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杨秀清和石达开谁的才能更高,为何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屡吃败仗?

一代球痞


杨秀清5000兵马可以从湖南打到南京,石达开带着10万精锐却越打越少,最终兵败大渡河,受凌迟而死。


杨秀清是帅才,全局观强,行军作战不拖泥带水,处处抢占先机

晚清时期名将众多,算帅才就这三位,即是杨秀清、胡林翼、左宗棠等,他们无论是亲自领兵作战还是挑选将领出战,都很有一套,所以能屡建奇功。烧炭出身的杨秀清,大字不识一个,却是个十足的帅才,纯属无师自通的主。1852年8月,西王萧朝贵阵亡于长沙天音阁,杨秀清率主力从郴州北上,与骆秉章、张亮基、向荣、江忠源、张国梁、左宗棠等大战。杨秀清到长沙时,清朝各路援军也云集此处,将太平军团团包围,左宗棠和江忠源甚至还想就地全歼这支队伍。

此时,杨秀清很清楚,自己不但毫无优势,而且很可能被包饺子,于是赶紧派石达开抢占西岸龙回谭,保证粮道畅通的同时,相机北上。当时,左宗棠、江忠源也有抢占龙回谭之想法,试图封锁太平军北上之路,但被杨秀清抢了先机,太平军变被动为主动。11月,杨秀清从长沙撤军,经西岸龙回谭北上,连下益阳、岳州、武昌。此时,清军认为他们会直接北上或者进入四川,谁知杨秀清却突然杀往南京,打得清军措不及手。


石达开是将才,适合执行统帅之既定规划,缺乏独当一面之能力

相对杨秀清而言,石达开在独自统帅大军方面则差太多了,全局观念很差,没有独当一面之能力。脱离天京时,石达开打算去浙江、福建发展,这想法很不错,但围攻衢州受挫后则立刻打退堂鼓,而后四处劫掠。浙江、福建受挫后,石达开决定效仿三国刘备,制定进取四川之计划,可半路却非要去攻打宝庆,在此处浪费3个月时间,最后惨遭失败。石达开进攻宝庆本身就是个错误,而更大的错误则是攻取宝庆无望时,还不顾自己缺乏粮草补给之客观现实,继续与刘长佑、李续宜军团浪战,搞得主力损失殆尽,自己狼狈逃往广西。

退到广西后,石达开则想归隐山林,童容海等部将大失所望,于是带着20多万大军北上回归天京。当然,这20多万大军都是天地会之流,没啥战斗力,但对石达开则是巨大打击。不过,好在赖裕新、李福猷等战将依然陪在他身边,给了他东山再起之希望。在广西呆了一年多,石达开听说李蓝起义军在天府之国混得很不错,于是又想去四川发展,继续执行这早已过时之战略计划。当赖裕新、李福猷两支军队成功帮他吸引住清军主力时,石达开却在大渡河畔犹犹豫豫,不敢强渡大渡河,最终被清军包了饺子。身陷重围时,石达开没想过要血战突围而是直接“请降”,可骆秉章不答应,将其凌迟处死,余部6000人中,4000老弱遣散回家,2000精锐全部处死,可谓是全军覆没。

总之,杨秀清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全局观强,作战目标明确,执行力强,所以带着5000兵马可以杀到南京;石达开是将才,格局太低,作战目标紊乱,执行力更是堪忧,所以从天京带走的10万精锐被他一步步耗光了。


岩岩说史


历史上著名的永安封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中军主将,萧朝贵为西王、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南王、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北王、右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左军主将;以上诸王俱受东王节制。这便是太平天国早期的五军主将和诸王议政制度。军令政令高度统一,执行力强,是太平天国早期无往不胜的重要保证。


政治敏锐力

1847年冯云山被逮捕入狱,洪秀全逃往广东避难,整个拜上帝教徒群龙无首,生死存亡之际,名不见经传的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迅速稳定了人心,使拜上帝教避免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从利用“天父下凡”稳定人心这件事可看出,杨秀清有着异于常人的政治敏锐力。冯云山被捕入狱后,杨秀清组织教众捐款,用以贿赂清朝官员,随后冯云山被释放,洪秀全返回广西,见到杨秀清把教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还处处维护洪秀全的领袖形象,便默认其代“天父”传旨的特权,杨秀清取得了超高的政治地位。


军事指挥能力

1851年永安封王后,太平军在杨秀清的指挥下,出广西,攻长沙,克武昌,占九江、安庆最后定都天京,一路上势如破竹,可以看出其出众的军事指挥能力。随后杨秀清组织北伐、西征,石达开也是在西征的战场上取得了杀的曾国藩跳海自杀的辉煌战绩,最后也是在杨秀清的指挥下,太平军相继拔掉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彻底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威胁,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鼎盛时期。


大局观意识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少有的具有大局观意识的人,在太平军起义后不久,杨秀清就明确了进攻江南富庶之地以此为本的战略构想,因而才能成功定都天京,与清朝南北割据。定都天京后,杨秀清还提出了北伐和西征两条战略规划,在天京之外,再建两个根据地,互相形成掎角之势。虽然北伐失败了,但西征效果非常明显,也极大拓宽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而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出走天京,坐视九江失馅等一系列举动,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没有杨秀清帮他布局,几次战略规划都失败。尤其最后往四川跑,还造成他的全军覆灭。


早期杨秀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东王府实际上是太平天国早期的中央办事机构,所有的军令政令皆出自东王府,结构精简,上传下达。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迅速转入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光是石达开出走,后期陈李互不救援,专心经营自己的地盘,如此一来只能被清军各个击破。由于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是“股东入股”制度,所以从一开始太平天国就呈现出军阀化的倾向,也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小哥话历史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借此,可以审视自己能力上的优劣势,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更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合作伙伴。

如果举办一个考试,纯粹类比二人能力,石达开的得分更高

假如不考虑二人的身份,拉二位王出来比试一下各类能力,石达开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格斗能力:史诗级武术家VS武术高手

石达开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武术家。《北平国术馆讲义》把石达开与岳飞、张三丰、戚继光等人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武术家。民间认为他拥有“北腿之杰”的“戳脚拳”,他还把该招用来训练士兵,提高军队战斗能力。

石达开与陈邦森比如的故事也广为流传。陈先打石三拳,结果,重拳打在石的肚子上,“拳启而腹平”,石还手时,陈不敢接,赶紧躲开,结果,石一拳打在石碑上,“碑裂为数段”。

石达开文武双全,在武术、文学上,尤其武术上,都有一定的造诣。

杨秀清的武术也不差。在土匪横行的广西山区讨生活,没点功夫实在护不住身,他平时也喜欢练习武术。但是,离石达开这种武术大家,恐怕还是有些差距的。

文学能力:矮子里拔将军

杨秀清、石达开都不是曹操那种文学家。可是,矮子里找将军,石达开还是强不少。

以杨秀清的苦出身,能识文断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从他所写的作品看,他的文学水平和曾经怀抱科举梦想的洪秀全差不多。(可见洪天王考不上,也真不怪大清官员)。

相比之下,石达开到底出身好一些,所受的教育也略好。他是相对擅长文学的一个将领。一度以“善诗”著称。

由于后人经常给石达开做“伪诗”,因此许多作品并非出自石达开所做。不过,《广西白龙洞提壁诗》、《五言告示》等,也算是将领中较高水准的作品了。

军政能力,石达开略逊杨秀清

不过,两位毕竟是高级领导人,比起格斗、写诗来,军政能力恐怕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1、临阵制敌,二人不相上下。

石达开,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湖口、九江之战中,他洞察湘军弱点,灵活用兵,设计把湘军水师的大船和小船分开,一举重创湘军水师,曾国藩几乎自尽。陈玉成认为太平军诸将“皆非将才,唯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杨秀清,由于后期长期坐镇天京指导全局,大家可能对他临阵指挥能力低估了。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规模很小,杨秀清干的就是“临阵指挥”的活。在花街、永安等战中,他善于用伏击,屡次大败清军。清人评价他:“于行阵机意,山川形势,颇能谙习·。虽不读书,罔知兵法,然皆谲诈机警······”

在枪林弹雨,刀山火海中,杨秀清和石达开,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令清军头疼不已。

2、战略选择上,杨秀清略胜一筹

在道州会议、武昌决策中,对于太平军发展方向的选择,太平军高级领导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在道州会议中,各位将领,包括洪秀全本人,都主张在广西或广东发展。唯石达开主张入贵州四川,杨秀清主张北上湖南,据长江,“专意金陵”。

可见,杨秀清和石达开是当时高级领导中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物。

对于入川好还是下金陵好,今天不做评判。但是,石达开当时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并没有像杨秀清一样,对于战略方向,及实现步骤做出相对明确的考虑。

而石达开在单干之后,各种战略选择也往往不得要领,最终,打得自己都没信心了,一度想“退隐山林”。

3、军队训练、后勤补给等军事系统建设,杨秀清完胜。

在军事系统建设方面,杨秀清可谓是一位奇才。

在太平军起事之初,农民军在军事建设上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

他随时整理太平军的作战要则,印发成小册子分发全军。其中,大到阵型、行军、扎营,小到向导如何选择、如何使用、如何保护,如何预防间谍,点名查夜、警戒巡逻等,其细致程度即使放到今天,也不遑多让。即使一个从无战斗经验的人,如拿册子,也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同时,杨秀清建立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军事训练体系。一个新兵能迅速成为一个英勇的战事。可惜,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苦心打造的军事训练队伍,被韦昌辉悉数屠杀,此后,太平军所招新兵长期无法形成战斗力,到后期,屡屡被对方以少胜多,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

而在后勤体系方面,杨秀清也组织非常得力。在杨秀清主政期间,尽管战场巨大,但很少在后勤问题上出过问题(除了孤军远征的北伐军)。而后来,不管是四处奔走的石达开,还是坐拥富庶之地的李秀成,都常常因为后勤问题而被迫做出被动调整。

失去了杨秀清杰出的战略指导和系统支持,石达开虽文武双全,也终究连遭挫折,终至覆灭。

石达开,除了曾经教授士兵武术外,在这方面的记载不多。但是,从石达开单干以后的表现看,缺乏有效的军事系统建设,是石达开军队越打越弱的重要原因。


4、纪律、士气保障

这个本来也应该属于“军事体系建设”的一环,但一则这方面涉及到有争议的部分,二则我认为在比较二人能力时差异明显,因此我单独拉出来比较。

太平军早期战斗中,太平军军纪严明。全体按部就班,各有职责。“桀骜不驯之徒,无不俯首,甘心赴死”。

尽管这种纪律、士气的维持,除了制度保障,还常常依靠“天父下凡”等迷信活动来维持,但是,在那个时代,这种方式极为有效。因此,尽管严格、奇葩的宗教体系普遍不被欢迎,但早期太平军很少侵扰百姓,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也因此,尽管早期太平军兵力不多,但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很少出现成建制的投降。

相比之下,石达开在这方面就有不小差距。

石达开一直对所谓各种迷信活动不感冒,这点值得称赞。但是,他单干之后,部队常常一盘散沙。不但常常不积极协同作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扰民问题。

一边以迷信的手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又不伤害百姓;一边虽不迷信,但军及松弛,扰乱百姓,你觉得哪个选择更好呢?


5、政治、经济体系建设,二人都是最杰出人才,但都功败垂成

太平天国要成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奇葩的宗教体系。这个体系的笼罩下,各种政治、经济政策都不得当。

对此,杨秀清和石达开都很清楚,为了改变局面,他们都做了努力,可惜,都功败垂成。

石达开由于经常外出作战,因此,自由度更高。他是较早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弊端的。

《天朝田亩制度》,一切归圣库,不把土地分给农民,除了在当时极端贫困的广西地区,无法获取其他地区农民的支持。

石达开在经营江西时期,推行了更务实的土地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获取了农民的支持,壮大了太平军的实力。

杨秀清,表面上军政大权在握,却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最终触犯了洪秀全的底线。

杨秀清也逐渐认识到奇葩的宗教体系是太平天国发展最大的障碍,开始做出改变。

他首先,力主废除不合人性的"男女分营“制度。

随后,又反对“拜上帝教”打砸庙宇,尤其打砸孔庙的行为。为此,用“天父下凡”的名义,宣布了尊重孔子,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

但是,这触犯了洪秀全的底线。洪秀全,此时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杨秀清,唯一必须确保的,是他“宗教领袖”的地位。最终,引发了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不可调和!

杨秀清与洪秀全的最终决裂,正是在深层改革的路上,触犯了洪秀全的底线。

总的来说,石达开和杨秀清,都是当时太平天国少有的清醒之人,也都具备了杰出的军政才具。可是,他们终究无力改变太平天国这个奇葩的底层逻辑,最终功败垂成。


如果单说各项能力,石达开略胜。如果说军政才能,杨秀清更强。

石达开由于缺乏杨秀清在战略上的指导,军事系统上的支持,因此,在单干之后,一败涂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没有石达开的支持,杨秀清恐怕无法充分发挥自己在组织、调度上的才干,在西征中,也无法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失去了杨秀清的支持,石达开终究一败涂地。他们的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朋友,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适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杨秀清权高位重,太平天国谁都让他,怕他三分,你不顺我心,我意天父下凡有你好看,好受,洪秀全放权,害怕。东王节制诸王,东王一声令下谁敢不从,不服!打江山上下一心,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杨秀清也有能力,优势,石达开靠的是真才实学,能力过人,品行各方面都强,他没有天父下凡的优势,洪秀全害怕东王,不怕翼王。天京事变后,人心散了,太平天国邪恶的一面让老百姓看清,看透了他丑恶,邪恶的面目,失去民心,石达开主政是回光返照,三十六计走为上石达开高明之处,能坚持十几年与清妖斗争证明他革命到底,坚强不屈,舍己为人的能力,品质最好写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秀清死的可怜,可惜,可悲,可恨!石达开死的伟大,光荣,可惜,可悲!二人都有能力,可惜遇上一个扶不起阿斗的洪秀全而已,空有一身本事,可惜,石达开武艺,治国,品质,人缘各方面胜于杨秀清,杨秀清功不可没死的不值,可惜,成也天父下凡,败也天父下凡盲目,过分自信丢了性命,部下几万人性命败在不第秀才洪秀全手下,石达开过分自信,过分忠于他的太平天国事业,误入岐途走上一条不归路!我爰好文学,历史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


雪山飞狐王红


很难说,杨秀清的军事水平就凌驾于石达开之上。只能说杨秀清死的比较早。

太平军初期的时候,清军完全没有动员起来,以至于,太平军横穿湖北,安徽两个省,遇到的清军才不超过1万人。而在1856年开始,清军才开始真正发挥出自己地盘大,人口多,财力好的优势。

在这一年,虽然,太平军攻破了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版图达二十三个府州。但是,清朝已基本完成了部署,官文,胡林翼掌管长江中游战场,除了湘军以外,凉州副都统富察. 魁玉,多隆阿,杨昌泗,罗遵殿,杨霈等八旗绿营军队开始聚集在湖北战场。

1856年,曾国藩的湘军经过3年锻炼,也逐渐是渐入佳境。李续宾,彭玉麟,鲍超这些将领开始真正从一个书生,从一个普通人逐渐成为一名可以独自领兵作战的,独当一面的将领。

也是在这一年,左宗棠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之功,被任命为兵部郎中用,赏戴花翎。到1860年开始招兵,组成“楚军”,自成一派。也是在这一年,最后终结石达开的,清朝大臣骆秉章也开始崭露头角,连续攻克桂阳、永兴、茶陵、郴州、宜章等地。

在1855年,清军僧格林沁已经全歼太平军第一次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3万人,随后歼灭太平军第2批北伐军5万。太平军北伐的势头,继续扩张的势头,已经被遏制住。

即便杨秀清活着,历史机遇也已经丧失。清朝朝廷内部,已经全面动员起来。再也没有,横穿湖北安徽两个省,只遇到不足1万清军,打到南京才几千清军的历史机遇了。

到了1856年以后,湘军兵力迅速发展。而清军投入到太平军战场的兵力,已经从早期的2万人,达到十几万以上,最后发展到40万以上。就是杨秀清活着,也很难再重复在1853年的奇迹故事了。还想避实击虚?已经没有虚了,清军在外围到处都是火炮堡垒,而且,清军机动兵团很快就会赶到战场。剩下的就只有正面硬碰硬的苦战了。


深度军事


樵子哥认为:论在拜上帝教中地位和封王之后的权势,杨秀清无疑是强于石达开的,但在才学、见识、谋略和军事才能方面,杨秀清却真的不及石达开。

在太平天国前期,除洪秀全外,最为重要的为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后才是韦昌辉和石达开。这基本上是按照加入的先后顺序和影响力排名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时洪秀全等人利用拜上帝教网络教众,主要人物都将自己与上帝相联系:

洪秀全称自己为上帝次子,冯云山见此便称自己是上帝三子,杨秀清紧随其后,称自己为上帝四子,萧朝贵比较聪明,没有接着往下排,而是给自己找了个上帝女婿的头衔。之后,地位较低的韦昌辉、石达开,分别称自己为上帝六、七子。

此后,在永安封王时,也是按照这个次序,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和石达开为翼王。不过,虽然天王洪秀全最高,却让其余各王皆受杨秀清节制。

到定都南京后,冯云山、萧朝贵都已战死,除天王洪秀全外,便剩下杨秀清、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权势最高。而且,东王杨秀清也常有僭越侵犯洪秀全的举动。其实,杨秀清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文化水平并不高,而且也比较狭隘。

也正因如此,杨秀清最终被韦昌辉等人杀死,可以说天京之变发生与他有很大关系,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更是与杨秀清有很大关系。

在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等人皆死,而洪秀全虽然表面上重用石达开,却在暗中积极防范,引得石达开负气出走。石达开这么一走,又使得十万精兵脱离太平天国,实际上已经是相当于单干了。

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独木难支,而且天平天国自天京之变后一蹶不振,由攻转守,原本一度相互配合作战的捻军,也开始走下坡路。说白了,南方的农民起义,已经是强弩之末。因而,樵子哥一直认为,杨秀清作的太猛,导致了天京之变,而天京之变,直接给天平天国造成了巨大打击。

因此,看待这一问题,不能理解为是石达开打败仗就是不如杨秀清,而且,杨秀清还稀里糊涂地被韦昌辉给杀了呢!论权势和政治手腕,杨秀清技高一筹,但论真才实学,还是以石达开更为出色。


史海烂柯人


杨秀清是帅才,石达开是将才。杨可统驭全太平天国,杨死后石达开总吃败仗,并不是军事才能不行,而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出走时率领的人马并不很多,不足以对付清军。大渡河即使成功,被清军围剿也是迟早的事,毕竟孤掌难鸣。


金樱子5


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这种安排,就知道谁能力最强了,石达开只不过打败了刚和太平军作战的清军,主要指湘军,后来曾国藩越来越会打仗了,石达开就不行了,老输。


ppt000


肯定是东王杨秀清。

想当初,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起义出发,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掠寨,高奏凯歌,靠的就是四大天王。其中东王杨秀清是四王的统领也是太平天国军队的首领。洪秀全只是象征性的领袖,具体的行动都由杨秀清负责。

太平天国打到南京后,建立太平天国朝廷,洪秀全做了皇帝,深居简出,不再发号施令。太平天国的全部政令皆由东王府杨秀清发出。杨秀清是实际上的太平天国领袖和指挥者。


一风2008


太残忍了,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统治者内部最有军事才能的人了,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