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為什麼大多數企業無法成為平臺型組織?

為什麼大多數企業無法成為平臺型組織?

企業走到最後會發現,平臺型商業模式和平臺型組織模式本質上是一回事。

撰 文 | 穆勝 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

責 編 | 司歡

越來越多的實踐發現,企業在組織模式上的“平臺化”之路並不順利。所謂的平臺理論,大多數企業老闆聽得懂而且很buy in,但回到企業卻根本無法落地。這是為什麼呢?

01 企業進化的三階段

我們認為,企業根據發展階段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種子型企業(創業公司)。這類公司的典型特點是營收規模小,生存依賴於某個賽道的戰略紅利,商業模式尚未得到完全驗證;內部管理相對粗放,是一種“團伙模式”,主要依靠老闆和“匪幫管理者”的個人能力帶隊;與外部合作者之間也是“談戀愛”狀態,缺乏穩定的關係。

二是成熟型企業。典型的特點是年營收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商業模式經過驗證,開始快速複製;老闆開始充當舵手,藉助一個成熟的管理體系來操盤企業;進一步看,這個管理體系應該沉澱到內部的IT平臺,管理開始標準化、基線化、可複製化;與外部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合作聯盟,甚至有IT接口。

這個階段的變化在於,由於商業模式和戰略已經相對明確,企業在組織管理上就有必要進行沉澱,去支撐業務的快速複製。當然,不少企業的老闆和“匪幫管理者”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轉變的必要性,還在用個人英雄主義來解決問題。結果自然是業務跑不起來,組織成為最大的掣肘,老闆往往還埋怨團隊不給力。實際上,“問題出在前三排,根源還在主席臺”——老闆沒有決心去建立一個規範的管理體系,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其實,大量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還不能算作成熟型企業,只能說是介於種子型企業和成熟型企業之間,我把這類企業叫作“巨嬰型企業”——身體(規模)長大了,但心智(管理)還是不成熟,這也是它們一直無法做強做大的原因。

三是平臺型企業。平臺型企業的特徵是年營收已經達到相當規模,成為行業寡頭;依靠極具優勢的“資源窪地”、內部市場化的“激勵機制”、開放平等的價值觀,形成了企業自己的“平臺”,開始讓員工變成為自己打工的“創客”,孵化出一個個自負盈虧的“項目”;進一步看,這個平臺應該沉澱為開放的IT平臺,才具備極強的擴展性,足以納入各類利益攸關方,形成一個生態系統。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這個階段的變化在於,成熟型企業按照金字塔的形態進行搭建,在帶來整齊劃一的秩序的同時,也必然產生“部門牆”“隔熱層”“流程桶”等官僚主義。這個時候,再去強化管理體系,如做更精細的流程再造或KPI考核等,已經收效甚微了,應該尋找另一個方向上的突破。所以,與其管控,不如釋放;與其去對付員工,不如讓員工自己對付自己、員工自己對付市場。這個方向就是讓企業變成“平臺型企業”。請注意,這裡我沒有說成“平臺型組織”,因為“平臺型企業”包括在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兩個方面的“平臺化”。實際上,企業走到最後會發現,平臺型商業模式和平臺型組織模式本質上是一回事。

這種三階段的企業進化路徑,是客觀的規律所在。但最終能走向平臺型企業的,只是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

02 “下跳棋”的種子型企業

根據我們的觀察,種子型企業對於向平臺型企業進化最大的一個誤會是直接“下跳棋”。不少企業乘著互聯網商業趨勢的東風,認為互聯網環境改變了管理邏輯,希望“以亂制亂”,直接從種子型企業走向平臺型企業。極致扁平化、去Title化(或者亂給Title)、去KPI、去流程、以情懷替代管理、提倡員工freestyle……都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

用類似平臺型組織的論調來回避在組織管理上應該下的功夫,顯然是幼稚的。即使這些創業公司都擁有了高估值,也不能證明這條路就是正確的。客觀來說,這種估值是來自企業在互聯網的風口上的佈局,並被飢渴的一級市場放大了價格。但這些企業能否往下走,組織管理上的功力才是關鍵。倒下去的“獨角獸”,在管理上多半都是千瘡百孔,“花樣作死”的方式讓人大開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有這類想法的企業家並非是沒有帶過團隊的“首次創業者”,但他們依然陷入了這種陷阱,也許是“大企業病之惡”讓他們更希望找到一條新路吧。

當下,大型互聯網公司無一例外地重新聚焦管理,走向“成熟型企業”,正是因為它們看明白了這個道理。當然,這些企業也會把重塑管理的手段冠以“大詞”,主張是在進行組織模式的創新,但其實都是在重回常識,走向金字塔組織。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其實,在研究平臺型組織之初,我也曾經希望存在這條“以亂制亂”的路,但現實卻很快給出了反面的答案。種子型企業儘管無比認同和嚮往平臺型企業,卻根本無法落地那些理念,原因大致有三點。

沒有資源窪地

企業經營還在摸索,商業模式都還沒有得到驗證,哪有什麼明確的資源優勢?我在《釋放潛能:平臺型組織的進化路線圖》一書中談到,金字塔組織(科層制)是平臺型組織的底層。也就是說,金字塔組織通過統一調配資源,能夠獲得規模經濟的效果,進而累積大量質優價廉的資源,這才是走向平臺型組織的基礎。所以,一旦有初創企業大張旗鼓打造平臺型組織,將員工推為“創客”,必然會遭遇到眾口一詞的反對。道理很簡單,你給的資源不能確保人家在創業時獲得優勢。這個時候,埋怨人家沒有創業精神,就是鞭打快牛了。

沒有激勵機制

初創企業大多連薪點表都沒有,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沒有拆開,績效工資和獎金混為一談……在對員工貢獻的衡量上,連正常按照KPI分配的套路都不會用,怎麼可能按照市場機制來核算回報?有意思的是,大多數老闆們都以為平臺型組織的激勵是類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樣的簡單,一個農民,一塊地,就是一個公司,那該多好激勵呀?問題是,現代企業的協作太複雜了,賬真的很難算清楚。

沒有價值觀共識

這個時候的老闆一定滿口情懷,一定高呼要改變行業,讓兄弟們過上好日子……但是,他說的究竟是真話還是假話?這個就要仔細玩味了。有的時候,老闆的演技水平堪比奧斯卡影帝,他不過是想用平臺型組織的外殼來做一種新的“權控體系”;還有的時候,一把手的情懷是真的,但創業搭檔又是另外的想法……如果我們不明就裡,繼續推動打造平臺型組織的變革,一定失敗。因為到了後來,“權”和“錢”他們一個都不會放,所有最初的改革主張他們都不會兌現。

03 “進退兩難”的成熟型企業

如果說,種子型企業不具備成為平臺型組織的條件,那麼成熟型企業是否就能自然而然走進轉型的軌道呢?遺憾的是,據我們的觀察,依然很難。

這裡,我們首先排除老闆沒有分享精神的這種可能。因為,這個時候的企業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管理體系,老闆已經能夠駕輕就熟地操盤,他們想要走向平臺型組織,基本不是為了佔員工便宜,而是形勢逼迫出來的認知和情懷。說簡單點,一個窮人談分享,那不是真情懷,因為他們沒有擁有過(可能在畫餅);但一個富人談分享,那就一定是真情懷,因為他們已經擁有。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我們觀察到成熟型企業轉型的阻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中後臺資源池共享與前臺諸侯割據之間的矛盾

平臺型組織的一個典型特點是資源池建設,即各個業務所需要的各類資源按專業分類、沉澱,並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可以被前臺隨需調用共享的“共用件”。嚴格意義上講,這也不算是平臺型組織才有的創新,而是一般的組織設計規律。因為,這種資源共享的模式是最經濟和最規範的(防止資源被濫用)。只不過,在平臺型組織裡,資源池的建設規模更大,響應要求更高而已。所以,最底層的資源池被叫作“後臺”,如技術研發,而靠近一線應用的資源池被叫作中臺,如產品研發。

但這樣一來,必然抽走一線業務諸侯們的“兵權”,隨之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他們倒真不一定是為了私利,而是身背指標帶來的壓力,往往讓他們對資源的靈活性有著極高要求。無論是中後臺的資源池建設有多麼強大,從感覺上,也一定比不上自己身邊養著的隊伍。所以,我們遇到的壓力是,業務諸侯們紛紛強調自己的業務有特殊性,不宜抽走兵權,要求建立全功能的事業部。但是,如果真的都建立事業部,對公司來說就一定是好事嗎?

還有一個阻力在於,在建設中後臺(尤其是中臺)的初期,資源配置的效率肯定會經歷一個“下落再爬坡”的過程,業務諸侯們當然會進一步提出反對。如此一來,這種改革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企業家要不是真的想清楚了,很難往這個方向上走。

無形中臺前置的需求與其能力現狀之間的矛盾

如果把靠近一線應用的資源池叫作中臺,這應該是一種“有形的中臺”。而“無形的中臺”應該是由職能部門派出的各類BP(Business Partner,業務夥伴)組成的聯合團隊,他們深入到各個前臺作戰單元中,一方面與前臺共同進退,另一方面充當後臺的利益代言人。實際上,這類中臺有點像是投資機構派出的項目組:一是進行投資評估,幫助投決會決定項目能不能上,配置多少資源,有什麼具體的遊戲規則;二是進行投後管理,負責在業務運行的過程中提供包括資源、政策、知識(諮詢)等維度的綜合賦能,確保項目能夠最大概率獲得成功。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在我的觀點中,這類中臺才是真正的中臺。否則,光是抽離出“共用件”建資源池部門的組織模式,在設計上和傳統的金字塔組織沒有區別。尷尬的是,儘管有海爾這類標杆在前,但每當我們對客戶企業提出這種理念時,卻無一例外地遭遇了反對。有的HR甚至質問:這麼一來不是要我們變成投資機構嗎?但一個企業高管為我們幫腔的話卻極其有穿透力——HR的未來不就是要做人力資本的運營,為企業實現增值嗎?現實是,如果要轉型平臺型組織,對人力資源部等職能部門的能力升級應該同步進行,否則改造出來的平臺型組織就會失去“腰部”。

除此之外,前臺部門對於無形中臺的抵制也是不言而喻的。原來只有一個HRBP過來,倒是好對付,現在來一個“調查組”,這還怎麼玩?但他們應該清楚的是,這個“調查組”是和他們共同劣後的,錢在這裡,心就在這裡。何況,如果要配置HR等職能人員,究竟是要一個聽命自己的“僕人”,還是要一個能夠與自己PK、提出反對意見的“搭檔”?不做大事業,不知道“搭檔”的重要性,這一點自然也是很難說服他們。

04 平臺型組織的另類參考意義

按照上面的說法,平臺型組織似乎只有少數企業是能夠駕馭的,那麼,我們宣講平臺型組織的意義又在何處呢?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們發現,對於大量企業而言,應用平臺型組織的局部理念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平臺型組織和金字塔組織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兩個體系切換的成本非常高,稍有不慎會嚴重影響業務發展。所以,不妨將平臺型組織的一些理念碎片化,局部對標,逐步升級。

無形的中臺

一家企業做了很多相關和非相關業務的多元化,但這些業務單元並沒有如老闆所期,快速產生業績,實現自負盈虧,反而需要不斷追加投入。老闆很苦惱,說不投,可每次下面都告訴自己很快就會出成果,況且已經投了這麼多了;說投,真投進去也不見效果,怎麼都感覺像個“無底洞”。更有甚者,業務單元負責人拿著老闆的錢做自己的事,都快把這塊業務架空了。

老闆把平臺型組織裡“無形的中臺”的理念引進了公司。他認為,這些業務單元的負責人大多沒有獨立經營管理經驗,能力上本來就存在瑕疵,導入正規的管理體系,讓財務和人力幫助他們孵化業務,且在業務單元拿大部分的獎金,非常有必要。可想而知的是,業務單元負責人在最初都會強烈反對,稱“不被信任”“束手束腳”,有的甚至寧願從外面聘任行政人事,也不願接受公司的安排。但老闆認為財務和人力是業務的兩個基本邏輯,堅持把這個調整貫徹了下去。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這有點像是HRBP和財務BP的模式。導入了一系列賦能業務的財務和人力工具後,這兩個職能的作用開始向著推動業務的方向發展。老闆感嘆:“都說HRBP和財務BP應該深入業務,但只有在這種模式下,他們才會深入業務呀。”

對賭式激勵

還有一家企業,老闆苦於打不開銷售局面,明明感覺市場很大,但銷售部門每年打下來的業績都是“剛剛好”。所以,通過“下壓目標”來保護自己和公司就成了他的拿手好戲,甚至在酒桌上推杯換盞之間也能下目標。久而久之,這個模式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一是壓下去的目標可能不準,有時太低,有時太高,最後的結果全憑銷售部門“喊困難、說無奈”的演技。自然,這個目標也沒有了牽引的意義。二是目標一旦不準,團隊和資源的配置也會出現問題,激勵也難有公平可言。

老闆採用了平臺型組織的“超利分享”理念,轉而讓銷售們認領業務目標,認領得越高,達成目標值後,增量獎金分享的比例越大。雖然依然存在一定的博弈問題(我們認為,只要在企業內部,這個問題無解),但從大的方向上,業務部門已經跳出了“藏業績”的習慣了。

這種模式實際上是捕捉了老闆的心態:讓老闆去分利益的存量,誰都會捨不得;但如果讓老闆去分利益的增量,他們會欣然同意的。以前雙方是陷入了零和困境,而現在是一種完全的正和博弈。這樣一來,這家企業的銷售模塊就形成了一種十足的創業氛圍。由於中後臺尚未實現平臺化激勵,我們很難把這家企業稱為平臺型組織,但至少有了第一步。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改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中還會有若干的反覆,但只要老闆不把自己的預期設得過高,總會看到一些驚喜的變化。現實中,老闆們通常都沒有那麼好的耐心。比如,有的老闆在深入了前臺和中臺的運作後,用自己作為經營者的標準來把大家痛罵一頓;再如,有的老闆在實施了超利分享之後,又覺得員工其實也沒做多少事情,或者開始反悔,主張超利分享線劃低了……有的時候,先形似,再神似,心態要好。

※※※※※

綜合來看,平臺型組織不是一劑大企業病的“萬能解藥”,而是一個“綜合療程”,向平臺型企業轉型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企業既要“按照常識”打造金字塔組織的管理體系,更要“打破常識”追逐一種完全不同的新管理體系。思來想去,都是糾結。突破這種糾結,還是要靠老闆,他們必須有那種認知的水平和堅定的信念,這種人自然是鳳毛麟角。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