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省政协委员连鸿凯:学习杭州、深圳先进经验 解决郑州市民就医“停车难”问题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新昌

就医“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大家的“痛点”、“堵点”。省政协委员连鸿凯,同时也是以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党委副书记、院长。今年“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解决人民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的提案》提案。

“以我们医院为例,位于中原区桐柏路的本部每天日均门诊急诊量6000人次,日均住院量2500人次,但医院仅有220余个停车位,就医‘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连鸿凯说。他认为,就医停车难问题,不仅让就医群众“不舒心”,甚至会耽误疾病尤其是急性症状的及时救治,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连鸿凯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由政府主导,协调各有关方面和部门,统筹解决大医院停车难题。具体来讲,首要任务是强化政府管理,明确用地供给、规划审批、资金支持、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机制,科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此外,他建议郑州可学习杭州等地先进经验,整合医院周边合适场地,兴建智能化公共地下停车场或地上改建多层机械停车库,加大医院周边公共停车场建设。他介绍说,杭州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几年前,已通过充分挖掘公园、绿地、操场等地下空间,采用政府投资或引入社会力量投资方式,在医院周边建成大量公共停车场,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

除了杭州, 连鸿凯还建议学习深圳等地经验,加大“智慧交通”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周边停车位资源共享。据了解,深圳市交警部门和深圳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底推出了全国首例医院停车预约+共享系统“e约停”服务,市民可在预约挂号的同时预约医院及周边商场或写字楼的停车位,并享受预约停车优惠,成为市民就医停车“神器”。

“省会郑州是全省医疗资源最密集、就医人群最庞大的城市,当前正以精细化管理高质量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我建议以郑州为试点和重点,先行先试,探索破解群众就医“停车难”的有益经验。”连鸿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