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寧夏大學“拐角樓”有什麼樣的歷史?

微語229933072


寧夏大學“拐角樓”,現有三個牌子:一是“寧夏大學”拐角樓,二是曾憲梓樓、三是寧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這三個牌子,印證了寧夏大學60年來的蛻變。

“拐角樓”是寧夏大學最古舊的建築,建於1959年夏天,為寧夏大學校本部年代最久的一座建築,也是寧夏大學校本部現存唯一的一座建校時期的老建築。關於它的歷史,還是讓我們關注一位與他有深厚感情的寧大副教授王正華來講述吧……

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正華(這是寧夏大學剛合併時的照片)

寧夏高等教育始於1958年,在中共寧夏工委的直接領導下,創辦了寧夏大學的前身——寧夏師範學院、寧夏醫學院和寧夏農學院。1962年9月30日,三校合併成立寧夏大學。後期幾經分合,至2002年,新組建的寧夏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嶄新的一頁。


60年春華秋實,如今的寧夏大學已是“部區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正華先生1958年來到寧夏,在寧夏大學校園內工作、生活了60年,先後教過俄語與英語兩種語言課程,他見證了寧夏高等教育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1958年從西安到銀川——韶華多壯志,夫妻塞上行

早春三月,寧夏大學本部的院子裡,已萌出一層淡淡的綠。

85歲的王正華站在拐角樓(現稱曾憲梓樓)前,描述起1958年那個8月末來到寧夏的情景,竟激動得有點語顫。

寧夏大學建築——拐角樓


回憶太滿,抑或太擁擠。畢竟,60年過去了。

就從那年的畢業季說起吧。


1958年7月,王正華從西安外國語學院(現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系畢業,響應國家號召,他已經準備好“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很快,他在班級的黑板上看到了他被分配的地方——寧夏。慶幸的是,愛人也被分配到寧夏。離校前,他們去政府門前排隊,領了結婚證。


寧夏,他是陌生的。在很多古詩詞中,王正華知道它被稱為“朔方”“塞上”,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地八月即飛雪”,是“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黃塵足古今,白骨亂蓬蒿”的苦寒之地。王正華只好暗自鼓勁兒:“大不了去吃大苦,耐大勞,住帳篷,迎風沙。”


8月末,王正華和很多校友一起乘坐火車到了蘭州,他們在火車站相擁而泣,揮手道別。年輕的生命從此奔赴各地。面對那些領了結婚證仍不得不分開的情侶,王正華再次感到慶幸。


同行的16名同學轉乘火車來到銀川。當時包蘭鐵路剛通車,銀川火車站還異常簡陋。到處搭著蘆蓆棚,候車、賣票、用餐都在裡面,沒有瓦房,更別提廣場了。在車站等了幾個小時後,來了一輛舊式汽車,把他們一路顛簸地送到了市裡。王正華坐在車上,看著銀川市內的沙石土路,連片的平房,雖然和西安沒法比,但也並非古詩中描寫的那般,也算是點安慰吧。


後來,王正華被分配到當時的寧夏農學院任教,愛人被分配到銀川市第三中學。王正華很滿意,他喜歡當老師,每年的那兩個假期,還能回陝西老家孝順母親。


幾個慶幸和滿意下來,王正華的心定了。他在寧夏農學院教俄語,還負責一些行政工作。


當時的寧夏農學院位於現自治區人民政府對面,建於1958年9月,和寧夏醫學院、寧夏師範學院被認為是寧夏大學創建的開始。 1987年《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刊發了一篇李樹江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


195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由於黨中央的關懷和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作委員會的重視,決定成立寧夏大學。1958年7月16日,中共寧夏工委正式決定成立寧夏大學籌備委員會,設立辦公室,從文教、衛生、農林等單位抽調了七名幹部具體辦理籌建工作。這是寧夏大學最早的組織領導機構。8月4日,區文教處就寧夏大學籌建情況向工委彙報:寧夏大學未成立前,為了適應寧夏工農業大躍進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需要,今年在銀川師範、衛校、機校完成各校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增設寧夏師範、醫、農三所學院。


9月15日寧夏師範學院、寧夏農學院和寧夏醫學院正式建立。這天,三院聯合在原銀川衛校禮堂舉行了開學典禮。

1962年寧夏大學正式成立——能搬太行王屋,何慮沙丘泥丸!

寧夏師範、醫、農三院建立以後,經過4年的艱苦創業,著手合併成立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學報》相關文章記載:1962年8月2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第25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一項議案,決定將原寧夏師範學院、寧夏農學院和寧夏醫學院合併成立寧夏大學。《寧夏日報》報道,1962年9月30日上午寧夏大學正式成立大會舉行。會場設在學生第一食堂,大會主席臺兩側掛著如下對聯:發揚民主加強團結積極辦好寧夏大學,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對當時現場的描繪是:會場及校園內張貼了許多標語,師生們精神飽滿地迎接新徵程。


“當時這座寧夏最高學府僅有五幢樓房,除了師生們熟知的拐角樓,還有‘低標準’時期被下馬的兩所學校留下的三幢樓。” 王正華站在拐角樓前回憶道,可以說當時的寧夏大學所有的建築都集中在拐角樓周圍。


寧夏大學建在一片沙灘上,唯一的植物就是蒿草,連院牆都沒有,當時老師們自我解嘲地說“寧大大得很,大到沒邊沿”。每天他們踩著沙子去上課,打掃衛生時再把沙子從窗戶倒到外面的沙丘上。鄰居只有西北方的寧夏軍區。“記得有一次寧夏軍區政委江波來寧大講話,他還風趣地說在這個沙灘上,我們軍事和文化機關要互相勉勵,和平共處。”王正華回憶。


那時師生們餓著肚子,幾乎靠著激情完成了校園的初期建設。平沙丘,修馬路,栽樹木,硬是把一個荒灘變成了生態和文化的“綠洲”。當時王正華還寫了詩句描繪植樹造林的火熱場景:紅旗迎風招展,英雄大戰沙灘。書記親臨掛帥,師生遍佈灘前。馬列思想指導,奮學愚公移山。能搬太行王屋,何慮沙丘泥丸!今日平地造林,他年樹木參天。

沙棗樹是寧大拓荒者們最衷愛的樹種,這種樹生命力特別頑強,栽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王正華非常認同沙棗樹精神就是寧大精神。在沙棗樹精神的鼓舞下,到1966年,寧夏大學發生了很大變化。《寧夏大學學報》記載,到文革前夕,全校510餘名教職工,教師就有284人,校學生有1173人。開設了中文、數學、物理、化學、農學、醫療、林學、畜收、俄語、政史、體育等12個專業。學校產生了5屆畢業生,絕大部分充實到全區各地的中學教育中。

寧夏大學本部的拐角樓


走近拐角樓,會發現它有三個牌子,一是“寧夏大學”拐角樓,二是曾憲梓樓,三是寧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這三個牌子,印證了寧夏大學60年來的蛻變。


“寧大的師生,對拐角樓懷有很深的感情,它單純、樸素、簡陋,安放過艱難歲月裡幾代知識分子的身心。這裡有他們為寧夏教育事業嘔心瀝血苦苦跋涉的足跡,也有他們在不同時代裡,對生命對真理執著無悔的追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