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小记2018年新田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龙泉五小黄跃宏老师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身边好老师」黄跃宏:用坚守呵护乡民和孩子的期盼


本网讯(特约记者 郑群 通讯员 刘忠平 周晓辉)世界那么大,他也很想出去看看。

可是,30多年来,他的心从未走出过新田这片美丽却贫瘠的土地。

他的根扎在这里,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一致好评,他用一个人生中最美丽的年华呵护着乡民和孩子的期盼,他瘦弱的身躯,支撑着一千余名孩子珍贵的童年记忆——孩子们走下大山,走向另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他——老了,累了。

他就是被评为今年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任教于新田县龙泉五小的黄跃宏老师。

很早就听人介绍过黄跃宏的事迹。1980年7 月毕业,他一个人,在新田一偏远的小山村--骥村乌下村校坚持了4年多,真的不容易,也很不简单。“有人来了一下就急着想调走,有人甚至还没下车就喊着要回去,许多老师都害怕到这里支教,只有黄老师,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他在农村学校坚守了37年,直到2017年9月才调入龙泉五小。

笔者在心中刻画黄跃宏的形象,是什么让他如此固执和决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愿守着清贫和简单的快乐?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来到了龙泉五小。

新田龙泉五小位于该县龙泉镇蚂蝗洞村,位于新田县城乡结合部。车沿着河边的单行道行驶,让从小就不晕车的笔者都有了一丝“醉意”。这个风光秀丽的山村,保留了农耕时代的很多气息,空气中洒满古朴的清新。这是城里人闲暇时外出走走的好去处。曾有人说,在这里待一天,你也许可以忍受;待两天,你开始不习惯;到了第三天,很多人便思归心切,匆匆收拾行装。因为这里地处郊区,交通不便这对于习惯了现代化生活的城里人,简直无法忍受。

浓浓的药香

还没进黄老师房间,一股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原来,黄跃宏正在熬草药。“这药已经熬了10多年了,以前学生一进校门常常问‘老师你在熬什么?好大的味道’,黄跃宏笑着不告诉他们”。孩子们不知道,长期劳累让老师的身体大不如前,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黄老师考虑到如果住院,班上的孩子就没老师上课了,黄跃宏选择了吃中草药的传统疗法。这药一吃就是10几年,从此落下的病根,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忍受病痛的侵袭。

学而不厌 不断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黄跃宏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三尺讲台上,他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满怀激情地教书育人、处处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率先垂范 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黄跃宏坚持“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理念。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黄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样黄跃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黄老师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记得一次卫生大扫除,要把教室打扫得焕然一新,就得爬上高处擦风扇、擦电棒、投影仪,当时黄跃宏直接上到桌子上亲自动手擦,学生见了老师站那么高就主动动手了;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黄跃宏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终于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终于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终于没人说脏话了.当黄跃宏满心欢喜地表扬学生时,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我们是跟您学的”。这句简单的话震撼了黄跃宏的心灵,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自豪与幸福。因为黄老师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此时黄跃宏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

常规与课改并重 诲人不倦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富有经验的教师,黄老师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一直担任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在教学上耐心研究教学大纲,明确目标要求,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堂教案,努力上好每节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积极参与教改教研;认真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力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关爱,同学们总是喜欢上黄跃宏的课,黄跃宏所教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本着不让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黄跃宏所任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乡镇级优秀班集体,自己也多次获得“师德标兵”的称号。

黄跃宏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深化课程改革,黄跃宏始终走在课改的前沿,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黄跃宏总是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最新动向。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经常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在自身学习上黄跃宏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并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中,让自己的课堂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播撒爱的种子 润物细无声

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黄跃宏尽情的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在黄跃宏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在黄跃宏的眼中,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黄跃宏以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学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黄跃宏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黄跃宏班的王智恒同学,由于家境贫困,父母常年在外忙碌,对他关心不够,让他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差,当时他的情绪低落,黄跃宏多次与其谈心,又派班长和他一起上下学,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他终于又找回了自信,重新快乐地生活,今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的父母为此十分感激。黄跃宏班的孤儿柳宇豪从小失去母亲,今年父亲又不幸触电身亡,他一下子成了孤儿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当时他悲痛欲绝,一向活泼的孩子顿时变得郁郁寡欢,沉默不语.作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可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啊!不能让他消沉,于是黄跃宏投以父亲的爱,吃饭了把饭给他盛好,和他坐在一起吃饭,课余时间常与他谈心,鼓励他做坚强的男子汉,努力学习靠自己改变命运,黄跃宏带头并号召黄跃宏们班学生给他捐款买书,和他一起去看望他的奶奶,帮助他做家务,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于是学习更努力更勤奋,期末考试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播撒爱心,用真挚的爱滋润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贏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好人,黄跃宏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黄跃宏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黄跃宏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黄跃宏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黄跃宏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在黄老师不懈的努力下,他任教的班级优秀的学生层出不穷、班风正、学风浓、正气高。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他表示在新的教学征途中会更加努力,继续坚持把教育当做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做,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改教研工作,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做教师的楷模,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把他们培育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