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

慈小姐


震驚!“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竟無人敢提,原因是...

書歸正傳,這句話全話是“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其實不是無人敢提,畢竟曹操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也沒有了什麼忌諱。只是這後半句實在不是什麼好話,用來形容別人有一股濃濃的諷刺意味。



兩句話,兩個典故,還都是曹操做主角,也是不多見。

1.說曹操,曹操到

話說漢獻帝被郭汜和李傕追著跑的時候,本想著召喚曹操過來護駕,結果傳令兵還沒出發,曹操就率兵趕到。漢獻帝又激動又感動,大漢還是有忠臣的嘛,所以說出“說曹操,曹操到”的話。只是沒想到,脫了虎口,又入狼窩...



2.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公元194年,曹操和呂布大戰,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呂布勇猛,時間一長,曹操就頂不住了,本想拍拍屁股走人,但呂布不肯呢,騎著赤兔玩命的追啊。曹操也是不慫,換了小兵的衣服。呂布找不到曹操,心裡急啊,隨手捉了個小兵,問曹操在哪兒,真所謂無巧不成書,這個小兵真是曹操,曹操那個抖啊,隨手一指,就那個。呂布也是急了,一拍馬屁股就去追。要不歷史就可能改寫了。


歷史伶俜者


“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的意思是剛說某個人,某個人就出現大家的面前或你的面前。有一回,我在菜市場收管理費遇見了青年時代的兩位同窗好友,於是便在一起聊了一下。當聊到市場某正式職工吃早點不給錢的時候某人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說領導喊我去開會。我當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說什麼好,連哦三聲“哦!哦!哦!我馬上就去。“來到市場辦公室,看某神色沒什麼異常,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心想下次說話一定要注意。還有一次,市場召開各科室負責人會議。市場領導人在會議室裡說就差收費一人沒來不等了……話未說完,我立馬走進會議室嘴說“到!正好也!“市場領導笑了笑說:“剛說曹操,曹操到,下次要注意!“是!下不為例!一定改正。“好了,講完了,不知大家合口味呼。


用戶1949祖國好


“說曹操,曹操到”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句俗語,通常我們剛說到某個人、某個人就出現時,我們就會很自然地說一句“說曹操,曹操到”。但是原來它還有下半句,這下半句還涉及到一個頗有點好笑的歷史故事。

1.先看“說曹操,曹操到”的典故

說是在漢獻帝時期,政局動亂,偏偏漢獻帝沒什麼兵權和實力,後來還不得不四處逃亡。在逃亡的路上,有手下獻計說去曹操那裡尋求庇護。漢獻帝覺得可行,就準備派人去通知曹操。可是人還沒去通知,漢獻帝這邊卻已兵臨城下,情況危急。恰好曹操的先鋒部隊趕到了,救駕成功。

從這個典故來看,“說曹操,曹操到”是一句類似於稱讚別人“雪中送炭”的話,寓意比較好,所以大家都愛說,大家也愛聽。

2.下半句的來由

下半句據說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所以連起來是“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你看,後半句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違和感?是不是引起不適感?

據說這句話是明末清初時期,毛宗崗給《三國演義》做批註時寫下的,後半句話是諷刺呂布曾經有機會殺了曹操,結果沒有認出曹操來而錯過了良機。

話說是在一次戰役中,曹操呈現頹勢,敗退,呂布騎馬追趕。路上,呂布一把抓住一個逃跑的士兵問曹操在哪裡,那個士兵就指了前面一個騎馬的人說是曹操,呂布於是快馬追趕。結果,被問的那個士兵是曹操假扮的!就這樣被曹操逃走成功。

是不是覺得呂布太不應該了?就這樣讓敵人從眼前溜走。估計毛宗崗看《三國演義》時也是感到造化弄人,用一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評價了呂布。

“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句是反問的句式,帶了一些諷刺和嘲笑的意味,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缺乏使用場景,說了也容易得罪人,故而很少人提及。

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陳述影錄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有書君。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話叫“說曹操,曹操到”,指的是我們正要去找誰,誰就不請自來了。

那麼關於這句俗話還有後半句,您知道麼?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是起源於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之時,那個時候天下還沒呈三分之勢,諸候之間相互討伐,爭搶地盤。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專橫跋扈,無惡不作。他欺漢獻帝年紀尚小,不能打理朝政,自己把控大漢江山,還穢亂後宮。

所有大臣都想將其除之而後快,但是又都苦於沒有良策而無可奈何。

後來大司馬王允利用家女貂蟬成功挑起董卓與其義子呂布之間的矛盾,利用呂布“借刀殺人”將董卓幹掉。

董卓一死,當初被董卓平定的亂臣們又開始躁動起來,打算重新挑起紛爭霍亂朝廷,這可愁壞了年幼的漢獻帝。

這時王允向漢獻帝推薦曹操來輔佐,結果漢獻帝剛打算派使者前去尋找曹操,曹操自己就騎馬趕到了,於是“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俗語從此誕生了。

再後來,呂布幹掉了董卓,自己想當大王,割據一方。

曹操領漢獻帝之命,帶兵前去討伐呂布。曹操是何許人也,他當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呂布的對手。

要說董卓那呆頭呆腦的大肥佬除去還不在話下,但是呂布久經沙場不曾吃過敗仗,號稱:不敗戰神,威名遠揚。

曹操經過與呂布的幾次交戰,發現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性,於是便生起退兵的念頭。

反過頭來再說呂布,他的頭腦也不是白給的。他認為曹操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己所用就必須得除掉,否則必有後患。於是在一次兩軍交鋒之中,呂布佯裝敗退,引曹操進兵。

曹操一看:“我去?打了這麼長時間,從來沒贏過,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也讓我曹某佔一次上風。

可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把呂布徹底打趴!”於是這個頭腦發熱的莽漢就真的中套了。

呂布成功將曹操引入自己的圈套之後,突然殺個回馬槍,大破曹軍。

但是這時候出現一個棘手的問題,呂布只聽說過曹操這個人,但是未見過曹操的真容。

在帶兵趕殺的時候,曹操見自己逃不掉,於是更換粗衣爛裝,佯裝餵馬兵卒。

呂布趕到之後將方天化戟搭在曹操頸上問道:“你可見過曹賊?”曹操不慌不忙,用手指向前方回道:

“前面披紅袍的戰將便是!”這呂布也挺講情面,要是有書君的話,估計問完就把這兵卒給劈了。

但是呂布直接帶著兵往前追了,根本沒理曹操,結果讓曹操就這麼躲過一劫。

於是後來有一位清朝人士名曰毛宗崗在這句俗語之後加評一句:

“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樣一來,這句俗語的完整原話就成了:“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可誰知後來曹操在大難不死之後,權勢越來越大,代替了董卓當初的位置,挾天子以令諸候,還讓呂布死在了自己的手裡。

而曹操的兒子曹丕更是建立了魏國,自己當了皇帝,並追封曹操為魏武大帝。

從那以後,就沒有人再去刻意記住曹操這件糗事,而清人毛宗崗又不為人們所熟悉,所以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方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前半句了。

關於俗話“說曹操,曹操到”後半句的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展開討論。你若點贊,髮型不亂;你若轉發,貌美如花。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是諺語。你說的下半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其實不是諺語的一部分,而是毛宗崗的批語。

看了看網上好多在說“說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問題。實在是不敢苟同。這兩句話並在一起使用,僅僅出現在毛宗崗的《醉畊堂第一才子書三國志》,也就是《三國演義》毛批本。原文如下:

呂布從後拍馬趕來,將戟於操盔上一擊,問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騎黃馬者是他。”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毛夾批:見了曹操,反問曹操;拾卻曹操,別趕曹操。諺雲“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標點雖然是後人加的,但是加的對。

從評語內容上來看,是在說呂布在追曹操時,當面錯失良機的批語。引了一句諺語。就是說,後一句並不是諺語的內容,是評論呂布當面錯過曹操的。

既然不是諺語的一部分。那麼就不會被當做諺語引用了。也很少出現在別處,他本來就是書中的一句評語。就像毛宗崗先生的評語一樣,只有和三國演義一起讀才有意義,單獨拿出評語,必然是支離破碎,人們也不知道毛宗崗說的是什麼。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廣泛流傳於民間才是諺語的根本。脫離了文本就不知所云的話,不是諺語,也不可能廣泛流傳。

所以說,“說曹操,曹操到”是諺語,言簡意賅,無需補充。“當面錯過,豈不好笑”是書中評語,不是諺語。更不是諺語的下半句。


月淡風青


與三國相關的諺語相信大家聽過不少,特別是“說曹操,曹操到”這句,想必很多朋友更是時常掛在嘴邊,但你可知這句話並沒有說完嗎?其實“說曹操,曹操到”後面還有半句,而且這後半句的背後還有著一個非常滑稽可笑的故事,話說這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呢?為何後來卻無人敢提呢?一起來看看這句民諺背後的故事吧。

說曹操,曹操到

“說曹操,曹操到”,現今一般形容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需要的人總能及時出現提供援助,有褒獎他人之意。話說這句話怎麼來的呢?主要源自《三國演義》中,曹操救漢獻帝的故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董卓霸京師,將漢獻帝扶上了帝位,但獻帝不過一傀儡,朝政大權皆由董卓所控。由於董卓殘暴不仁,為禍天下,終在司徒王允和呂布合力之下被剷除,獻帝本以為大患得除,有望振興漢室,怎料董卓部將李催郭汜作亂,獻帝無奈只得逃離皇城,然而後有叛軍追殺,獻帝在臣子的建議下便只得請曹操相助,話說曹操聽聞獻帝危急,立即便命夏侯惇率許褚,典韋前往救駕,後又親自引大軍來援,獻帝見此非常感動,便說道:“曹將軍真社稷之臣也!”,由於曹操行軍迅速,救援及時,故後來便有了“說曹操,曹操到”之言。

當面錯過,豈不可笑

“說曹操,曹操到”,這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呢?便是:“當面錯過,豈不可笑!”,這後半句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得從曹操和呂布之間發生過的一個滑稽故事說起了。

話說當年曹操初征呂布,在濮陽之戰中,呂布與謀士陳宮謀劃對曹之策,後施以詐降之法,曹操果然上當,被誘至城中,結果被呂布打了伏擊,曹操的士卒四下逃竄,曹操一個人也在亂軍中搖擺,這時恰好被呂布撞見,只不過當時呂布與曹操並未謀面,不認得曹操,於是便用戟指著曹操的頭盔說到:

“曹操何在?”

此時曹操慌忙指向前方說到:

“騎黃馬者是。”

結果呂布就此錯過了真的曹操,於是後來人們在談起這件烏龍時,便引申出了“當面錯過,豈不可笑。”之言。因兩句都與曹操有關,且連貫更具一番韻味,固有“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的民諺。

後句無人提及的原因

其一:後半句是嘲諷曹操狼狽敗戰的事情,當年曹操統一北方,位極人臣,曹家後人後來代漢,建立大魏,時人自然不敢再說這句話來取笑曹操。

其二:這句話說出來對人有嘲諷之意,所以現在的人也一般不說,說多了容易得罪人。

這便是“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可笑。”背後的故事。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說曹操,曹操到。

每當說到這句話的時候,一般都意味著你正在唸叨的那個人,突然就出現了。

挺突然的,對不對。

但是這裡有人提問到,這句”說曹操,曹操到“還有下半句?你是不是也覺得挺突然的呢?

是的,還真有下半句,而且這一上一下兩句話,還蘊含著兩個有趣的故事。

簡單梳理下。


上半句,說曹操,曹操到!

說曹操,曹操到。


話說,東漢末年董卓之亂,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篡權的專權暴政。

董卓之亂雖然只有三年,卻使東漢政局發生巨大變化。董賊篡權引發諸侯討伐,這也就為群雄割據局勢打下了基礎。此時,漢獻帝依然不安全,董卓舊將李傕與郭汜反攻京城,將漢獻帝控制住;不過此時李傕與郭汜卻火併了起來,漢獻帝趁兩人火併之機逃出皇宮,然追兵一路緊追不放。

逃至洛陽時,獻帝得到建議,曹操在附近,可以讓曹操趕來救駕,於是漢獻帝慌亂中讓人趕緊傳旨,宣曹操火速前來救駕。而聖旨還沒走出洛陽,曹操就已經帶兵趕到,迅速擊敗了李傕與郭汜的叛軍。

曹愛卿果然救駕及時,忠臣啊~!

但自此,漢獻帝牢牢掌控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俗語也便流傳開來。


說曹操,曹操到,那下半句呢?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那就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但是這句話,一般不為人們所提及,提的少就自然懂得人不多了。

不過這句話,也是有段典故的,當然和上半句的曹操也是有關係的。

公元194年,曹操以報父仇之名攻打徐州,此時呂布是兗州牧。

曹呂二人大戰於濮陽,呂布天下第一猛男,曹操哪能一時抵擋。結果曹操大敗,只能暫時退兵。但是曹操並不氣餒,決定殺他個回馬槍,準備夜襲呂布軍營;但是呂布也不是吃素的,在謀士的建議下,早已設好埋伏,就等曹操。

結果曹操果然中計,嚇得四處逃竄。先是往南門,見南門有人鎮守;就去北門,結果呂布殺出,直接把曹操的戰盔用方天畫戟挫了下來。

逃竄中的曹操眼見呂布就要追了上來,慌忙和手下的士兵換了衣服。

呂布追上後大聲問到:“曹操何在"?曹操混在人群當即說到,前面那個騎黃馬的便是。

結果呢,呂布還真的去追那個人了,於是曹操趁亂趕快逃走了。。。。

真是天意啊~!

本來呂布心想“說曹操曹操到”;沒想到自己識不得曹操,錯失眼前良機,真可謂“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最後叨叨兩句

《三國演義》把曹操塑造成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奸臣形象,但是曹操如果真的如小說一般,怎能隨便上位?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層意思是表面看曹操來的及時,辦事得力,救駕有功。

其實另一層含義,是形容曹操的耳目眾多,動作迅速,無所不在。

一般都認為這種救駕的事情,都是曹操正好在附近,來的及時;其實這與曹操工於心計,善於謀略,提前準備是分不開的,說明曹操能夠成為東漢末年的一方大人物,成功絕非偶然。


相反,看呂布,雖然勇冠三軍,但是差一點細心,就錯過了改變歷史的機遇;”當面錯過,豈不可笑“也是提醒大家,不但要有勇有謀,還要在執行時多一份心,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我是@俗人何金水,覺得回答的還可以的話,給我點贊+轉發,謝謝您了。


俗人何金水


  “說曹操,曹操到”下半句是什麼?為何沒人提及?專家:不敢提啊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當中,最經常用到的一句俗語,應該就是屬於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話了,其實關於這句俗語,還有一個腦筋急轉彎兒的,講的就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人究竟是誰?對於這個腦筋急轉彎,只要瞭解過中國歷史術語的,相信有不少人絕對都是能夠答對的,沒錯這就是曹操三國時期的曹丞相,這句俗語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有很多人都在經常使用,但是大家是否知道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但是為什麼卻很少有人提起呢?但得知原因之後,專家表示:不是不提,而是不敢提。

  

  對於這句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是有一個典故的,在漢朝末期的時候,呂布是一員大將,而且戰鬥力極強,但是為人卻非常的不可靠,幾次因為貪圖榮華富貴,想要出賣自己的主公,後來在投奔董卓之後,王允利用貂蟬成功的挑撥呂布與董卓之間的關係,最終董卓被呂布一槍乾死。在董卓死亡之後,漢朝沒有了最具有實權的掌控著。

  

  曹操就感覺到時機將要來臨,於是就想要殺入皇宮控制漢獻帝,與曹操同樣有著這樣的想法的還有兩位將軍,這兩位將軍同時也是想要取代漢帝自稱王位,漢帝最終只能趕緊逃跑投奔曹操,在逃跑的途中剛好遇到曹操,曹操與另外兩個將軍就直接打了起來,最終解救了漢帝,如此機緣巧合,也是讓眾人誤以為曹操一心想要解救漢帝,才有了這句說,曹操曹操到的說法。

  

  說曹操曹操到還有後半句,就是迎面錯過,豈不好笑,對於後半句,同樣也是有一個典故的,當年呂布攻打曹操,曹操當時根本就打不過呂布,於是就假裝想要逃跑,在逃跑的過程當中,呂布和曹操剛好正面相見,但是當時呂布並沒有認出這就是曹操,反而將曹操當作一個普通的小兵,於是上前質問曹操的去向,當時曹操也是假裝淡定,隨便指了一個方向,這才矇混過關逃過一命,於是在後世就慢慢有了這句迎面錯過豈不好笑,這句俗語其實是用來嘲諷當時呂布的。

  

  這句俗語前面講的是曹操後面又是嘲諷呂布的,在當時這樣的一句俗語,可是沒有人敢說起的,因為當時曹操可是位居高位,像這樣的言論,一旦傳入到他的耳朵當中,被人進行嘲諷,那可是有著殺身之禍的,再加上曹操生性多疑,也不希望這樣丟人的世紀傳入到其他的按摩當中,於是就在接下來的歷史當中,後半句已經被人們慢慢的遺忘。


探秘故事


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話經常被大家拿來用,但是大家知道後半句是什麼嗎?

後半句便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這兩句話都是有歷史典故的。



說曹操,曹操就到

先說上半句的典故吧。且說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李傕和郭汜眼見帶頭大哥死了,就想逃回甘肅老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時候“絕命毒師”賈詡過來了,極力規勸他倆,“如果大家各自逃散,區區一個亭長就能逮住咱們,倒不如收聚殘兵,趁機反撲長安城,成功了天下就是我們的,失敗了咱們再各自潛逃。”

李傕和郭汜覺得有道理,就依賈詡之計而行,結果沒費多少力氣就佔領了長安城,殺掉了司徒王允,又控制了漢獻帝。


這倆貨就是豺狼一樣的惡棍,他們進了皇宮,猶如耗子進了糧倉,如獅子進入了羊群,結果無數宮女慘遭蹂躪,無數大臣慘遭屠戮。

後來,李傕和郭汜二人分贓不均,又誤中了楊彪離間之計,結果兩人火拼起來,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長安城猶如人間地獄一般,這可苦了漢獻帝。

漢獻帝趁著他倆疲於交戰之時,趁機逃出了長安,準備前往東都洛陽,但李傕和郭汜發現漢獻帝逃跑之後,不依不饒,各自帶著大軍緊追不捨。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太尉楊彪建議向山東的曹操求援,漢獻帝想都沒想就同意了,於是修書一封,派特使去往曹操處。

曹操收到來信以後,就與下屬商議,荀彧勸告道:“這漢獻帝就是塊唐僧肉,想吃的人太多了,宜早不宜遲,只要咱們得到了漢獻帝,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曹操聞之大喜,於是派出夏侯惇帶領五萬精兵,先行前往救駕。

且說,漢獻帝一行正趕往山東,突然看到後面塵煙滾滾,旌旗蔽日,追兵已然追至了,漢獻帝仰天大哭,天亡大漢啊,曹操啊,你什麼時候才能來啊?

話音剛落,但見前面塵土飛揚,一彪人馬趕到,漢獻帝一瞧,軍旗上寫著大大的“曹”字,不是曹軍還能是誰啊,漢獻帝大喜過望,終於得救了,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下半句的典故就比較搞笑了。且說曹操攻打呂布,呂布的軍師陳宮定下妙計,他讓軍人假裝投降曹操,“晚上裡應外合,以白旗為號。”

到了晚上,曹操果然來了,老遠就發現城門大開,城牆上遍插白旗,感覺有戲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於是帶著先遣隊第一個衝入了城中。

進入城中之後,曹操感覺不對,咋一個人影也看不見啊,這裡的夜晚靜悄悄地,出奇的安靜。


這時只聽一聲炮響,兩邊伏兵驟出,殺聲震天,曹操調轉馬頭,剛想按原路返回,發現吊橋已經吊了起來,只得返回城中到處亂竄。

這時候,呂布手持方天畫戟,騎著赤兔馬,到處找曹操,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有個“小兵”,矮粗身材,於是用方天畫戟拍了拍“小兵”的頭盔,問道:“曹操在哪?”

“小兵”臉也沒敢轉過來,用手指了指前面,回答道:“前面騎黃馬的就是這傢伙。”

呂布就去追趕騎黃馬的了。


其實,這個“小兵”就是曹操,曹操多狡猾呀,他怕別人發現,早就從死屍身上撥下衣服換上了,這才僥倖躲過一劫。

曹操心理素質真是強悍,要是換做一般人,估計當場就嚇尿了。


一半秋色


這世上最快的速度,不是孫猴子的筋斗雲,也不是關二爺的赤兔馬,而是曹操——“說曹操,曹操到”嘛。

這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我愛你,你卻不知道,而是你呂布老小子要殺我老曹,我隨手一指你就屁顛屁顛地追過去了——“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是的,“說曹操,曹操到”的,後半句就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兩句話都是說的曹操,但說的卻不是一件事,而是兩個典故。

一、“說曹操,曹操到”

東漢末年,內有宦官弄權,外有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大將軍何進召涼州刺史董卓入京除閹患,卻不料被太監們先下手為強幹掉了。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董卓入京後團滅了太監,把持朝政,一時權勢熏天,為所欲為。而司徒王允用貂蟬巧施連環計,使董卓手下第一打手呂布反水,幹掉了老大董卓。

之後,董卓手下大將李傕、郭汜又禍亂京城,把漢獻帝當成個玩偶一樣,你搶過去,我奪過來……

漢獻帝不勝其苦,終於在實在親戚老丈人董承的幫助下成功跑路。跑出來去哪呢?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也得有本錢啊!到處都是亂兵,萬一再遇上個董卓那樣的,那還白耽誤工夫跑出來幹啥?!

這時董承說話了,有個叫曹操的,當年曾刺殺董卓,也曾參加十八路諸侯反董卓,是條好漢,現在也有勢力、有人馬、有地盤,關鍵對大漢朝忠心耿耿,咱們可以去投奔他。

“說曹操,曹操到”,這邊話音未落,那邊曹操就來報道了。原來,曹操也是個有思想、有報負的有志青年,知道漢獻帝這個天字招牌好使,自己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就動了心思。天賜良機,肥肉送上門來,老曹當然要張嘴接著。

對漢獻帝來說,這老曹可真是及時雨,救駕有功,忠臣大大的!於是,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說法。

二、“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這句話說的是曹操的另一個典故。

當年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大戰,曹操被陳宮設計騙來攻城,卻被呂布伏兵包了餃子。混戰中,曹操跟貼身保鏢典韋也跑散了,不巧正撞上呂布。曹操趕緊拿手捂著臉,一副好羞羞、不要不要的架勢。

沒想到呂布是個高度近視還非得不戴眼鏡的主,老曹都“此地無銀三百兩”了,他卻還視而不見,拿戟在曹操頭盔上敲了一下,給老曹唱了一首《當》,然後問:兄弟,看著老曹了沒?

老曹嚇得差點把腎結石尿出來,連忙往前一指:往那邊跑了。

呂布竟然就這麼與死對頭曹操失之交臂了。

到後來,呂布終於被曹操打敗,命殞白門樓。

呂布腸子都悔青了——當初要是細心點,聽媽媽的話戴個眼鏡的話,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前後兩句,一句是從正面說曹操救駕及時,這件事也是他從混亂的諸侯紛爭中開始崛起的黃金轉折點,於是被後人用來形容剛一念叨某人,他就來了;另一句是從反面說曹操的落魄,急急如喪家之犬,惶惶如漏網之魚,同時也調侃呂布的有眼無珠,志大才疏。

前一句用作褒義,無論是否知道出處,人人都能明白其中意思,自然用起來更順手順口;而後一句多用作貶義,若是不知道其中典故,聽上去會有點莫名其妙,人們自然就漸漸就用得少了。

叄把刀客,刀刀雕刻歷史,雕琢時光,雕鑿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