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曾國藩:成為高手不會越來越自由,而是越來越受束縛

這是 文山 的第 54

篇文章 -

作者 | 文山

曾國藩:成為高手不會越來越自由,而是越來越受束縛

我們常常認為成為高手意味著擁有自由。

就像金庸武俠世界裡的楊過,想在重陽宮拜堂成親就能在重陽宮拜堂成親,想在萬馬從中取大汗首級就能取其首級。

漫威宇宙裡的英雄也是如此,神奇女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除了超越他們的力量和他們自己,似乎沒有人能阻擋高手做想做的事。

以至於,很多人追求成為高手的理由之一就是可以享受自由。

比如很多人追求成為投資高手,是為了掙錢自由,有些人追求大權是為了權力自由,有些人追求成為寫作高手是為了創作自由。

扎心的事實是,高手並不意味著享受自由,而是意味著遵守限制。


01

1853年,曾國藩奉皇上之命回湖南操辦團練,湖南當地的綠營軍軍紀渙散,沒有絲毫戰鬥力。

曾國藩秉著利國利民,為皇上分憂的想法,提倡:“把綠營軍和民兵整合到一起由他帶著訓練,從而強化戰鬥力”。

當時湖南的綠營頭領是滿人清德,閒散慣了的他根本不想理曾國藩:“哪兒冒出來的民兵隊長,皇上都不管我,你算老幾”。

曾國藩心想:“這個不忠之人,簡直是大清帝國的蛀蟲。既然不聽我的,我就讓你下課。”

他利用皇上特批的專責奏事之權,呈遞一封彈劾信到咸豐皇帝面前,清德即刻就被大領導雙開。

曾國藩認為替大清除蛀蟲應是功德之事,不料卻因這件事得罪了湖南官場。

新來的綠營頭領鮑起豹說:“你讓我們不好過,我也讓你不好過”。

便故意挑撥湘軍和綠營鬥毆,打傷了好幾個湘軍。

曾國藩大怒:“一定要嚴懲鬧事者。”

鮑起豹:“好呀,我把人給你送到你面前。”

鮑起豹讓他的手下,隨便綁一個士兵送去,然後命令一群人跟著去起鬨鬧事,看他怎麼辦。

結果起鬨的士兵越演越烈,最後逼得曾國藩翻牆狼狽逃走,最後湖南巡撫出面才平定此事。

曾國藩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權力不夠大,如果自己有實權就不至於這麼狼狽。

1855年,曾國藩在江西苦戰太平軍。

當時他任兵部右侍郎(一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官職),當地的巡撫陳啟邁只跟他表面客氣,實際卻不怎麼與他配合,所以曾國藩要的軍餉一直收不上來。

曾國藩多次催餉無用,“不聽我的,我就讓你下課”他又用皇上特批的專責奏事之權,修書一封開掉陳啟邁。

歷史不會重演,只是押著相同的韻腳。

新上任的江西巡撫哪管你是兵部侍郎,還是什麼專職奏事之權,完全不配合不遵守官場規矩的曾國藩。

“要軍餉沒有,有本事你去告我”。

曾國藩氣得鼻竅生煙,寫信給皇上要實權,想著如果皇上把巡撫或者兩江總督的位置給他,那他就能掌控地方財政控制部隊軍餉了,咸豐卻拒絕了他。

巧的是,這事剛過沒多久,曾國藩的父親就病逝了。

職場失利家中報憂,他一賭氣申請回家守孝撒手不管江西的一堆爛事,皇帝很“耿直”的沒有挽留一句,直接就準了。

平定叛軍付出諾大心血,最後皇帝連句挽留的面子話都不說,曾國藩更加鬱悶。

回家守孝的他變成了個老憤青見,誰不順眼就懟。弟弟們全都找藉口外出不敢呆在家裡,只剩弟妹們在家誠惶誠恐,每個人見到他都趕緊躲。

曾國藩:成為高手不會越來越自由,而是越來越受束縛


02

在家守孝兩年多的曾國藩一直很迷惑,為什麼自己一片赤誠,皇帝卻不給他大權?官場同僚們為什麼不配合?連受災的地方官員也跟他作對?

他一邊反思一邊修習黃老之學,直到皇上再次委任他出山。

曾國藩奉咸豐命令二次出山時似乎變了個人,腰身非常的柔軟,他每到一地,就先拜會當地的大小官員:“各位同僚大家多多指正”。

而不是像以前初出茅廬時一樣,以為有皇上加持大權在握,敢直接和跟自己過不去的官員硬懟,“你不配合我,我就告你一狀”。

曾國藩二次出山時甚至拜會了省城長沙的縣令。

古人有云:前世作惡,今生縣令,惡貫滿盈,縣令附郭。

意思就是,前世作惡的人,今生才會作縣令,前世惡貫滿盈的,今生才做省城縣令。

而曾國藩拜會了當時的省城縣令不說,還送了見面禮,並直言:“前來請教,學習”,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曾國藩還學會了收禮,他二次出山到地方任職時,有地方官員給他送大房子、豪車、傢俱、古董、珍品。

他直接對送禮的人說:“大家用心了,要不還是這樣吧,這幾床草蓆我收下了,其他的你們還是帶回。”

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共12年,但他最後離任的時候卻只有3萬銀票。

他吩咐兒子:“兩萬我帶走,剩餘的你幫我,偷偷地散給當地官員。”

而他回到京城後,一分不留的將剩餘的兩萬銀票散給了京城的官員。

二次出山的曾國藩已經找到了自己融入官場的方式,他事業也如同開掛一般,先後平定江西、福建,最後打下太平天國賊巢天京(今南京),立下曠世大功被清朝封侯。

曾國藩:成為高手不會越來越自由,而是越來越受束縛

03

你也許會說,這不就是一個耿直率真之人,為了迎合世俗的成功變得套路油膩的案例嘛?

不,這是一種更高的層次。

我們來看看以前的曾國藩是怎樣的?

曾國藩剛出山的時候,是心懷大志的率直官員,對不利於家國的蛀蟲傾向於用手中握有權力去懲戒,那時的他追求強權。

有了強權可以開除磨洋工的人,有了強權可以控制軍餉的徵集,有強權可以讓人都圍繞著他轉,聽他調遣助他成就事功。

職場的挫敗和皇上的不認可,卻告訴他職場上光要強權是行不通的。

一個只有權力而看不到職場規則的光桿司令,只能想法自由慾望自由,行動卻會遭遇各種限制的束縛。

更高的層次是能看到諸多限制,掌握職場的規則和套路。

因為只有懂得限制善用套路的人,才能調動資源成就事功。

後期的曾國藩的變化之處在於,他懂了不是光有權力就會有人甘心聽令於你,有些事不用權力用套路會更好。

  • 該拜會的要拜會。

雖然大家同為皇上打工,但是大家之間的利益相差甚遠,你能不能平定太平軍和他關係不大,他更在乎他那一畝三分地的收穫。

更扎心的說法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你混得好。拜會同僚讓大家感受到你的才情,才能讓人不那麼排斥你這個空降領導。

  • 該送禮的要送禮。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是官場真理。你有權力他是很怕,他卻可以故意拖延不配合,讓你一拳打在棉花上。

送點小禮打通關係混個臉熟,有事了大家都有商量的餘地。

  • 該收禮的要收禮。

你有權力有大領導加持確實很牛逼,但若是太過於格格不入容易搞得大家都不舒服。

內心的想法可以特立獨行,但是行動最好隨大流。

遵守大家的規矩,你來我往的“尊重”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拜會但不巴結,收禮但不受賄,送禮但不行賄。

曾國藩的成功並不是皇上的委任狀給了他多大的權力,而是他懂得了更多的職場套路,遵守了遊戲規則。

你看,成為職場高手,並不是只要擁有權力就可以了,還需要看到更多的限制。

之前的曾國藩手握特權、兵部侍郎加身,說他沒有權利是不對的,但他總是四處被人穿小鞋,難以成事。

事實的邏輯就是,一個人能不能辦成事的標準,不在於你有多大權力,而在於你能掌握多少遊戲規則,能調動多少資源為你所用。

曾國藩:成為高手不會越來越自由,而是越來越受束縛


04

高手並不能隨心所欲的享受自由,而是必須明白處境中的限制,遵守遊戲規則。

換句話說,高手不意味著行為自由,反而意味著遵守諸多限制。

一個優秀的作家不是意味著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而是隻能按照方法論進行創作;一個投資的高手並不意味著隨便買隨便賺,而是隻能根據學到的投資規則進行配置。

成為高手的過程不是越來越自由的過程,而是不斷看到限制,接受約束的過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