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川航8633迫降成功创造了当代航空史上的奇迹,飞行学院教员出身的机长刘传建临危不乱,在事故一发生之时就专心控制飞机,展现了良好的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要知道,座舱破损极有可能造成高空缺氧、高空减压等多种症状,正常人几分钟便容易失去意识,即便在事后也容易形成脑组织损伤等一系列后遗症。对比英航BA5390事件中机长被抛出驾驶舱的狼狈,这一次中国飞行员更从容更镇定,刘传建机长的事迹可谓伟大。然而,在中国航空史上,他并不孤独,此前有过一些类似的迫降案例,它们都展现了我国飞行员的优秀素质。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要想成功迫降,机组成员的飞行技术是最重要的条件。但在那种情境下,任何人的心理都会多少出现波动,这就要求机组成员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在重压之下尽量做出最合理的决定。1988年7月11日,新疆航空公司图-154M型2603号飞行机组曾经创造了“2603传奇”。当飞机进入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区域,遭遇雷雨区,只能偏离正常航路绕飞。但是,图-154的设备老旧,又无法与地面联络,而且当时的地面指挥也不发达,飞机迷失了方向。经过一番紧急联络,地面引导指示飞机飞向南昌机场。但在油量不足的情况下,当时的飞行员吕六喜决定不理会地面要求,就近迫降十里堡机场。“兄弟们,大家轮流看好了那个小机场,就靠它啦,谁看丢啦就把谁丢下去!”吕六喜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忘开玩笑,试图缓解驾驶舱内压抑到极点的氛围。最终,在环境复杂、天气恶劣、能见度差,完全没有地面设备辅助的情况下,2603号机组成功迫降十里堡机场,162名中外旅客及11名机组人员全部安全。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迫降,永远是紧急情况下机组成员所做的最后选择,因为这意味着要用所有成员和旅客的生命去冒险。正因为如此,飞行员和机组成员的才需要具备超乎常人的耐心。1998年9月10日下午7时38分,东航MU586号班机起飞后,军人出身、曾任北京第一飞行大队飞行员的机长倪介祥发觉飞机的前起落架不能收回,于是紧急通知虹桥国际机场塔台,塔台同意飞机回航。当证实前起落架不能收回及降下后,机组人员先是腰绑尼龙绳,钻进起落仓用斧头敲击;但人力不起作用,机组决定采用“试着陆”的方法,试图让起落架在与跑道的接触中借助重力让起落架回归原位;但百般手段无果,唯有选择迫降。晚上11时7分,飞机在前端喷上防火泡沫的跑道上降落,机长首先让后起落架先触地,之后机头在跑道上摩擦,并且跟地面拖出一条火花直至380米后,飞机终于停下了。这次紧急迫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199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这一故事拍摄成电影,名为《紧急迫降》。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除了过硬的飞行技术,机组成员也要明察秋毫、心细如发、有备无患。石文福,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第一期飞行学员,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最早的迫降奇迹。1959年10月,南昌飞机制造公司(320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交付6架运5型飞机,航线从南昌飞往四川广汉。在半途中,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飞机急速坠落到一个大山沟中。石文福已知无可挽回,必须迫降,但飞机越掉越低,几乎眼看要与树梢等高。石文福临危不乱,急忙把飞机拉成大迎角,让飞机的肚皮贴树,没有让机头着地,最终成功迫降。迫降后,石文福机组随身携带的饼干、巧克力和桔子为整个机组人员的提供了便利。试想一旦落入荒无人烟的境地,救援无法及时赶到,这些食物的意义和迫降成功甚至是同等重要的。

飞机迫降和能让飞机成功迫降的机组 乘客遇上哪一个的概率更高?

纵使出现过这么多紧急情况,民航仍是目前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乘客之所以选择民航出行,是对航空公司的信任,航空公司和机组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将乘客安全送达。每一次的迫降成功都是幸运的,但一点都不值得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