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默克爾近期被迫下臺,德國內外政策會出現什麼重大改變?

新文化街男孩


默克爾近期被迫下臺的可能性不大,只不過是11月30日,德國社民黨舉行黨魁選舉,“親默克爾”政府的德國副總理兼財長意外落選。選出的兩名新黨魁,諾貝特·瓦爾特-博爾揚斯和薩斯基婭·艾斯肯,都屬於左派政治理念。兩人都曾經長期批評該社民黨與默克爾的保守黨聯盟,這兩人的當選可能嚴重影響默克爾的執政地位。如今雖然社民黨選舉出了新黨魁,但由於社民黨將在數日後召開的全國黨代會,針對與聯盟黨的聯合執政作出決斷,將使默克爾的聯合政府面臨嚴峻考驗。



如果社民黨退出聯合政府,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在聯邦議會席位肯定無法過半,哪默克爾將淪為“少數政府”,不可能順利執政到2022年屆滿,很可能提前舉行大選。僅以此分析默克爾提前下臺的話,德國必然是進行提前大選,大選的結果目前難以預料。按照德國左翼社民黨現在的處境,一般不會願意提前進行大選,這對於社民黨沒有好處。


在2017年德國聯邦議會的選舉中,社民黨的得票率為20.8%為68年來最低,但仍居德國第二大政黨。默克爾的右翼黨派基民盟得票率為33%議會排名第一,極右翼德國選擇黨為13.3%排名第三,自由黨為10%排名第四。德國議會的這幾個主要政黨,得票最多的基民盟也只有33%的得票率,無法單獨組閣只能組成聯合政府。除了社民黨,基民盟不可能尋找極右翼的選擇黨組閣,而社民黨與基民盟合作也是別無選擇。

瓦爾特.博爾揚斯闡述了二人對現有聯合執政協議的不滿之處: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缺乏行之有效、注重社會公平的措施,互聯網和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存在嚴重欠缺。他認為,如果固守現存的零赤字政策,長遠來看政府將無法完成其所面臨的各項任務。 所以,不管社民黨在接下去的全國黨代會上作出什麼樣的決議,仍然動搖不了目前德國政壇的基本格局。

如果社民黨決定退出聯合政府,將因為德國政局動盪影響歐元穩定,不排除默克爾政府難以為繼,宣佈提前舉行大選的可能。從目前德國國內的政治趨勢來看,德國的極右翼有抬頭的可能。但因為受到憲法的約束,除了高分貝反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對於德國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影響有限。


亦新湖


默克爾是德國的首位女總理,她也是兩德統一之後第一位來自東德的德國聯邦政府總理,從2005年首次出任德國總理職位至今,默克爾已經連續掌控德國政壇超過14年的時間,在任期間默克爾以務實勤懇的形象獲得了很多德國民眾的認可,所以她也被稱為歐洲政壇的“鐵娘子”。不過默克爾目前似乎正面臨很大的執政危機,這可能會讓默克爾比原定計劃提前下臺。


當地時間11月30號,德國議會第二大黨社民黨舉行了新一屆黨魁選舉,結果親默克爾政府的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肖爾茨敗給了對默克爾政府存在很大意見的博爾楊斯。此前社民黨內部就有很多聲音對於社民黨跟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組建聯合政府懷有很大不滿,博爾楊斯等人一直尋求改變目前德國政壇的局面,而如果他當選為社民黨新黨魁之後與默克爾的談判不成功,那社民黨就很可能會退出目前的執政聯盟,這就將導致默克爾領導的基民黨成為議會少數黨,原定於2021年舉行的德國大選則可能提前舉行。
(默克爾)


此前默克爾已經明確表示自己不會繼續尋求擔任德國總理職務,無論此次的政治分歧能否解決,默克爾下臺都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對於已經習慣了有默克爾的德國乃至整個歐洲而言,默克爾的下臺必然給整個歐洲政壇帶來很大的震動,歐洲政局也可能因為默克爾的下臺而發生很大的改變。默克爾在近幾年因為難民問題而受到對手的猛烈抨擊,由於快速增加的難民也確實給德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德國民眾對於默克爾對難民的寬容政策也是有越來越大的意見。默克爾下臺之後,德國的難民政策大概率是要收緊的,這對於那些還在爭取進入德國的難民將會是一個糟糕的信號。

另外我們都知道默克爾一直是北約和歐盟的堅定支持者,在過去執政的十多年時間當中,默克爾在歐洲始終是充當著和事佬的角色,她對於歐盟的團結以及俄羅斯與歐盟關係的緩和都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有歐盟官員就擔心,默克爾下臺之後,歐盟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分裂,目前歐洲的事務主要就是由德國和法國在主導,法國給歐洲製造的麻煩已經不少,如果這個時候善於收拾殘局的默克爾離開,這無疑會讓歐洲變得更加不穩定。


(默克爾和馬克龍)

默克爾性格沉穩,執政政策務實而謹慎,她支持歐盟制定統一的對外政策並且積極維護歐盟共同的價值觀,另外默克爾對於北約也是持積極的看法,他支持美國的價值觀外交,並且重視北約對於歐洲安全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默克爾在很多國際問題上又有自己看法和原則,她在整個西方的政治體系當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目前歐洲民粹主義有抬頭趨勢的情況下,如果接替默克爾的是一位比較激進的政治家,這對於歐盟和北約的穩定必然會帶來很大的隱患,不過一切也不好說,對於德國民眾而言默克爾的離開是難免的,誰能說默克爾下臺之後,德國和歐洲就一定會變得更糟呢?或許德國民眾對於改變也會有一些期待。


李姓先生


德國“鐵娘子”默大媽,近期真有被迫下臺的可能性!默克爾領導的是“大聯盟”政府,由兩大黨和三小黨組成。目前,德國最大兩黨“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議會中佔議席多數,如果某一黨退出執政聯盟,等於現政府內閣就散夥了。兩大黨派談判失敗,德國只有重新舉行議會選舉,這樣的後果是:默克爾所在的基盟黨很可能是輸家,因為被認為是默克爾接班人的國防部長卡倫鮑爾民意支持率不斷下降,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她不能勝任總理職位。那麼,只有社民黨主席出任總理啦!如果照此走向,德國的國內外政策將會發生很大改變。

環球時報12月2日報道,德國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11月30日選出兩位“反默克爾”的主席。多家媒體評論稱,這在德國會引發“政治地震”,德國總理默克爾或將提前下臺。

兩位新當選的社民黨主席一直對德國大聯合政府持批評態度,主張該黨與執政夥伴聯盟黨重新討論組閣協議;如果默克爾所在的黨派拒絕談判,社民黨就退出執政聯盟。

社民黨的選舉結果將在12月6日至8日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得到最終確認,屆時該黨也將表決是否繼續留在執政聯盟。該黨目前僅有不到一半黨員支持仍留在大聯合政府。社民黨有很大幾率退出默克爾領導的“大聯盟政府”。這樣德國的大聯合政府就面臨垮臺,隨後便是默克爾提前結束總理生涯。

瑞士《新蘇黎世報》則說,德國政治變革大門已經敞開,將影響德國及歐洲的未來。德國的對內對外政策將發生重大改變。


何由之


簡單聊聊,今天有幾道文章被斃了,可能涉及到關鍵詞了。

1.德國默克爾目前是聯合政府,其實近期德國社民黨選舉結果的出爐,會對德國默克爾政府產生衝擊,但就默克爾目前在德國的威望,稍微讓一步就可以讓德國政壇保持平穩,而自己也不會馬上下臺。

2.近期看到默克爾在迎接外賓奏國歌的時候,依然是坐著檢閱,說實話:無論誰看了都替默克爾心痛,畢竟年齡不饒人,其實默克爾如果真的想通了,確實可以選擇提前回歸家庭。

3.如果默克爾真的突然離開政壇,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2號”工程可能是最直接受影響的,畢竟準備明年一月份就要開通了;還有就是德國與某大國剛剛簽署的某些協議甚至歐洲國家的instex結算機制可能會被美國第一時間針對想的“強拆”......


英武


正常來講,默克爾2年後才會卸任,這也是她一直以來強調的。

前一段,她的身體似乎出了一點問題,比如在歡迎外國高層來訪的儀式上渾身顫抖等,這引起了德國人和國際社會的關注。

但是她對外並不認為自己身體問題很大,德國政府也沒透露詳情。

默克爾堅持說2年後,在大選前時間節點正常去職。

之所以德國又傳出默克爾可能會體現下臺的聲音,是因為12月1日公佈的德國社民黨選舉結果。

社民黨和默克爾的基民盟是聯盟黨派,共同組建政府,也就是說,默克爾離不開社民黨的支持。

如果社民黨不支持基民盟,那麼德國政府就有垮臺的風險。

而這次選舉結果對默克爾的基民盟其實並不特別友好。一個原因是社民黨的黨首換人了。從與默克爾關係不錯的肖爾茨,換成了對默克爾頗有微詞的波爾揚思。

如果波爾揚思主導的社民黨決定退出執政聯盟的話,默克爾的政府前途未卜。她這個德國總理當然也面臨提前下臺的風險。

這就如同以色列:

一年內舉行了兩次大選,就是因為沒有政黨和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合作,因而政府沒法組成,內塔尼亞胡也只能從正式總理變成“看守總理”,意思是下屆大選選出新人,他就要下臺。

議會制國家的選舉就是如此。

這個變故是默克爾沒想到的,也不是因為她身體原因造成的。而是德國選舉制度的結果。

不過目前不能完全肯定說默克爾一定會體現下臺,原因是任何執政聯盟內部都有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默克爾和波爾揚思肯定也如是。

既然基民盟和社民黨都屬於執政聯盟,那麼彼此之間圍繞一些政策的不同意見就可以自由表達和博弈。

默克爾為了維護政府,應該也會對波爾揚思做出一些讓步,以換取社民黨繼續支持她。

這樣當然可以避免2021年的德國大選提前舉行,就可以避免默克爾提前下臺。

要是默克爾提前下臺的話,德國未來的選舉確實不太明朗。

畢竟默克爾幹了14年德國總理,這14年德國的政策基本上已經被國際社會高度認知了。

如果不是基民盟執政,而是新的執政聯盟產生,肯定會對德國14年來的內政外交進行修改。

屆時產生何種國際影響還要看哪些政黨會取得優勢。


木春山談天下


默克爾是不會提前退休的!她指正的這些年的功績是德國人民和歐盟有目共睹的!但願她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