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說到高考,大部分人最揪心的科目,那無疑是數學莫屬!

畢竟連拿了好幾個博士學位馬雲都自爆:自己曾經高考數學得了1分!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高考數學拿1分的馬雲

成了千千萬萬女性背後的男人

聽到馬雲數學考1分的事情,估計只要上過學、考過試的人都會說:不能吧!就算隨便蒙都選C,也不至於考1分啊?

既然都這麼說了,來來來,小匯把馬雲當年高考的數學卷子貼出來,看看大家能蒙幾分?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怎麼樣?是不是又回到被數學支配的恐懼中了!

不過對於馬雲來說,數學考幾分對於他的影響並不大,因為馬雲是英語專業的,當時數學並不算分,基本上進考場就一陣憑眼緣打勾,只是馬雲運氣太差,命中率太低,結果就得了1分!

除此之外,馬老師還表示:“當時學sin、cos、tan、cot...我到現在都沒搞清楚!當時把我背的簡直要昏倒,這麼多年我都沒用過!”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可能老天是公平的,這個數學能力為零的人,最終成為了千千萬萬女人背後的男人。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全天下馬雲只有一個

卻有更多的劉強東、李彥宏、史玉柱

也許你看到的只是一個數學考1分的“差等生”馬雲,彷彿沒什麼天資便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一切都是運氣,所以才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那我們就來看看天資聰慧的優等生東哥。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東哥在接受採訪時候回憶自己的高考往事:

高考那年,所有志願我只報了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我一定要去中國最大的都市上學。因為我堅信在那兒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遠,我可以走得更遠。

1992 年,我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我把親戚們湊的 500 塊生活費縫在內褲裡,帶著 76 個雞蛋來北京上學,我決定開始獨立生活,不再向家裡要一分錢。

我整整四年都在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北京不是我的終點,還有更遠的地方我可以去。所以我開始創業,才走到了全世界。今天我依然在努力地學習、看書、在上學,我依然每天工作 16 個小時,沒有周六、週日。

我見過很多人,腦子比我劉強東聰明、條件比我好、機會比我多的人,我感謝他們,他們的不努力,給了我這樣的人機會。

而說出這些的劉強東,在1992年,考取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而在五年前,1987年,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同年,雷軍以超高分考上武漢大學計算機系,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數學119(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馬雲高考數學就1分,劉強東高考狀元,高考成績和學歷,到底能證明能力嗎?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什麼?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能證明你自己的

不僅僅只有高考成績

知名投資人徐小平曾經在羅輯思維上分享過一些經典的選擇原則:

在人生大事上,學會運用經濟學思考模型。人的價值高低取決於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無論做什麼工作或者選擇和誰一起生活,都要把事情做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這種能力才是最牛逼的能力。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長性比學歷絕對值重要得多,結構性比起步點重要得多。要儘量選擇那些能給自己帶來超強學習環境以及帶來良好成長習慣的工作。

人生遠比我們想象的漫長,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一切機會和挫折都放到儘可能長的週期裡來思考。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當年高考一共考了三次,作為一個年輕人,在當時所經受的壓力和摧殘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站在今天回頭看,那隻不過是非常短暫的一個瞬間。

所以說,最能證明你能力的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學習力,如果你以為有了學歷一切高枕無憂了,那隻能說你太年輕。

馬雲雖然數學不好,但是他英語超棒,並且一方面有著深刻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又有著超強感染力的“忽悠能力”!

不是你高考數學考1分就能成為馬雲,也不是那你考滿分就能超越馬雲!只是人家成功了,再回頭說什麼彷彿都是對的,就連失敗都好像被鍍了金。這可謂“成王敗寇,顛撲不破”。

而對於企業的HR也一樣,只有認清人才的特點,才能找到合適的人,並將其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最後,希望所有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都能自信的扛起“淡定”的大炮,在高考的戰場上凱旋!畢竟這麼多的HR在等你們大學畢業招聘你們呢!

馬雲高考數學得1分,劉強東是高考狀元,能證明能力的指標到底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