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打赢袁崇焕?输在了哪里?

羽评郡主


宁锦之战皇太极没打赢袁崇焕,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因:一是为打破袁崇焕的计划,皇太极仓促起兵,后勤准备不充分。二是袁崇焕战术正确,依靠坚固的城池进行防御,有限的野战也是在城防的护卫下进行的,抵消了后金野战优势。三是明军奋勇抗战,顽强拼杀。

1626年,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率后金精骑进攻宁远城(今辽宁葫芦岛兴城市),遭袁崇焕坚决抵抗,死伤惨重遂撤回沈阳,几个月后病逝,皇太极继位。

宁远之战是大明王朝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胜利,袁崇焕功高被委任为辽东巡抚,遂前出进取,修缮锦州、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小凌河三城,加上右屯卫基本上将辽西走廊出口之处封死。构筑宁远、锦州防线,凭坚城固守,循序渐进,以避后金野战之长,攻其之短,可谓稳扎稳打。

宁锦防线一旦构筑成功,对意图进军中原的后金来说,势必是一大障碍。1627年,皇太极为打破宁锦防线,也为报父仇,立即率军出兵宁锦,以打破袁崇焕的防御计划。因为大凌河、小凌河、右屯卫虽然也修城池,但是尚未完工,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皇太极所率兵力在六到八万,明军方面在锦州驻兵三万,由平辽总兵赵率教统帅,袁崇焕、坐镇宁远。大凌河等城虽未修毕,但也派有数百人防守,待后金兵来,守城官兵撤回锦州。后金占领大小凌河、右屯卫等城池。

这次后金突然大举来攻,颇出袁崇焕所料。袁崇焕早就料到后金会进攻宁锦,而是没有料到会提前在夏季来。因为夏天恰逢大雨,河道洼地积水甚深,不便行军。而且庄稼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后金此时南下无秋风可打。

皇太极包围锦州城,想不战而曲人之兵,派人招降。明军也就利用这个机会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等待援兵和做更多的战前准备工作。被忽悠了一番的皇太极招降未果,对锦州发起总攻,明军殊死奋战,坚守城池,后金伤亡惨重。

本来皇太极想围点打援,引诱明军野战的,可是袁崇焕没中计。见锦州攻不下,皇太极遂绕过锦州进攻宁远,这棋走得也算是够险的。搞不好被前后夹攻,之所以敢如此兵行险招,也是皇太极对后金野战能力的自信,不怕和明军野战,甚至盼着明军能出城来一拼高下。

在宁远城外,皇太极实现了这个愿望,袁崇焕这次不只是守城,而且是派了祖大寿等将背靠宁远城在城外掘壕迎敌,一番厮杀双方都伤亡惨重,后金败退。赵率教也率军出锦州城从后面袭击后金,皇太极又率军回头攻打锦州,还是攻不下来,死伤惨重只好退回沈阳。退兵的时候还不忘毁了大小凌河的城防工事。

宁锦防线是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锦州和宁远息息相关,锦州若失,宁远也危。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宁锦防线这么重要,为何锦州被围之时,袁崇焕没有亲自带兵救援呢?

袁崇焕确实没有亲自带兵去救援锦州,但是并不代表没去救,而是派出满桂、祖大寿、尤世禄等将率一万兵力驰援,但途中遇到后金军被包围,经过拼死冲杀才冲出包围圈,退回宁远。袁崇焕之所以没有亲自率兵救援,一方面是因为宁远太重要,宁远若失,山海关必将困危。朝廷为确保山海关的稳固,鉴于袁崇焕的重要作用以及宁远城的重要战略价值,下旨令其坐镇宁远调度,不可亲自领兵救援锦州。

另一方面,锦州城虽然只有三万多守军,但是凭借坚固城池也是可以与后金僵持的,因为宁远之战后明军丢掉的士气和信心回来了不少。后金兵锋所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城的日子已经远去了。后金此番来攻,仓促而来必不能持久。皇太极围攻锦州就是想逼明军前来救援,以擅长的野战快速解决问题。袁崇焕若亲率大军前往,就真的是中计了,没有城池红夷大炮的加持,当时明军的野战能力和后金真不在一个档次上。

此次战役,明军和后金双方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几十次,最终后金败退,明军获胜,这是继宁远之战后的又一次大捷,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此战中,明军也一改往日只敢守城不敢出战局面,在野外部署兵力和后金交战,虽然借助了城防的力量,但也算是一大进步,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防御。明军将士也在不断地成长之中,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将后金赶回老家,只可惜留给袁崇焕的时间并不多了。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地图帝


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后,后金一直进行咄咄逼人的攻势作战,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相继失陷,兵锋一度抵达山海关前的长城脚下。

宁远之战是后金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此后直到皇太极于天启七年发动宁锦之战,双方都无大的战事。

结果宁锦之战,后金再次被明军击败,至此明清之间转入战略对峙阶段。


袁崇焕之所能打赢,有三个原因:

一是战前保持高度警惕。

明朝后金开战以来,多年痛苦的教训,使得朝廷上下时时刻刻高度警惕后金的行动,浓郁的备战氛围非常强烈。尤其是后金通常进攻的秋收季节,更是担心“彼日日能来,我刻刻当备者也。”

身为统帅的袁崇焕也早就判断“后金若犯,必攻锦州、宁远”,在向皇帝上书是,提出防守宁锦及山海关的战略。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朝廷上下,前敌统帅的高度重视,尽管尚未开战,后金失去战略先机。

二是积极完善防御体系。

袁崇焕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宁远之战的总结,正确地指出后金兵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因此明军只要坚持“一味死守”,就可以把后金兵陷入困境。

他说,“断不令敌近关门,关门只紧闭,不令一兵出入,便是万全胜算,不贪功便无由致败。”

因此早在宁远之战结束后,袁崇焕就申请经费重修城堡,到天启六年年底,“山海关竣壕筑城,扼险置器,壁垒一新”,中前、右屯、宁远等城“业已鼎新,所谓重关累塞矣”。

此外,袁崇焕还计划从天启七年正月开始建筑锦州、中左所、大凌河三城,用四万班军一年内完工。

太监刘应坤在写给天启的报告中,也证明了袁崇焕所言不虚,“今设备更严,城势增高,堡垒更固,著著皆实,毫无粉饰。”

三是执行以辽人守辽土策战略。

早在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朝廷当中就有辽人守辽土策略,但是遭到熊廷弼的否定,认为“辽人不可用”,所用兵必须从从外省征调。

孙承宗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必须“出关用辽人”,提出“盖安辽人即所以安天下也。”袁崇焕就任后,极力贯彻孙承宗的策略,指出辽东发生战事以来,外省募兵往往畏战裹足,即便到了前线也不堪任用,所谓“南兵脆弱、西兵善逃。”

因此,在宁锦之战爆发前,辽东督师王之臣坐镇山海关,辽东巡抚袁崇焕坐镇宁远,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山海关为后盾,中前,中左,中右,中后,前屯,宁远、锦州、大凌河的完备防御体系。

加上满桂、赵率教等优秀将领,等待皇太极的将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

四、宁锦之战结果

大明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渡过辽河,直指锦州而来,此次后金用兵大约在五万·六万之间。

而明军方面,朝廷调发十二万大军,其中四万守山海关,八万守关外,以其中六万分守前屯、宁远、中后、中右四城。

此外,从兵部尚书王之臣提议,从关内临近各镇调兵增援,到五月二十九日,关内外明军已经达到15万以上,均为“精兵宿将”。

结果,皇太极先是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前后持续24天,军队遭到重大伤亡,最后因为取胜无望,自动撤军返回沈阳。

明朝方面取得战争胜利,史称"宁锦大捷"。


小奔说史


宁锦之战皇太极的失败并不是野战的失败,而是清军没法攻破明军城池,也没法长时间围城。这两个问题需要皇太极花时间慢慢解决。

1、楯车+重甲步兵的无往不胜

在明清战争初期,清军已经有二十年的山地攻寨经验,山地战、攻坚战非常熟悉。在清河战役中,清军在楯车掩护下到达城墙死角下,开始挖洞,等城墙坍塌后,重甲步兵杀入城中,六千驻防城池的蓟镇野战部队全军覆灭。

(萨尔浒双方的野战能力差距与清军的攻击能力都得到了体现)

在萨尔浒之战中,清军攻击野战防御的明军更是如砍瓜切菜。到了沈辽战役中,依然如此,明军根本没有破解清军战术的方法。也就

发现不了清军背后的另一个漏洞

(清军破阵)

2、坚城+大炮的防御模式

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模式是对两次战役的总结。

(明军实现了明清战争的第一次升级换代,第二次夭折了)

在孙承宗督师辽东期间,明军新修了城池,比以前坚固了好多,因为有技术人员孙元华等;明军兵源也好了很多,辽东难民兵是最好的战士;明军装备好了很多,鸟枪、甲胄大规模列装,更关键是引入了重武器:红衣大炮。

清军的每次远征有一个隐性的目标:劫掠。而这个目标背后就是后勤不足,难以持久。只要对手抗住攻击,清军就难以取得胜利。


在宁远之战中,皇太极自进入锦州就

(红衣大炮)
缺乏补给,而后方后勤线过长,攻击宁远是最好的补给方式。而袁崇焕在坚固城池上施放红衣大炮,将清军的楯车轻易击毁,根本击毁靠近城墙。而鸟枪的近距离射杀远远超过弓箭。在明军的降维打几下,清军压根没有办法。

宁锦之战也是如此。

3、皇太极的努力

后勤与装备两个问题困扰着皇太极。装备问题是个技术问题,可以找人模仿。

后勤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只能一步步调整,首先需要调节努尔哈赤末期以来糟糕的满汉关系,在这基础上鼓励生产,将粮食自给列为国策。最终女真的粮食产量可以支撑起较长期的围困。

(大凌河之战就是松锦决战的预演)

按照大凌河之战女真的后勤情况,女真的粮食储备达到五万人马吃一个多月,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到这时候,胜利的天平再次转向了皇太极。

虽然明朝也在努力,但袁崇焕的骑兵集团计划在死后荡然无存了。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其实,表面上看袁崇焕打赢了皇太极,本质上却是明朝赢了面子,输了里子。即牺牲朝鲜,暂保平安。明朝与后金的宁锦之战是在1627年5月6日爆发的,在此之前,后金恰好于4月份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这便是朝鲜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丁卯胡乱”,既后金侵朝之战。



努尔哈赤于1625年去世后,后金虽然在一段短暂的内部混乱后产生了新大汗。但是后金却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难题。努尔哈赤去世前,后金实际上处于明朝,蒙古,朝鲜的三面包围中。《东华录》记载了皇太极曾深刻地对大贝勒代善剖析过后金的处境,“皇考收服诸国,创立基业,并把它留给了我们。如今,汉人,蒙古,朝鲜四境逼处,都与我对立。”



的确,在努尔哈赤时代,虽然后金暂时击败了蒙古科尔沁等部,且与朝鲜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蒙古人却显露出墙头草的姿态,而朝鲜竟态度鲜明地站在了明朝一边。尤其是朝鲜,他们不仅从道义上支持明朝,还从物质上给予支援。这一点,从1621年毛文龙受命经略皮岛,朝鲜多次给予各种支援就可看出。所以,皇太极看到,随着对明战争的日益激烈,朝鲜和蒙古会成为后金的两股最大牵制力量。因此,如果要将后金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对明战争中,就要暂时以和谈的策略稳住明朝,然后腾出力量压服朝鲜,进而降服蒙古。正巧,朝鲜此时国内发生内乱,后金遂打算趁机征讨朝鲜。



(袁崇焕)

恰好,取得宁远大捷的袁崇焕正派人来后金吊丧,并试探对方是否有和谈之意。当然,袁崇焕所谓的和谈不过是权宜之计,其目的在于趁机修复锦州至宁远各据点,使山海关的防御更加牢固。后来,明朝大臣指责说正是袁崇焕轻谈议和,才使后金敢入侵朝鲜。袁崇焕则回答他正是趁着后金与朝鲜纠葛不清时,趁机巩固宁锦防线。



(1山海关,2宁远,3锦州)

最后,也正如袁崇焕所言,后金军在征朝归来,探知明朝已经将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修筑完毕后,皇太极立即从征朝归来的大军中选拔出两万精兵围攻锦州。这一战,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一样败了。但是,后金却暂时没有了朝鲜这个后顾之忧(彻底打服是在1636年丙子之役),而此时蒙古部势头最盛的林丹汗也被皇太极压制住了。这便有了1629年后金极为大胆的第一次迂回入关之战!


大福读史


有一段时间不写袁督师的问题了,因为黑袁的人都是脑积水重症患者,而且遗传了崇祯的推锅神功,不太愿意理这群垃圾。

但宁锦之战是有很大战略意义的一场战役,很值得一谈。与宁远之战相比,战法有了很大改变。然后再看京城保卫战的战法,能在这些战法与关宁军的成长中看到袁督师的统军能力,和袁崇焕为平定辽东做出的成绩。

宁远之战时,袁崇焕只是在城内坚守,依靠城墙上的大炮与弓箭,火油等与努尔哈赤作战。完全是出于守势。

宁锦之战时,袁崇焕将大军列于城外,直接与皇太极短兵相接,;后金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及瓦克达都被击伤。然后城上大炮予以配合,皇太极死伤惨重,只能退去。袁崇焕欣喜地奏道:

“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

此时袁崇焕的练兵能力已经锋芒毕露。

己巳之战时,袁崇焕以九千关宁铁骑对皇太极四旗主力拼杀,一鼓胜之。当时的袁崇焕的军队已完全能与皇太极一争高下,依照如此的进度,五年平辽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是根本就是水到渠成。





白耀亮


我认为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皇太极盲目自信夜郎自大,就和他被炮弹打死的父亲一样一样的,认为他的骑兵是战无不胜的,对攻城没有全局的把握和用兵的认识,只会一味地的 猛攻猛冲,不会使用计谋好像没有带着脑子打仗。

第二,军事装备落后于袁崇焕,明朝的守城军用的是威力较强的红衣大炮,而皇太极还用着投石器和威力射程较差的弓箭。

第三,皇太极的骑兵经过长途跋涉已经是人困马乏,导致士兵的士气都不高;而守城的明军均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去拼命厮杀。

最后,袁崇焕足智多谋,利用先进的武器和巧妙的调配最终以少胜多。


小学历史课代表


宁锦之战打了25天——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初六开始,止于六月初一。“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且克。”宁锦之战,后金军攻城,明辽军坚守,宁远与锦州以全胜而结局,这对于已是强弩之末的明朝来说,无异于打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对袁崇焕契而不舍筑建的“宁锦防线”的考验,及格;但这一战的失败,对于皇太极来说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没有想到,自己登基嗣位后对明朝的第一战,竟与其父努尔哈赤的最后一战殊途同归。此战之后,形成了大明与后金在辽西战场上的对峙之局。

那皇太极究竟输在哪儿了?

第一,皇太极出兵太草率,有点轻敌。是猴急加自信。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一方面遣使与袁崇焕正式谈判议和,双方达成了暂时休战等若干条款;另一方面派阿敏出兵东征朝鲜。结果却是:因为驻守朝鲜的明将毛文龙谎报军情,导致偷袭盛京的明军(袁崇焕部)7000多人死伤,遭受严重损失(看来双方真的是假议和,看来杀毛文龙应该)。同年5月,皇太极征服了朝解回到盛京,听说袁崇焕再造宁锦防线的消息之后,当即决定出兵宁锦,一来要把袁崇焕的防线打破在萌牙状态,二来为明军“毁约”偷袭盛京而以牙还牙。皇太极尤其认为此时“士气”可用:明军刚刚偷袭盛京时受到重创,正是士气低落之时;而后金八旗刚刚在朝鲜打了胜仗,士气正旺,可一举攻克宁锦防线。于是,皇太极火速就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和谈诚意为借口,亲率5万大军出盛京分三路,直扑锦州城——从计划到动身,不过两天,有点猴急和太过自信了。

第二,皇太极未能吸取努尔哈赤的惨痛教训,重蹈覆辙是在所难免的。

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的惨痛教训是什么呢?当时皇太极可是亲临现场的。宁远之战,努尔哈赤亲率5万大军强攻宁远城,而守城的袁崇焕却用红衣大炮让后金军尝到了火器的威力,努尔哈赤被弹片击中,不久身亡。这次皇太极重犯了这个错误:三路大军先后攻占大小凌河、右屯卫等城堡,会师锦州城下,十二日中午时分,对锦州城发起总攻。虽然守卫锦州城的明军只有3万余人,但守将总兵官赵率教复制了宁远之战时的战略,使用红衣大炮等火器居高临下对后金军进行还击,杀伤力大,后金军伤亡惨重;皇太极见锦州城久攻不下,只得放弃锦州,转攻宁远。结果宁远守将袁崇焕、祖大寿等一干名将,且满桂自山海关领兵1万驰援,皇太极再次偿到了失败的滋味。二十九日,固执的皇太极再次回师重攻锦州。然而时值酷暑,士卒非战斗减员严重,再告无功,只得灰溜溜垂头丧气撤军回盛京。


书中有毒


1628年,崇祯元年四月,崇祯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并在七月的一天召见袁崇焕进一步讨论辽东整体战略方向。

崇祯急切问袁崇焕说:“女真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整个辽东可收复。”崇祯听了非常高兴说:“五年收复整个辽东,朕不会吝啬一个封侯之赏,望卿努力。”当内阁辅臣们听了“五年全辽可复”后无不对袁崇焕交口称赞:崇焕肝胆识力实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

那么袁的五年平辽计划到底做了什么?他的计划是给明朝续命还加剧了明的灭亡时间?

袁承焕的平辽计划。

1.以坚城重炮的屯田堡为基本作战单元

2.以屯田堡蚕食后金领土,削弱后金国力,使后金永远不具备围困坚城的能力为战术目的.

3.以蚕食后金领土屯田养民,不断壮大己方削弱敌方,最终迫使后金投降以实现五年复辽计划为战略目标.

袁的主要战略计划步骤。

修城大凌河到三河口娘娘宫附近,“复辽土先通河,同时毛文龙奇兵去收复辽南四卫。 此时后金必全师来攻,这时两路并出,正兵突然出现在敌后,以正为奇取胜。

那么袁承焕的平辽计划是否具有操作性呢。

我们可以看看在袁的治理下当时的辽东情况。

一、宁远之战

当时高第严令前线各级将领迅速撤离右屯、锦义等没有城防设施的地区,收缩兵力,集结在坚城宁远,坚壁清野,深沟固垒,做好迎战准备。

袁崇焕却拒不执行。坚守锦州、右屯等地,绝不轻言放弃,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还不能亡!但五个月后,后金金入侵,袁崇焕还是赶紧指挥锦州、右屯等地军民仓皇后撤,但来不及了,一时间,“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对于这样的重大失误,袁崇焕向高第的汇报却是:“敌军倾巢入犯,将宁远视如案上鱼肉,他们到了锦州、右屯一带,不知我已先行撤入,以为我是溃逃,故而肆无忌惮地直抵宁远城下,已中我诱兵之计矣。

后金攻打宁远,只攻了三天,就匆匆撤去。后金之所以退去,据《满文老档》记载,那是“时因城墙冻,掘之未堕,是以班师。”即天气太过寒冷,坚冰将城墙死死冻住,难坏墙体,努尔哈赤选择了放弃。宁远城虽然躲过一劫,灾难却降临在觉华岛上。

觉华岛离宁远只有二十里,袁崇焕原先以为,如果后金骑兵来了,只要把冰面凿破,就可以万无一失。哪想天气奇寒,凿出的窟窿转瞬就会冻上,根本无济于事。岛上近两万军民惨遭屠杀。也就是说宁远之战,袁崇焕仅仅保住城池不失,歼敌269人,俘虏1人,迫降17人,已方损失惨重。

在后金粮食紧缺陷于困境之时,袁崇焕抗命不遵,执意不将觉华岛上的大批粮食、物资、辎重、船只撤往后方安全地区,而且还将岛上军民滞留在危险的地方不管不顾,自己龟缩于宁远城内,连事先将觉华岛军民撤入城中的动作都没有,最终导致了觉华岛上数万军民被屠杀,粮食、物资、辎重、船只被洗劫、焚毁一空。

但考虑到连年来明军在辽东战场上节节败退,此次宁远难得不失,为鼓励辽东将士的士气,朝廷把这场战斗定性为一场大捷,是为“宁远大捷”。“宁远大捷”后来又以讹传讹,讹传为努尔哈赤折戟沉沙的阵亡之战。

实际上努尔哈赤全须全尾,毫发无伤!他之所以主动撤兵,除了上面《满文老档》记的 “时因城墙冻,掘之未堕,是以班师”的冠冕堂皇之理由外,还有一个难言之隐——毛文龙的进击。  毛文龙以皮岛为基地,从海上登陆袭击后金。努尔哈赤担心老巢有失,不得已草草班师。关于努尔哈赤之死,其实只要仔细推敲一下时间,宁远之战发生在天启六年二月,努尔哈赤病崩于该年八月十一日,中间隔了大半年,说努尔哈赤为袁崇焕的大炮击毙,实在有违常理,难以让人信服。

二、朝鲜的沦陷

后金为了打破明朝对其经济和军事封锁圈,攻击朝鲜之时,袁大人再次抗命不遵,在沈阳空虚的情况下,执意不援救朝鲜,拒绝策应东江镇,按兵不动实施“观望养敌”,在朝廷连续两次催促下才敷衍了事,不仅让后金使朝鲜向其屈服,还导致了地处“明、金”中间的蒙古部落对明朝失望和寒心,为最终投靠后金埋下了伏笔,还让东江镇蒙受了损失,失去了朝鲜的提供屯田土地,并被断绝了朝鲜提供的军械和粮饷,使东江镇安置流民、出击后金失去了绝大部分后勤给养,而这些费用将来得由明朝朝廷来承担,给当时已经很拮据的明朝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且离散了明朝的盟友,又让后金获得了拓展空间。袁大人一意孤行的态度和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十分可疑的。

三、宁锦大捷

袁崇焕以牺牲东江和朝鲜为代价所经营的“三城,为锦州、大凌河、小凌河,但皇太极兵至广宁,大凌河和小凌河的明军军心大溃,弃城仓皇遁走。袁崇焕以牺牲东江和朝鲜为代价所经营的“三城”转瞬间丢失“两城”。

而宁锦大捷明辽军坚守,凡二十五日,宁远与锦州,以全城而结局。那么保全宁锦的功劳是圆嘟嘟的吗?

事实上是毛文龙又捣乱了,得知皇太极攻打锦州,尽出精锐袭击昌城、辽阳,锦州由是解围。

四、与皇太极义和,毛文龙被杀

在大凌河,小凌河二城被破,只剩锦州孤城眼看五年平辽计划失败。面对崇祯这个董事长说大话的后果很严重啊。眼看项上人头不抱,圆嘟嘟想到一个办法义和。

这样一来即使我五年之期到了,缔结了和平文书也算对朝廷平辽有个交代。

但是皇太极一听不干啊,有毛文龙在说不定哪天你突然捅我一刀怎么办啊。袁崇焕怎么办啊,毛文龙家族有三百余人惨死于后金之手,与后金不共戴天。毛氏所统东江镇的兵员多为辽东流民组成,这些辽东流民被后金侵占了家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与后金血海深仇。

裁撤东江镇肯定不行啊,只能克扣粮饷毛文龙听话了。东江镇算上军户共有15万毛文龙,报有20万克扣5万但实际上经过层层剥削到毛文龙手里绝对没有这么多。那么圆嘟嘟上报朝廷多少呢只有军2万六,民五万这就差距很大了。而毛文龙心想:我这小暴脾气不断上书朝廷,圆嘟嘟一看这事态很严重啊,只能诛杀毛文龙了。

那毛文龙为何不反抗呢。因为圆嘟嘟手持尚方宝剑代表朝廷。

毛文龙象一颗钉子死死的牵制住后金的尾巴,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金数次想根除毛文龙都没有成功,但他却死在了袁大人的手里,让后金能远征林丹汗以及绕道千里长期袭扰关内。以前,每次后金主力出动毛文龙都会率领东江镇乘势出击捣其后方,一旦没有了东江镇这个牵制,后金则可长途奔袭,进行远距离长期的在外作战。

五、后金出击,防无可防

没有了毛文龙的牵制,后金多次从蒙古入侵明朝,将他自己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彻底的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最终导致了明朝无法对后金在经济军事上进行围堵。

六对袁崇焕的总结

袁崇焕可以说是大明文官的代表,不懂军事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其本身从7品文官火线提升到兵部尚书,是因为遇见崇祯这个没头苍蝇,将崇祯忽悠瘸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大话可以说是才疏学浅,而朝廷上总有一些冷静的人。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就趁着皇帝暂退去方便的时候,当面向袁崇焕“请教”。说是请教,其实是要探探袁崇焕的老底,你说五年平辽,到底该怎么做?袁崇焕突然不说话了,淡淡地吐出了几个字,“聊慰上意”。许誉卿一听脑袋轰地一下,袁崇焕这是在忽悠皇上啊,忽悠朝廷啊!

所以说圆嘟嘟的五年平辽只是说大话为他谋取政治资本。但没想到,这吹牛逼的话,崇祯信了。所以说圆嘟嘟一下,悲剧了。袁崇焕也知道自己说了大话,闯了大祸。等皇帝方便完了,就开始在对奏中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条件,比如钱粮、武器、用人、舆论压力等等。但是最后崇祯相信了他给人给钱给了粮。

圆嘟嘟也为自己的吹牛付出了代价没有围堵后金却导致后金兵临北京城下,在舆论的压力下崇祯不得不诛杀袁崇焕。

七、死后封神

乾隆皇帝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也是为了感谢圆嘟嘟,本来努尔哈赤只是为了生存,皇太极也只是为了发展,但是经历了圆嘟嘟的操作发现复国还是很容易的!圆嘟嘟为了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昨日之我非我


那为何皇太极会攻不下锦州,大致原因如下:

一,攻城手段有限,无攻城有效方法。

二,在围困锦州时,还分兵攻打宁远,战术上的错误。

三,后金的兵力和经济条件都有限。当时出征只能短期几个月,更别提在宁锦之战前,还有丁卯之役。崇祯元年,王之臣弃守锦州,皇太极也并没有派兵长期占据,因为后金没有足够的兵力派兵驻守来消化。

四,主观上,皇太极以为宁远之战是因为“掘之不堕”,所以意气用事要强攻。

总体来说,宁锦之战皇太极达到了自己的军事目的。在结束东征丁卯之役后,皇太极迅速再次集结兵力,以“筑城”不是诚意为由,向宁锦一带征伐。

首先,就是突破右屯、大小凌城,然后迅速全部围困锦州。

锦州的赵率教和监军太监纪用配合,耍弄拖延皇太极;同时皇太极因兵力不足,向后方调集援军。

后来,锦州城在赵率教的防守下牢不可破,因此皇太极在围困锦州时又分兵南下攻打宁远。由此锦州的围困又出现兵力,不足被赵率教突破。毕竟皇太极攻城能力有限,只能退兵。

但为什么说,皇太极的军事目的基本达成?因为袁崇焕大吹子的筑城推进策略彻底破产,大小凌河的筑城被破坏强拆,袁大吹之后再也过大凌河成功立足(筑城)。至于明军援军——害怕被围城打援,根本就没有大部队救援锦州。

论宁锦之战,守城第一第二的是赵率教和太监纪用(前方守锦州),第三是满桂(孤军救援锦州)。

宁锦之战后,引发朝议,袁大吹也因“暮气难鼓”——战前牛皮冲天战时彻底煞笔,“议款误事”——后金能无视关宁军而东征(丁卯之役)后再西讨(宁锦强拆),而体面的滚蛋。同时还有议弃锦州,其中以阎鸣泰(袁大吹的老铁,合建生祠的)发言最典型。

总督蓟辽阎鸣泰奏:锦州遐僻奥区,原非扼要之地,。项以区区弹丸,几致挠动乾坤半璧,虽幸无事然亦岌岌乎殆矣。窃意,。,今日急务无如补兵练兵为要。迩抚臣欲于关门蓟门各练兵一万五千以备调遣之用,窃计关内外向各以六万计。近宁远增二万,此八万之众皆厚饷,非蓟门之比。使此八万者,人人皆劲兵,岂须一万五千之应?使此八万者,仍望济于一万五千,则厚饷蓄之何为?向以山一断,宁锦声息不通,彼时兵将尽集宁城,而关外三大臣又复为之一空……——《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天启七年七月

个人看法,不论是斩帅还是议款,皆是为筑城推进而谋事:要防止后金来强拆,而明军战力太差不能抵挡(这就是筑城推进扯蛋的根本原因)。筑城非一天而成,所以必须要停战(议款)或者牺牲东江的那帮穷鬼去吸引后金火力(东江移镇到辽南,毛文龙不会同意)。

在崇祯二年的袁大吹议和中,皇太极就讲出了条件:后金以三岔河为界,明朝以大凌河(非大凌河城)为界,大凌河到三岔河属于双方缓冲区(记载于《满文老档》)。因此大凌河就是皇太极的警戒线!

戊辰巡抚:夹河沮洳夏水方积未可深入,而夷且聚兵以俟也,水潦既退禾稼将登。况锦州诸城一筑,又东虏之必争而西虏之不利也。必合谋肆逞,但在多备火器添买马匹,乘险而扼其死命,战则死战守则死守,而锦义而广宁辽沈步步打实做去何忧夷哉至……——《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天启七年五月

宁锦之战前的几天,袁大吹一如往常一样,还在继续吹牛皮,还说后金在夏水推后、禾嫁收获后才来。自己是几乎无侦防,战备准备也不足。大小凌河以及右屯的驻军,在皇太极突击下大量投降,俘获很多人口、牲畜。还有一些逃命的明军跑到锦州城,锦州城都不敢开门——只能见证后金的屠杀。所以什么袁大吹排兵布阵英明,根本就是吹!

宁锦之战,本就因“筑城”而起,皇太极可不愿意看到明军能推进立足不断蚕食,万一以后遇上牛逼的明军统帅呢?所以必须尽早除掉隐患。所以如果真是实在的大捷,那明朝可以继续推进筑城。

此战后,皇太极改变战法——围城打援。到崇祯四年时,孙承宗再次玩起筑城推进,结果就是大凌河之败!

对此,毛文龙在天启七年五月的塘报中就说,后金有个王子声称:“西边(指宁远锦州)全靠几个火器,兵如死鬼,点阅时东挪西补。马匹用来驮载柴火过日。我今只带三千人马,困他月余,不得薪水,便死在我手。”


晃天下


皇太极攻城不下,还被赵率教像猴一样戏耍,可以说皇太极是被赵率教玩于股掌之中,赵率教是挖坑陷极第一人,之后的野战皇太极又接连的失败!但是,宁锦大败对于后金来说也并不是坏事,因为皇太极被打的彻底清醒了,宁锦大败,促使了皇太极加紧了内部改革的步伐,一个强大的满清崛起了,皇太极绕道蒙古,改变路线和策略,重新开始挑战大明!皇太极的“变”,是满清统一中国的基石!雍正的“变”,让国库充实,国家富庶,但是很可惜,雍正的“变”却成为了乾隆挥霍享受的基础,导致了乾隆之后,内忧外患铺天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