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吉林市”更名为“江城市”,好不好?


“吉林市”更名为“江城市”,好不好?

“请问,你是哪里人?”

“我吉林的!”

“哦,吉林哪里?长春吗?”

“我…吉林市!”

……

这样稍显别扭的强调型对话,或许只能发生在吉林市人的身上。理由很简单,纵然大家都学过中国地理,想必也有很大一部分国人傻傻分不清吉林省和吉林市。毕竟省市同名,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既然这么绕嘴,索性把吉林市的别名“江城”扶正好不好?江城市,一个听起来很有气魄的城市名称,既凸显了沿江的地域特色,又避免了跟省名凑在一起的尴尬,难道不好吗?

好不好,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恐怕很难形成统一意见。我们不妨把好或不好暂且放在一边,先看看“吉林”这两个汉字跟当下的吉林市,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吉林市”更名为“江城市”,好不好?

吉林都督府(原址在吉林市政府位置)

从雍正到乾隆 从永吉州到吉林厅

单从汉字“吉林”比较正式地出现在行政区划的名称里,应该是乾隆年间设立吉林厅,之前都是满语“江边城池”的转译

其实,作为正儿八经的行政地名,永吉这个名称出现得比吉林早。

我们都知道,永吉现在是吉林市下辖的一个县名,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永吉这个名称在历史上一段不算长的时期内,指代的就是吉林市。话说1727年,也就是雍正五年,皇帝谕旨设立永吉州,州府衙门就在吉林城,这是一个不小的改变。

虽然有清一朝,皇帝在吉林筑墙修城这种事儿早在康熙年间就干了,但并未明确其行政属性。换句话说,这地方是个州府?还是个县?没说。那是个在松花江边造船的地方,习惯称为船厂。幸亏,时任宁古塔将军巴海在人群中多看了吉林一眼,把他的办公室从黑龙江的宁安县搬到了吉林。这次搬家不得了,让吉林城一下子从一个巴海将军旗下的造船基地,跃升成为仅次于盛京的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雍正皇帝给吉林这片地方起了一个名叫永吉州,到了他儿子乾隆手里,又把永吉州改成了吉林厅,仍隶属于宁古塔将军。不过,宁古塔听起来怎么都是一个发配之地,多少有点儿不吉利。好在吉林厅成立十年之后,乾隆皇帝下旨,驻扎吉林的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这就好听多了。

吉林市第二次被改回去称永吉,发生在1929年。当年,吉林曾被短期内改称永吉县,但同时设置了吉林市政筹备处,看起来只是个过渡阶段。


“吉林市”更名为“江城市”,好不好?

吉林省议会旧址(原址在吉林市公安局斜对过)


作为“省府”存在的那些年

吉林省这个名称是1907年出现的,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当时,清政府宣布在“龙兴之地”大东北设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吉林省治仍设在吉林城。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吉林是省政府所在地,吉林巡抚的衙门在吉林城。

此处略过一段屈辱史……

抗战胜利以后,我党我军与国民党先后都在吉林成立吉林省,吉林市均为省政府所在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吉林市也曾经一度保留着省会城市的身份。直到1954年9月,吉林省政府迁往长春。又过四年,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被划归吉林市领导,吉林市才成为今天的吉林市。


“吉林市”更名为“江城市”,好不好?

江城吉林市


吉林市 VS 江城市

“吉林”这两个汉字不论用在城市名还是省名上,都跟现今的吉林市属地渊源更深,联系更密切。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把吉林市换成江城市,显然折损了历史文化;如果从现代城市发展,更好地区分识别度,树立独享城市品牌的角度,江城市足够威武霸气,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近些年来,吉林市的城市品牌建设中,“江城”因素并不少见。吉林市的报纸用了《江城日报》《江城晚报》,一些宣传推广语中“魅力江城”的字眼儿也屡屡出现。吉林市的城市精神被确定为“摇撸人精神”,即便不考虑满语转译的成分,用“江城”因素来解释也很贴切。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 < 爱看吉林 > 当中的“吉林”指的是吉林省;

重点关注包括吉林市在内的全省财富经济和人文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