形容崇祯朝的个性,自然就是宁折不弯。现代国家除了北朝鲜以外往往不会有这样的个性,因为政府的决策层是理智的,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执着于一场无利可图的战争,国家民族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和也好,战也罢,都是基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却不这样想,在与后金多年的战争中,尽管丝毫占不到任何便宜,尽管国力难支,尽管有议和的基础和条件,大明朝仍然不要和平要战争、要跟后金势不两立。面对朝中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崇祯甚至一度以战和论忠奸,迫使群臣不敢上疏直言,以致大明朝在最关键的几年失去了得以休养生息的契机。袁崇焕真正的平辽方略其实是“以战促和”,他清楚的认识到平定辽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此时的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非常虚弱,各省连续爆发民变与灾荒,各路造反的叛军都已颇具规模,而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府体制已经溃烂,军队缺粮少饷,国库空虚,此时还要以举国之力平定辽东、消灭后金,别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做得到,而且敌强我弱,只会加速整个国家的崩溃。这是一个稍微有判断力的人都能得出的结论。明朝只有在改革治乱、慢慢休养生息之后才可能逐渐恢复元气。至于辽东,争取暂时的和平是上上之策。其实,当时的后金实力还不足以吞噬整个大明朝,皇太极所提出的条件并不算苛刻,即要明朝承认后金政权的合法性,认可其为与大明平等的国家,承认皇太极作为后金皇帝的地位。这无非是一个虚名,而个性十足的大明朝就是不答应。崇祯的想法很简单,承认后金就等于承认了辽东独立,而辽东自古就是华夏领土,这种千古罪人他如何当得?背了这个黑锅不仅会留下千古骂名,死后也无颜去见明朝的列祖列宗。这个逻辑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事实是,无论你承认与否,辽东除了锦州和宁远这一隅之地外已经完全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为了不当千古罪人而与后金死磕到底,最终也只会拖垮整个大明朝。然而,在国家统一的意志面前,这个问题似乎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妥协的余地,这就使事情变得很难办。既想要和平,又不能承认对方的合法性,这如何才能做到呢?袁崇焕的思路是通过一两场战役的胜利为和平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但袁崇焕“以战促和”的方略却在己巳之变时阴差阳错的成了他“通敌卖国”的一大罪状。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得回到被皇太极围住的北京城下。袁崇焕和皇太极从遵化、蓟州、通州一路玩太极玩到了北京,两军未有任何接触,袁崇焕向崇祯申请入城休整遭到拒绝之后,只得驻扎在广渠门外和皇太极展开对峙。此时,各地的勤王之师也陆陆续续抵达北京附近。两日之后,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部一战将后金左翼大军击溃,取得了广渠门大捷,随后又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取得了左安门之捷。十一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率军奇袭了皇太极在南海子的大营,后金军大乱,遂解京城之围。先前,后金军在北京郊外大举劫掠,袁崇焕兵少不能制,固守营寨,等待主力援军。崇祯外戚中的贵园亭庄舍惨遭蹂躏,引起外戚权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皇帝告状。正当崇祯在恼怒袁崇焕对自己的外戚不管不顾之时,又突然接到了两个太监的举报。原来,皇太极在退军之前,故意使人在两个被俘的明军监军太监的帐外密语,谎称有袁崇焕密信约后金皇上于京师定盟,随后又在混乱之中故意放跑二人。两个太监捡回两条命,一路踉跄,仓惶至极,回到北京之后便立即将所闻之事上奏。其实这不过是一条极为浅显的反间计,料想崇祯定不会轻易相信,但是,如果把皇太极入关以来前前后后所发生的各种诡异的事情都联系起来,似乎就告诉了崇祯一个“真相”。皇太极为什么能如此轻易的入关,而袁崇焕坐镇辽东却反应如此迟钝?袁崇焕率军入关驰援,却又不跟皇太极交战,他们两人两军一路眉来眼去,你绕着我,我绕着你,与其说是皇太极奔袭到了北京,倒不如说是袁崇焕一路把皇太极引到了北京,难道他们俩确实是约好了的?但袁崇焕毕竟在抗金一事上颇有功绩和名望,要说他通敌卖国,确难让人信服,可事实又摆在眼前,他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要纵敌深入、使敌围困北京呢?有一种解释似乎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袁崇焕想要“以战促和”,只不过这个促和的对象不是后金,而是北京,是朕。这么一想,崇祯顿时恍然大悟:袁崇焕想议和,怕朕不允,于是约皇太极来围北京,是要让朕感受到后金的压力,见识到后金兵势之强大,让朕萌生议和的念头,甚至还想逼朕跟皇太极订一个城下之盟?这真乃奇耻大辱!如若议和,袁崇焕这贼子五年平辽的空话也就不必再兑现,他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好,为了逼朕议和,竟然引贼兵入关包围京师!如此贼子,安能不诛?想到这里,袁崇焕在崇祯心中便已经是个死人了。

北京之围解除后,崇祯以“议饷”之名将袁崇焕召至平台,着锦衣卫将其拿下。这就是著名的“平台议饷”。崇祯召袁崇焕至平台为什么要用“议饷”做为借口?这也是非常值得推敲的,说明崇祯对袁崇焕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认为他有反叛之心,如果直接降罪捉拿,担心他会叛逃甚至倒戈。近年来朝廷一直拖欠关宁军的军饷,袁崇焕多次上疏催问,对此事最为关心,因此,以“议饷”为名召他前来不仅不容易引起他的怀疑,也最能敦促他火速赶来。崇祯在这方面也可谓心思缜密,用心良苦,只可惜用心用错了地方。

“以战促和”的方略本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战略方针,却以这样的形式阴差阳错的成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一大罪状。惜哉,袁公,哀哉,崇焕,此冤能与谁人诉?

第五恨,结党营私。

明末党争激烈,可谓历朝历代之最。帝国经过二百六七十年的发展,统治阶层已经形成各式各样的利益集团。他们中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地方豪强,有的是商甲大户,有的是官宦世家,为谋求共同利益而相互抱团。这些利益集团盘踞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根深蒂固,他们把持着国家的行政资源,垄断商行,控制财税,兼并土地,在各个行业和地域都有他们各自的地盘,并相互形成竞争。当时,整个大明朝的蛋糕已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而利益集团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和持续扩张,都需要“宫中有人”,或者“朝中有人”,于是,在宫廷之内、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山头,作为利益代言人,每个山头都要为身后的利益集团说话办事,要办事就得掌权,这就是党争不断的根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问题都可能被上纲上线,很多事情都会被借题发挥,派系之间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入阁和六部十三省的人事任命,可以相互弹劾,抹黑构陷,目的就是要打击异己,扩张势力,从而掌握更大的权力,获取更多的行政资源,为自身集团谋利。长期的矛盾使得派系之间彼此仇视,结怨甚深,到明末时已趋白热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阉党和东林派系之间的争斗。而袁崇焕也趟了这趟浑水,倒不是他愿意,而是在当时的官场上,谁都难以独善其身,更何况身兼要职者,更是身处漩涡的中央。

阉党和东林派系的矛盾由来已久。天启年间,魏忠贤总揽朝政,大批东林人士遭到排挤,如孙承宗、袁崇焕等都相继离职。崇祯上台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剿灭阉党,而久经打压的东林派系为惩办“阉党逆案”立下了汗马功劳。伴随着阉党的覆灭,东林人士受到重用,一个以东林派系为主的内阁孕育而生,一切看似有了新的气象,然而,“阉党逆案”牵连甚广,其残余分子及背后受损的各大利益集团并不甘于失败,他们暗中咬紧牙关,等待着翻身的机会。

果然,结案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己巳之变,可谓是天赐良机。虽然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一定是要有个说法的,一定是有人要人头落地的。 因此,事后追究责任人,蓟辽督师袁崇焕首当其冲,这没什么好说的,表面上看就是这么回事,似乎与党争无关,实则不然。己巳之变正是东林党垮台的开始。

袁崇焕击退皇太极之后,北京之围解除,崇祯遂以“议饷”之名将其招至平台,下狱问罪。八个月之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从被捕到处决为什么间隔了八个月?因为这八个月是各方势力角逐缠斗的八个月,也是决定整个时局走向的八个月,博弈的过程异常激烈与曲折。

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帮人直接上疏请斩袁崇焕,表面上是深究己巳之变的“祸首”,而背后真正的矛头却是指向当时的内阁首辅钱龙锡,因为钱和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属于东林派系,且交情很深。如果袁崇焕通敌,而钱龙锡又与袁崇焕结党,那么钱龙锡就必倒无疑。是这样的一种思路在引导着事情向有人希望的那样去发展。因此,紧紧咬住袁案,目的是为了牵出钱案,斗倒了钱龙锡,则以东林为首的内阁势必垮台,通过东林内阁的垮台来对整个东林党进行打击和清算,并为阉党翻案做好铺垫。是这样的逻辑在幕后推动着袁案的审理。因此,袁崇焕被指为“逆首”,而钱龙锡被指为“逆党”,遭到弹劾,随后被下狱问罪。

可见,事情的背后是深刻而复杂的党争在发酵,影响着事态的发展。

崇祯一生,最恨朋党,他把一切乱象都归罪于党争,因此对大臣们结党深恶痛绝。崇祯一朝,谁结党谁就没有好下场。然而,在袁案和钱案的隔绝审理中,袁崇焕一直否认己巳之变与钱龙锡有关,而钱龙锡也不认为袁崇焕有通敌之嫌。看了双方的供词,崇祯明显感觉到这二人是在相互开脱、互相袒护,因此更加坚信他们之间就是朋党关系。边将与阁臣结党,里应外合,这还了得?结党营私之罪算是做实了。

袁崇焕被处决后,钱龙锡也被定了死罪。他在狱中百思不得其解,怀疑可能是袁崇焕说了什么,牵连到他,于是在供词中为自己辩解。崇祯见钱龙锡不再“袒护”袁崇焕,才稍去杀心,将其发配至浙江充军。

己巳之变为党争提供了璀璨的舞台和丰富的素材,又一次让历史发展的车轮发生了偏转。就这样,在阉党的反扑之下,兵部尚书王洽被杀,袁崇焕被磔,钱龙锡发配充军,成基命辞职,东林内阁彻底瓦解,六部尚书侍郎主事多被株连。经此一役,东林党人被迫退出了北京的政治舞台。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战死于疆场,却屈死于官场。袁崇焕之死,与明末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敌对派系的穿针引线和推波助澜使他在劫难逃。而真正“结党营私”的温体仁却假装孤臣,在不久后入阁拜相,深受重用。

“阉党逆案”清洗了阉党,己巳之变又搞垮了东林党,在之后的岁月里,痛恨“结党营私”的崇祯孤君用孤臣,使国家错失了大批治国良才,可到头来才发现,只有孤君是真的,孤臣统统都是假的。他临死前抱怨“诸臣误朕”、“文臣个个该杀”,可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围绕这“五大恨”,对崇祯的心理进行剖析之后,袁崇焕的死因逐渐变得清晰。我们也逐渐体会到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皇帝决心活剐一个国家二品大员。

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崇敬的英雄大多数的结局都是悲惨的。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悲情英雄,这大概就是家天下的独特产物。而其中,袁崇焕的悲剧又是最为惨烈的,不输于岳武穆的风波亭之难。甚至,袁崇焕比岳武穆更为冤屈。岳飞虽冤,可宋高宗和秦桧怎么也找不出岳飞的罪状,只能以“莫须有”之名将其杀害。岳飞死得悲壮,死得大义凛然!而袁崇焕呢,一生为国为民,忠勇可嘉,却被皇帝以“通敌卖国”之名处以极刑,在行刑现场,老百姓痛恨“汉奸”,争啖其肉,唾骂不止!此冤足以撼动天地,敲响大明王朝最后的丧钟!

时空往复,往事已矣。

历史的波涛会淹没很多人很多事,亦会铭记有些人有些事。袁公的忠勇折冲、智谋胆略当永为后世所敬仰,其凄惨悲凉的结局也当永为后人所哀痛。


梓鷟


客观评价袁崇焕……

第一,当官的目的。应该分上,中,下三品,上为天下黎民,为本民族生存于世,如岳飞,于谦;中为君尽忠,解忧,如张居正,戚继光,下为荣华富贵。而袁崇焕考上进士后,怎么会自请去辽东的,相关记载己够多了,大家自己去评吧。

第二,手段的优劣。且不说给了他钱让召人成效如何。让他查案,却一去就杀人,差点引起兵变……作为一方总负责人,却无容人之量,不顾后果,逼死毛人龙……在北京保卫战的拙劣指挥(密云的莫名其妙的调兵,在北京城的激战)……让人如何评价?……至于宁远城保卫战,一个小小的要塞,塞满的军队,并且把四门用石头堵死……丝毫未考虑如何骚扰别人的攻城手段……要不是努尔哈赤一路抢的心满意足,觉华岛的意外惊喜,结果还不好说。

第三,做事的结果。这点就不用再说了吧……

从以上几点,怎么客观评价这个人应该很清楚了吧。

ps:以上是随手写的,关于上面每件事的来源应该经正反双方争论,都是比较可靠的。如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网上查阅双方的辩论,自己做判断吧……


触摸真实904


客观来说,袁崇焕还于大明有功的,他戎马一生,卫国戍边而且至死都没背叛明朝。所以,现在部分网络言论抹黑贬低袁崇焕,甚至说他是明朝的罪人,这就有失偏颇了。当然,袁崇焕亦非完人,在个人也确实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的疑点或错失。

首先,是夸下海口,不仅欺骗了崇祯,更有负百姓众望;其次,袁崇焕在任上私斩边将毛文龙,并多次与满清互通书信。所以说,袁崇焕之后被弹劾的“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等罪名,也并非完全是诬告。

当初,一心振兴大明的崇祯皇帝,即位后不久,便要再度启用袁崇焕,让其督师蓟辽。结果在面对崇祯时,袁崇焕自以为崇祯年幼可欺,竟然很不厚道的给皇帝开空头支票,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平辽”。之后,在场的给事中许誉卿是个明白人,便询问袁崇焕复辽的策略。袁崇焕才说,那不过是安慰皇帝的话。于是,许誉卿便对他说:“皇上英明,怎麽可以随便应对。他日按照期限追求成效,你该怎麽办?”此时,意识到自己失言的袁崇焕,回头便给崇祯皇帝提出诸多要求。结果,人家崇祯都一一落实。

袁崇焕如此出言,不仅崇祯对他寄予了厚望,而且还为之倾注了更多的国家资源。可以说,上至皇上、文武百官,下至百姓,都希望他能早日收复失地,击退八旗。

结果呢,袁崇焕到任后,辽东局势并没有好转。而袁崇焕自己更是频频与满清互通书信,以便求和。而更悲剧的是,袁崇焕非但没能挡住八旗,反而让八旗军破天荒的杀抵北京城下。这样一来,别说崇祯皇帝了,京郊饱受八旗军侵扰的百姓也彻底的愤怒了。

要知道,八旗军基本上个个野蛮凶残。他们在京城周边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那些饱受八旗军侵害的京畿百姓、那些急于在皇上面前找“背锅侠”的官员,便通通把仇恨转移到袁崇焕身上,毕竟身为蓟辽总督的袁崇焕,没能有效御敌,保境安民,自身本来也难辞其咎。所以,袁崇焕就这样成了“背锅侠”,以至于他被处死,京城百姓人人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

所以,客观来说,袁崇焕也还算是明末的抗清名将,于国有功。只不过,最后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悲剧的沦为了当时的“背锅侠”罢了。



这些历史要读


“只认定‘不怕死、不爱钱’与‘曾经打过’十个字耳。强敌压境,人方疾呼而望援,而崇焕为关门必不可发一援宁之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亦但是置将与卒耳。而崇焕置母妻子百口於军中。纸上甲兵,禁中颇牧人,可自命也。而实从矢石锋刃中,住奴而遏奴者,其胆气较练,而伎俩较实。”

——《崇祯实录》卷八

“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为之。而该道员缺,则听崇焕自择以代。”

——《明熹宗实录》卷六八

“初,虏势张甚。人心惶骇欲遁。自崇焕坚拒,气始振。关外九城得屹然拱护山海……藤县(袁崇焕)之于东陲,亦勋劳多矣!初,经略高第议弃宁前锦右。果如其说,则辽西将非国之有也。赖藤县力持,成宁远之功,士气少奋。”

——《国榷》

“柳河败绩,士卒西奔。崇焕狂呼邀截,使各还守信地。关外城堡幸尔得存。至于宁远解围,誓众效死。金启倧一炮打坏虏营一角,虏乃旋退,危城得全。崇焕虽死于法,不可顿没其功也。”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

“(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朝鲜《仁祖实录》卷二十二

“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而崇焕先置于极刑,妻子流数千里,刑浮于罪,冤哉!”

——《明季北略》二十四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明史·袁崇焕传》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清高宗实录》

“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梁启超《袁督师传》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康有为《袁督师庙题联》


古今通史


关于袁崇焕的问题,一本正经的回答已经不少了,今天来个搞笑娱乐版的。

公正评价袁崇焕的三个维度

什么是公正评价?公正评价,就是要基于事实不偏不倚。

关于罪名

三法司和皇帝认定的袁崇焕罪名有十项,分别是:付托不效、专恃欺隐、市米资盗、谋款诱敌、斩帅践约、纵敌长驱、顿兵不战、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袁崇焕罪名有问题吗?回答是:没有。条条实锤,辩无可辩!九个月,三法司,估计案件材料要摆满一书架。崇祯皇帝当着内阁、五府、六部、九卿大臣的面,宣布最后的判决。袁崇焕一案,从立案到审理、判决、执行,经过了完整的司法程序,没有什么冤屈之说。当然,千刀万剐是过了点,惨了点。

后人可以在史书中推崇袁崇焕,也可以编造蹩脚的“反间计”嘲讽崇祯皇帝,更可以如乾隆皇帝在政治上为袁崇焕平反,但是要真正平反一个案件,必须依靠有力的证据。否则,只能是徒劳无功。

关于功过

对于明朝而言,对袁崇焕的功过判断是很清楚明晰的,有功奖之,有过贬之,有能任之,有罪判之。

问题出在经过清朝修了近百年的《明史》以及后人基于《明史》观点的宣传和传播。《明史》出于政治目的,作出如下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个人认为,对于明朝而言,袁崇焕虽有功,但过远大于功。

关于忠奸

说袁崇焕忠君,好像说不上,倒是颇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

袁崇焕回京任职特别是出任督师以后,把“蛮子”习气发挥到极致,早先就多有抗命不遵的事实(不听兵部指挥撤退、不遵旨意继续市米资盗),不仅敢于忽悠皇帝“五年平辽”,而且还敢“矫制杀文龙”,更是在危急关头坚请边军入城。

说袁崇焕爱国,大体上没有问题。毕竟,袁崇焕始终顶在抗清的第一线,也没有叛国投敌的证据(主和议只是政治错误,不能算投敌)。

说袁崇焕是汉奸,则没有实质证据,但说他野心大而其才不足,私心重其行误国,应该是可以的。

个人认为,袁崇焕属于忠奸难辨。

戏说袁崇焕:己巳之辨

毛文龙:你这个叛徒!我原来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能叛变——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袁督师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了!(毛文龙套用陈佩斯的相声台词)

满桂:袁崇焕,你以前就对我偏心不公,现在居然叫人箭杀我,我要告御状!

赵率教:袁督师,你自己率大军都“纵敌长驱、顿兵不战”,为什么却要我驰救遵化,害我全军覆灭?

祖大寿:导演(我们的袁督师),剧本不是这样的!我很害怕!京城太可怕,我要回前线。

吴三桂:还可以这么玩?!实力才是立身之本,节操、名誉什么的可以通通不要。

崇祯帝:袁崇焕不忠不效!居然敢坚请入城,把朕当什么人了?朕非汉献帝,你也不是曹操,想要逼朕签城下之盟,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做梦!

皇太极:袁崇焕是“好同志”,我大金又渡了一个难关。就是死得惨了点,有一天我大金入主中原,当记你一功。

阎崇年:

“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焕的性格特点,凸现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含冤磔死。崇祯帝在自毁长城。”“袁崇焕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髓。”“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而永垂史册,万古流芳。”

赵本山:我的小品讲的是市井百姓的“小忽悠”,人家袁崇焕那才是真正的“大忽悠”,敢于向皇帝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


花开时节思春秋


袁崇焕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对待袁崇焕的历史定位一定要客观公正,一是不要过度拔高,二是也不要肆意贬低。

袁崇焕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与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军事失误和举措失当之处,且成为他罹祸的口实,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二永垂史侧,万古流放。

首先看看袁崇焕初入官场时,两袖清风,并未做出如何的违法乱纪之事。为管理地区的百姓做做出极大贡献,得到了明朝皇帝的认可,很多的朝廷重臣也是十分的钦佩袁崇焕。他喜欢与人谈论兵法,关心东辽边关事物,遇见辽东退位到老兵时,相他们了解边关的事情。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少年崇祯继位后,为了辽东战事召见袁崇焕,他见皇帝第一面就说出:“五年平辽东”的豪言壮语。他在辽东防御战中显示军事才能,比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然而宁锦大捷后就传出袁崇焕与大将满桂不和,后来又因为满桂调离只事和经略王只臣闹不和,后来由于魏忠贤的缘故,袁崇焕辞官归乡。后来又听从明朝廷的重新调用继续镇守辽东在广渠门保卫战中以九千骑兵抵御后金四万骑兵的进攻,硬是靠不怕死的精神打退了犯京之敌。后金在正面进攻不行的情况下使用反间计,诬陷袁崇焕“暗中投敌”被不明真假的崇祯皇帝“剐刑处死”。金庸曾经评价:“袁崇焕真像是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更有人直言,袁崇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的英雄。

袁崇焕在镇守辽东战事时也有两点错误:

第一、单方面和后金议和,在朝鲜被后金攻打时不发兵救援。(这个被后来人认为是对的,但是崇祯认为是错误的)

第二、擅杀毛文龙。袁崇焕在没有得到圣旨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他多么看不上毛文龙,也不能擅杀毛文龙,更何况他是抗击后金的名将,他杀的满兵比谁都多。擅杀毛文龙之后,崇祯就有了想杀袁崇焕的心,只不过找不到一个好机会罢了。


海纳百川233699882


我只回答题主的几个问题,你从哪看出乾隆变着法捧袁崇焕的?造谣虽然不入刑法,但是还比较丧良心的。

清高宗实录“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叫做吹捧吗?乾隆为什么要吹捧袁崇焕?为了抹黑崇祯?崇祯这种垃圾还用抹黑吗?更何况明史分明是吹捧崇祯的。

《明史》中有言,“崇祯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这叫抹黑?有点良心好不好?

就算后来封了袁崇焕堂弟的五世孙一个杂官,也是按熊廷弼的例子封的,并没有特殊为袁崇焕做过什么。

我们再看清朝对明朝其他的名将的评论:

熊廷弼,

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假使廷弼效死边城,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

卢象升,

卢象升材优军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时,艰难就义,今谥忠肃。(《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孙传庭,

《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乾隆对这三位的评价都要高于袁崇焕。卢象升与孙传庭都被清廷追谥。而袁崇焕连个谥号都没有给,怎么算变着法的吹捧?

我们再说第二个问题,袁崇焕为魏忠贤立生祠,这是全国性的事件,魏忠贤加封九千岁,全国各地都为魏忠贤立了生祠。很奇怪,魏忠贤被杀了以后,毛文龙还在祭祀魏忠贤,这事你怎么不提,毛文龙认魏忠贤做干爹,这事你怎么不说,而且你还在吹捧毛文龙,你这双重人格是精神分裂吗?

袁崇焕杀毛文龙,毛文龙罪证确凿,百死莫赎。而且袁崇焕后来补办了手续,得到了崇祯的许可。在程序上已没有任何问题。不要给我说崇祯是不得已。崇祯三年,袁崇焕已死,周立煌想给毛文龙平反,被崇祯一顿训斥。而且后来从来没有人给毛文龙平反,早就说明他罪有应得。

不要老抱着一本那些事儿当真经。会被洗成傻子的。





白耀亮


满遗家奴们对袁崇焕的恨,即使过了三四百年也依然耿耿于怀,不把袁崇焕抹黑,满遗家奴们誓不罢休。

不过满遗主子们从乾隆时期倒是很客观,对于明末清初的抗清义士乃至皇帝多有褒扬,比如:

对于崇祯有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对于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暗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对于孙承宗清朝乾隆年间,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追谥孙承宗"忠定"。义烈可嘉,更冀以褒阐忠良。

对于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

反观对于投降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钱谦益、屈大均、三顺王……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

底层的满遗家奴们却刚好相反,因为毕竟乾隆又不用冲锋陷阵,不用和抗清义士直接交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