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導讀

違約潮下各金融領域遭血洗,無一倖免!近期,大型民企天量債務危機的爆發,也持續波及到各金融領域。大型民企的債務窟窿並非憑空形成,都是由一眾金融機構的資金堆砌起來的。私募基金作為這些民企慣用融資渠道之一,大批基金投資者慘遭血洗,損失慘重。

1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

小債(ID:bondreview)獲悉,由北京中融景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的泰融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泰融1期基金)原定7月2日開放贖回,但至今仍未兌付,已發生實質違約,違約金額2.8億元!

泰融1期基金成立於2016年6月30日,由中融景誠(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基金託管人並代理銷售。

違約潮疊加資管新規的影響,債市流動性本來就很弱。由於爆雷的民企影響面很大,現階段形勢十分不明朗,甩賣債券難上加難,很難找到接盤方,前段時間盾安債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泰融1期基金違約事件的爆發牽出了近期千億資產煤企780億元債務一角,該基金所持債券具體為“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18永泰能源CP002)。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18永泰能源CP002”是永泰能源用於借新還舊設立發行的債券,總規模10億元。而在其機構投資者中,正有泰融1期基金。

因永泰能源存在未結清銀行貸款,及永泰能源發行的另一隻銀行間短期融資券“17永泰能源CP004”7月5日未能足額兌付本次,由此觸發了“18永泰能源CP002”的交叉違約。交叉違約事件發生後,評級機構將永泰能源主要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A,18永泰能源CP002信用等級也由A-1下調至D,評級展望為負面。

不過,蹊蹺的是,中融景誠(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違約事件發生的第四天,也就是7月6日,突然公告並更了法人,中融景誠原法人陳晉代表辭職,公司股東會選舉董高樂為法人代表。債市觀察編輯小債(ID:bondreview)查證工商信息發現,法人變更的工商日期實際為6月11日,彼時法人變更為王德貴,7月6日又變更為董高樂。陳晉退居幕後,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79.9%。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據其官網介紹,中融景誠(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是國內較早專注於債券一、二級市場開展證券投資業務的陽光私募金融機構。截至2016年12月累計發行有32只產品,資產管理規模超百億,涵蓋主動管理、固定收益、權益類等豐富的產品線。

2

350億理財基金違約,實控人跑路

7月2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在永泰能源780億債務大雷爆發的同時,上海一大型私募基金集團旗下基金產品也在同一天曝出延期兌付的消息。

7月24日,小債被上海銀行討債事件刷屏。上海銀行浦東分行託管的270億理財基金爆倉引投資者圍堵。現場投資者穿著的衣服後面印著“嚴懲阜興”,甚至有民眾披麻戴孝。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到如此次地步的,正是阜興集團旗下三傢俬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上海銀行為多家託管銀行之一。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阜興集團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23億元,是一家集商業地產、資產管理、金融、稀有金屬、健康醫療、貿易和文化傳媒等產業於一體的大型民營集團,下屬分(子)公司近 100 家,員工 3800 人。2017年集團資產管理總額超過 350 億元,貿易總額突破 300 億元。

而資產超350億的阜興集團,其80後董事長朱一棟早於6月27日跑路。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而正是在7月2日,阜興集團旗下理財平臺意隆財富發佈公告稱,其名為“意隆-稀土產業併購基金五期”的基金產品,約定於2018年7月2日(T+10個工作日)分配的產品投資收益(含本金及利潤)將延期支付。

阜興系爆雷的不止旗下這一傢俬募,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告,阜興集團旗下擁有上海意隆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西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鬱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易財行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4傢俬募基金,並指出其實際控制人朱一棟失聯以來,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經營中斷,嚴重擾亂了私募基金行業秩序,給投資者合法權益造成重大影響。

據悉,阜興集團旗下最大私募基金管理平臺意隆財富擁有私募基金牌照,管理著多隻私募基金。且公司基金產品的投資人都是高淨值客戶,100萬起投。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昨天在上海銀行討債的投資者僅為冰山一角,全國還有近8000名受害人,涉及投資款金額高達350億!

3

違約潮下私募基金扎堆爆雷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今年上半年,共有26只債券違約,規模為25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0%、37.9%。

金融生態互相作用,債市違約波及多金融領域,尤其是大型民企債務違約爆雷情況下,金融機構踩雷難以避免。並且,信用違約潮還在向各金融領域傳導蔓延。

近期,私募基金扎堆爆雷,中精國投、阜興集團等相繼爆發兌付危機,投資者損失慘重。私募基金投資還有一個特點,坍塌速度快、損失慘重、維權機會渺茫。一旦爆雷便如疾風驟雨,可能只有一天的時間,人去樓空、高管跑路,維權無門。

私募基金經過不斷髮展,與公募並駕齊驅,成為不少高淨值人士選擇。甚至在P2P爆雷潮下,不少人喊著去投資私募基金。

小債還是要老生常談講一下理性投資,儘管投資者教育已被專家和監管層磨破了嘴皮子,依然收不住投資者不理智的投資熱情。

一旦私募基金爆雷,挽回損失的難度可以說非常大。所以事前做好投資準備更具操作性。注意查證平臺資質背景,對業務規模、收益合理性進行理性分析,摸清產品投向結構和底層資產等,謹慎對待每一個細節,最好請專業人士和律師來提供審核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