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郭孝恪:名將李勣的患難兄弟,血灑西域的唐朝第二任安西都護

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跟著名將一起混的,水平也不會太差。今天說的這位郭孝恪,算的上是名將李勣的患難兄弟,兩人從瓦崗到唐軍,一路走來,在各自的戰場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郭孝恪:名將李勣的患難兄弟,血灑西域的唐朝第二任安西都護

李勣(影視形象)

投奔瓦崗,共守黎陽

郭孝恪,河南禹州人。少年的郭孝恪便顯得與眾不同,《新唐書》記載他:少有奇節,不治貲產,父兄以為無賴。由此可見,少年的郭孝恪也是家人眼中務不正業的壞孩子。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郭孝恪率領鄉親數百人投奔了瓦崗軍首領李密,李密對郭孝恪甚為讚賞,稱道:世言汝、潁多奇士,不謬也。便讓郭孝恪與李勣一起守衛黎陽。黎陽戰略位置重要,且有隋朝的儲備糧倉-黎陽倉,當時有“黎陽收,固九州”之說。這是郭孝恪第一次與名將李勣的邂逅。

患難與共,歸順唐朝

瓦崗義軍失敗之後,李勣和郭孝恪一起歸降唐朝。唐高祖封郭孝恪為宋州刺史、陽翟縣公,讓他和李勣一起經營虎牢關以東地區,並授予他們所得州縣的官吏任免大權。

一年之後,竇建德攻破黎陽,並俘虜了李勣的父親。李勣無奈之下投降了竇建德。李勣、郭孝恪兩人雖身在竇營卻忠於唐朝,一直尋思脫身之計。郭孝恪對李勣說到:

“吾新事竇氏,動則見疑,宜先立效以取信,然後可圖也。”李勣對此深表贊同,在戰鬥中大破王世充,並將所得財物進獻給竇建德,以取得他的信任。

竇建德的妻兄曹旦在河南大肆掠奪,引起投降竇建德諸將的不滿,李勣與另一起義首領相約共同殺死曹旦,歸附唐朝。不料計劃敗露,李勣和郭孝恪情急之下率領數十騎到長安投奔唐朝。

建功虎牢,深受重用

621年,郭孝恪隨秦王李世民東征洛陽王世充。當時,竇建德擔心唐朝在滅掉王世充後轉攻自己,接受王世充的邀請率軍救援。唐軍久攻洛陽不下,即將面臨兩面作戰的危境。郭孝恪當即向李世民進言:

“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舊唐書》


郭孝恪:名將李勣的患難兄弟,血灑西域的唐朝第二任安西都護

李世民(影視形象)

李世民採納了郭孝恪固守虎牢的建議,在虎牢關前大破竇建德的援軍。洛陽一戰,竇建德和王世充兩大對手被平定,李世民在洛陽宮大宴諸將時對郭孝恪大加讚揚,評價他的功勞在諸將之上。有了李世民的賞識,郭孝恪的仕途一路高升。

“歷遷貝、趙、江、涇四州刺史,所在有能名。入為太府少卿,轉左驍衛將軍。”---《舊唐書》

建功西域,血灑龜茲

貞觀十四年,在征服高昌之後,唐朝設立西域都護府以保障西域的穩定。貞觀十六年,在考慮第二任安西都護人選時,李世民想到了郭孝恪。郭孝恪不僅是開國功臣,有勇有謀,而且具備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可以獨當一面,是鎮守西域的不二人選。李世民任命郭孝恪為安西都護兼西州刺史。當時,唐朝剛剛開始經營西域,面臨的環境還是相當惡劣的,郭孝恪去後安撫百姓,深得民心。

“其地高昌舊都,流徙罪人與鎮兵雜,限以沙磧,隔絕中國,孝恪推誠撫御,盡得其歡心。”---《新唐書》

郭孝恪上任不久,就遇到西突厥的入侵,他親率兩千名輕騎出擊,大敗西突厥,並趁勝佔領了處月部落據點,招降無數,凱旋而歸。貞觀十八年,焉耆國王龍突騎支背叛大唐投降西突厥,郭孝恪受命率三千步騎夜襲焉耆,生擒龍突騎支。

郭孝恪:名將李勣的患難兄弟,血灑西域的唐朝第二任安西都護

唐朝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任命阿史那杜爾為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郭孝恪為副總管討伐龜茲。唐軍攻破龜茲都城後,龜茲王向西逃竄,阿史那杜爾追擊龜茲王,由郭孝恪留守龜茲都城。不久,龜茲王被俘,龜茲國相逃走後聯合西突厥和龜茲兵馬數萬人襲擊郭孝恪。當時郭孝恪鑑於龜茲尚未平定在城外紮營,但對龜茲國相沒有嚴加防備。龜茲國相暗中與城內降兵勾結制造動亂,郭孝恪遂率部千餘人入城交戰。

“孝恪以城外未賓,乃出營於外,有龜茲人來謂孝恪曰:“那利為相,人心素歸,今亡在野,必思為變。城中之人,頗有異志,公宜備之。”孝恪不以為虞。那利等果率眾萬餘,陰與城內降胡表裡為應。孝恪失於警候,賊將入城鼓譟,孝恪始覺之,乃率部下千餘人入城,與賊合戰。”---《舊唐書》

郭孝恪入城後遭到降兵的圍攻,殊死戰鬥之後遂率軍出城,不料在西門被流矢擊中而死,他的兒子郭待詔也一同戰死。李世民得知郭孝恪死訊後,責備他不加警戒,以致喪命,剝奪其官職,後又憐愍其戰死沙場,便為他舉哀。唐高宗即位後,追贈郭孝恪為安西都護、陽翟郡公。

《舊唐書》評價郭孝恪:“孝恪機鈐果毅,協草昧之際;樹勳建策,有傑世之風。然而務奢為恆,既未盡善,舉眾失律,不其惑與!”。郭孝恪與李勣都是唐初的名將,一起患難的兄弟,卻走向了不同的命運。與李勣淡泊名利相比,郭孝恪卻是極盡奢侈,特別是經營西域後變得驕傲自大,使得沒能善終。郭孝恪的一生,可敬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