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武漢4個新城區和3個開發區,不僅是工業化的主戰場,也是城市化的生力軍。

從2018年的人口統計數據來看,武漢這7個新開發區共有總人口483.87萬(常住人口數量,非戶籍人口數量),佔武漢總人口1108.1萬的43.6%。

簡單地說,就是2個武漢人中就有一個住在這25年來新開發的區域之中。

【參考資料:2018年武漢新開發區人口統計:蔡甸76.16萬;江夏96.2萬;黃陂101.19萬;新洲91.06萬,東西湖58.48萬;武漢經開43.08萬;光谷63.92萬;數據來源:武漢統計局官網】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上面既然說了他們也是城市化的生力軍,當然接著就要統計這麼多年各地住宅房屋出售情況了。

《武漢房地產統計年鑑》每年會出一期,上面會按區域分別統計當年新建商品住宅銷售情況,本人整理後的結果如下表1:

由​於表單比較長,為方便大家查看,特分為三個部分上傳: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說明:

  • 統計年鑑上,有的區從2002年開始統計,比如東西湖和江夏區,有的區域則從2006年才開始統計,比如光谷和武漢經開,以前的數據分別歸於洪山和漢陽區之內;
  • 此份統計表要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個是2002-2008年,這段時間武漢新城區和開發區的地產尚屬於起步階段,每個區最多銷售的房屋數量都沒有過萬套。2009年開始,新城區和開發區的房地產就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共有東西湖、江夏、黃陂和光谷四個區域每年新房銷售量都在1萬套以上;
  • 7個區域按銷售量可分為兩個等級,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為第一等級,蔡甸、新洲和武漢經開為第二等級(年銷售套數從未過萬區域);
  • 這7個區域中,城市化更早啟動的是東西湖、江夏、光谷和武漢經開,這4個區域在2002年左右每年的新房銷售量都在幾千套以上。相對較遲的是黃陂、新洲和蔡甸,在2005年以後新房成交量才過千;

下表2為表1的統計分析: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說明:

  • 由於統計年數不同(東西湖統計了14年,光谷才統計了9年),故彙總的總套數和總金額僅供參考,不做排比。
  • 從各區平均每年銷售套數來看,光谷是武漢市新城區及開發區房屋銷售冠軍,平均每年銷售套數高達1.3365萬,往下依次是東西湖、黃陂、江夏、經開、新洲和蔡甸;
  • 同是國家開發區,武漢經開明顯沒有像光谷及東西湖那樣大力發展住宅,其平均年銷售套數僅為光谷的38.46%;
  • 和絕大部分人的感覺不同,7個新城區和開發區中房子賣的最少的不是新洲區,而是蔡甸區;
  • 黃陂和江夏比起來,黃陂12年賣的房屋和江夏14年賣的房屋差不多,更令人意外的是,總銷售金額黃陂居然高過江夏,這和大家認為中的江夏房子比黃陂更貴似乎不符。
武漢光谷、東西湖、江夏和黃陂,這十多年來誰賣的房子最多呢?

房屋銷售量和人口數據的統一。

3個開發區中,光穀人口之所以比武漢經開多20多萬,每年房屋銷售數據看的很明顯。

4個新城區裡面,黃陂之所以能人口排第一,每年房子賣的最多,當然流入的人口也最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