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提起春秋時期的宋襄公,總覺得他的外交和軍事策略有點不著調。

他曾志滿意得地想稱霸,無奈實力不夠,於是玩了個手腕:用重金來賄賂楚國,想讓楚國替他站臺,借楚國的威力由他來聚集諸侯;然後,又以諸侯來壓制楚國。他的算盤(那時候還沒有算盤哈)倒是打得夠精,這無可非議。但就是沒有想一下有什麼底氣和實力來支撐,結果反遭楚國暗算,等於給楚國覬覦中原開了扇方便之門。

上了楚國的當,就拿鄭國出氣,誰叫鄭國在盟會上提議楚國當盟主,而且現在又去朝見楚王呢。鄭向楚求救,楚國發兵攻打宋國。於是兩國在泓水交戰,宋襄公以“仁義”來主戰,結果,結果大家就都知道了。

像他這樣的國君,後無來者。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一、忠於齊桓公之託,幫助平定齊國內亂,扶助齊孝公上臺

宋襄公非常佩服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

這個齊桓公事業了得,自家後宮的的事也了得。他的三位夫人都沒有給他生兒子,六位如夫人倒是每人給他生了個兒子。

王侯總要立世子考慮接班人問題。按規矩該立嫡子,但他沒有嫡子。六個庶子中無虧是長子,他的媽長衛姬侍奉桓公的時間最久,加上和桓公最受寵幸的兩個權臣雍巫、豎刁關係很好,這樣內外一通氣,齊桓公就答應立無虧作接班人,但是沒有正式冊立。

其實,桓公內心是欣賞公子昭的。他認為公子昭在才幹和賢德方面都超過無虧。後來在葵丘大會上,齊桓公把心事和管仲商量,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決定立公子昭為世子,還把這事託付給宋襄公,請宋襄公以後主持公子昭即位的事。

齊桓公為什麼要託付宋襄公呢?這等於是給公子昭請外援,以後有依仗。另外,覺得宋襄公這個人可靠。

首先是認為他很賢明。你看他老爹去世了,本來該他繼位,他卻要謙讓給哥哥(庶兄)目夷(當然目夷又謙讓回來了),這種不爭王位的人,品德高尚,可以信賴。

二是他對咱們齊國很尊敬。你看他老爹去世了,他還在服喪,都穿起喪服來開我們這個會,態度謙恭,可以託付。

宋襄公覺得很有面子嘛,當然接受了。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齊桓公一死,五個兒子(有個兒子家族地位不高,知道爭不過他們幾位,出走到秦國去了)爭得個暗天黑地,連齊桓公的屍體生蛆都沒有誰去管。雍巫、豎刁要殺公子昭立無虧。公子昭嚇得一溜煙就跑到宋國去了。

這下該宋襄公履行承諾了。他的哥哥目夷勸他說我們在各方面都不如齊國,不要去管別人的事。

宋襄公說我以仁義為主,不救遺孤,這不仁;受人託付又不履行,這不義。於是聯合了衛、曹、邾三個小國(其他國家不響應)去討伐齊國。

大兵壓境,齊國國內一片混亂。公子無虧才當了三個月的國君,就在亂中被殺,公子昭順利回國。

宋襄公完成了一件可以刷爆朋友圈的大事,班師回國。但他前腳剛到,公子昭後腳又跑來找他了。

原來公子昭正準備即王位,其他幾個兄弟不幹了,乘著宋襄公等退兵回國,都起來爭奪王位,逼得公子昭只好再次出逃。

這下宋襄公又親率大軍殺到齊國,最終扶助公子昭把位子坐穩了,這就是齊孝公。

宋襄公敗了齊兵,扶助公子昭即位,也就是說當年威風凜凜的霸主齊桓公的家事國事他都搞掂了,當世還有什麼功勞比這更大呢?在他心裡,就已經把自己和齊桓公擺放在同一個位置了。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二、借平定齊國內亂上位,要建個朋友圈自己當群主

宋襄公就想建個群,自己來當群主,像齊桓公一樣。

你說他有什麼能力來建這個群呢?他就依仗著前不久幫助齊國國君恢復了王位,幫助他平定了齊國的內亂,這是他炫耀諸侯的資本。

建群得開一個會。那個時候,諸侯間經常開這種會。與會的國家結成聯盟,公推一個盟主,有事相互照應,或者約起一塊兒去打不聽話的諸侯。

宋襄公畢竟還是底氣不足,就先搞個規格級別低點的。他約了滕、曹、邾、鄫幾個小國,在曹國南邊盟會。在這個盟會上,他自己把老大資格擺出來了。

滕子嬰齊來晚了,襄公不許他參加盟會,把它禁閉在一間房子裡。這下,鄫國的國君害怕了,就趕緊來參加,但已經晚了兩天。

宋襄公儼然以大國之君和盟主自居,指使邾文公把鄫子殺了祭神。騰子嬰齊趕緊用重金賄賂襄公脫身,曹國也趕緊告辭回去,這個盟會也就不了了之。

這事本來是宋襄公託大欺凌他人,他卻責怪曹君不盡地主之禮,於是發兵攻曹,相持三月不勝。

想當盟主的野心就可以使人膨脹到這種地步。也把他一向標榜的“仁義”置諸腦後。

要不是鄭國朝見楚國,約魯、齊、陳、蔡四國與楚王在齊國邊境會盟,擔心齊魯兩國中有誰來倡議盟主的話,他怕還不會退兵。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三、與楚國講仁義,輸得一敗塗地

小國不服,大國不響應他的倡議反而與楚國結盟的現狀,促使宋襄公也打起了楚國牌。他用重金賄賂楚國,設想借楚國來聚合諸侯,再以諸侯來壓楚國。

他約楚王在鹿上相會,因鹿上是齊國的地盤,就又約了齊孝公。三國約好在宋國的盂地會盟諸侯。楚王狡猾,他有自己的算計,要借這個機會把勢力往中原滲透。

到了盂地盟會時,目夷勸宋襄公作好軍事預防,被宋襄公以仁義和信用拒絕了。結果,楚成王利用這次會盟,劫持了宋襄公,並且強行取代他當了盟主。隨即揮師攻打宋國。要不是目夷等人處置得當,宋國就麻煩大了。

宋襄公被楚王捉弄,受了奇恥大辱,吞不下這口氣。想打楚國,國力又比不過人家,就找看不順眼而又親近楚國的鄭國出氣。楚國攻宋救鄭。宋襄公的大臣勸他放過鄭國避免給楚國交戰,宋襄公自信滿滿地說:“楚兵甲有餘,仁義不足;鄙人兵甲不足,仁義有餘。”就不考慮打仗拼的是實力。

兩國相遇在泓水。宋襄公遵循“仁義”原則,楚軍過河時他不出擊,楚軍過了河還沒排成隊列他也不出擊。直到對方全部渡河,排好了陣型才交戰,敵強己弱,被打得大敗,自己還中了一箭,第二年也就去世了。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四、宋襄公的仁義為什麼屢屢碰壁?

仁義作為道德或者是處事標準,那是個好東西。但是戰爭則以你死我活來分出勝負,甚至為了勝負可以不擇手段,所謂“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戰場上,只見有標榜“仁義之師”、以彰顯自己師出有名的,未見過標榜以哪種手段消滅對方是符合“仁義”的;一切倫理評價均在戰爭結束之後任由他人評說。所以襄公此舉違背了戰爭的根本目的。

當然,這還不能完全怪宋襄公。因為商和西周早期的戰爭其實是貴族的遊戲,以車戰為主。車戰要選擇地形,定了地形還要定時間,這樣雙方才能打起來,所謂“結日定地,各居一面,嗚鼓而戰,不相詐”(《司馬法》),作戰確實講貴族精神。

傳說為姜太公所著的《司馬法》中,保存著春秋前期的作戰原則。其戰爭觀是“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戰術原則之一是“成列而鼓”“爭義不爭利”。宋襄公只不過秉承堅持這些原則而已。

那麼,宋襄公失誤在哪裡?

思維僵化,墨守成規,不審時度勢,不順應形勢發展而調整外交和軍事策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群雄紛起,各國忙於擴張或自保,很多規矩己被踐踏或名存實亡。襄公卻要秉持貴族風度,以仁義為標榜,不免與時代格格不入。正如楚大夫成得臣說他,“好名而無實,輕信而寡謀。”從理論上說,他堅持的是一種操守;但從實際來看,實為逆潮流而動,只能以悲劇結局。

另外,以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他人,主觀臆想他人也應該遵循這個標準,沒有認真研究分析對手,以空想代替現實,缺乏求實精神。如與楚盟會,目夷勸他應準備軍事手段為後盾,他說我以忠信待人,難道別人會忍心欺騙我嗎?純粹是一廂情願,毫不考慮對手是什麼樣的角色,陶醉在自我設想的溫文爾雅的貴族風度氛圍中,卻不想楚乃蠻夷之地又有虎狼之心。因而不能應對複雜的外交和軍事鬥爭。

所以,對他“仁義”的評價,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蠢豬似的仁義道德”。

宋襄公的“仁義”的旗幟為何沒有所向披靡?失誤在哪裡?


【作者簡介】許維平,筆名談馬、馬談。寫作愛好者。

推薦: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