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脏病来袭前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啄木鸟养生


心脏病常见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心脏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血小板就开始在动脉中积聚,随后导致动脉阻塞。美国有1/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且这1/3的人不全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也可能患心脏病。

误区二:我没有什么不舒服,不可能得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脏病)

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你不会有任何患高血压的症状,因此别在等着身体警示你了

误区三:我还年轻,无需检查胆固醇

如果家族有心脏病史,尽早开始检测胆固醇水平是明智的做法。可以通过健康饮食、经常锻炼来帮助自己和家人。

误区四:患心脏病后应该避免运动

经常锻炼或做其它有益心脏健康的事情会延长心脏病患者的寿命。慢性病患者发现适度的锻炼对自己是安全、有益处的。

误区五:一患心脏病我就会知道,因为会胸痛

不一定如此,虽然心脏病常伴有胸痛或胸部不适,但它还有可能导致其它轻微的症状,包括气短、恶心、眩晕、单侧或双侧胳膊疼痛或不适、下颌、颈部、背部疼痛或不适

即使你不确定是否是心脏病发作,也要立即就医


心脏病来袭前一些大致的身体信号

1、胸部不适

  • 胸痛是传统意义上心脏疾病的“头号症状”,左胸部出现疼痛伴有出汗。但应当注意的是,胸部不适不一定都与心脏病有关。

2、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

  • 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尤其是伴有乏力、头晕、气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证据
  • 不及时治疗,有些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3、焦虑

心脏病发作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对死亡的恐惧


4、身体其他部位疼痛

  • 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有时并没有胸痛,只是出现这些身体部位的疼痛。疼痛可能并不固定位置
  • 表现在男性身上常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现在双臂或肩胛骨之间疼痛
  • 走路(特别是上坡)劳累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症状,却经常被忽视


5、咳嗽

  • 持续咳嗽或喘息,可能是液体积聚在肺部的结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状
  • 在某些情况下,心力衰竭的人会咳血痰

6、头晕

  • 心脏病可引起头晕和意识丧失

7、疲劳

  • 不寻常的疲劳,尤其是女性,持续的疲劳可能是心衰的一个表现(当然,也要排除真正的疲倦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疲劳
  • 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8.活动时的不适

  •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出现呼吸困难的感觉
  •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 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
  •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 突然出现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9.熟睡或做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10.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或手掌触摸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不够用”。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乎可恢复睚常,但是当患者重新走动时,喘息又开始。这种喘息常常被人忽视,尤其是患有肺病老年人,更易被忽视。因此身边的人也要多留意一下哦~


心脏病预防的小贴士

1、注意饮食。

  • 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 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2、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3、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4、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5、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哦


管家提醒大家记得经常体检哦,祝大家身体健康~


高血压管家


8月的晚上,天气异常闷热。22点过后,门诊大厅已经没有了白日的喧嚣。一位50来岁的中年妇女在丈夫的陪同下,因“落枕”2天,晚上疼的难以入睡,要求看外科急诊。



外科赵医生简单问诊后,告知患者:“落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推拿按摩,但针灸科门诊夜间没有值班医生,请于明天上午8点钟后来院就诊。病人的丈夫很不高兴,以命令的口吻要求赵医生立即请针灸科住院医生来门诊处置,否则就打院长公示电话投诉!赵医生无奈向针灸科住院处“求救”。因为急诊内外科诊室相对,我全程观察女病人几乎没有多少言语,即使回答问诊内容,也是惜字如金,显得疲乏而不耐烦的样子。

在等待针灸科会诊的过程中,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从内科诊室走出来和病人丈夫聊天。男人一直强调妻子更年期很折磨人,这几天闹情绪,又是牙疼,又是“落枕”,还睡不着觉,本不该晚上来看这些“小毛病”,言语之间为刚才的事情委婉的表达歉意。

听到说“牙疼”,我立马问病人“感觉胸闷不?”病人点头。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在我的脑中成型。为了不引起病人和家属的反感,我提醒赵医生在抢救室免费给病人做个心电图。病人答应了。两分钟后,心电图做完,赵医生说心脏确实有问题,我接过一看,前壁导联ST—T段呈下斜型压低。初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最后在我和赵医生的耐心解释下入院治疗。



事后,我想,如果患者第一时间看内科,我可能迅速锁定心脏病,但是由于先入为主的“落枕”,影响了我的思路。虽然没有误诊,但是值得思考。仔细看临床表现,这是一个50岁的典型的心脏病患者。

因为她有如下表现:

01不明原因的左颈肩部、下颌部疼痛。

02胸闷,焦虑,烦躁。

03极度乏力、近期加重的失眠

04明显气促,不愿意讲话。

除了这个患者的上述典型表现,心脏病发作前可能还会有如下症状:

05近期频繁出现的没有缘由的上腹部疼痛和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06一月或一周内频繁发作的胸痛或不规律心跳。

07多次出现的一过性眩晕或意识不清。

吕医生提醒:如果您的年龄在45岁以上,有上述症状,请不要忽视心脏病的可能。

感谢阅读,本文由@急诊科吕医生撰写,如果对您有一点帮助,请点赞、关注。如有错误之处,恳请雅正。谢谢支持!


急诊科吕医生


张医生为你解答: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信号。

前段时间有报道,江苏40岁的张先生出现左肩疼痛,自己以为是颈椎病犯了,就到小诊所按摩了几次,但肩痛不见缓解。一星期后,他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虽然家人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将他送进医院抢救,但张先生还是不幸离世。这位患者的离世,就是心梗惹的祸!



很多人认为只有持续的胸闷、胸痛才是心肌梗死,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很多患者并没有如此典型的表现,尤其是老年人,发生心梗时,往往没有典型的胸前区压榨性疼痛。

请你记住:自口唇以下至肚脐以上部位的疼痛,都要警惕心梗的可能!

以下是心梗常见的疼痛部位:

1.心前区疼痛(最典型)。2.胸骨后、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很常见)。3.颈部疼痛(容易与颈椎病混淆)。4.后背痛。5.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胃病混淆)。6.咽喉痛。7.下颌痛。8.牙痛或口唇发麻。


典型的心前区疼痛,我们可能都会想到心梗的可能,但如果是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往往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容易延误治疗,就像上面那位40岁的张先生一样,误以为是颈椎病,殊不知是心梗!
另外,除了疼痛以外,心梗发生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所以,如果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诊,因为对心梗而言,时间就是心肌细胞,时间就是生命!


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重症行者阿锋


心血管王医生作为心脏病科医生,很想简单的告诉大家几条,什么是心脏病的症状,但心脏病太多,太复杂,症状更是千奇百怪,我们很难一一说明。

王医生只能找一些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冠心病,这个名字大家比较熟悉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

1)心绞痛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症状,绝非心前区疼痛一种,可以是牙疼,咽部紧缩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后背疼痛,左肩膀疼痛,腹痛等等。

2)冠心病可以表现为心衰、心律失常、猝死。

第二、心衰,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请看下图

基本上一目了然,表现为胸闷憋气,尤其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腹胀,食欲减退等等。心衰只是一个结果,都是由原因的,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风心病、扩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心肌病等等都可能导致心衰。

第三,心律失常,又分为快速心律失常,慢性心律失常;恶性、良性;继发、原发;

有时候可以没有症状,常常可以表现为心慌、心悸、头晕、胸闷、气短、黑矇、晕厥、猝死等等。



心脏病症状很多,尤其心衰往往发现较晚,王医生提醒大家,心衰不但发现晚,而且不好治疗,请大家积极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冠心病,以免发展为心衰,早发现早治疗!

远离三高!远离心脏病!


心血管王医生


身体4个地方疼痛,要警惕心梗来了

1:嗓子痛

嗓子疼,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如:感冒、咽炎、上火。

但,部分心梗患者会出现嗓子疼的现象,却被人们忽视了。

心梗导致的嗓子疼,多半有一个诱因,如:突然的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

导致喉部出现紧缩感,像被绳子勒住了一样。这种感觉,是较为典型的心梗症状。

2:牙痛

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牙痛"。

是由于心梗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口腔疾病引起的疼痛,无论是静是动,都会疼。

但,因为心肌梗死诱发的疼痛,多与人的活动有关,就算吃了止痛药也不见好转。

出现此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

3:上腹痛

上腹部出现疼痛,多数人会以为是急性肠胃炎、胆囊炎等疾病。

其实,心梗也是会导致上腹部疼痛。绝大多数是没有痛感的,因此,上腹突然疼痛的话,一定要高度警惕,切不可大意。

特别是,还伴有胸闷、出汗、口唇青紫的现象,就需要考虑是心梗。

4:双下肢痛

一般的双下肢痛,如:关节痛,往往是在静止的时候最痛,活动时倒是没有那么疼。

心梗诱发的双下肢疼痛,往往是越动越痛,休息会有所好转。

所以,一旦出现此类痛疼,一定要引起注意,切莫忽视!

养护心脏,牢记4个字,心脏会一天比一天强壮

第1个字:补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凶手"。

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杜仲茶、白茶、乌龙茶"等,常饮有利血管。

其中,"玲珑菊"中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第2个字:闹

心脏喜欢热闹,并不喜欢孤独。

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比热闹的人患上心梗的几率高出3倍。

此外,长期孤独,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

因此,保护心脏,可以多于亲朋好友交流。

第3个字:呼

练习深呼吸,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早上起床后,可以搓搓手,刺激经络,可以让心脏兴奋起来,帮助人体迅速活跃起来。

此外,在吸气时,小腹略微向外张,呼气时,小腹内收,使控制呼吸的横膈膜下沉。

第4个字:动

长期久坐,心脏功能会不断下降。

研究发现,每天做5小时以上,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将上升1倍。

因此,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益血管健康。每天运动10分钟,可以起到改善心脏健康的效果。

建议;每周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即每周运动时间达到150分钟。

运动的标准:

· 运动时,心跳加快,但不胸闷;

· 运动中,不喘,还能吹口哨;

· 运动后,半小时微微出汗,但不累;

· 运动次日,不感到疲劳。


芳芳小护士


心脏不好,舌头会有3种"异常",夏季养心,谨记"挑3拣4"


夏季是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的时机。

"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燥热,人们经常感到困倦烦躁、心神不宁,于是夏季也成为了心脏病的高发期。

而"心开窍于舌",心的经脉和舌根相连,因此,心脏的生理、病理等都能通过人的舌头表现出来。

医生警示:心脏不好,舌头会有3种"异常",占一个也尽早调理

异常1、舌头有瘀斑

舌头上出现瘀斑,使血液循环不畅的表现之一。

有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舌头都呈紫色甚至有瘀斑,严重的患者会伴有心慌、失眠、气短的症状。

异常2、舌头有疮

这是心火旺盛的表现。

心火旺盛会使人的舌尖发红,并感到口干、烦躁、手足心热、小便炽热发黄偏干等,如果心火过于旺盛,就易导致舌头、口腔内生疮。

异常3、舌头舌苔变白

舌苔变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如果同时伴有心律失常、心衰、乏力等表现,可能是贫血性心脏病;

如果同时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等,可能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夏季养心,谨记"挑3拣4"

"挑3"

第1挑、补水最佳时间

夏季炎热,更要注意补充水分。

《美国流行病学期刊》曾发表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结果:每天喝水低于2杯的人,比喝水5杯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要高4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饮水量需要2500ml,减去摄入食物中的水分,大约需要补充1200ml的水分。

建议:清晨一杯水(200ml),能帮助稀释血液粘稠度,帮助消化液分泌,提升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及时排便。

睡前一杯水(200ml),补充夜间隐性失水以及尿液带走的水分,有助于预防血液粘稠,降低心血管疾病突发率。

一天中,坚持少量多次,慢喝水,每次200ml。

第2挑、红色食物

心脏喜欢红色,夏季可多吃红色食物。

红枣:现代营养研究表明,红枣中含有环磷酸腺,对养护心脏有益。

番茄:其中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能缓解身体疲劳,还有其中的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葡萄柚:葡萄柚含有钾元素,有助于养护心血管,预防心脏病。

第3挑、补充抗氧化剂,减慢血管老化——如玲珑菊、杜仲茶、乌龙茶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凶手"。

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杜仲茶、白茶、乌龙茶"等,常饮有利血管。

其中,"玲珑菊"中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拣4"

第1拣、粗粮

现在的饮食习惯过于精细,带来了很多问题。

粗粮中,含有不可溶性纤维素,有降脂降糖的作用,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

粗粮不宜吃太多,每日6两即可,避免造成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反而对心脏、血液、骨骼等带来危害。

第2拣、好心态

拥有一个好心态是天然的养生方式。

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结果发现,拥有乐观心态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比悲观者低。

不仅如此,好心态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在对60岁以上的部分人群进行研究后发现,悲观者的患病率比乐观者的患病率高出大约80%。

建议,生活中尽量乐观,凡事要看开,切忌斤斤计较。

第3拣、好午觉

中午11点~13点是午时,心经当令,心主血脉。

睡一个好午觉,能消除疲劳,保持头脑清醒,养护心脑血管。

睡午觉要注意右侧卧,减轻心脏的负担。午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0分钟为宜。

第4拣、好运动

"心静自然凉",好的运动也能帮助静心。

钓鱼:明代李时珍曾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

游泳:在夏季游泳是最清爽的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的热量也能很快消散,保持人体的恒温性,使人感到愉悦。

散步:散步是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法,建议在晚饭1个小时后散步,强度要量力而行。



经常熬夜玩手机的人,睡觉出现这5种特征,八成是心梗,早查CT

特征1、睡觉时头痛

睡觉的时候,如果长期发生头痛,尤其是偏头痛,可能不是脑部问题,而是心脏出现了病变。

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心梗也会出现偏头痛,主要是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特征2、睡觉大汗

出汗是我们身体常见的现象,一般我们出汗都是额头出汗比较常见,这与冠心病发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样。

冠心病在发作前,身体的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都会大量出汗,并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征兆,即便不运动,坐着也会莫名出汗。

夜间睡觉,易惊醒,莫名发热、出汗。

特征3、焦虑失眠

心梗大多是突发性的,让人来不及反应。

如果平时你经常失眠的话,排除各种原因还是找不到失眠的症结,这时候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心脏疾病。

这类的失眠通常是心脏的供氧不足量所导致的,更明显的特征,就是这类失眠在睡着后经常会被惊醒,每次惊醒都伴随着极大的恐惧感。

特征4、咳嗽不止

咳嗽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除去感冒所引发的咳嗽外,如果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会长期咳嗽,就要注意是不是心肺发生病变了。

久咳不止的话,很可能是患上了"心源性咳嗽",这种疾病是左心衰的一种早期表现。

另外,可以跟其他症状一起判别,如伴有胸闷,心慌,呼吸急促,起身后症状很快消失等异常。

特征5、四肢冰冷麻木

正常人的手脚都是温热的,尤其在床上时,更会温暖,可是,当你手脚总是冰冷,甚至还伴有麻木时,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因为心脏负责为身体供应血液,四肢可以接受心脏的滋养,以此得到温暖,当心脏血管堵塞时,血液便会出现供应障碍,导致四肢冰冷麻木。

预防心梗,谨记"两多、三少",帮助清除血管垃圾

"两多"

1、多吃粗粮

如今喜欢吃粗粮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饮食过于精细,人们所获取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少。

建议日常多补充粗粮,就像燕麦可以多吃。

燕麦可以降低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几率,有效的保护好心脏。

2、补抗氧化剂——如玲珑菊、山楂茶、杜仲茶

血管需要"抗氧化"。

人体内的自由基数量过多时,易引起血管内皮老化,加速动脉硬化,使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山楂茶、杜仲茶等。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不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还富含钾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泡茶、做粥时放些玲珑菊,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梗的发生率。

"三少做"

1、少悲伤

要想预防心脏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它们对于心脏的危害巨大。

悲伤时,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导致心痛、气短、休克等,诱发心脏病。

此外,大喜大悲,过于激动的心情,也会诱发心脏疾病。

建议日常情绪起伏不要过大,努力保持心态平和,切勿大喜大悲。

2、少烟酒

烟酒都是心脏的大敌,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患癌概率。戒烟一年后,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会降低50%。

而喝酒过多,则会诱发心脏疾病,导致酒精性心肌病。

《柳叶刀》杂质上一项研究称,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周摄入酒精不得高于100克。相当于5瓶酒精浓度为4%的啤酒,一旦过量就会增加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3、少久坐

长期久坐易导致下肢形成血栓,加速血管堵塞心脏的情况,建议久坐的人,一定要增加运动。

与闲下来不运动的人相比,经常在休闲时间保持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其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了69%,而保持低强度体力活动的人风险仅降低了24%。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保持高强度体力活动还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可降低82%的心梗发生风险。


绅爵美食


心脏病并不是突如其来,日常我们可以通过手指的一些症状判断是否有心脏病

1、手指震颤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可以说心脏是人体的命脉,如果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说明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心脏比较脆弱,所以平常都会出现手指颤堵的情况。

特别是有一些中老年人在拿东西的时候,基本上就会出现这种手颤抖的情况,拿东西拿不稳。那就说明他的心脏病比较严重了

2、指甲异常

还有一部分人,他的指甲和其他的人有明显的不同,如果注意观察就会观察出来,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手指指甲是红润饱满的。

但是如果患有心脏病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指甲就会呈现凹凸不平的症状,而且月牙基本上没有。

但也并不是说月牙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说月牙在一段时间之内发生了数量或者是形状的改变,就说明这个人本身存在一定的心脏疾病。


名医在线网


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很多,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有明显感觉心率加快,感觉气短、烦躁等,甚至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都有。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根据结果对症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及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JERRY205100734


心脏病来袭之前,会有胸闷胸痛,腹部难受,背部难受,心绞痛,并且胸痛至大汗淋淋的现象,并且胸口有刀割的感觉,如果,你个地方疼痛导致了大汗淋淋了,那就是不正常的,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肯定就是心脏病来了,一定要尽快就医,如果是已经来了,有药物的尽快含服药物,也就是硝酸甘油,最多可以含服三次,每次间隔五分钟,躺下,耐心等120救护车的到来,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些症状是可以在北大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讲的 心肌梗死与心肌康复 中学习到的,马云家的某宝上就可以买到的,内容丰富,心脏方面的知识很全面,推荐观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