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默克爾下臺,未來的德國會親美嗎?歐盟會親美嗎?歐盟對俄羅斯會否更強硬?

新文化街男孩


默克爾做為德國政壇的常青樹,在最近一次選舉中失去黨鞭位置,宣佈不再參加下屆德國總理競選,二十多年的總理生涯,帶領著飽受爭議的德國在歐州這塊地盤上摧枯拉朽,確立了德國在歐盟裡面龍頭老大的位置,默克爾功不可沒,德國和美國漸行漸遠,已經不處在一條船上,換一個人執掌德國牛耳也不可能把德國趕回美國同一條船上,美國視歐盟為潛在的對手而不是朋友,歐元和人民幣共同構成了對美元的威協,據資深人士分析,德國總理默克爾謝任後將接管歐盟主席高位,歐盟將在默克爾強勢迴歸的情況下,繼續帶領歐州27個同盟國給美國擦眼藥水,相互制衡共同發展才是未來歐盟發展之路,不會因一兩個人的職位變更而改弦易章。而德國和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北溪1,北溪2石油管道把德國和俄羅斯緊緊的捆綁在一起,這使得美國看德國更加不爽,



楊建曦


如果默克爾下臺,未來的德國會親美嗎?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不會,因為以德國人在能力方面的卓越,是不會屈具美國人之下的。不幸的是,正好相反一一德國人會。而且,德國人會超越英國,成為歐洲最親美的國家。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朗普當政的情況下,德國不會。而且,根據民意調查:70%以上的人對當今的美國的態度是要美國,不要特朗普。


德國的早期只是易北河沿岸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以打仗優秀而壯大,不幸的是與英法相比,它從來沒有主宰過歐洲。二次大戰都接近於成功,但都功敗垂成。“行百里者半九十”,你會發現作為歐洲領導者,它沒這個經歷,也說明了先天可能缺乏這個能力。而軍事上的優秀和工業能力的突出,大概是一脈相承的。眼下的德國在歐洲,也只是經濟上的領導,政治上只能讓度於法國。

由於這樣的經歷和環境,造就了特殊的德國,它的經濟依賴於出口,依賴於美國主導下的貿易自由,一但特朗普打破了這個格局,德國無法馬上適應。所以,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德國人70%以上是主張報復的。但要真正和美國分手,德國還從來沒考慮過,德國人是這樣認為的,可以沒有特朗普,但不能沒有美國。這樣的想法,是根深底固的。或許是這些原因:歷史上,德國從未超越過美國,當它是歐洲第一時,美國則是世界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美國的出現,給了它最後致命的一擊。而且,德裔已超過英裔成為美國的最大族裔。



歐盟會親美嗎?不會!歐盟與美國漸行漸遠,不是在形式上的,而是在骨子裡的。具有獨立傾向的“戴高樂主義”讓法國一直有擺脫美國的想法。歐元的出現,《申根協定》讓歐盟有了可以與美國一較高下的基礎。20多個國家,GDP一度領先於美國,要說歐盟沒有另立門戶的想法是不可能的。但,歐盟就是個畸形的嬰兒,長的太快,擴張太快。經濟不僅參差不齊,想法也各式各樣。“老歐洲”與“新歐洲”同床異夢,加劇歐盟的分裂傾向。英國要脫歐;波蘭要戰爭賠償;一條“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由經濟項目上升到政治問題,德法兩個領導意見都不能一致。所以,儘管馬克龍與德國有建立歐洲軍,獨立於美國的想法,實行起來卻很難。



至於歐盟會不會對俄羅斯更強硬?可以說歐洲國家之間一直在對抗和緩和之中:英法兩國打了又好,好了又打。波蘭被滅又被英法扶植,目的就是為了閹割德國和對抗俄羅斯。英法聯合對抗俄羅斯,英俄聯合對抗法國,歷史上盡是這些事,所以未來的事我們儘可以想象。不過眼前的事我們可以看到:德國,奧地利等中西歐國家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所以雙方關係有和好的趨勢。而東歐國家因利益關係反而有與俄羅斯叫板的可能。美國在中間興風作浪,挑動是非。歐洲不可能平靜,它的震盪是永久的,平靜是暫時的。


天太2


德國一直是西方國家中對美最為強硬的一個,表現為美國要求盟友提高軍費,德國總是置之不理。德國曾在歐洲乃至世界叱吒風雲,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美國”。

默克爾執政多年來,將德意志民族智慧與果敢發揮到極致,是繼英國“鐵娘子”之後,又一位不同凡響的巾幗女雄,在怒懟美國時,膽識與決斷別具一格,從而讓美國怒不可遏,卻又奈何不得。

面對美國駐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的無端指責,包括默克爾在內的朝野人士橫眉冷對,一致呼籲要將其驅逐出境,使得該大使規矩了很多;美國不準德國與華為合作,並以切斷北約與其軍事信息共享為威脅,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絲毫不懼,繼續堅持自己的底線思維和戰略定力,體現了民族基因中卓爾不凡的一面;美國還對德國與俄羅斯合作建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強烈不滿,意欲從中阻撓,但德國豈會屈服於美國的意志而放棄自己的發展?

默克爾在德國曆史發展階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即使她卸任不幹,其後繼者必將傳承前任的遺風,堅守民族固有的無畏精神和氣節操守,捍衛國家利益,扮演好歐盟領頭羊角色,繼續與美國既合作又鬥爭。

歐盟與俄羅斯本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沙皇時期,俄國還與德國結為秦晉之好,成為美談。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利用強權政治,不顧大局,凌駕於國際法之上,以歐盟主人自居,嚴重損害了包括德國在內的眾多歐洲國家的自尊,被德國《世界報》斥責為“從此以後,美國再也不是西方國家的領導國家。”既然美國不配做歐洲國家的領導者,那麼俄羅斯將理所當然成為替代者,抑或值得信賴的結盟者。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德國與美國敵對,始終不共戴天。即使更換默克爾,只是換湯不換藥。德國被美國肢解,特朗普是德國人,可能與希特勒血緣?只是誰會相信呢?第三帝國的毀滅,或許能死灰復燃。



辜進喜


這個很難說,因為目前為止歐洲仍然是美國小弟弟,敢不聽黑老大的?


用戶6538311379392


此話怎講呢?我就大膽地說吧:一、是默克爾重塑了德國,但她遲早肯定會下臺。

二、德國會親美嗎?除非也選一個戈爾巴喬夫哪樣的人當總理,否則不會。因為德國的志向是建立一個能夠在經濟上和美中分庭抗理的歐盟,然後自己取代他國進入五常。親美后德國還有希望嗎?

三、歐盟更不會親美!如果歐盟各國完全親美,歐盟還有一點點存在的價值嗎?

四、歐盟只是一個經濟同盟組織,政治上各國完全是獨立的。有幾個甚至多個國家緊跟美國,或者從意識形態出發對俄羅斯更強硬是可能的。歐盟也管不了呀!


邁克大山


德國人民是有自尊的。德國人民,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經歷,熱愛和平。他能夠領導歐洲,走向和平。美國的戰爭政策給歐洲帶去,近千萬的難民。是歐洲各國苦不堪言。美國打壓歐元,破壞加列。政治上壓制,歐洲。歐洲人能夠屈服嗎?那是平等的夥伴。默克爾的發言絕不是一時的情緒激動。在伊朗問題上,當下的歐洲盟友不支持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這一現象,就顯示著歐洲與美國漸行漸遠。如果伊朗全面爆發戰爭。山東地區會有超過一千多萬的難民,湧向歐洲。歐洲社會將崩潰。這是歐洲反對美國戰爭的最重要的原因。歐洲人憂心重重。資料顯示歐洲已經,向泛伊斯蘭化發展。可以預判未來都將會與美國分道揚鑣。


wangyizuog


德國內心是排斥美國的,但因為二戰中是戰敗國,戰後即被美軍和蘇軍分別佔領,形成西德和東德兩個國家。西德和統一後的德國,與日本一樣,軍事方面的發展受到嚴格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人還能怎麼辦?只能低眉順眼跟著美國人混。

但德國畢竟是傳統的強國和大國,二戰後,軍力發展雖受到嚴格限制,但經濟實力卻在全歐洲無人能及,在世界上也僅次於美、中、日三國,位列第四。這樣的國家怎肯久居人下?一旦時機合適,定然如脫韁的野馬,脫離美國的控制。實際上,德國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在整個歐盟,德國的影響力是第一位的,為此,它也付出了經濟上的巨大犧牲。德國聯合法國整合歐洲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抱團取暖,共同強大,以期擺脫美國的控制,並最終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



特別是默克爾上臺以來,這位堅毅的女性總理,雖然表面上對美國很恭順,但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維護德國的利益。比如,特朗普強烈要求甚至勒令德國要將軍費增加到生產總值的2%,但默克爾不說不同意,但始終未將軍費按特朗普的要求漲上去。又比如,美國在德國駐軍七萬多人,要求德國對這些美軍的花銷買單,默克爾只是答應給,但一直欠著沒拿出錢來。據統計,這麼些年,光這類費用就高達近萬億美元。

所以,德國內心是牴觸美國的,而歐盟的另一個主要國家法國也同樣如此,甚至現任總統馬克龍還敢公開頂撞美國。這讓美國大為惱火,當然想教訓一下這位年輕的法國總統了。據說,法國興起的抗議政府的黃背心運動,就是美國背後挑唆引起的。

因此,歐洲老牌國家內心對美國是很不滿的。他們為了擺脫美國,準備籌建歐洲軍,實現防務上的獨立自主。這是美國非常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千方百計予以阻撓,這讓歐洲主要國家更加反感。在國際問題上,歐盟也不再亦步亦趨的追隨美國人了。比如,在委內瑞拉問題上,雖然應美國強烈要求,歐洲國家勉強同意了瓜伊多的所謂合法性,但在對委內瑞拉動武的問題上則堅決說“不”!在對伊朗問題上,歐洲國家也和美國的立場明顯不同。
(歐洲國家和美國的關係並不和諧)


所以,即使默克爾下臺後,新任總理也不可能再和美國走的更近。相反,隨著德國等歐洲國家實力的不斷加強,和美國的離心傾向會更加明顯,這是美國擋也擋不住的。可以預料的是,歐盟包括德國總有徹底擺脫美國的那一天。

至於歐盟是否會對俄羅斯更加強硬,這要看以後雙方實力的發展和對比了,同時還要看歐盟和美國的關係如何發展。依目前來看,歐盟和俄羅斯之間都各有所求,也有進一步改善關係的意願,歐盟只是礙於美國人,不敢和俄羅斯走的太近。但要說歐盟以後對俄羅斯更加強硬,應該也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也應邀參加了歐盟峰會)


高山流水116820061


全世界不會在同往惜的天下第一唯我獨尊的美國人同流合汙了,隨著霸權輝煌的漫漫漸漸的遠去,全世界各國人民將迎來一個輝煌幸福的明天,將更加的輝煌更加美麗安康。更加。。。如極樂淨土吧。


李承岱


默克爾下臺後,不管是基民盟的新黨首繼續出任德國總理,還是新的政黨的黨首攜新的黨派奪取執政權,也不會改變德國越來越明確的追求歐洲復興的戰略目標,而實現歐洲復興的戰略目標,有兩個對歐洲影響力比較大的域外國家美國和俄羅斯是必須面對的!



即德國需要擺脫美國的控制,同時還需要排除俄羅斯過度參與歐洲事務,但短期內還必須與美國維持盟友關係,畢竟德國目前的身份還是以二戰戰敗國的身份,還是有著大量美國駐軍警戒著的現狀!



因此留給去默克爾時代的德國選擇的空間並不大,即以親美反俄為表象,以德國與歐洲各國團結崛起為實際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從美國控制下的世界體系中安全的存在下來,並尋求戰略機會快速取得突破!



因此未來歐盟極有可能表面上繼續親美,但親美的同時也不排斥與俄羅斯或新的國際大國發展友好關係,同時與美國的衝突更加頻繁和劇烈,直到雙方關係最終平等,或許屆時會繼續迴歸親密合作,當然歐盟也會逐步的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對俄強硬的態勢,尤其是歐盟與美國的地位越接近,對俄羅斯的態度越!



不過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德國是否願意繼續維持一個幫派林立且話語權難以由德國主導的歐盟,事實上英國退出歐盟已經說明歐盟存在較大的問題,而且德法撇開歐盟單獨成立聯合議會,也許有同樣的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