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虎王和T29这两辆坦克在战场上相遇了,会发生什么?

厉三玉怡


虎王屹立在诺曼底


↑在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前,盟军装备长身管76mm火炮的萤火虫坦克和M10坦克歼击车,已经能够在500m的交战距离上对德军虎式重型坦克102mm的车体前装甲构成相当威胁。

↑然而当盟军装甲部队踏上德占法国的土地,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种新型德国重型坦克。1944年7月16日的大西洋行动中,盟军装甲部队在土伦和代穆维尔之间的郊外,遭遇了德军501重装甲营一连的18辆虎王重型坦克。



↑当年遭遇虎王的是英军还是美军,今天的我们已经难以查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英军萤火虫上的17磅炮,还是美军M10坦克歼击车或是谢尔曼M4A3E8上的长身管76mm火炮,即便抵近到零距离,也几乎不可能击穿虎王坦克的车体首上装甲和炮塔正面装甲。

至于装短身管75mm炮的早期M4谢尔曼或是克伦威尔坦克,在正常交战距离上,连击穿虎王坦克车体和炮塔80mm厚的侧面装甲,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反之,虎王的71倍径88mm主炮能够在2000m开外的距离上,从正面击穿绝大部分盟军装甲车辆。

又是一个相生相克的故事



↑本国装甲部队里火力最强的坦克抵近到零距离都打不动敌方的重型坦克,敌方重型坦克却能在远距离上如削瓜切菜一般掀起本国任意装甲载具的头盖骨,这种境地必定会让当时的盟军前线部队陷入或多或少的恐惧。

此时,虽然美军M26重型坦克(战后被重新定位为中型坦克)的研发工作已经步入尾声。但美军认为,45-50吨的M26已经无法与70吨的德军虎王重型坦克相抗衡,因此便计划推出体量更大、能与虎王对标的下一代重型坦克。



↑实际上,美军早就已经知晓虎王坦克的存在(最早的一批虎王在1943年末就已经进入德军服役)。而早在1940年5月,美军就开始研发50吨级的重型坦克。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M6系列重型坦克,该系列坦克有6个主要改型,共制造了40辆原型车。所有M6系列重型坦克都是试验车,没有投入战斗。



↑M6系列虽然没有投入二战战场,但的确给美国重型坦克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在1944年3月,美军开始研究能够抗衡德军虎王的60-70吨级重型坦克时,虽然美军并没有装备重型坦克,但美国陆军的研究部门对重型坦克的设计其实并不陌生。

图为装备和T29同款105mm主炮的M6A2E1试验车。

M29和虎王的各主要指标横向对比

机动

↑M29便是这一计划的产物,它的设计大量借鉴了M6和M26重型坦克的研发经验。M29采用了发展自M26发动机的650马力福特GAC12缸汽油机,功重比为9.2马力/吨。(一般来说,这一数值越高,车辆的动力性能,特别是加速性能就更好)


↑而虎王坦克采用一台690马力的12缸迈巴赫HL230引擎,功重比8.97马力/吨。值得一提的是,45吨重的黑豹坦克采用的也是HL230发动机,此时它的功重比达到了15.33马力/吨,远超前文所述的两款重型坦克。


↑虽然虎王采用交错大直径负重轮+宽履带的悬挂设计,能有效减轻车体在行进间的颠簸,而且大直径负重轮也能提高战车的越障能力。但T29也采用了扭杆悬挂+宽履带的设计,在悬挂性能上至少不落下风。

因此,在二者悬挂性能不分伯仲的情况下(而且二者的速度也都不很快,对悬挂的要求不很高),T29的功重比和发动机功率都略大于虎王,在战术机动性上要略胜一筹。但在布满弹坑和泥泞的战场上,虎王和T29二者的机动性都不算得上良好。

攻防

有矛必有盾,这一段我们把T29和虎王的火力、防护放在一起分析。

在咱们这篇文章的场景下,比较虎王和T29的火炮、装甲性能孰优孰劣,是意义不大的。既然是狭路相逢,那只需要分析二者的主炮是否能有效击穿对方的正面装甲、二者的装甲能不能防御对方主炮的攻击即可。


↑T29装备一门105mm炮,炮弹的炮口初速高达945m/s。根据美军的射击实验结果,在914m的距离上,T29的105mm炮能击穿135mm厚的60°倾角均质钢装甲靶板,或是84mm的30°倾角均质钢装甲靶板。



↑虎王的车体首下装甲是40°倾角的100mm装甲,首上是40°倾角的150mm装甲,量产型虎王的炮塔正面装甲更是达到了185mm。

虎王的首下装甲等效为130.54mm,首上为195.81mm。而炮塔正面由于与垂直面只有9°的夹角,等效只有187.9mm。若T29的炮弹从正面水平法线方向入射,在1000m的交战距离,是能够击穿虎王的首下的,但难以击穿其首上或者炮塔正面装甲。



↑值得一提的是,虎王仅有炮塔正面、炮盾附近的那块装甲板是185mm,其炮塔正面两侧和上部实际上分别是顶部装甲和炮塔侧面装甲的一段延伸,厚度分别只有100mm和80mm。

但由于这两个区域的装甲具有较大的斜角,因此在实际作战中,从正面射来的炮弹实际上是很难击穿这两个区域的装甲的。


↑T29的首上装甲厚102mm并且有45°倾角,在水平法线方向上的等效厚度为144mm。但T29的炮塔正面装甲厚达249mm,硕大的炮盾更是有279mm的厚度。这一数值,在二战绝对属于鹤立鸡群、固若金汤的水平。

↑虎王上的71倍径88mm主炮,在发射常规的10.40kg重PzGr. 39/43 型APCBC(被帽穿甲弹)时,
在1000m拥有165mm的垂直穿深。

当发射更为先进的PzGr. 40/43型次口径穿甲弹时,虎王上的长88mm炮能在1000m距离上击穿等效217mm的30°倾角装甲板。




↑仅从数值上分析,虎王的长88炮甚至能够在1500m开外击穿T29的车体前装甲。但对于T29的炮塔正面装甲,虎王即便抵近到零距离也几乎没有击穿的概率。

↑看来,坦克世界里美系高级重坦的卖头打法,在历史上也是可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4辆T29原型车中的一辆,在炮塔两侧安装了一具大型测距仪。如此一来,能够较大提升该车远距离射击的精度和反应速度。

综上,在攻防层面上说,虎王还是要比T29更好一些。换句话说,虎王的整体攻防属性更为均衡。二者的火炮性能是不分伯仲的。虎王的车体首上和炮塔正面能够在较远距离防御T29的攻击。而T29的炮塔装甲虽然非常坚挺,但其整体防护水平被相对薄弱的车体防护拖了后腿。

如果是在真实的二战战场上……

二战美军没有T29,真正在战争结束前投入西线战斗的M26也只有千辆左右。到战争结束,美军装甲兵的绝对主力仍然是各种魔改谢馒头,不照样打得很顺利吗?

↑单挑打不过,那就群殴吧。虎王仅有不到千辆,盟军(也包括苏军)却有数以万计的谢尔曼、T34。即便正面打不穿,但英美军的长76mm炮和苏军的85mm炮从侧、后方向向虎王射击,在500m以内的近距离,还是很有可能构成击穿的。

如图中的这辆亨舍尔炮塔型虎王,可见首上装甲上有数个未击穿的弹痕。但在炮塔侧面,美军士兵所指的地方,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弹孔,就是被美军M4A3E8坦克的长管76mm炮在近距离击穿的。


↑美帝陆航:小虎同学,500磅(227kg)航弹了解一下。实在不行,咱这里还有1000磅和2000磅的航弹,管够。对付虎王对于空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暴力炸就完事了。

↑这是2016年5月1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处军事哨所附近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车上载有约50kg土制爆炸物,尚能造成如此规模的破坏。

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见,数百甚至上千公斤重的航空炸弹,具有多么巨大的威力。即便不能直接命中虎王,一枚近失弹爆炸引发的巨大震动也足以损坏车内重要元件,迫使虎王车组成员弃车。

↑实际上,在诺曼底战役期间,德军装甲部队近65%的战斗损失,是由空袭造成的。

所以即便T29能在1945年完成实验并投入欧洲战场,它也不可能是战场上的主角,正面遭遇虎王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即便狭路相逢,如上文所言,T29也不会占得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T29虽然最终停留在了试验车阶段,没有进入美军服役,更没能经历实战的洗礼。但T29,以及衍生出来的T30、T34原型车,为美军日后的重型坦克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经验。


Sabot穿甲哥


纸面对抗——T29E3 VS 虎王

说明一下,问题中没有说明T29是T29中的那个型号,我就默认了是T29三个型号中最接近服役的T29E3;而虎王就默认为虎王服役数量最多的亨舍尔炮塔型。

虎王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Tiger II)

✪“虎王重型坦克”(TigerII)是二战末期德军手中最强大的重型坦克(不计算那些图纸上的“末日战车”),虽然由于其糟糕的机动性以及生产数量太少,没能续写虎I的神话;但是虎王重型坦克那150毫米级别的正面装甲以及KwK43 88毫米L71坦克炮,已经使虎王成为二战参加实战的坦克中最强大的存在!

性能数据如下

T29E3

✪T29E3是二战末期美军为了对抗“虎王”一类的“超级恐龙“而研制的T系实验车(T26\\T29\\T30\\T32\\T34),但是由于美国对生产重型坦克准备不足,且T29过于昂贵和复杂;所以在二战结束前只生产了8辆样车,未能投入批量生产之后在阿伯丁度任人凭吊。

性能数据如下

T29E3 VS 虎王

对抗开始,T29就是为了打虎王而研制的,且虎王研制的时间要早于T29,所以在火力上,T29E3要强于虎王。

两者的火炮性能对比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1000米距离上

✪T29E3使用APCR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虎王的炮塔正面、车体球形机枪座以及首下装甲,而虎王只能击穿T29E3的首下装甲。而从上图也可以看出,T29E3的炮塔在坦克正面被弹投影中占据了至少50%的面积,而那块8英寸厚度的防御盾又占据炮塔被弹投影面积的60%以上!所以T29E3的正面防御面积要好于虎王!

(T29——卖头!卖头!再卖头!)

两者的理论上的击毁距离

✪击穿对方正面投影最大区域,T29E3在800米处可以击穿虎王的炮塔正面与车体首上装甲,而虎王只能在500米处才能击穿T29E3的防御盾和车体首上。

不过这二者的对战,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装甲质量!

✪虎王重型坦克由于德国丢失了钼矿来源,装甲质量极差!极易在对战中被敌方重型穿甲弹”砸碎”!而T29E3使用的普通AP弹重量就达到了17.7千克!根据苏军的实际测试数据,T29可以在1100至1300米的距离上使用AP弹将虎王的装甲直接”砸碎”!

结论

在T29E3与虎王的纸面对决中,T29E3无疑占据上风!虽然谈不上绝对优势,但是任然达到了“打老虎”的设计要求。


纯野生的坦克


先来具体了解一下t29坦克和虎王坦克的各项性能

T29坦克是美国研制出来一款重型坦克,拥有增强型前装甲和可以媲美虎王的长管105坦克炮,使用铸造炮塔,前装甲厚178毫米,后部装甲厚110毫米,火炮对对30°靶板的穿透力(均质装甲) 分别为在914m 时135mm ,在1828m 时为119mm 。对60°靶板的穿透力:(均质装甲)在 914m为 84mm,在 1828m 时为69mm。



虎王坦克是二战时期德国重型坦克,其装备的kwk43/L71型88毫米火炮身管长6.1米,71倍径,使用APCBC弹Pzgr.39/43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以三十度斜角放置的132MM均质钢装甲,1000距离则可击穿148MM;使用Pzgr.40/43(APCR)时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3毫米装甲,1000米距离击穿193毫米装甲。


虎王的车身装甲配置为首上装甲150MM/40°,首下装甲100MM/50°,侧后装甲为80MM/21°,顶部42MM。

炮塔(亨舍尔)前装甲180MM/9°,侧后甲80MM/21°,顶部42MM。


炮塔(保时捷)前装甲100MM,侧后80MM/21°,顶部42MM。

单从数据上可以知道,战场上T29和虎王相遇,T29的105炮并不能确保击穿虎王的倾斜装甲(尽管德国坦克后期装甲质量低下),而其厚重装甲仍然可能被虎王近距离击穿,但是T29毕竟是盟军专为德国重型坦克所研发的,是绝对有实力与虎王正面一较高下的。


武备战研菌


虎王:给个房子哥摆角度叫对面34秒变谢尔曼!

T32:来个坡哥卖个头让对面喵王秒变4号!



没洗类库


10ki

级美系m1a2,怎么打?这么厚的头,我钢针穿深500不到,反坦克导弹也就600多。




疯道人243


坦克世界公司在明斯克的测量是203毫米炮盾没有279,为了游戏平衡才加厚


冰瀑破坚


吃个饭,各回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