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原来是有个人挑唆,事变后此人突然失踪

这个人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妻弟,叫赖汉英。在当时也被人称为“赖国舅”。

赖汉英是广东花县九间乡四角围村人,出生于嘉庆十八年。他年少聪慧机敏,很会读书,在医学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还经常习武。长大后,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选择了经商。

赖汉英的姐姐赖莲英早期跟随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准备起义。他正好也在广西经商,得知姐夫要起义,他这个做弟弟的,自然也义不容辞投入到了起义的革命浪潮中,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原来是有个人挑唆,事变后此人突然失踪

(赖汉英剧照)

起义初,赖汉英被授“内医”。不久,便升任为右四指挥。

赖汉英在带军作战时,多次打出了以少胜多的好战绩。他的军队自武昌开始,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掠地,打得清军节节败退。

1852年,赖汉英率领太平军攻克南京。

赖汉英很会做群众工作。当起义军进入南京时,南京百姓惶然不安,对他们十分畏惧。赖汉英遍贴告示,安抚百姓,通过不断讲解太平天国宗旨,太平军获得民心。

洪秀全在南京建都后,将南京改为天京。赖汉英被封为夏官副丞相,成为太平天国初期的高级将领。

此后,赖汉英又率军西征,一路攻克江西、南昌、扬州等地。所到处,不扰民不害民。据称,有农民到营寨门口卖粮米等,他都嘱咐下面的人要多付几倍的钱。

清政府调兵遣将,合围天京。其中向荣所在的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威胁最大。由于清军武器精良,赖汉英等人数次进攻都没有占到便宜。洪秀全见此,命令他们回撤,保卫天京。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原来是有个人挑唆,事变后此人突然失踪

(建立太平天国)

当时,洪秀全主张以守城为主。不过,东王杨秀清主张以攻为守。结果,在杨秀清的指挥下,赖汉英和罗大纲率军发起总攻,三战告捷,大破江南大营,清军统帅向荣也重伤不治而死。

此战胜利后,杨秀清有些洋洋自得。认为此次能胜,都是他的功劳。他在洪秀全面前说:“若依你守城不攻,怎能杀得了向荣这妖魔!”

杨秀清对待洪秀全的态度,让赖汉英愤愤不平。

后来,杨秀清与洪秀全矛盾越来越深,杨秀清为了独掌朝纲,动不动就“天父下凡”,没有一点君臣之理。

于是,赖汉英私下对洪秀全说道:“东王虽是开国元勋,但他手握大权,在朝中多安插心腹,其心有异。不如先发制人,将他拿下。”

洪秀全不同意,说:“东王势大,以你之力,岂能拿下他,还是缓缓吧。”

不久,杨秀清又假借天父下凡,责罚洪秀全,并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原来是有个人挑唆,事变后此人突然失踪

(天京事变)

此事让洪秀全既恼又恨。赖汉英看不下去,再次私下劝道:“竟以天父下凡为由,施展他的骄心傲气,全不把天王的威仪放在眼里。天王你要现在不除掉他,日后他必将把忠于你的大臣们杀光。到时候,天王你就对他再也没有办法了。”

洪秀全无奈地说:“你说的我何尝想不到。只是现在守城的将士多是他的人。你手下兵马太少,想要图谋,定难成功。若是翼王和北王回京,图谋起来就要稳妥得多了。只是,突然诏他二人回京,必会引起东王的猜疑。”

赖汉英想了想说道:“这有何难,只说如今清军失利,正好发动南征,收复汉人失地。诏他们回来议定后,再命他们统兵苏常二地,杨秀清必不生疑。”

洪秀全听后,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和赖汉英密谋一番后,下了一道密诏给北王韦昌辉。

不久,韦昌辉便率三千人马星夜兼程赶回天京,在黎明时分冲入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引发了“天京事变”。

此后,历史上就再没有关于赖汉英的记载。关于赖汉英的死,有人说是死于杨秀清和韦昌辉的内讧事件中,有人说被清军暗杀,还有说在太平军失败后,回花县隐居。孙中山先生还曾经说,他小时候听过一个老太平军讲太平天国的时候,他说讲故事的这个人,可能就是赖汉英。

总之,这事已经成为太平天国一大迷案。

(参考史料:《太平天国史事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