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中产阶级更需要年金险

中产阶级更需要年金险

一、中产阶级投资渠道窄,动不动就踩坑

富豪们的资金规模大,能找理财机构定制理财产品,顶级富豪甚至能为自己专门定制一个资管公司。

中产阶级的投资选择,往往仅局限于市面上常见的产品。

但哪怕是市面上常见的理财产品,中产阶级也不是可以随意选。首先是合格投资者标准这个硬性标准。

对于某些高风险的产品,即使中产阶级能达到合格投资者标准,也会因为畏惧产品的高风险而放弃投资。

但富豪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强,500万买个私募产品即使爆雷也能承受,因而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范围则广得多。

中产阶级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则大大限制了其理财产品的选择范围。

但低风险理财产品也未必绝对安全,资管新规破刚兑后,再没有“兜底”这一说,如果产品爆雷,投资者依然有可能血本无归。

在“万物”皆禁刚兑的背景下,目前只有国债和保险,是绝对保证兑付的。

因为,保险公司的破产可能性非常小,即使破产,该公司的保险合同也必须被其他保险公司接管。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二、强制储蓄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能抵御消费诱惑,但每个人都在现实中被狠狠打脸。

有钱人有专门的财务团队做规划,而中产阶级大多只能靠自己自律。

而自律、延迟满足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买的理财产品到期赚了钱,庆祝的时候难免会挥霍一番。年底发了年终奖,也忍不住要买新款的手机。能真正保证定期储蓄的人,少之又少。

而对于消费欲望极低、自律程度极高的人,即使你自己不花钱,你能保证你另一半不乱花钱吗,你能保证你孩子不磨着你朝你要新款冰雪奇缘周边吗?

把钱拿去买年金险,也不失为一个避免另一半、孩子乱花钱的好方法。

三、低利率时代,年金险能够锁定终身收益

许多人认为年金险的收益率太低,我每年拿一样的钱去买低风险理财产品(比如货币基金),收益比年金险高,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首先,你需要具有极强的自控力,能够保证不被消费所诱惑,能保证稳定的投资。

此外,你购买的理财产品还不能爆雷。

最关键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几十年后还需要保持现在的水平,不能太低。

而这一点,其实从长期来看其实是很难的。

1、全球各大经济体,都进入了低利率时代,有些经济体甚至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英国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为0.75%,瑞士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为-0.75%,日本央行存款基准利率只有-0.1%。

中产阶级更需要年金险

以最能代表无风险收益率的国债来看,30年期美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新西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到了1%以下;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到-0.25%,创三年来新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降到了-0.72%。

90年代,我国的存款基础利率在10%左右,而如今,银行存款的利率早已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全国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时代,这些国家的现在,就是我国的未来。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今年11月在创新经济论坛上就表示:“实际上我们中国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这个负利率时代。”

中产阶级更需要年金险

2、我国的GDP增长,也逐渐步入高质量增长阶段,GDP迅猛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我国GDP已经飞速增长了许多年,我国已经成长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如此巨大的体量下,想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GDP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基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也会面临收益率下降。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投资渠道较窄,但具有充裕现金流的中产阶级家庭,年金险是个很好的“打基石”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